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運行兩年後,微軟水下數據中心被撈出

2021-01-10 IT之家

IT之家 9 月 15 日消息 兩年前,微軟在奧克尼海岸的一次實驗中將一個數據中心沉到了海底。

現在,這個數據中心已經從海底被打撈上來,微軟的研究人員正在評估它的性能如何。他們的第一個結論是,這個裝滿伺服器的圓柱體比傳統數據中心的故障率更低,855 臺伺服器中只有 8 臺出現了故障。

「我們在水中的故障率是我們在陸地上的八分之一,」Ben Cutler 說,他領導了微軟所謂的 Project Natick。

該團隊推測,更高的可靠性可能與數據中心沒有人類幹擾,以及沒有氧氣被泵入有關。

經過一天的操作,白色的圓柱體從寒冷的水域中出現,上面有一層藻類,藤壺和海葵。但在內部,數據中心運作良好,現在正在對其進行仔細檢查,以便研究小組了解更多情況。

納蒂克項目部分是為了研究短期使用的小型水下數據中心集群是否可能是一個商業命題,但同時也是為了學習雲計算能源效率方面更廣泛的經驗教訓。

奧克尼的所有電力都來自風能和太陽能,但在保持水下數據中心的電力供應方面沒有問題。

水下數據中心聽起來可能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想法。但多年來一直擔任數據中心行業顧問的大衛 - 羅斯說,這個項目有很大的潛力。

他認為,面臨自然災害或恐怖襲擊的組織可能會發現它很有吸引力:「你可以有效地將一些東西轉移到一個更安全的位置,而不必承擔建造大樓的所有巨大基礎設施成本。它靈活且具有成本效益。」

IT之家了解到,微軟對水下數據中心何時可能成為商業產品持謹慎態度,但他們有信心證明這個想法有價值。

「我們認為,我們已經過了這是一個科學實驗的階段,」Ben Cutler 說,「現在只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想設計什麼 -- 是一個小的,還是一個大的?」

相關焦點

  • 被撈起的「海底數據中心」,故障率僅為陸地1/8,微軟新型數據存儲...
    一種全新的海底數據存儲方式數據中心行業的迅速發展意味著能源使用的爆炸式增長,同時也意味著數據維護高昂成本的增加,針對這一問題,微軟研究團隊認為,將數據中心置於海底或許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式。從理論上講,通過將數據中心置於水下可以降低冷卻計算機的成本,而且,如果將這些中心與離岸可再生能源並置,它們也可能產生零排放。同
  • 微軟Natick計劃證明,海底數據中心可行且具備可靠性
    微軟(Microsoft)日前結束一場長達數年的實驗,證實了海底數據中心的概念是可行的。微軟的Project Natick團隊於2018年春季在海底深117英尺(約35米)處部署了Northern Isles數據中心,而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團隊成員測試並監視了數據中心伺服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 微軟長達兩年的實驗證實水下數據中心低故障且省電
    DoNews 9月15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微軟Project Natick團隊2018年啟動一項創新伺服器實驗,該團隊把裝有864臺伺服器與高達27.6PB存儲空間的密封艙沉入水深117英尺的海底,利用海水與洋流散熱。
  • 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珠海揭幕 廣船國際助力大數據中心走進海洋時代
    為此,推動科技創新,加強海洋空間利用,將沿海省市的數據中心布放到近海海域是一種最為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據了解,2015 年開始,微軟公司等就已在部署海底數據中心,將大量伺服器安裝在多個機架中的密封潛水器中,利用海洋中較低的水溫,解決數據中心散熱的難題,以節省大量能源和資源消耗。
  • 從法國到蘇格蘭 微軟「潛艇」下海
    原標題:從法國到蘇格蘭,微軟「潛艇」下海   作為Natick項目的第二階段,微軟利用潛艇技術與海洋能源的領導者合作,開發出自給自足的新型水下數據中心
  • 為了讓你在海上也能「刷朋友圈」,微軟、Google 都在海底搞基建
    但往海裡沉伺服器的,還是不得不提到微軟。那首歌怎麼唱的:當一艘船沉入海底,它可能會遇見微軟的伺服器。在 2018 年,微軟就嘗試將一個長約 12 米,直徑接近 3 米的膠囊狀數據中心沉入蘇格蘭水域。這麼做不是為了什麼探索海洋,而是為了省錢。
  • 微軟推出Project Natick 要將數據中心入海
    微軟Azure數據中心構成全球分布的公有雲網絡,但散熱仍是大問題。微軟Project Natick打算借重佔全球地表面積71%的海洋,實驗性的將數據中心放到大海,評估對環境的衝擊,還有長遠來看經濟上是否可行。
  • 大數據中心走進「海洋時代」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珠海揭幕
    大數據中心走進「海洋時代」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珠海揭幕金羊網  作者:沈釗、詹楚芳  2021-01-11 10日,全國首個海底數據艙在珠海高欄港揭幕,這標誌著我國大數據中心走進了「海洋時代」。
  • 深入海底,「水下蛟龍」探摸神秘日本沉船阿波丸
    阿波丸沉沒的海域,浪大風急,天氣情況複雜多變, 阿波丸沉船淺的部分距離水面45米,最深處距水面69米,整個船體陷入海底泥沙15米深。搬橡膠,抬錫錠,水上水下,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這再一次證明了水下這艘沉船正是阿波丸。
  • 你是我的眼,水下無人機助我們看清海底萬象
    別看BIKI外觀可愛小巧,它卻是幫助人類探索廣闊的水下世界的好幫手,並且憑藉著自身的技術創新優勢和生態環保理念得到國內外各界的認可,也贏得了在場投資嘉賓和創意體驗官的青睞。這些仿生魚無人機就如同人類在海底世界的眼睛,不斷探尋著浩瀚海洋的奧秘。
  • 後Nokia時代芬蘭科技業建數據中心 天寒地凍有優勢
    打開APP 後Nokia時代芬蘭科技業建數據中心 天寒地凍有優勢 發表於 2016-12-29 13:46:11 Nokia 曾是芬蘭科技業的象徵,代表芬蘭的創新實力,隨著 Nokia 手機業務衰落,芬蘭經濟也受到影響,連續兩年經濟下滑,政府全力推進科技產業復甦,利用該國氣候寒冷和光纖網絡發達等優勢,重點扶持資訊中心產業,以求重振芬蘭科技業。
  • 「簡訊」秦淮數據數據中心正式開園;微軟將在臺灣建新的數據中心
    秦淮數據投建的亞洲最大單體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正式開園10月25日上午,秦淮數據集團規劃、投資、建設及運營的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最新一期在山西大同正式開園。這是秦淮數據集團10月1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全球精選市場上市後第一個開園項目、第一個開工項目、也是上市後籤署的第一個投資項目。據了解,基地共分七期建設,共7棟數據中心樓。目前,一期、二期、三期機房全部建成上架運行,四期機房將於年底建成運營,累計繳納稅收1990萬元,帶動就業3000人。
  • 青島摸清沿海水下家底 畫出精確海底地形圖(圖)
    歷時兩年多準備、十個月正式實施、一個月質檢驗收的海陸一體大型測繪項目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我市首次擁有了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徹底改變了我市沿海長期缺乏基礎測繪資料的局面。為保證測繪工作順利進行,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除了採用航空攝影遙感技術、單波束和多波束等傳統基礎技術外,項目還採用機載雷射雷達、GNSS連續運行基準站、船載三維雷射掃描等最先進技術,推廣的海、陸、空一體立體測繪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整個測繪工作的高精度作業。
  • 水下考古陸上調查 金井漁民:撈到瓷器又扔回海裡
    昨日,泉州水下考古陸上調查項目在結束深滬鎮的調查後,第二站走進了金井鎮,金井的不少老漁民和調查隊聊起往事,不勝感慨。金井鎮位於晉江沿海突出部,距金門島僅5.6海裡,陸地面積56.7平方公裡,海岸線26.5公裡。特別是金井鎮的圍頭灣海闊水深,是一個天然避風良港。據載,早在南宋時期,圍頭灣還有著「東海明珠」之譽。
  • 日本衝繩海底發現「水下宮殿」,距今10000多年,是誰留下的?
    雖然他們挖掘出了大量的文物,但是這些文物最後經過闢謠,證明與實踐文明無關。日本海底的水下宮殿所以也有很多人對史前文明開始抱有懷疑態度,正當大家接受了人類是孤獨的智慧,生命時科學家又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眾所周知,海洋誕生出了生命,可以說地球上的生物生存離不開海洋。
  • 百慕達三角的水下金字塔裡面居然居住著海底人?
    西方有些學者認為,這座水下金字塔可能原本建造在陸地上,後來發生強烈的地震隨著陸地沉入海底,這樣就使「金字塔」落在海底了。有些學者猜測,這座水下金字塔可能長期生活在海底的亞特蘭蒂斯人建造的。幾百萬年前,百慕達三角海域可能曾經是亞特蘭蒂斯人活動的基地之一,水下金字塔可能是他們的一個供應庫。
  • 山東省海洋牧場再添一座實時在線海底觀測站!
    牧場夜間水下高清視頻同時,實現了生態參數數據與水下高清視頻的手機APP實時同步顯示發布,用戶可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查看牧場水下生態環境參數及高清視頻,並接收預警報信息。該套海底有纜在線監測系統建成投入運行以後,能夠實現海洋牧場生態環境的連續穩定實時在線可視、可測,並通過數據展示分析系統及山東省海洋牧場觀測網數據中心進一步實現生態災害
  • 潛到海底寄信 萬那杜水下郵局(圖)
    除了可以潛入海底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外,還可以潛到萬那杜獨一無二的海底郵局去寄信!萬那杜位於夏威夷和澳大利亞之間,由80多個島嶼組成,有世界著名的海下潛水區。而這座獨有的水下郵局離海岸有30多米遠,建在海面以下3米深的地方。要想光顧這家郵局,只能潛水前往。萬那杜郵政局還專門為顧客設計了防水明信片,一張的價格約合人民幣15元。
  • 如何將數據中心的數據傳輸到微軟Azure
    微軟Azure採用策略的核心是採用混合雲橋接本地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的理念。用戶不需要淘汰原有的伺服器。與之相反,用戶可以將它們連接到公共雲,以利用公共雲的規模和服務,並將其視為現有數據中心的擴展。在微軟Azure上連接到私有虛擬網絡有兩種主要方式:用戶可以在公共網際網路上使用VPN,也可以使用Microsoft ExpressRoute與Azure數據中心建立直接連接。對於大多數用例,VPN選項是最經濟可行的,因為它使用現有系統,因此不需要大量額外的硬體或新的租用線路。
  • 水下考古「潛」向深海
    1003米,歷史性突破110米,120米,130米……看著監視器上快速增加的深度數據,第四潛次的考古隊員、海南省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釗開始有點興奮起來。在經過海面上短暫的晃動之後,「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開始平穩而迅速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