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學會和孩子發脾氣,我的人生舒坦多了

2020-09-04 柏柏育兒漫畫

很多育兒文章都在宣揚「學會做控制情緒的父母」,但面對每天出百次以上么蛾子的孩子,父母想要時刻控制好情緒,真的很難。

問一千位媽媽,「你有沒有對孩子發過脾氣?」一千位媽媽都會回答:「有啊。」

衝孩子發完脾氣後什麼感覺?

絕大多數是內疚,悔恨,覺得自己「為什麼要發脾氣?」「為什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簡直不是一個好媽媽」。

不發脾氣,自己的內心覺得憋屈,發完脾氣,內心更加煎熬。跟孩子亂發脾氣,無形中傷害了孩子,無疑是父母的錯。

但,為人父母,難道連發脾氣的資格都沒有了嗎?一個壓抑自己負面情緒的父母,如何教會正確表達情緒的孩子?

我們不是不能發脾氣,而是學習應該如何發脾氣。

大原則:就事論事,不要把孩子當作出氣筒。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剛好撞到你的槍口上,在你累了一天,孩子還「故意」尿了褲子,你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軀去清理;在你困意十足時故意在床上跳來跳去,企圖吸引你的注意力,打擾你的休息;在你焦頭爛額地應付客戶、工作時,他在你身邊不斷問:「媽媽,你好了嗎?」「你快做完工作了嗎?」

此時的你,什麼都不想,只想讓孩子快點「滾蛋」,還你一個清淨的世界。

但當情緒平復後,你開始反思,原來自己不過是因為壓力太大,需要一個宣洩口發洩,而無辜的孩子就成了這個宣洩口。

因為你打罵孩子,孩子沒有資格怪你,因為你罵走了孩子,總會有辦法再讓他回到你身邊,因為你的孩子再怎麼生氣,他依舊愛你。

向孩子發脾氣,簡直零成本。

但孩子總會長大,總有一天他會發現,原來自己常常被媽媽當作出氣筒,親子關係日益僵化。

所以,當你想要發脾氣時,請做到:

一、正確說出自己此時的情緒。

孩子很難理解媽媽今天為什麼煩躁,更難理解自己這些舉動會給媽媽帶來更大的煩躁感。

當你感覺自己快要發脾氣了,請認真嚴肅地對孩子表達:「媽媽現在因為工作心情非常不好,你可以讓媽媽一個人安靜一會嗎?不然媽媽擔心待會會衝你發脾氣,會兇你,甚至控制不住會打你。」

等手上的事情結束後,再和孩子討論剛才的心情,告訴孩子:「謝謝你,讓我安靜了一會,現在媽媽心情好多了,我們來玩吧。」

二、正確表明自己的堅定態度。

不是說對孩子一定不能打罵,這樣容易慣壞孩子。但一味的打罵也會讓孩子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比如,當孩子在外不小心撞了其他小朋友,父母要做的是蹲下來,眼神堅定地看著孩子,讓孩子向被撞的孩子道歉,而不是嘻嘻哈哈,覺得小孩子磕磕碰碰沒關係。

眼神的注視比任何的肢體動作都來得更有威懾力。

三、不輕易改變既定規矩。

孩子的行為總有不當的時候,父母該發的脾氣必須得發,必須給孩子帶來正確的引導。比如,家中的規矩是只能在廚房吃東西,如果孩子違規在客廳吃東西,父母就應該嚴肅地告訴孩子,「不能違反規矩。」

讓孩子看到你正確的態度、嚴肅的眼神、堅定的立場,比任何爆炸式的發脾氣都來得有效。

最後,柏柏也要提醒,一旦爸爸媽媽發現自己沒有來由地對孩子發脾氣,請及時地對孩子說一聲對不起。

END

相關焦點

  • 自從學會跟孩子「發脾氣」,日子好過多了
    雖說孩子的情緒容易崩潰,剛做父母時,大人又何嘗不容易崩潰呢? 所幸的是,通過一路地成長,如今的我不會隨便跟孩子發脾氣。因為我學會了怎麼跟孩子「發脾氣」,而且日子也好過多了。不會覺得那麼憋屈,也不會常常陷入悔恨的境地。
  • 「把我當多餘的就行」,寶媽學會在家裡隱身,生活越過越舒坦
    「吃完飯我得趕緊回家,家裡還有孩子呢,時間長了,我怕老公管不住孩子。」  「感覺日子快過不下去了,在家完全是喪偶式育兒,好累啊」  各位已婚已育寶媽紛紛倒苦水,表述自己現在的生活有多累,多委屈,老公甩手掌柜,孩子也不懂事,啥都要自己親力親為。只有小艾安靜坐在旁邊,聽大家瘋狂吐槽,然後說覺得自己生活還挺舒坦的,誰讓我在家是多餘的。然後大家都把注意力轉移到小艾身上,聽小艾講述了家庭經營之道。  「把我當多餘的就行」,寶媽學會在家裡隱身,生活越過越舒坦。
  • 自從學會「對孩子發脾氣」後,我再也不為教育孩子這件事發愁了
    這種情況下對孩子發脾氣,除了給孩子造成傷害,讓他們日漸變得逆反外,真的是沒有任何好處了。結果轉身又說可以對孩子發脾氣,到底是能還是不能啊?其實開心爸爸這裡說的發脾氣,和我們通常意義下的發脾氣並不一樣。這樣的發脾氣對孩子來說,帶來的更多是傷害。而開心爸爸要說的發脾氣呢,則是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心情,但又不是通過虐待的方式。
  • 孩子不聽話,總是發脾氣怎麼辦?首先要學會阻止孩子發脾氣
    如今很多小孩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掉,含嘴裡怕化,所以導致很多孩子養成了「嬌貴」的性格,促使家長對自家孩子發脾氣鬧人時也無可奈何。其實,情況也不是很糟糕,因為孩子也只是在遇到不如意之事才發脾氣而已,所以,在你家孩子現在還偶爾聽話時,就要好好管管了。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比起打罵,這5個小妙招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這個時候,要讓孩子先把心情平復下來。從1數到100的過程,就是一個情緒冷靜期,是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可以學會自我冷靜,而且他的邏輯條理和表達能力也能得到極大鍛鍊。對於愛發脾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嘗到了亂發脾氣的壞處,就會不自覺得學著管理和克制自己的情緒。
  • 孩子發脾氣的原因,面對發怒的孩子怎麼辦,如何預防孩子發脾氣
    ,菁菁媽說:「孩子發脾氣都是的原因,面對發怒的孩子,父母要做功課,學會預防孩子發脾氣。」1歲多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想吸引父母關注;2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不能心想事成;3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不安全感;4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得不到獨立感和權力感;5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遭遇挫折或同伴比較;6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自控能力差;孩子任何的脾氣,從本質上講,都是其情緒的宣洩。
  • 當孩子衝你發脾氣,你應該高興才對!
    鼻頭一酸,親手帶大的孩子,怎麼跟自己一句心裡話都沒有。這位媽媽看起來40多歲了,在眾人面前紅了眼眶:「我真的好羨慕你們,你們的孩子還會發脾氣。」大家沉默了。孩子和我們一樣,能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態度惡劣,從而離得越來越遠。有一個朋友分享過自己的人生經歷:我小時候性子不是很好,別人一惹我就炸毛。可是每次我這樣,都會換來一頓罵。我特別怕我爸,吃飯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的,不敢說這個菜不好吃,也不敢在他面前大聲說話。就變成了那種特別會察言觀色的小孩。
  • 對孩子發脾氣就是不合格的父母?學會跟孩子發脾氣,日子好過多了
    雖說孩子的情緒容易崩潰,剛做父母時,大人又何嘗不容易崩潰呢?所幸的是,通過一路地成長,如今的我不會隨便跟孩子發脾氣。因為我學會了怎麼跟孩子「發脾氣」,而且日子也好過多了。不會覺得那麼憋屈,也不會常常陷入悔恨的境地。
  • 父母和孩子「相看兩相厭」?除了發脾氣和爭吵,還要學會控制情緒
    這個超長假期,很多父母和孩子彼此都厭煩透了,父母的煩大多用言語和行為表現,孩子多用哭鬧和不滿表達。在父母眼中,不管孩子幾歲,他們永遠搞不懂這種生物,為什麼一會是天使,一會是惡魔,就像孩子們永遠搞不懂,為什么爸爸媽媽這麼大了,還像孩子一樣,臉說變就變。
  • 如何教會孩子"發脾氣"?懂得發脾氣的孩子,更容易贏得尊重
    有一位家長直截了當的在微信裡問我:"如何才能讓孩子懂得發脾氣。"他說自家孩子的脾氣很"衝",有的時候又讓人捉摸不定,突然有不和其心意或者受委屈了,猛地就會大哭大鬧,嚴重了還會抓住東西亂摔,攪得家裡雞犬不寧。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家長不用講道理,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是關鍵
    當孩子滿身汙漬的時候,家長看到的是又要洗衣服了,而孩子卻覺得很快樂真過癮。父母和孩子之間是獨立的個體,尤其是小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有明白父母口中的「大道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家長,給孩子講了那麼多的道理,孩子就是記不住的困惑。因此對於孩子發脾氣的行為,都應該理解和接納孩子。3. 孩子的情緒無法釋放。
  • 孩子發脾氣,父母的這個動作很重要
    那這個時候,我該恭喜你,你和孩子之間親子關係還不錯哦。但倘若孩子的情緒,不被自己的父母認可,或遭到打壓時,那麼孩子的人格心智就很難健全,要麼變得暴力,要麼一直隱忍,造成內傷,形成討好型人格。親愛的父母們,其實孩子發脾氣是件很正常的事情,發脾氣是在尋找我們幫助,我們要學會去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擁有絕對的安全感,告訴孩子,哪怕你生氣哭鬧了,爸爸媽媽也會愛你。當然,我們也要學會教孩子合理地表達自己憤怒的情緒,發脾氣時,也要注意場合。
  • 一點小事就發脾氣?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可嘗試「鷹架式教育」
    幾天前,一個朋友向我抱怨說他的孩子最近變得特別煩躁,他動不動就發脾氣,甚至丟下了東西。我的朋友們採取了很多方法,首先是用痛苦的方式說服我,然後大喊大叫,但是孩子仍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父母真的沒有選擇,他們真的很生氣和無助。的確,孩子在出生時發脾氣在生活中並不罕見。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小東西。至於這種發脾氣呢?
  • 孩子發脾氣是件好事?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學會處理感受的方法
    一位小女孩在幼兒園門口發脾氣,因為在出門前媽媽沒有讓她自己繫鞋帶,媽媽解釋說時間來不及,女孩噘著嘴無聲的抗議。媽媽把她送到教室後轉身離開,她開始大喊:「你是壞媽媽,我不喜歡你。」相信每個父母面對發脾氣的孩子,都會感到尷尬和憤怒,尤其是在公共場合。 當孩子在你面前又哭又是打滾的時候,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孩子發脾氣怎麼辦?學會共情,解決情緒難題
    孩子安靜的時候和天使一樣可愛,一旦孩子哭鬧發脾氣家長就覺得孩子頓時化身成了小惡魔,實在是沒有辦法。這不,為了吃飯問題,孩子和爸媽又吵上了。還說「就不吃,你滾開!」。發脾氣的熊娃子實在讓人難以應付。有些媽媽說,我家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給他講了很多道理就是聽不進去,扔下不理他,他又哭的很可憐,有時候真的忍不住想打他。但有時候打也打了,就是控制不了他發脾氣。
  • 孩子喜歡亂發脾氣,這個辦法三天幫您解決#小模範 #育兒經驗
    在喜歡發脾氣的孩子眼裡,人生充滿了憤怒與對抗。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看法,因為這樣的孩子經常喜歡遷怒於他人,從而使自己只能受情緒而非理性的支配。相比之下,一個陽光開朗的孩子看待人生的方式則豐富得多,一方面他們能夠與身邊的人正常相處,進而從他人那裡獲得建議、幫助以及對自我的認知;另一方面,他們由於接觸到更多的人,從而開拓自己的視野,間接地增加了自己的知識經驗。
  • 【心海無憂】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應該怎麼做?(推薦
    「長能耐了你,還學會發脾氣了!」這樣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很多父母,都有過類似「吐槽」孩子發脾氣的日常:「你說什麼,孩子都不以為然,還常對你發脾氣。去,把垃圾倒掉!——憑什麼讓我去,你怎麼不去!天冷,多穿點!——我不冷,冷不冷我自己知道,不用你管!去睡覺!——不困,晚點怎麼了!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辦?有些家長會採取說教式的方法,也有的家長會另闢蹊徑。
  • 孩子對你發脾氣,作為父母,要學會理智對待
    很多家長被孩子發脾氣這件事困擾著,很多人覺得孩子發脾氣,是在無理取鬧,其實孩子發脾氣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誰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無非就是受了委屈,心裡不痛快,想發洩下自己的情緒。所以說,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不要那上去訓斥孩子,而是要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和孩子好好溝通,給孩子正確的指導。為了孩子好,也為了自己能活得舒心,家長們應該理智對待孩子發脾氣這件事情。
  • 愛發脾氣的孩子,就是壞孩子吧?
    本周末我們再分析小學階段的孩子發脾氣的現象和原因~孩子發脾氣,家長咋辦? 發脾氣,當然是不好的行為了,可我們不能粗暴制止,而應該嘗試去發現孩子生氣的原因,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和幫助他們如何去做好事情,並且也讓他們明白,生氣是不對的,也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