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有執行力的人嗎?你是屬於想到什麼就馬上做的行動派,還是光想不行動的空想派?如果老是光想不動,你有想過自己執行力低下的原因嗎?
執行力低下,或許是能力的問題,但更有可能的,是思維的問題。《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作者張萌經長期觀察,總結出影響執行力的四類情況,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看看。
第一是不想幹。不論什麼事情,最怕的就是不相干。再簡單的事情如果不想去做,那就不可能幹好。不想幹的人可能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應該做的,也知道這件事情的價值,但是因為這件事情跟自己的興趣愛好相去甚遠,於是,怎麼都提不起興趣。
第二是不敢幹。不敢幹是害怕失敗、怕幹不好。害怕失敗的原因是心裡沒底,不確定做這件事是不是正確的,也不確定自己的能力。這來自他對自己的判斷能力和做事能力的不信任,也就是不自信。相反,有人因為要求過於完美,剛準備要做,馬上又覺得不行,這樣在不斷自我否定中廢掉自己的執行力。不管是因為不自信還是追求完美,結局不外乎兩種:要麼就是永遠都覺得還沒準備好;要麼就是心裡滿是負面的暗示,一旦過程中遇到問題,很容易就會選擇放棄。
第三是不屑於幹。有些玩世不恭、敷衍了事的人,總是說起來頭頭是道,但真把事情交給他做卻不行。他們總是「差不多」就行了,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反而常常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自身定位沒有清晰的認知。
第四是不會幹。有的人想把事情做好,也願意付出努力,但就是覺得自己不會幹。作者在這裡說,很多人在面對一件新鮮事物的時候,都不具備當下就把事情做好的能力,這種把事情做好的能力是從試錯、復盤、迭代中錘鍊而來的。此外,還可以找到能為你賦能的人。
以上四點,就是影響一個人執行力可能的原因。對於我自己來說,曾經有過的不少想法,之所以沒有去做,主要原因應該是第一點和第四點,要麼沒興趣,要麼不會做。
清楚了影響執行力的原因之後,到底該怎麼去做呢?
首先,如果能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跟謀生方式合而為一,既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又因此而獲得可觀的收入,這就是最完美的狀況了。因為喜歡,就有內在需求,執行力就會自動產生。
其次,如果做不到上面的完美結合,就可以採取雙模式發展,在職業之外設計一套能夠真正調動自己積極性的事業。至於怎麼做,請參考前幾天關於人生藍圖設計的文章,這也是我自己目前的選擇。
然後,要接受不完美的一切。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完美的,要想提升自己的執行力,就得接受不完美。「敢」比「會」更重要,而「敢」要從接受不完美開始,允許自己犯錯,給自己進步的機會,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後,找到自己的賦能者。找到該領域的高手,向他學習,或跟他一起做事,提升自己的執行力,讓自己更快地成長。比如我參加的讀書營就是如此。
#笑薇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