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在近日的《科學報告》上,NASA的聯合科學家團隊表示,大約40億年前,火星上曾經出現過一場大洪水,當洪水退去,火星上也曾經出現過一段短暫的溫暖宜居期,這意味著,火星上曾經存在過生命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火星大洪水的?
多年來,火星都是人類的重點觀測對象之一,因為在人類的心目中,終有一天火星會成為人類的「移民地」,這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今的火星看起來荒涼又一片死寂,那麼,火星是從誕生開始就這樣嗎?在研究太陽系最早生命起源的時候,雖然地球是唯一一顆生機勃勃的星球,但是,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火星是太陽系最早誕生生命的地方。
那麼,有哪些證據?火星又是如何變成今天這般模樣的呢?多年來,NASA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去往火星,希望可以在火星上找到答案,特別是好奇號火星車抵達火星後,更是為人類發現了很多火星上的秘密。
這次發現火星上曾經爆發過大洪水,就是好奇號火星車找到的,研究發現,位於火星赤道地區的蓋爾隕石坑中沉積物中,記錄著火星早期曾經發生過大洪水的珍貴數據,從時間上來看,這場大洪水來自於40億年前。
當時由於隕石撞擊,火星赤道地區的熱量一下子暴漲,原本存儲在火星表面的冰,在熱量的衝擊下,一下子融化變成了大洪水,在這場洪水的衝刷下,火星也變成了今天的地質模樣,這是一個全新的發現,這個發現也讓火星變得更加神秘。
研究者表示,由於隕石撞擊,在熱量產生的過程中,也釋放出了大量的溫室氣體,這會讓火星的大氣層變得濃厚,同時,也會讓火星上的氣溫升高。
再加上洪水不是一下子消失的,洪水退去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這就導致火星上曾經經歷過一段溫暖潮溼的宜居時期。
由於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也是伴隨著隕石撞擊來到地球,這意味著,火星上也曾經被播撒上生命的種子,而在火星宜居期內,很可能這些生命的種子也曾經在火星上萌芽,就好像早期的地球一般。
根據地球的演化來看,早期的火星上,可能也曾經出現過厭氧生物,只不過它們還沒來得及進化,伴隨著火星再次冷卻、地質活動停止,火星上的生命也就消失了。
這個發現也讓NASA相信,明年「毅力號」抵達火星後,或許可以在這裡重點勘測,沒準真的可以找到曾經存在過的火星生命,再加上一些微生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所以,可能在這裡還會找到仍然活著的微生物。
人類何時會進行火星移民?
其實,無論是觀測火星,還是探測火星,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火星移民。畢竟從地球的發展角度來看,終有一天地球會變得不再宜居,而在那之前,人類要做的就是找到另外一個新家園。
那麼,人類何時可以移民到火星之上呢?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比方說在本世紀初,馬斯克曾經認為,人類在2024年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火星移民,當然,這根本不可能實現。
還有阿聯的2117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在2117年之前,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可供60萬人類生活、居住,並且實現自給自足的火星城市。不過,這個計劃準時實現的可能性,也並不大。
再看一直走在人類航空事業發展最前列的NASA,根據NASA的計劃表,大約在2030年前後,會進行載人火星登陸,之後,就會根據情況著手進行火星改造了。
不過,NASA並沒有給出人類移民火星的具體時間,因為想要讓火星變成地球,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僅需要在火星上模擬地球的大氣環境,還需要實現火星上的農業、工業等發展,這本身就需要漫長的時間,可能需要幾百年,也可能上千年、上萬年。
甚至還有人覺得,人類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實現,因為在移民火星之前,人類還需要繼續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目前的情況,似乎並不會留給人類太多的時間。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說說你的看法!
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報》11月25日文章《火星赤道曾遇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