很多人眼裡,合格的父母是不應該對孩子發脾氣的。
當有家長後臺問我「你有沒有對孩子發過脾氣」時,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而且細算下來,發脾氣的次數還不少,特別是剛做家長的頭幾年。
人們都說孩子難控制情緒,可是初為人父母,又何嘗不容易情緒崩潰呢?
幸好,我們也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成長,逐漸學會了如何跟孩子發脾氣。
每次發完脾氣,日子好過了許多。
1
很多父母的育兒觀是,不讓孩子察覺到自己的負面情緒。
即便自己有對孩子的不滿,也不應該明顯的表現出來。
有一位家長跟我說,他曾因為孩子吃飯太慢而兇他,孩子哭了,自己還很後悔,認為自己不稱職。
想必你也經歷過類似情景,你對孩子發脾氣,發完之後,自己愧疚。
可是大人的情緒就一定要憋著嗎?
有一次我深夜回家,前一晚熬夜加上整天高強度的工作,我想趕緊躺床上睡會。
可是孩子在房間內來回跑,就在我要睡著時,突然他丟了一本書砸在我身上。
我很生氣,不僅兇了他,還打了他屁股,打完後帶到客廳,哭就哭吧,你在客廳哭,別吵我。
後來我老婆告訴我,孩子只是想讓你講個睡前故事再睡。
他想把書給我,沒想到丟的不準,砸到了我。
次日,我很認真的跟小傢伙賠禮道歉。也為自己的行為而愧疚,感覺自己離「好家長」相距甚遠。
2
我用了很久去思考,怎麼對孩子發脾氣。
後來想明白了,總結起來就是:
之所以會愧疚,就是因為很多時候,自己生氣的本身,不是因為孩子,只是孩子點燃了那根導火索。
而且,我們對孩子發脾氣,即便後來道歉了,孩子會輕易的原諒我們嗎?
長久下去,不過是溫水煮青蛙,親子關係會逐漸冰冷。
那父母應該如何發脾氣呢?
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內心平和,立場堅定。
想做到這八個字,並不容易。
前不久,在兒童樂園遇到一個小男孩,他忽的衝到了一個小女孩後面,把女孩推到了。
女孩大哭,奶奶趕緊說,「快給妹妹道歉」。
奶奶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還帶著微笑,明顯是說給女孩家長的,男孩一聽,轉身就走了。
女孩家長見此,礙於情面只好說「沒事,小哥哥也不是故意的」
隨後,雙方家長各自拉著孩子走開了。
問題出在了哪裡?
家長的立場不明確,既然教育孩子就應嚴肅一些。
態度明確的告訴他:這樣做不對。
當孩子感受到你堅定嚴肅的表情時,他才會明白,你不讓他做的,不是束縛,而是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