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團專家對月子中心環境進行觀察。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發起「2020年度廣東優質月子中心」推薦活動,目前該活動的實地走訪與專家評審階段持續進行。11月12日,由專家、聯盟和記者組成的評審組去到廣州增城,對4家月子中心進行了考察。廣州日報和信息時報記者走訪發現,有月子中心配備專業心理諮詢師和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長,評審團對此一致點讚;部分月子房內的洗手間和浴室未安裝扶手和緊急按鈕,評審團則提出加裝建議。
評審團專家詢問工作人員月子中心的基本情況。
評審團專家對月子中心存檔資料進行查詢審核。
加分項目:配備專業心理諮詢師
考察月子中心的過程中,評審組各有側重,一方面找尋「閃光點」供行業參考,另一方面指出「疏漏處」助其提升。當位於增城區光明東路的一家月子中心負責人提到,月子中心配有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定期對入住的寶媽做產後抑鬱評估和抑鬱幹預時,評審團成員、廣東月子中心聯盟前副秘書長陳小芬點頭說道:「這點很好!產後抑鬱是不能忽視的問題。」
在位於增城區汽車城大道的一家月子中心內,育嬰室配有一次能裝下3個寶寶的逃生袋鼠服,這讓評審團成員、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張喆眼前一亮。張喆指出,月子中心應該配有吸耳球、吸痰器等急救工具,並放置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以防嬰兒發生嗆奶等緊急狀況,而這家月子中心配備的新生兒逃生袋鼠服,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更加高效地將新生兒撤離到安全區域,則凸顯了更為細緻的安全考慮。
月子中心配備的急救工具,護理人員是否會正確使用?這是張喆重點考察的內容之一。張喆發現,這4家月子中心的護士長均在公立醫院婦產科或新生兒科任職過,有著多年母嬰護理經驗,在處理新生兒嗆奶時,操作基本規範,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除護士長外,其他護理人員處理緊急狀況時的水平參差不齊,急需專業的培訓。
「我相信大多數護理人員有經過專業培訓,但沒在現實生活中真的碰到過,事出突然時,難免緊張,導致做法不規範。」張喆注意到,位於增城萬達廣場的一家月子中心,將新生兒嗆奶等緊急狀況的規範處理流程張貼在育嬰室,她表示,除了繼續接受專業的培訓,這一做法也值得其他月子中心借鑑。
評審團專家對月子中心工作人員的應急技能進行考察。
評審團專家對月子中心工作人員的應急技能進行考察。
專家建議:安裝扶手和緊急按鈕
記者發現,不少月子中心的安全設施設置規範,比如房間的窗戶,在保障通風條件的情況下,對打開的角度進行了限定,避免意外的發生,洗手間地板也貼有「注意防滑」的標識,月子房內設有緊急按鈕。不過,評審團也發現有月子中心的洗手間、浴室沒有安裝扶手和緊急按鈕,地面防溼滑、防觸電、防燙傷的警示標識不足等問題。
其中,月子房的洗手間和浴室是否安裝扶手和急救按鈕,評審團頗為關注。張喆告訴各月子中心負責人,寶媽產後起身不便,在上廁所和洗澡時容易發生意外,在洗手間和浴室安裝扶手和緊急按鈕非常有必要。但在考察的4家月子中心中,只有位於萬達廣場的一家做到了這一點。不僅如此,這家月子中心的走廊等活動區域也安裝有扶手,評審團對這一細節設置十分認可。
評審團專家詢問月子中心工作人員嬰兒室基本情況。 市民聲音:盼評選結果早日出爐
走訪過程中,當評審團提出豐富急救用品、加裝扶手、加強急救培訓等建議時,各月子中心工作人員均一一記錄。其中一家月子中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行業新人,他們不僅需要客戶的意見,也需要專家和行業的指導,所以得知有這樣的活動後立刻報名參與,並將根據此次專家們提出的意見作出改進。
「我的寶寶4個月後出生,希望在年前找到一家滿意的月子中心,所以評選結果快點出吧!」家住增城的趙女士前前後後看了3家月子中心,差不多的價格、各有側重的服務和設施,讓她拿不定主意。看到廣州日報集團正在開展「廣東優質月子中心」推薦評選活動,趙女士想著等結果出爐後,作為重要參考。
「2020年度廣東優質月子中心」推薦活動評選結果何時出爐?記者從活動主辦方了解到,該活動吸引了近百家月子中心報名參與,專家評審組將繼續對參評的月子中心進行實地探訪,對月子中心進行多維度的考察、打分。完成所有打分並經核定後,廣東優質月子中心榜單將於年底出爐,為市民們挑選月子中心會所提供參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伍仞 信息時報文字記者 劉俊信息時報圖片記者 胡瀛斌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