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孩子磨磨蹭蹭,做什麼事情都要三催四請的毛病,成為了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
有時候父母不免化身成為碎碎念的唐僧,希望自己的「緊箍咒」能夠對孩子起一點作用。
可事實上,父母的嘮叨往往會起反效果,讓孩子的耳朵起了繭,心理上也會出現牴觸,更加不願意動身去做事情了。
豆豆是一個一年級小學生,和幼兒園不同的是,豆豆每天都要早起趕去學校上學,不然很可能會遲到。
可是豆豆似乎還沒有適應自己身邊的轉變,每天依舊起得很晚。
早上起得晚,只能在上學的準備過程中縮短時間,所以豆豆的媽媽化身成為唐僧,每次都不停地催促豆豆去刷牙洗臉,穿好衣服吃早餐,然後送孩子去上學。
但是媽媽催促豆豆的時候,豆豆都好像沒有聽見一般,依舊磨磨蹭蹭,慢慢吞吞。直到媽媽催得不耐煩,氣得直接走過來要把豆豆打一頓,豆豆才開始加快自己的速度,把事情做完。
最後每次去學校的時候,豆豆都是踩點進的教室,老師還因為這個原因,和豆豆媽媽溝通了好幾次呢。
豆豆媽媽也明白孩子磨蹭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不然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可是她實在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改變孩子的這個毛病。
最後豆豆媽媽找了教育機構的一位權威老師給她出了主意,通過老師教授的方法,豆豆媽媽終於把孩子磨蹭的行為改掉了,再也不用當愛嘮叨的唐僧了。
①孩子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有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在磨蹭拖沓,因為在他的意識裡,對時間沒有足夠的概念。
他不知道10分鐘裡足夠自己做什麼事情,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沒有條理,不能合理安排時間,導致自己的行為磨蹭拖沓。
②孩子執行力不足
孩子的執行力不足也會導致孩子出現磨蹭的行為。
科學研究表明,前額葉不僅是大腦 &34;的負責區域,還具備較高的認知功能。
如果孩子的前額葉發育不夠成熟,孩子在執行力這方面還是會有所欠缺,導致執行力不足。
執行力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對即將要做的事情,沒有足夠的興趣,導致孩子不願意去做。
但是生活中並非只有興趣,還有學習和工作,這些並不是會令所有人感興趣,但是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執行力弱,在學習和工作方面不下苦功夫,很難收穫到豐碩的成果。
①孩子患有「拖延症」
執行力不足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磨磨蹭蹭,經常會踩著「死亡時間線」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不拖到最後一秒絕不輕易妥協。
這其實是「拖延症」的表現。患有拖延症的孩子,在做事的時候很難提升效率,行動力不足,就會導致孩子沒有競爭力,在競爭上無法與他人匹敵。
②孩子不願意聽到父母的催促
如果孩子的執行力不足,做事拖沓,那免不了會受到父母的催促和嘮叨。對孩子來說,這樣的嘮叨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久而久之,孩子會拒絕傾聽父母的話語,對父母的催促置若罔聞。更嚴重還會影響到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
③孩子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慢人一步
如果孩子的執行能力不夠強,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會出現做事效率低下的情況,這會導致孩子在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比同齡人要落後一些。
孩子長期處於慢人一步的狀態,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心,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
①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父母在提升孩子執行力的時候,首先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任務。
比如說,父母規定孩子在1個半小時之內,完成自己的所有作業。在孩子的書桌上放一個鬧鐘,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除此之外,還要給孩子樹立懲罰獎勵機制,當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後,就可以吃一個冰淇淋;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就要少看半小時的動畫片。
當孩子有了時間的緊迫感之後,他的執行力自然而然地就會得到提升。
②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執行力弱,大部分都是因為自我意願抗拒的原因,這也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表現。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觀能動性按照社會目標,有意識、有目的地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轉化控制的能力。
有的時候遇到孩子不願意或是不感興趣的事情時,孩子就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執行力不足。
只有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責任與任務,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夠有充足的執行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標。
③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樣
有的父母在提升孩子的執行力時,忽略了自身作為榜樣的作用。在要求孩子的同時,自己卻做不到勤奮努力,令行禁止,孩子怎麼可能會擁有充足的執行力呢?
所以,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在自己的工作任務上,盡力做到完美,將自己的高執行力展現出來,這樣孩子才能夠學習到父母的優點,提升自己的執行力。
擁有高執行力的孩子,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上,都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屬於自己的任務完成,不必再去耗費更多的時間。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做事拖沓磨蹭的毛病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