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就是貫徹意圖,去完成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執行力決定一個團隊的效益,一個企業的發展。
執行力,包含了完成任務的意願、能力,就是把想做的事情做成的能力。
執行力對於企業、組織、團隊意味著什麼呢?
一個企業、組織和團隊沒有執行力或者執行力不夠強,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執行力只是一種操作能力,完成預定目標的能力。如果執行力不強,意味著企業擬定的規劃無法落地開花,結果和收穫就更不用說了,想要改善員工的執行力,必須找出執行力為什麼差的原因,在管理過程中做到目標明確,監督到位,流程還要合理。
員工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溝通、服從。比如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要問目標是什麼,目標只是個方向,如何達到目標,才是最關鍵的。可能理解的能力不一樣,在做事的時候也會有偏差,所以要規劃好計劃、步驟,這樣按照計劃開展工作。領導層也要注意溝通,口頭傳達並無法使下達的任務落實,每個目標只有詳細的計劃,這樣才可以落實到位。
對於執行力這三個字來說,每個人的理解理念不一樣,有人認為執行力強弱取決於責任心,想提高執行力就要激發起責任感。還有人認為是個人綜合能力的表現,包括了溝通、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加強這些能力才能提高執行力。
比如領導安排了一個重要的工作,你比較在乎這份工作和領導對你的看法,你就會竭盡全力想方設法的去完成。
這兩種執行力就對比出來了,以目標為核心,去完成它。你的身邊可能就有一種人,學習、工作、玩耍都很高效,不管什麼事情今日事、今日畢,所有的問題,只要出現,立馬解決,毫不拖泥帶水。還有一種呢總是在拖,領導吩咐下去的事情一直沒有進展,更別談去做了沒,或者做到什麼地步了等等等等,這兩者一對比,領導很喜歡前者,後者只有等著被淘汰了。
執行力為什麼會差,因為缺乏耐心,執行力是一種習慣,培養一個習慣也是需要耐心的,但大多數人他們希望自己的付出會立馬得到回報,要不然,他會相信自己的未來沒有了,這就是為什麼執行力難以形成,『』拖拖拉拉『』的習慣養成的更加容易。只有一個人覺得這樣的習慣不好,才會想辦法去改變,如果連這點都沒有意識到,或者任務這樣不好,那樣也不好,那是不會有改變的,自己改變不了,別人更加改變不了你,正應了那句名言: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如何提高執行力?
循序漸進
讓自己變得更有耐心一些,很多人半途而廢,那是沒有根據實際狀況,設立合適的目標,到頭來沒有培養出執行力,還增加了許多挫敗感。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你見過哪個有多年菸癮的人能一下戒了煙,只有從小事入手,要逐步改變,慢慢去形成一個高效的習慣。
相互督促,一起進步
培養執行力是一個很「苦」的過程,你需要找一個和你一樣「苦」的人,相互督促、攜手共進,這樣會大大提高你的成功的概率,還可能會有意外的驚喜。
制定計劃,限時完成
想要達成目標,離不開詳細的計劃,在計劃後面備註完成的時間期限,這樣也可以幫你改掉拖拖拉拉的習慣。
轉變心態,自我反省
領導交給了你一個任務,心裡想只要我盡力去做了,沒功勞也有苦勞,但是你要明白,領導讓你去做這件事那是信任你,既然如此,他不會關心你怎麼做,只會關心完成的結果,如果沒有竭盡全力去達成目標,不僅失去了領導對你的信任,無形之中也葬送了自己的未來。
執行力是一種習慣,試著去做一個有高效執行力的人,那樣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在一步步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