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大家好。我是A微說科學,今天我們講講關於「好奇號」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發現古代大洪水痕跡的一篇報導,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發現了遠古大洪水衝刷過該地區的證據。從而得出了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發現古代大洪水痕跡的觀點。
美國康奈爾大學、傑克遜州立大學、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和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20年11月5日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了這項經同行評議的新發現。
那麼,美國研究人員的這一新發現,到底有何推測依據呢?如果這一發現是事實的話,那麼是不是就能證明火星有過生命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他們的推測。
推測一,「好奇號」在蓋爾隕石坑的沉積層中發現了巨大的波浪狀特徵。這些特徵被稱為「巨波痕」或「反沙丘」,高約9米,間隔約140米。它們的外觀與地球上大約200萬年前融化的冰所形成的特徵驚人地相似,表明在大約40億年前,蓋爾隕石坑底部發生過大洪水。這是他們認為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發現古代大洪水痕跡的第一個推測,我們注意兩個關鍵詞,波浪狀特徵和地球融化冰的特徵,當然這是證明有水的一個條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條件,所以說他們得出的結論我認為還值得商榷。
推測二、根據科學家們的說法,巨大的撞擊很可能是造成大洪水的原因。撞擊不僅融化了冰,還釋放出被凍結在火星表面下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水蒸氣和這兩種氣體的結合,在很短時間內創造了溫暖、潮溼的環境。由此產生的凝結物在大氣中形成了類似於地球上的水蒸氣雲。這些雲層使火星上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傾盆大雨。在蓋爾隕石坑,雨水和其他水流一起從夏普山(Mount Sharp)傾瀉下來。夏普山是位於隕石坑中央的一座大山,許多侵蝕進山丘的河道成為科學家研究火星地層的絕佳場所,目前好奇號正在探索它的底部。正在探索它的底部說明還在尋求進一步的證據,說明證據還不夠,還有上面提到的巨大的撞擊,是怎麼得出的會有撞擊,有何依據,科學家們也沒有說,也是主觀猜測,所以證據鏈還是不夠,這都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推測三、所有這些水產生了巨大的山洪,形成了我們今天仍然可以看到的波紋,包括在「丘陵平原單元」(Hummocky Plains Unit)中形成的礫石山脊,以及在「條紋單元」(Striated Unit)中形成的脊槽帶。這個推測更加不靠譜,他都是依據前兩個推測而得出的結果。
「好奇號」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發現古代大洪水痕跡,如果是真的,那麼火星會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地方。有水的地方,那裡可能適合生命存在。我們仍然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生命在那裡生活過,這個問題還需要等待下一臺火星漫遊車「毅力號」的繼續探索的徵程。該火星車於2020年7月30日進行了發射,預計將於2021年2月中旬登陸火星。它的外觀和「好奇號」大致相同,還攜帶了一臺無人機,作為探索研究的輔助。希望火星漫遊車「毅力號」能夠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驚喜,我們將拭目以待。本期視頻到此結束,歡迎大家關注和評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