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男女平等是在五四運動時被提出來的,事實上中國在明代就有一個異端人士,就提出來了男女平等的概念,他就是李贄。
自五四運動之後,男女平等才逐步實現,到解放後,男女才真正普遍實現同工同酬的待遇。
時至今日,男女是否真的平等?這還得劃一個大大的問號。
近幾年女權主義者的呼聲越來越高,呼籲全社會關注女性生存狀態,以使喚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獲得與男性相同的機會。
女權主義到底是什麼?
拋開理論層面的解釋,女權主義是指婦女和男人徹底平等的思想和社會活z動,而女權主義也叫女性主義,即女性解放,性別平等主義。
簡而言之,就是女性要求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男性一樣的權力。
近年來的電視劇作品,無論是《我的前半生》還是今年播出的《誰說我結不了婚》等劇,都無一例外地闡述著女性獨立的這一思想內核。
《我的前半生》中對全職媽媽在家庭中的尷尬處境進行了非常殘酷的批判,引發了女性對於婚姻和事業的深刻思考。
現代社會的經濟壓力,使更多的女性開始重新審視婚姻和自我價值,與此同時,女權主義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那么女權主義的抬頭,是否意味著女性真正開始獨立,並且社會地位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
由於體力和社會分工的不同,縱使在當今比較文明的現代社會,男女依舊無法實現真正平等。
在職場中,女性一直處於以男權社會為主的競爭環境中,女性在職場競爭中是明顯處於弱勢的。很多公司在用人時,同等條件下會考慮男性,而女性如果想獲得一個理想的職位,未婚不敢結婚,已婚的不敢生孩子,這種現象比比皆是。
用人單位在選擇員工時,也更側生於男性,女性因為懷孕生孩子會耽誤工作,所以,因為女性有了生育功能而失去了工作機會,這是很多女性感覺受到歧視的根源。
她們在婚姻當中犧牲了事業,放棄了理想,很多女性不得不淪為生育工具。
女權主義的抬頭,是因為現代社會巨大的經濟壓力使女性不但得承擔繁重的家務,同時還得出去工作以貼補家用,雙重生活壓力使女性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雖然說現代社會倡導男女平等,女性社會地位相對於封建社會已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從本質上講,女性無論在婚姻中還是在社會競爭當中,依舊處於劣勢,而且這樣的情形將會持續想當長的一段時間。
大自然賦予了女性生育功能,表面看,女性因此而被社會需要,生育對女性來說似乎是一種優勢,但事實上,生育功能使很多女性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在生養孩子的過程中,女性的自我價值被大打折扣,很多女性因為母親這一角色,擠佔了在社會中的其他重要角色,家庭成為她體現人生價值的唯一載體,而評定她價值的權力在無形中落入了男人手中,一旦男人不認可她,她的價值體系也就坍塌。
羅子君說:全職媽媽就是她的工作。
而唐晶卻說:一個女人要和自己的愛人並駕齊驅,否則走得快的那個人就會把走得慢的那個人甩開。
女權主義的抬頭,其實本質上並不是女性社會地位提高的外在表現,恰恰是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教育理念,死死地捆住了女性的手腳,讓她們難以邁開步伐去自由地實現自我價值。
女權主義者高喊著要與男性平權,她們要求擁有與男性一樣平等的權力,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職場競爭中,她們都要社會公平對待女性,很多女性不斷強大自我,以求達到與男性同樣的競爭能力,她們提倡女性獨立,不依附於男性,以自己的實力去為自己爭取女權,以達到平權的目的。
但是女權主義者中也不乏渾水摸魚之流。
她們打著女權主義的口號高喊著要與男性平權,但事實上,她們只是借女權主義作幌子的特權主義者。
她們高喊著女權主義,要求得到和男性平等的機會,但事實上她們卻無時無刻不在爭取著特權:
吃飯時,她們要求男性買單,否則就是男人沒有風度;
她們高喊著女權主義,打著女性獨立的口號卻花著父母給的錢,吃著男友掏錢的飯,在單位 ,遇到重活累活,就開始示弱,遇到好處就開始嚷嚷女士優先,在家裡,當家庭需要她付出時,她就開始高喊女權主義,強調婦女地位,當她取悅男性可以獲得利益時,她又變得像貓一樣溫順又諂媚,這樣的女權主義者,被網友冠以田園女權,是典型的偽女權。
真正的女權主義者,她們是不依附於男性的存在,她們獨立自主,無論在家庭中還是社會中都能獨當一面,她們與男性並肩做戰,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社會中,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力量,她們不抱怨不哭泣,有志同道合的伴侶便共同面對風雨,否則她們一個人也能活得同樣精彩。
真正的女權主義,她們更側重於強大自我,而不是放大女性的特權。
有女人以女權主義為旗幟,說出這樣一段話:中國女人結婚以後,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懷孕以後是懶人,生過孩子以後是超人,在丈夫眼裡是笨人………。
每一句話裡都是對女性所處困境無奈地感嘆,同時也表達出很深的抱怨。
很多女性呼籲社會對女性多一分理解和尊重否則女性將會懼怕結婚。
事實上呼籲的前提是女性得自身強大起來,選擇進入婚姻和進入什麼樣的婚姻其實都是女性的自主選擇。
你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也就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
如果是在過去的時代,女性沒有太多的自主選擇權,但在當今 社會,像羅子君一樣的女性,是完全可以選擇出去工作的,只不過她選擇了全職媽媽,她選擇了相信婚前陳俊生的誓言——他會養她,事實上,說不說在陳俊生,信不信在羅子君。
羅子君之所以敗給相貌不及她的凌玲,其根本原因就是她精神和經濟上的不獨立。
呼籲社會關愛女性很有必要,但前提是女人得真正自強,女權主義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是需要女性用實際行動去支撐起來的權益。
否則,即使在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的社會裡,依舊有很多女人失去了自我,她們的生活靠取悅男性或者空喊女權主義來實現平權。
打鐵得本身硬,我也有孩子,但我從未放棄過工作,孩子十個月時,就把他放在託管班裡,他從小就很獨立,我並不覺得一個母親放棄工作去教育孩子有多大的必要。
我也會感覺累,但是生而為人,不論男人還是女人,又有誰感覺輕鬆呢?
但我一直很獨立,我離開任何人都可以活得很充實,因為我有自己熱愛的事業,我的孩子會做飯,也能照顧自己,我並不覺得我虧欠他什麼,反而因為我不那麼庇護他、照顧他,他早早地學會了自立。
所以,我一直特別喜歡《我的前半生》裡的唐晶,我寧可不要愛情,也要事業,因為那才是一個女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女權主義,不需要高喊口號,更重要的是強大自我,女人首先得擁有經濟地位,才能擁有家庭地位,這是一句顛僕不破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