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法院:物業不得擅自披露被隔離人員姓名等個人信息

2020-12-23 澎湃新聞

發布會現場。

2月20日,北京通州法院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物業服務企業法律風險防控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澎湃新聞注意到,白皮書就物業服務企業在經營運行、小區管理、合同履行、勞動用工和參加訴訟等五個方面,進行法律風險梳理,並提出40條防範建議,將向通州轄區內的物業服務企業推送。

物業服務企業是社區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要力量,其工作主要包括防控預案、員工管理、疫情宣傳、出入管控、重點消殺、物資支持等方面。通州法院民三庭負責人晉怡介紹,疫情期間,物業服務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做好企業內部防控組織工作,對隱瞞、緩報疫情的,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白皮書指出,疫情防控期間,各企業要加強內部員工崗位調劑,確保物業服務工作的基本運行;對未在崗的企業內部員工,嚴格按照北京市規定執行,目前正在湖北地區返鄉探親的員工,要通知員工本人,不得違反規定離開湖北地區返京工作;其他地區返京工作人員,要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社區,採取防控措施,同時建立返京工作人員臺帳,並將臺帳報告社區。

與此同時,業主應配合物業工作,不能以疫情發生導致未享受物業服務為由拒繳或要求減免物業費。對於因疫情未及時返京復工的物業服務企業員工,企業可以優先考慮安排職工年休假。員工因履行疫情防控職責感染新冠肺炎的,應認定為工傷。物業服務企業不得違法扣減員工工資或解除與員工的勞動合同。

白皮書指出,如租戶等物業使用人體溫正常,物業服務企業不得阻止租戶等人員進入小區內部。如相關人員體溫超過規定溫度,則物業服務企業須勸導該人員就近就醫,暫時不讓其進入小區,並及時向衛生部門或疾控中心報告。如該人員不予配合,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報警並向疾控中心報告處理。

前述白皮書還強調,物業公司對獲取的被隔離人員的信息亦負有保密義務,不得對外披露該部分人員的姓名、房號、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為此,白皮書指出,物業服務企業可配合政府部門和醫療機構對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採取隔離措施,並加強相關部位的消毒措施,但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採取強制隔離措施對房屋出入口進行封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個人信息被物業曝光,怎麼辦?
    個人信息被物業曝光,怎麼辦?>原告孫某是某小區業主,2019年由於物業費上漲,孫某與該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劉某在業主微信群裡發生口角、產生矛盾。當原告得知劉某率人上門理論與物業公司無關後,已主動在群內進行澄清,然而物業公司不僅沒有對雙方矛盾進行妥當處理,反而採取張貼聲明的方式將原告的微信名、真實姓名、具體住址及等個人信息全部公布於眾,物業公司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隱私權,應承擔侵權責任。原告起訴後,物業公司已撤掉了上述聲明,法院審理後判決,被告物業公司在小區的所有樓宇、電梯內張貼向原告的道歉聲明,消除影響,張貼時間不得少於7日。
  • 個人信息隨意上牆 業主可舉報物業
    物業公司以各種理由公布業主的個人信息怎麼辦?根據相關規定,業主有權利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舉報。  「我因故沒有按時交納物業費,物管就把我的姓名和門牌號等個人信息貼在小區的公告欄上,這不是故意讓我在鄰居和朋友面前出醜嗎?」最近,家住六安市區皖西路某小區的張先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後很生氣地說,「萬一有人看到這個信息上門來騷擾我,誰來負責?」
  • 通州悅豪物業公司強化樓宇疫情防控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需要組織各方力量、凝聚社會合力,屬地、部門、單位和個人四方責任都需要壓實,每個環節缺一不可。北京悅豪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負責通州部分政務樓宇和小區的物業管理,他們堅決壓實企業責任,堅持嚴把五關,即:人員思想關,檢查消毒關,空間隔離關,制度落實關,物資保障關。
  • 萬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信息被洩露!法院判了
    」案件回顧:萬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信息被洩露7月14日,重慶沙坪垻區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相關部門迅速組織涉事產品及購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但在這個時候,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卻將一份名為《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的文章發布在其管理的公眾號供下載,該名單包括原告趙某在內的重慶各區縣一萬多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詳細個人信息。
  • 北京發布六條新規 保潔等後勤物業人員這樣做好防護
    北京發布六條新規,保潔、保安等後勤物業人員這樣做好防護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加強對各單位 保潔、保安、物業、食堂、維修維護等後勤物業工作人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通知各區委、區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辦局,各總公司,各人民團體,各高等院校,北京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機構:
  • 物業竟登記收入狀況 個人信息收集應「最少夠用」
    4月19日,青島公安發布通報稱,膠州市民微信群裡,出現了當地中心醫院出入人員名單。6000餘人的姓名、住址、聯繫方式、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被公之於眾。類似的情況在多地出現,引起人們對防疫期間個人信息安全的擔憂。記者採訪發現,出於防控需要被大量收集的個人信息,還留存在相關App和超市、藥店等商家手中,存在洩露隱患。
  • 北京一招聘平臺員工售賣簡歷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12月4日,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當天,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在「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審理情況」新聞通報會上表示,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過去主要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等傳統靜態信息為主,如今,包括徵信、定位、行蹤軌跡、住宿、房屋產權在內的動態信息被收集
  • 北京法院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典型案例:「私人偵探」行為或構成犯罪
    央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時被各種推銷保險、商鋪等的騷擾電話侵擾,不知道在哪個環節,我們的電話號碼、姓名等信息被洩露給了完全不認識的人。
  • 法官說法:地面車位業主共有,物業不得擅自收費
    物業公司持2296張停車券向業主收費被拒法院:地面車位業主共有,物業不得擅自收費2018-06-07 15:15:33 | 來源:人民法院報(轉發至中國法院網) | 作者:陸煒煒 古林  一審法院認為,案涉小區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就小區停車費的收取已有相關規定,天寶公司也為徐某、袁某提供了停車場服務,徐某、袁某應當按照其籤發停車券數額向天寶公司支付停車費,遂判決支持天寶公司的訴訟請求。  徐某、袁某不服,提起上訴。
  • 小區物業人員倒賣業主信息獲刑: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對於與個人信息聯繫緊密的相關工作人員,法官提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若是在履職中獲得的個人信息,入刑標準減半計算,因此切莫觸碰法律紅線。對於普通群眾,日常生活中應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要隨意填寫、分享、丟棄個人信息。
  • 野貓抓壞業主車 北京通州某物業被判賠償1.8萬餘元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業主楊某每月向物業交120元車位管理費,但發現其車門上有貓抓過的痕跡,且經常看見有野貓在地下停車場出沒,後將北京通州區某物業公司起訴至法院。今日(29日)上午,北京通州法院審結並通報此案,物業公司理應按照服務合同的約定,賠償楊某的合理損失,金額為1.8萬餘元。
  • 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以單位名義由銷售人員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且獲取的銷售利潤歸公司所有,該公司的行為符合單位犯罪的條件,因此被列為刑事被告。最終,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該公司罰款50萬元,判處被告人張某、孫某等11人有期徒刑1年10個月至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1年不等的刑罰,並處相應罰金。
  • 我的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是信息洩露重災區
    北京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推銷演講培訓課程,僱傭被告人孫某等20餘人從事電話銷售工作,並通過入職培訓、口口相傳等方式,授意被告人張某等人加入以信息資源交流為目的的QQ群,獲取包括姓名、手機號碼等在內的公民個人信息。
  • 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引發網絡熱議:「人臉」是否屬於個人信息?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人臉」算個人信息嗎近日,《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引發網絡熱議,其中規定了物業服務人不得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設施設備,保障業主對共用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權。
  • 誰洩露公民個人信息 披露公民信息有哪些內容?如何量刑
    後經法院判決,董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八個月,並處罰金二萬元;李某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二萬元。  另有三起判例中,洩露信息者分別是河南焦作市公安局山陽分局社區五中隊巡防隊員、寧波移動公司海曙分公司員工、上海某一教育培訓機構工作人員。
  • 疫情防控下,為了公眾知情權,該不該交出個人隱私?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在防控工作中,一些患者的個人信息被披露 為了公眾知情權,該不該交出個人隱私?圖文無關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在防控工作中,一些患者的個人信息被披露為了公眾知情權,該不該交出個人隱私?
  • 阿城公職人員居家隔離期擅自外出一律開除
    龍頭新聞訊(記者 王萌)16日,哈爾濱市阿城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公告(第18號),對返回人員居家隔離進一步提出嚴格規定,對違規擅自外出的給予嚴懲,公職人員隔離期內擅自外出,一律開除公職。
  • 疫情期間物業登記的個人信息洩漏了咋辦?民法典都替你考慮了
    Q記者:疫情期間,物業服務企業跟業主關係最為密切,且功不可沒,民法典賦予物業公司什麼職責?業主們又應當注意什麼?呂紅兵:今年因為疫情,包括最近北京疫情反彈,防控再次升級,與百姓關係最密切的就是物業服務公司了。
  • 通州這個物業推出「同心菜和愛心卡」!
    為彰顯國有企業的責任和擔當,通州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責成所屬興華物業公司對37個小區物業點位內的返京隔離觀察人員、孤寡老人、殘障人士、軍烈屬等生活上有困難且出行不便的人群,開展「同心菜和愛心卡」幫扶活動。「『同心菜』就是新鮮的蔬菜、肉類、牛奶等食品,『愛心卡』就是備註物業服務方式的慰問信。」興華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周波告訴記者。
  • 暖氣末端外接水龍頭私自放水,物業起訴業主索賠獲支持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因發現業主張女士在自家衛生間暖氣末端外接水管,並惡意將供暖用水排放至下水道,導致鍋爐用水增多,北京市通州某小區的物業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張女士賠償各項損失9000餘元。通州法院今日(11月12日)通報審結此案,判決張女士賠償物業公司損失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