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若沒有美國的原子彈,蘇聯會佔領日本嗎,看專家怎麼說!

2020-12-16 也曾鮮衣怒馬少年時

硫磺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與美國間爆發的一場戰役,自1945年2月19日戰鬥至3月26日。戰役中共傷亡28686人,美軍犧牲6821人,而日本的22786名士兵之中除了1083人被俘之外,其餘全部陣亡。

二戰後期日本人看美國已經快打到本土了,決定在日本列島做困獸之鬥。當時的日本有7000萬人口,號稱1億,日本高層認為可以動員出上千萬人的武裝,然後利用日本列島多山的地形特點,層層阻擊,最大限度的殺傷盟軍。假如沒有原子彈,日本的這種全民決戰會讓盟軍付出上百萬的傷亡。

戰後不久,英國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鼓動宣傳機器,發誓要趁亂與紅色蘇聯再決雌雄。為避免腹背受敵,蘇聯急需美國出面打圓場,壓制英國的狂妄情緒,還歐洲一個可以預見的太平發展期。為此,蘇聯主動放棄對日本本土的佔領,在佔領北方四島後,立即採取守勢,明確己方立場,好讓美國放心。同時積極扶持北朝鮮,成為自己在遠東的看門人。最後是忍痛放棄原有眾多權益,與我們籤訂友好條約,從而增厚遠東防禦陣地的縱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而當時的蘇聯紅軍還剛剛攻下擇後島,蘇聯不顧日本已經投降,繼續攻佔了另外三個島嶼,而美英則 默許了蘇聯人的行動,所以即使沒有美國的原子彈轟炸日本,蘇聯人都不可能再進攻日本本土。如果蘇聯強行進攻日本本土,會引發同美英西方盟國的另一場戰爭,當時的蘇聯是承受不了再次戰爭的代價的。

二戰沒有結束美蘇就已經開始爭霸,歐洲選擇美國已成定局,蘇聯自然不希望美國在亞洲多一塊駐軍的落腳點,有人認為日本投降是因為美國原子彈的功勞,恰恰相反,原子彈並沒有征服日本,日本心裡也很清楚,美國不可能在使用原子彈這種滅絕人性的武器攻擊日本,畢竟國際語論美國也需要考慮,何況美國剛剛試驗成功原子彈,數量有限,日本之所以投降就是因為蘇聯已經做好進攻日本的準備,日本最怕被蘇聯佔領,所以寧可向美國投降,也不願向蘇聯投降。

日本之所以堅持不投降,就是在賭蘇聯不會對日宣戰。蘇聯不參戰日本就要和美國死磕到底,所謂的億人玉碎計劃就是源於此。即使本土失去也可以拒守滿洲(即中國東北)。蘇軍參戰快速消滅了日軍主力(關東軍),日軍始料不及,失去了最後的資本,投降已成定局。

相關焦點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日本第一時間為何沒有選擇投降
    導讀:1945年,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隨後美國在廣島投了一枚原子彈城市幾乎被毀滅,日本依然在選擇戰鬥。二戰有兩個國家是罪孽最深重的,一個是奉行法西斯主義的德國,以希特勒為首;一個是奉行軍國主義的日本,以裕仁義即日本昭和天皇為首。二戰時期,日本不停的在叫囂著打打打,守著本國的國土,擴大侵略範圍。而後來其他法西斯國家已經開始投降了,唯獨日本依舊不肯認輸。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英國、美國、法國和蘇聯各是什麼反應
    在核武器的研製計劃中,蘇聯、英國、法國也成功的研製出了自己的核武器,這就讓世界上的核武器數量大幅度增加了。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中國並沒有研製核武器的打算,因為當時的中國在長期的戰爭之後,國家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在國家百廢待興的情況下,根本沒有研製核武器的條件,所以在早期中國根本沒有核武器研製計劃。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的屠殺,美國為什麼認為這是...
    就比如在二戰時期,日本作為挑起戰爭的國家,前期戰場均擺在海外,一路高歌中國內的民眾感受不到戰爭。 每當戰果傳到本土,民眾真的就是歡呼歌唱,嚷著徵服亞洲、橫掃太平洋,打到美國本土去看金髮美女。 然而到戰爭後期,隨著美軍的大轟炸,這一下日本本土民眾感受到戰爭的恐怖。
  • 二戰時期,如果日本不投降會怎麼樣,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二戰,也被稱為世界反西斯戰爭,這次戰爭是人類經到目前為止歷時間最長、戰爭規模最大、傷亡人數最多、經濟損失最嚴重的一場世界大戰。二戰,主要參戰國:一方是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為首反西斯國家,另一方是以美國、中國、英國、蘇聯為首的同盟國。
  • 為什麼二戰時蘇聯打日本人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以美蘇為例,蘇聯在二戰末期出兵我國東北,可謂是勢如破竹,摧枯拉朽;然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卻打得異常艱難。按理來說,蘇聯和美國都是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美國的經濟實力甚至還強於蘇聯,可為什麼面對同樣敵人,蘇聯打日本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 美國投原子彈於日本廣島、長崎,日本為何沒有仇恨美國?
    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不願意接受戰敗的事實和戰爭的懲罰,一直在太平洋戰場上垂死掙扎,甚至還提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要和美軍抗爭到底。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採取了極端措施,用兩顆原子彈逼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沒有美國原子彈,沒有蘇聯進攻,中國能打贏日本嗎?
    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8月,日軍先後兩次在中國東北邊境,對蘇聯挑起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都遭到蘇軍痛擊而慘敗。在檢討攻蘇失敗的原因時,日本關東軍副參謀長石原莞爾不打自招地說:「日本忍辱屈服於蘇聯者,以日本對華用兵故。」
  • 日本做了什麼?美國扔原子彈的地方,竟成為日本最宜居城市!
    人類對原子彈的第一印象,是從日本的廣島,長崎兩個城市開始的。二戰後期,美軍直逼日本本土,但日本拒不投降。美軍當時估算了一下,如果強行登陸佔領日本,估計要傷亡100萬個美國大兵,於是美軍決定用他們新研究的原子彈讓日本「嘗嘗鮮」,1945年8月6日、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幾天後日本就投降了。這次原子彈襲擊讓世界看到了核武器的可怕。
  • 兩顆原子彈日本依然不投降會怎樣?美國:蘇聯出兵前必須向我投降
    二戰的最後一場戰爭,就是因為美國向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而提早結束的,美國不扔原子彈會怎麼樣?在很多人看來,美國是想要減少進攻日本本土的傷亡,而採用原子彈這一個戰略武器,加快戰爭的結束進程,可以說是通過武力完成了第二次大戰的真正結束和勝利。
  • 二戰時,原本決定由幾個戰勝國瓜分日本,中國能得到日本的四國島
    在二戰結束後,德國被瓜分成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甚至連柏林都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為此還修建了一道有名的柏林圍牆;但是作為二戰主要發起國之一的日本,難道能避免被瓜分的命運嗎?當然不能。福井縣在內的近畿地方由美國和中國共同佔領。第二種分治方案:蘇聯佔領北海道及東北。美國佔領關東、中部、福井縣以外的北陸、三重縣、琉球群島。中國佔領四國。英國佔領中國地方(日本的一個地區)、九州。東京都由美、中、蘇、英共同佔領。大阪府由英國和中國共同佔領。
  • 美國總統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促使其投降,還是另有目的?
    傳統觀點認為: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目的,是為了縮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避免美軍傷亡100萬人,同時也對蘇聯等社會主義政權炫耀原子彈的威力。日本認為美國是阻止其實現在亞洲的「神授」命運的唯一障礙,於是偷襲了「珍珠港」。當美軍的逼迫日軍不斷收縮時,日軍全力以赴去儘可能多的殺死美軍士兵。 美軍開進得距日本本土越近,日本人的行為就變得越瘋狂。
  • 日本慘遭兩顆原子彈轟炸,本可以避免,因為翻譯出錯遭受大難
    二戰時期的日本人很沒有人性,這是沒有人不知道的。他們在佔領的別國的土地上做了太多禽獸事情,讓世界尤其亞洲人民深受其害。在1945年,日本被美國扔了兩顆原子彈以後,被核武器的強大威力嚇壞了,終於宣布了投降,而日本也是侵略國家裡面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因此人們在品評二戰中日本投降的原因中,把原子彈列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 二戰日本傾盡全力造原子彈,為何沒成功?輸在了哪裡?
    還記得世界第二次大戰中日本國家最後的敗局,敗得有多麼慘烈嗎?儘管日軍在我國領土上犯下了滔天惡行,還因為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我國並未怪罪日本,但美國卻好好的給世界各國出了一口惡氣,那就是向日本的廣島長崎地區投放了2顆原子彈。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勝利後,中美英蘇四國為什麼不將日本像德國一樣分區佔領?
    因為原子彈的出現,改變了當時世界意識形態的實力對比,美國取得了碾壓式的巨大優勢,獲得了處決日本的絕對優先權。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軸心國只剩下亞洲的日本仍然在負隅頑抗做困獸之鬥。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國宣言形式發表的《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除重申1943年12月1日《開羅宣言》必須實施外,還宣布了盟國佔領日本後將實施的基本原則,包括像分區佔領德國一樣由美蘇中英四國分割佔領日本。此時的美軍正在太平洋上與困獸之鬥的日軍進行著激烈的爭奪,雖然美軍火力足夠強大,但面對喪心病狂的日軍,仍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 二戰時日本東京是不是有什麼令美國忌憚,因此才不敢投原子彈?
    那時,對於當時已取得戰爭主導權的美國、蘇聯來說,勝利唾手可得,三個法西斯軸心國,義大利早在1943年9月8日就已;1945年5月8日,德國也無條件投降,剩下日本在負隅頑抗,但日本的戰敗已成定居,投降只是時間問題。
  • 為什麼二戰時期強大的美國和蘇軍連小小的日本本土都登錄不了
    應該說,二戰時期的美國、蘇聯綜合國力都不比日本差,許多方面還強於日本,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沒有登錄日本國土把他們消滅乾淨呢?二是二戰的前半期主要戰場在歐洲,發起戰爭的德國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的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與德國法西斯作戰上,根本抽不出力量攻打日本。如果既在西線攻打德國,又在東亞向日本開戰,必然會造成兵分兩路,精力上受影響,軍事實力上也會分散,這是兵之大忌,美蘇都不會去冒這個險。
  • 假如日本在二戰期間全部佔領中國會怎麼樣,羅斯福說的非常對
    首先日本佔領中國之後下一個要進攻的絕對會是蘇聯。這時候日本和蘇聯接壤面積太大了。這兩國必然會有衝突。這點在抗日戰爭期間都出現過,當時的諾門坎戰役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日本當時可能會放棄南下,直接北上。到時候和德國一起進攻蘇聯,到時候蘇聯真的可能就會滅亡了。
  • 蘇聯第一顆原子彈叫南瓜,美國叫瘦子,中國的叫啥?名字太文藝了
    看一個人的危險性要看他的武器,對於國家來說也是如此,擁有更先進的武器才能在國際上有立足之地,才不會被別國欺負。當年,清朝就吃了科技落後的虧,才被外國人欺負得這麼慘。好在後來也有了發展科技的意識,才不至於沒有還手的餘地。不過從清王朝的覆滅到二戰時期,中國即便有清楚的認識但當時的情況已經十分嚴峻,他們沒有多餘的時間。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國防軍,而日本只有自衛隊
    當時,美國在太平洋上雖然連戰連捷,逼近日本本土,但從戰爭過程來看,一旦登陸日本,美軍必將遭受巨大的傷亡。 因此美國迫切想得到蘇聯的支持,希望他對日宣戰。於是蘇聯藉機敲竹槓,佔領了日本北部地區,還策動了外蒙古的獨立。 不過談判中途,杜魯門接到了一個好消息,原子彈研究成功,登陸作戰計劃取消,這樣也就不再需要蘇聯的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