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5 日消息 兩年前,微軟在奧克尼海岸的一次實驗中將一個數據中心沉到了海底。
現在,這個數據中心已經從海底被打撈上來,微軟的研究人員正在評估它的性能如何。他們的第一個結論是,這個裝滿伺服器的圓柱體比傳統數據中心的故障率更低,855 臺伺服器中只有 8 臺出現了故障。
「我們在水中的故障率是我們在陸地上的八分之一,」Ben Cutler 說,他領導了微軟所謂的 Project Natick。
該團隊推測,更高的可靠性可能與數據中心沒有人類幹擾,以及沒有氧氣被泵入有關。
經過一天的操作,白色的圓柱體從寒冷的水域中出現,上面有一層藻類,藤壺和海葵。但在內部,數據中心運作良好,現在正在對其進行仔細檢查,以便研究小組了解更多情況。
納蒂克項目部分是為了研究短期使用的小型水下數據中心集群是否可能是一個商業命題,但同時也是為了學習雲計算能源效率方面更廣泛的經驗教訓。
奧克尼的所有電力都來自風能和太陽能,但在保持水下數據中心的電力供應方面沒有問題。
水下數據中心聽起來可能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想法。但多年來一直擔任數據中心行業顧問的大衛 - 羅斯說,這個項目有很大的潛力。
他認為,面臨自然災害或恐怖襲擊的組織可能會發現它很有吸引力:「你可以有效地將一些東西轉移到一個更安全的位置,而不必承擔建造大樓的所有巨大基礎設施成本。它靈活且具有成本效益。」
IT之家了解到,微軟對水下數據中心何時可能成為商業產品持謹慎態度,但他們有信心證明這個想法有價值。
「我們認為,我們已經過了這是一個科學實驗的階段,」Ben Cutler 說,「現在只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想設計什麼 -- 是一個小的,還是一個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