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蒜蓉法棍,德國的鹼水麵包,原來麵包還有這麼多種
在商場的麵包店裡,各種長得奇奇怪怪卻又聞起來香氣四溢的麵包琳琅滿目。在麵包店窗明几淨的裝潢還有暖黃色的燈光映襯下,那些甜點還有麵包已經不再僅僅是飽腹的食物,而具有了某種觀賞價值,成為人們在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之餘追求生活品質的載體。因此,在全世界的麵包發展史上,人們用自己的智慧發明製作出許許多多既能填飽肚子,又能補充營養,同時還符合各個國家和地區味覺審美的麵包,尤其是在歐洲地區,麵包在他們那裡的歷史最悠久,因此種類也最多。比如英國簡約的吐司、高油高糖的日式吐司、義大利的巧巴達(也就是拖鞋麵包)、菠蘿包、紅豆麵包還有中國的各種夾心麵包……可謂是應有盡有。今天可欣就挑出兩種從所有同類中脫穎而出的麵包——法國的蒜蓉法棍,以及德國的鹼水麵包,來讓大家一飽口福。
法國的法棍在今天在全世界都十分流行,特別是在中高檔的甜品店還有西餐廳裡,無論是作為西餐裡面的主食,還是牛排吃完以後的甜點,法棍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欣很喜歡在巴黎貝甜買一甜一鹹兩根法棍,再買一杯特調奶茶作為學習忙碌時候的午餐。一般店裡的工作人員會給你切成小片放入袋子包裝好,方便你吃。
法棍香脆的質地很有嚼勁,再加上融入麵包內部的黃油或是蒜蓉醬,和長條麵包本身的麥香融合在一起,十分誘人,吃了第一口以後根本停不下來。這種美食對烘焙師是個很大的考驗,因為越簡單的配方其實越難掌握。而我們作為普通小老百姓,自己在家也能做出美味的法棍。只要掌握了烘焙時候的溫度、時間的把控,你也能吃到香脆可口的法棍。
可欣以蒜蓉法棍為例,給大家詳細介紹法棍是怎麼製作的。製作重點在於翻面和發酵的過程,所以麵團的製作這裡就不贅述了。首先,準備好基本發酵過的法式麵團(基本發酵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左右),還有一塊帆布和一把割刀。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翻面,也就是讓麵團儘可能多的與空氣接觸,從而讓成品法棍中的小孔增多,增強「脆」的口感和效果。將麵團倒扣在操作臺上,用手輕壓麵團,先將麵團由左向右折三分之二後,再將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右到左摺疊上去。接著從下往上折三分之二,再將剩下的三分之一翻過去。再接著進行第二次基本發酵30分鐘。
然後把麵團分成小份,將分割後的麵團輕拍,由下往上折再將麵團翻過去,用手稍整成長橢圓形。接著把它們放著發酵,半個小時以後拿出來放在砧板上,用手輕輕拍扁,再把它從下至上摺疊成圓拱形。把它搓揉成你想要的長度,一般是60釐米,兩頭要突出一些,放在旁邊室溫發酵。終於來到了最後一步——烘烤,先用割刀在長條麵團上平行著切出三到四個長長的口子,然後小心翼翼把它們放入烤盤,烘烤半小時。出爐以後你可以選擇先冷卻到室溫,這樣口感會更脆,而且也不會被燙到,然後再平行著切成小塊,裝盤,上桌的時候也可以配上沙拉醬或者黃油。
法棍製作算是專業烘焙師必需要掌握的做法之一,可能製作起來有手藝和烘烤設施的限制。而德國的鹼水麵包做起來就要相對更加簡單。可欣大學裡學習的是德語專業,所以對這種麵包十分了解。這種麵包又叫「布雷結」,是德語裡面這種麵包名稱的音譯。如果你和一個德國人到餐廳裡吃飯,你會發現無論你們去多少次,他(或她)都不會忘記點這道麵包。布雷結對於德國人就像餃子面對於中國人那樣重要。它有著棕色而且閃閃發亮的外皮,還有撒在上面調味兼裝飾的鹽粒。
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不是很能接受鹹味的麵包,所以很多人都會把鹽粒去掉再吃。吃進嘴裡你會發現它十分有嚼勁,而且滿嘴都是醇醇的麥香。這時候你的德國朋友會告訴你,搭配著啤酒喝會更加美味。確實是這樣,因為如果僅僅吃鹼水麵包,口中很快就幹了,如果這時候大口喝上一口純正的德國小麥啤酒,不僅美味程度提高了,還可以保護潤滑食道和胃部,一舉兩得。此外,麵包的鹼性和啤酒的酸性得到了中和,十分神奇。
當然,鹼水麵包還可以搭配牛奶作為早餐。由於這種麵包的質地很有吸水性,所以吸入了牛奶的鹼水麵包口感極佳,外酥裡嫩,能夠在早晨給人們一個好心情。現在可欣告訴你,你在家也可以體驗到這種「德式愜意」,現在就跟著可欣來看看這種神奇的麵包是如何製作的。你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高筋粉、低筋粉、奶粉、鹽、低糖酵母、水(放一部分水在冰箱裡冷藏)、黃油。材料可以分在各個小碗裡裝好,方便拿取。首先,把酵母用少量溫水溶解,找個容器把製作麵團所要用到的各種粉末混合在一起,然後把剛剛溶解過的酵母加進去,混合。把麵團揉透徹,接著蓋上保鮮膜讓它自然室溫發酵,大概半小時以後把它裡面的氣排走。
用塑料片把大麵團分割為一個個小的麵團,揉圓。間隔著把它們分開放,放在託盤裡,再次蓋上保鮮膜,室溫發酵半小時。取一個鬆弛好的麵團,擀成牛舌狀,橫向捲起,捏緊收口。把卷好的麵團搓成中間粗兩頭細的長條,提起兩頭交叉兩次,再搭到麵團上。再讓它們室溫發酵半小時,接著放到冷藏室5分鐘。取出來以後浸泡在鹼水裡面。覺得差不多吸收到飽和以後,拿出來瀝乾。接著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忘記在麵團上輕輕地切幾個小口子,否則會影響到烘烤。切好口子以後根據自己的口味撒上鹽。最後送進烤箱烘烤。一刻鐘到半小時的功夫就可以出爐了。搭配黃油和色拉醬食用,口感會讓你難以置信。
可欣在這裡只是介紹了兩種麵包的製作方法,其實所有的麵包都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要把發酵的工藝發揮得恰到好處,然後根據麵包的不同種類,掌握好麵團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還有發酵時間的長短。包括你在超市裡看到的各種長片麵包、麵包金磚或者是毛毛蟲麵包,只要有烤箱和發酵用的酵母,你都可以在家裡自己做。可欣就有這樣一個朋友,她經常看網上的教程自己學著做麵包,假期裡也經常到離家近的麵包店打工,現在也是做得一手好麵包,算是一門手藝,如果大學喜歡吃可欣的這兩種麵包,那就快點動手去製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