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推動成果轉化落地 最高支持一千萬元

2020-09-03 中國新聞網

嶽麓山大科城發布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最新政策。 瞿辰 攝

嶽麓山大科城發布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最新政策。 瞿辰 攝

中新網長沙8月25日電 (付敬懿 瞿辰)對於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院士領銜的成果轉化項目,通過政策補貼、貸款貼息、無償資助等多種形式,最高給予1000萬元的支持;建立大科城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庫,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全程服務和代理……2020年「長沙科技活動周」期間,湖南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發布一系列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最新政策。

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是湖南省自主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轉化地、高端人才集聚地,擁有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高校院所20多所、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7個,匯聚了「兩院」院士40餘名、在校大學生30餘萬名、創新創業團隊和科研人員10餘萬名。

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資料圖。 瞿辰 攝

此次發布的《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關於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若干措施(試行)》,從建設一批協同創新平臺、建設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完善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體系等八個方面構建起大科城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適用範圍為市場登記和稅務註冊均在嶽麓山大學科技城33.97平方公裡規劃範圍內的企業法人和科技成果孵化轉化服務機構。

「符合省、市、湘江新區相關支持政策的,可疊加享受政策支持。」大科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予武表示,這是大科城管委會成立後出臺的第一批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將加速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大科城孵化、轉化、產業化。目前,大科城成功獲批國家首批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示範基地,全國僅有5家。

近年來,大科城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發和人才優勢,以自主創新為策源、以成果轉化為主線,集聚一批頂尖科學家領銜的「卡脖子技術」項目,10餘位「兩院」院士科技成果在大科城就地轉化。截至7月底,大科城完成技術交易合同483件,成交額6.25億元,同比增長42%。

「大科城科技成果和支持政策發布,不僅是長沙市科技活動周的重要環節,也是大科城管委會促進高校成果就近就地轉化的階段性成果。」嶽麓區委書記周志凱表示,大科城管委會已正式成立,意味著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專門的班子來服務大科城高校與企業,推動大科城實現高質量、深層次、內涵式發展。(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嶽麓山大學科技城最新科技成果及政策發布
    藉助「長沙科技活動周」東風,嶽麓山大學科技城在啟動儀式後舉行科技成果及支持政策發布會,會議聚焦大數據、智能製造、新型材料等領域,重點展示17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並發布一系列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最新政策。
  • 湖南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創新創業的最美舞臺
    請看今天本報推出《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歲月留痕·大地印記——湖南標誌性工程巡禮》系列報導之《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創新創業的最美舞臺》。  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源自嶽麓書院,繼而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29所高校環繞成城。
  • 嶽麓山大科城支持科研人員及團隊創辦企業 最高給予1000萬元的支持
    高校、科研院所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給側。8月24日上午,嶽麓山大學科技城科技成果發布會在嶽麓科創港舉行。為進一步調動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推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予武,圍繞《關於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的若干措施(試行)》政策進行了詳細解讀,那麼哪些平臺、企業能獲得相應補貼?風險補償最高又能達到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下權威解讀!
  • 去嶽麓山大學科技城,感受青春的創造力!
    新華網長沙11月16日電(王婧菲 章迎春)嶽麓山下好讀書,嶽麓山下好創業。11月13日至15日,「融合聚力 智匯三湘」嶽麓山大學科技城(以下簡稱「大科城」)首屆青創文化節在長沙舉行。在湖南師範大學二裡半廣場,來自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工商大學、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等5所高校的大學生創業產品,正在「三創市集」裡展示,同時,通過大屏幕直播著嶽麓科創港裡先後進行的「大科城」創新創業政策解讀,以及學生創業項目路演等。「三創市集」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示。
  • 晨風丨全力建好嶽麓山大學科技城——二論集中精力抓好經濟新的...
    大學是傳播知識的殿堂,是創新思想的源泉。城市與大學之間,渾然成為血脈相連、共生共榮的共同體。建好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對湖南發展的帶動作用怎麼評估都不過分。前臨「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滔滔湘水,後倚「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巍巍嶽麓,說歷史,嶽麓書院千年弦歌不絕、文脈賡續;道人文,毛澤東、蔡和森等大批偉人曾在這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論活力,一批又一批學子猶如奔騰不息的湘江水,源源不斷地為國家發展建設貢獻著智慧……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集自然與人文於一身,融古老與現代於一體,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放眼世界都很罕見。
  • 長沙加快高校智慧財產權轉化 一年多來在長轉化數量近300項
    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鄭旋 通訊員 瞿辰 劉婷)昨天上午,長沙市首屆駐長高校智慧財產權在長轉化表彰會議在嶽麓山大學科技城舉行。會上,對長沙智慧財產權轉化作出突出貢獻的高校、優秀創新團隊和優秀服務機構受到表彰,5個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項目籤約。
  • 建一流大學科技城
    去年全國「兩會」上,杜家毫再次提出「把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打造成亮麗新名片」「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這既是自信,也是鞭策,更是杜家毫對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的殷殷囑託。  藍圖繪就,考卷擬好。教育興城、打破「圍墻」、創新創業、久久為功——對於如何建設大學科技城,杜家毫給出四大關鍵詞。
  • 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高校實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速看
    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高校實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速看 2020-05-24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湘陰大學科技城即將落地
    考察隊來到湘陰金龍鎮燎原水庫和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實地察看周邊環境,了解湘陰大學科技城規劃,同時就新校區選址、未來規劃和發展思路等進行深入探討交流。湘陰正大力實施「對標對接、融長發展」戰略,按照「大學連片、大學和園區連片」思路,規劃建設湘陰大學科技城。
  • 日本筑波科技城的樣板,嶽麓山大科城的似與不似
    一、大學科技城的前世今生,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事實上,國際上知名的大學科技城很多,比如美國的斯坦福科技園(城)、英國的劍橋科技園(城),都因其大學的品牌不光有相當的知名度,科研成果向產業和企業的轉化以及商業上的成果也非常可觀,但為什麼拿日本的筑波科技城來說事作為樣板呢?這還得從筑波科技城的歷史說起,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學科技城。
  • 市政府關於印發支持中科院高端創新資源落戶麒麟科技城的政策措施...
    ,進一步推動中科院高端創新資源在南京麒麟科技城集聚發展,形成中科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的區域創新高地,實現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與我市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深度融合,特提出如下政策措施。在按市相關規定享受人才政策的基礎上,對落戶麒麟科技城的經中組部、科技部和中科院認定的傑出人才,根據人才意向對其子女入學等需求,突破區域限制,在全市層面給予統籌解決。 四、強化土地要素供給。加大麒麟科技城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力度,優先給予中科院落地麒麟科技城項目土地空間規劃、建設用地指標支持。 五、強化軌道交通建設。
  • 愛晚亭下賞紅楓品詩詞 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麓山詩詞大會舉行
    源於百越,匯於長江,千裡奔海,萬千風光……」10日,嶽麓山愛晚亭邊,楓葉緩緩飄落。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彭崇谷等詩詞愛好者、市民遊客相聚「詩從麓山起誦唱新時代」——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麓山詩詞大會,共同走進詩詞裡的麓山,感受自然與詩意碰撞的美好。
  • 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籤署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協議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為江蘇各地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401億元,實現利稅182億元,連續十四年位列各省第一、約佔中科院全院為地方新增銷售總量的三分之一。特別是近年來,院省雙方緊密配合,一批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重大產業化項目相繼落地江蘇,有力支撐了江蘇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 二裡半科技文化東廣場開建,嶽麓山大學科技城將迎全新「會客廳」
    未來,嶽麓山大學科技城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會客廳」。 二裡半科技文化東廣場位於湘江和嶽麓山之間湖南師範大學二裡半校區,地處於麓山路與嶽王亭路交匯處,西側臨師大老校門展示區與二裡半新傳院南廣場、北側有新聞與傳播學院生物研究所等教學區域。 項目總用地面積18.06畝,擬建設成集綠化廣場、生活配套、地下停車場於一體的公共空間。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
    他們表示,這些科技成果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非常好的應用前景,希望通過校企等多方共同努力,早日推動它們轉化落地。學校開展「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評選活動,就是希望發現這些成果,並聯合專業機構、企業等多方共同推動這些科技成果儘快轉化落地,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此次評選活動由同濟大學科研管理部、同濟創新創業控股有限公司主辦,上海同濟技術轉移服務公司、上海同濟科技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辦。
  • 教育部:支持國內外知名高校在崖州灣科技城等重點園區開展教育科研...
    教育部:支持國內外知名高校在崖州灣科技城等重點園區開展教育科研活動 2020-12-24 2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大學「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 發布會成功舉辦
    他們表示,這些科技成果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非常好的應用前景,希望通過校企等多方共同努力,早日推動它們轉化落地。  發布會上,吳志強作了題為《從acatech2020到精準聚焦前沿》的主旨演講,展望了4D材料、採水膜技術、基於模型的建築工程系統、智慧空間、真菌生物技術、身體預警系統、協作和類人型機器人等一系列前沿科技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