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麵包文化與法棍麵包的配方工藝
法國麵包:法國師傅認為麵包也是有生命的!酵母是傳統法國麵包(baguette)生命的原動力:發酵的時間足夠,烘焙出來的麵包才會夠味。因此法國麵包比德國麵包蓬鬆輕柔,蜂窩氣孔較大,更香軟好嚼,麵包表皮又薄又脆。
由於法國麵包多用於配餐,因此味道偏淡,但沾食法國料理中的精燉的肉汁,卻是恰到好處。法國麵包最基本的材料就是麵粉、水、酵母和鹽。這種基本配方,完全不添加油脂的硬式麵包,正是法國最具代表的麵包類型。它最能充分發揮出小麥的特性及原味的理想麵包。可作三明治或將麵包切片、直接沾或塗抹奶酪醬所調製而成不同風味的蘸醬,都非常的搭配。可頌牛角(croissant)與丹麥包(Danish)是法式下午茶的常見的麵包。
兩者共同的特色,都是在麵團裡層層包進大塊奶油,烤出來的麵包膨鬆香脆。最高的境界是,當你一口咬下能聽得到沙沙的脆裂聲,麵包有奶油香卻吃不到一絲油膩。由於可頌和丹麥包的奶油成分頗高,所以製作時,經常是在有設定空調的專業廚房裡製作,是麵包裡的貴族。
法國法棍麵包:
材料配方:
麵粉100斤,天然酵母2.5斤,食鹽1斤,水60-66斤.
製法工藝:
將配方中的原料混合均勻,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慢速4到5分鐘,快速7到10分鐘,攪拌成麵團,麵團溫度24—26℃;麵團靜置30—40min後,分割,每塊麵團重量250g,最後醒發時間為70min,溫度32℃,相對溼度70%,麵團醒發至8成時,用刀片沿麵包表面劃刀口;立即送入烤爐,通入蒸汽,烤箱溫度235℃,烘烤時間25—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