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丸該怎麼用?

2020-12-17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烏梅丸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分別見於《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與《金匱要略·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乃厥陰病之主方。烏梅丸全方由烏梅、細辛、乾薑、黃連、當歸、附子、川椒、桂枝、人參、黃柏十味藥組成。全方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常被現代臨床用以治療寒熱錯雜、虛實互見的疑難病症。

  龍砂醫學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重視《傷寒論》經方,臨床重視運氣學說的應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醫院楊桂芹主任醫師拜顧植山教授為師,多次跟師學習。本文為導師楊桂芹跟師顧植山教授臨床運用烏梅丸之體會。

  烏梅丸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分別見於《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與《金匱要略·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乃厥陰病之主方。烏梅丸全方由烏梅、細辛、乾薑、黃連、當歸、附子、川椒、桂枝、人參、黃柏十味藥組成。全方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常被現代臨床用以治療寒熱錯雜、虛實互見的疑難病症。下附導師楊桂芹病案三則:

  【汗證】

  崔某,男,58歲,幹部,於2015年10月20日初診。盜汗2餘年,夜眠較差,多夢易醒,每於夜間2點左右醒而汗出,以上半身尤甚。平素常自覺口乾舌燥,夜間加重,時有咳嗽,冬季尤甚,常神倦乏力,伴見心煩,食少納差,二便調。舌質紅,苔薄白,脈沉細。經中西醫內科檢查,未見陽性體徵。但患者長期受此汗證困擾,遍尋醫治無果,多以益氣養血,養陰潤燥,亦或健脾補腎治之,未收顯效。

  吾師楊桂芹據其主證之夜間2點左右醒而多汗,且上半身尤甚,加之患者有神倦、心煩之症,遂依據《傷寒論》厥陰病提綱證「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診其病機乃厥陰病陰陽不交,氣血失調。遂予烏梅丸加浮小麥30克,茯神、夜交藤各20克,龍骨、牡蠣各30克,生地黃20克,水煎服治之。服藥5劑後,盜汗量漸少,夜眠得寧,藥後收效,僅稍有乏力感,時有腰酸,遂以前方加制狗脊20克,芡實20克,黃芪30克,守法繼服7劑。三診時患者自述苦疾告愈,自覺全身舒適,診其舌脈可見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患者因工作出差近半月,為防其復發,續方12劑以鞏固之。後多次追訪,未見復發。

  【胃脘痛】

  焦某,女,56歲,工人,於2015年8月29日初診。胃脘不適近2年。一年前因情緒刺激引發胃部不適伴見失眠,刻診胃部不適及失眠症狀加重一月,常於夜間1~3時易醒,平素多夢,入睡困難,每日凌晨3~4時常因胃部不適而醒,平素自覺胃脘脹滿,晚餐後明顯加重,稍食不慎即有腹脹滿悶,大便黏膩不爽,甚者完谷不化,如有情緒波動則諸證隨即加重,身睏乏力,手足不溫,時有心悸。舌質紅,苔黃厚,脈沉細。經胃鏡、心電圖輔助檢查,除淺表性胃炎及輕度心肌缺血外無明顯陽性體徵。曾以疏肝理氣,活血通絡為法治之,效果不顯。

  後經吾師楊桂芹四診合參,斷其為寒熱夾雜,外寒裡熱,陰陽不相調和所致,氣滯血瘀。遂以烏梅丸加茯神、夜交藤各30克,安神定志,調和陰陽,疏通氣機,進藥7劑。胃脘不適明顯改善,夜眠好轉,易入睡,偶有多夢,時有乏力,伴見下身不溫,遂以前方加柴胡12克,白芍20克,續服7劑,調節少陽樞機,調和陰陽氣血。三診患者自述夜眠時間延長,至晨見日光方醒,全身無明顯不適,僅偶有腰酸感,經查心電圖為正常心電圖。為防其症反覆,故以前方去柴胡、白芍,加葛根30克,桑寄生30克,制狗脊20克,續服7劑。藥後追訪,諸證未現,至今尚好。

  【失眠】

  曹某,女,48歲,工人,於2015年11月10日初診。睡眠不佳近一月,近日加重,每晚睡眠僅3~4小時,且多夢易驚,常於凌晨3點左右醒,平素時有頭暈伴見頭痛、嘔吐、腹瀉等症,偶覺胃脘不適,伴泛酸,心煩,常自覺咽喉部有黏痰,咯之難出,色白,身冷惡寒,食少納差,二便規律,大便時有黏滯不爽,舌淡苔白,舌邊齒痕,脈沉細。

  吾師楊桂芹據厥陰病欲解時證斷其夜間易醒時間及平素身體不適諸證當由氣機鬱滯,血行不暢,進而阻礙陽氣疏布,營衛失調所致。治以烏梅丸加茯神、夜交藤各30克,烏賊骨30克主之。服藥5劑後睡眠明顯改善,現夜間持續睡眠時間逐漸延長,偶有多夢,但不影響睡眠,嘔吐及腹瀉等症基本消除,咽喉清利,二便調,僅偶發頭暈及頭痛,納可,胃脘稍有不適,無嘈雜泛酸,時有口乾,心煩,但情緒易自控,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遂追服前方5劑。至今患者複診告愈,全身無不適,隨即停藥。

  以上三案均囑患者服藥時以頭煎藥汁當日晚間服用,次日晨起餐後半小時服用次煎藥汁。

  【分析與討論】

  溯本求源,探其方義 仲景《傷寒雜病論》中主以烏梅丸治療蛔厥證,是厥陰病之經典方,後為晉唐沿襲,延至宋後,方有醫家查其精要,究其組方之義,探其應治之機,遂立其為厥陰病之主方,以治寒熱錯雜、虛實互見等症為主。劉渡舟教授依據厥陰病之提綱證指出凡臨床所見之肝熱脾寒,或上熱下寒,且其寒為真寒,其熱乃真熱者,又迥非少陰之隔陽、戴陽之證,皆應歸於厥陰病以確其治則,求其治法。黃煌教授提出「烏梅丸的真正定位應為厥陰病之主方,厥陰病即是凡寒熱錯雜、虛實互見、氣血失調等疑難證候的綜合概括,而本方的組成則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融酸甘苦辛四味為一體的雜合而治……在腹痛、嘔吐、下利等消化系症狀以外的疾病中,此種寒熱錯雜往往更是判斷是否使用烏梅丸的重要線索。」

  由此可見,臨床凡有上熱下寒、陰陽不交、虛實互見、寒熱錯雜之頭痛、頭暈、失眠、汗證、月經不調、脅痛、痞滿、胃脘痛等證,且其寒熱非為假象,明確診斷非隔陽、戴陽之證者可以烏梅丸化裁治療。

  異病同治,循經辨方 由以上列舉病案可以總結出,雖三組病案之病各異,但細究其症,則可見其共同之處。一是均有咽幹口燥、口周幹、納差食少、大便稀溏不成形,甚則黏滯不爽等症,此與厥陰病提綱證所述之「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頗為相似;二是症狀上均可見有寒熱錯雜、虛實錯雜或氣血失調之象;三是時間上都有病情在丑時(凌晨一點至三點間)發病或加重,依據子午流注規律以及厥陰病欲解時證「厥陰病,欲解時,從寅至卯上」可知丑時當為足厥陰肝經所主,這與厥陰病寒熱錯雜、陰陽之氣不相順接的特點以及其欲解時證的發病規律恰好相合。

  厥陰肝木,居腎水與心火之中,肝木受腎水之涵以生君火,故可協水濟火,使心腎得交。風木之肝失於疏洩之功,水火不濟,從而出現厥陰上熱下寒,陰陽不交之症。張秉成曰:「夫肝屬木,乃生氣所寓,為藏血之地,其性剛介,而喜條達,必須水以涵之,土以培之,然後遂的其生長之意。」《傷寒論》的六經病辨證、遵時而治的辨證論治思路及其依據「欲解時」把握厥陰病病機,為烏梅丸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堅實依據。

  天人相應,參以運氣 運氣為綱論治疾病強調主氣、客氣。2015年為乙未年,根據《內經》運氣七篇大論中的運氣相關知識,結合其所述的運氣推算方法得出「乙未歲,太陰溼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中見少商金運,歲金不及」以及2015年運氣格局表。(註:由於表格內容無法正常顯示,請查看PDF格式。)

  根據《素問·五運行大淪》:「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烏梅丸以辛、甘對風木之急,以苦寒之黃連、黃柏應對君火,以熱性藥應對寒水。乙未年本為金運不及,初之氣時主客氣均為厥陰風木,木乘又可侮金,故出現乾咳。人參無形之氣,以攝走洩之陰,合之甘草,補土生金,地骨皮甘平微苦,以瀉肺中伏火。如此可見,烏梅丸組方配伍嚴謹周到,諸藥運用參合六經辨證,運肝木以交通心腎,使水火相濟,清上溫下,調和氣血,直切病機之要,療效確切。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顧植山:當「厥陰病欲解時」用烏梅丸
    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金匱要略·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說:「蛔厥者,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髒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
  • 厥陰病的奧妙和烏梅丸之秘密
    厥陰病的奧妙和烏梅丸之秘密江西中醫學院 劉英鋒 教授下面按照生理病理以及治療方法把厥陰病進行闡述,重點從三個方面:一個是厥陰主證病機特點,這個我們要深挖其內涵,就像李老用四逆湯治療陰證一樣,他對格陽證有獨到的認識;第二個是厥陰主方用藥特點;
  • 如何做「烏梅丸」,制丸步驟
    今天正好閒下來,打算自製一批烏梅丸出來,如下記錄步驟:1 準備材料烏梅(45g) 細辛(15g) 乾薑(25g) 另外我用2g桂枝換了桂皮,傷寒論裡用桂枝,有的去皮有的不去皮。現在市面上的桂枝用的都是桂枝尖,這次我用的是桂枝尖的尖,更接近去皮桂枝。
  • 經方應用之烏梅丸醫案
    方義 烏梅丸中重用烏梅,並用醋漬增益其酸性,為安蛔止痛之主藥。附子、乾薑、細辛、蜀椒、桂枝,取其辛以伏蛔,溫以祛寒;黃連、黃柏,取其苦以驅蛔,寒以清熱;人參、當歸補氣養血;米飯、蜂蜜和胃緩急。本方酸苦辛甘並投,寒溫攻補兼用,以其酸以安蛔,以其苦以下蛔,以其辛以伏蛔,為清上溫下、安蛔止痛之良方。
  • 古今醫案研讀:考慮寒熱錯雜,董廷瑤用烏梅丸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今天來學習下董廷瑤治慢性非特異性慢性結腸炎的醫案,他這個醫案用藥和大部分人有一點不一樣,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潤腸、活血化瘀、清熱化溼來治療,他是用烏梅丸來治療的。我們具體來看一下。烏梅丸從方藥組成就知道,是一派溫中藥裡面配黃連、黃柏清熱燥溼。多治療寒溼日久,稍有化熱表現的。熱像肯定不甚明顯。像這個病例,其實你說寒熱錯雜的表現不甚明顯,所以要細心審查病人,要有一個方向,好好的詢問你想要知道的信息。
  • 既腹瀉又便秘的疾病,中醫用烏梅丸加減治療
    我用烏梅丸加味,並改丸做湯服,藥用:烏梅30克、細辛3克、人參10克、乾薑15克、黃連20克、制附子9克、當歸10克、川椒10克、桂枝10克 黃柏10克。水煎服。服藥一段時間後,諸證消失。方中烏梅收斂止瀉;當歸養血潤腸;乾薑、附子、黃連、黃柏辛開苦降,調和寒熱,調理氣機;人參、細辛、桂枝、川椒溫中散寒。諸藥合用,調和寒熱,調理氣機,溫中健脾,則便秘腹瀉自調,諸證自除。
  • 讀懂圓運動:烏梅丸的圓運動病機精講!
    「烏梅丸」它的病機就是「水寒,火熱,土敗,木枯」。
  • 近現代上海名醫秦伯未用烏梅丸辛苦甘酸雜合治10餘年洩瀉醫案研讀
    【醫案】秦伯未用烏梅丸辛苦甘酸雜合治10餘年洩瀉案趙某,女,23歲。主訴:1951年起大便溏洩,時發時止,服多種中西藥物,未曾治癒。治法:採用烏梅丸辛苦甘酸雜合以治久利的方法。處方:黨參,肉桂,黃連,木香,川椒,當歸,白芍,炙甘草,四神丸(包煎)。二診:服藥四劑後,腹痛稍輕,餘無改善。
  • 【遠志醫研】中醫考研歌訣學習071期(消瘰丸、烏梅丸、肥兒丸、冬蟲夏草、仙茅、益智仁、鎖陽​)
    126.com【遠志醫研】中醫考研歌訣學習070期(葛花解酲湯、鱉甲煎丸、海藻玉壺湯、補骨脂、紫河車、肉蓯蓉、蛤蚧)【遠志醫研】中醫考研歌訣學習069期(任脈考綱穴位、木香檳榔丸、枳術丸、鹿茸、淫羊藿、巴戟天、杜仲、續斷、菟絲子)遠志醫研考研歌訣學習001期   原創歌訣  歡迎打卡學習要點:消瘰丸、烏梅丸
  • 對著張阿姨的病情看,你就會用烏梅丸了
    下面我們用兩種辦法來辨別這個疾病,由於大家大多數是學本科教材臟腑辨證出身的,我們先用臟腑辨證的辦法來分析一下,這個患者怎麼處理,怎麼治療。首先,這個患者第一個症狀,頭部又緊又脹,為什麼會出現又緊又脹呢,咱們還是用老辦法,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別陰陽說的範圍大一點,咱們先說,它是寒還是熱。緊則為寒,寒則為痛,這個頭是緊,那麼證明他就有寒。為什麼又脹啊?
  • Facebook該怎麼用?怎麼才能找到客戶?
    做B2B營銷,很多人苦於不知在何處找到自己的目標客戶,很多人問我,Facebook該怎麼用?怎麼才能找到客戶?今天我就拿一個朋友的產品作為案例,更新第一篇,因為找客戶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入門,快速找到目標客戶的聚集地,持續營銷,效果就會上來。
  • 問答:滾筒洗衣機該怎麼用
    問答:滾筒洗衣機該怎麼用 2018年04月24日 10:39作者:宋陽編輯:宋陽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洗衣機可以說是每家每戶都必備的家電之一,由於滾筒洗衣機使用方便,體積小,效率高的特點,如今已經成為平常家庭中最愛使用的機型,很多初次使用滾筒洗衣機的朋友們都不知道該如何使用,今天筆者就來介紹一下:首先是準備階段:    第一步,將滾筒洗衣機機蓋打開,放入衣物,並將洗衣機門把手壓片壓住即可打開洗衣機門
  • 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的?該怎麼用筷子?
    麻煩來了,外國人不讓咱用筷子,認為咱用筷子會消耗大量木材,不利於環保,還有外國媒體附議,以上說辭似乎言之鑿鑿,有理有據,洋奴們緊張了嗎?然而,在看我來,他們就是個弟弟。為什麼這麼說?外國人要解釋要解釋這個問題,就得從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該怎麼用筷子談起,而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就要扯到數千年前,沒有辦法,咱的文化底蘊就這麼深厚,隨便拿出個東西就有數千年的歷史
  • 打玻璃膠應該怎麼來操作 廚房用的玻璃膠該怎麼選
    原標題:打玻璃膠應該怎麼來操作 廚房用的玻璃膠該怎麼選
  • 床墊該怎麼選,該用什麼樣的床墊比較好
    然而每一個人的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對床墊的適應也不同,我們應該怎麼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床墊呢?床墊該怎麼選當然,我們作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是要依據自己的興趣喜好的,不過床墊可是要伴隨我們很長時間的,所以最好是根據我們的睡姿、體重、身高以及睡眠習慣等來確定。
  • 潔面儀該怎麼用?
    上周我們在群裡給大家做了一波潔面儀的團購活動,看到有些小夥伴還不知道應該怎麼使用,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說說潔面儀的使用方法,如何使用,多久用一次等等,潔面儀效果雖好但只有正確的使用才能讓你的皮膚越用越好,而錯誤的方法是會損傷你的角質層噠!
  • 萬用良方or洪水猛獸,鼻炎該怎麼對待抗生素?
    想要了解兒童呼吸道/過敏/腺樣體扁桃體肥大的專業資訊,關注我的微博:黃圓媛醫師 有的時候你現在鼻子怎麼也擤不出鼻涕,但鼻子還是出不來氣。這種情況一般是水腫型鼻塞。就是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大量血漿滲入黏膜組織,造成水腫堵塞了氣道。鼻子不通氣,醫生經常會開通鼻噴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