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利時的啤酒和那不勒斯的比薩餅申遺之後,法國也不甘示弱,想將法式長棍麵包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文化奇蹟之列。
在總統伊曼紐爾·馬克龍的支持下,法國麵包師試圖將他們的傳統和技術 - 如高盧香菸和艾菲爾鐵塔 - 加入到聯合國非物質文化名錄中。
由LaConfédérationNationalede la Boulangerie-PâtisserieFrançaise(CNBPF)領導的支持者表示,即使在法國,藝術品般的麵包也已經被大型裝配線上的冷凍麵包棍所侵蝕。
「如果繼續像這樣繼續下去,法國將不再有麵包店,即使它們聞名世界。」麵包大師貝克Mahmoud M'seddi說道,他的法式長棍麵包今年贏得了法國年度最佳獎。
「我們真的需要這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名錄)才能保護這種法國專有技術。」
申遺的支持者說,真實的東西應該是在製造它或附屬企業的麵包店出售的。麵團不應該被冷凍。除了經典的原料,如麵粉、水、酵母和鹽,不應該添加任何東西。
麵包和儀式
11月底在模里西斯舉行的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年度審查會議上,將迎來麵包師的激動時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遺產」,旨在表彰口頭傳統、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和傳統手工藝方法,已經收錄了在伊朗、哈薩克斯坦和其他國家製作扁平麵包的古老方法。
比利時釀造1500多種啤酒背後的工藝也得到了認可,那不勒斯的比薩餅製造藝術也是如此。
巴黎學生Tiphaine Balanche說:「沒有比法式麵包更法國了。」 「我已經看到其他國家試圖重現它,但沒有人可以像法國那樣。我認為這是我們的寶藏之一。如果我們能夠在法國保護它,那就太棒了。「
雖然,有人說第一個長棍麵包實際上並不是由法國人創造的。有一種傳統說法是奧地利炮兵軍官August Zang在1830年代前往巴黎,並開闢了一家維也納式麵包店和商店,他製作的長方形麵包立即流行開來。
也有人說是來自拿破崙的麵包師,或者說這一切都始於1920年的一項法律,禁止麵包師在凌晨4點之前啟動烤箱以遏制夜班工作。
為了將新鮮麵包送到早餐桌上,麵包師使用更薄的細長麵團形狀來減少烹飪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