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憲,1923年生。陳家溝陳氏19世。幼年師從叔父陳鴻烈。後考入西北工業學院,刻苦攻讀土木建築。博學多才,集太極拳理論、正骨醫術、建築設計於一身,世號"三絕"。受聘黃埔軍校西安國術館教官。1949年參加革命。著《陳氏太極拳拳式講解》、《陳氏太極拳要領》等。
《三三六拳譜》有兩個抄本,一為陳鑫親手書寫,一為陳椿元抄寫。陳鑫手書本傳給陳克忠,後該本黴爛在陳克忠家的紅薯窖;陳椿元抄本傳給陳立憲,後據傳陳立憲隨身帶到四川,戰亂中陳立憲怕流落於非人,將抄本毀於竹林中。現世上可能已無《三三六拳譜秘本》原本。
陳沛菊,女,陳家溝陳氏第二十世,自幼隨父親陳立憲、姑母陳立清習練陳氏太極拳小架。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武術專業,現在河南省體育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工作。是河南省武術協會委員,國家級武術裁判員,國家武術一級教練員、中國武術段位七段。
陳沛山,陳家溝陳氏第二十世、自幼隨父親陳立憲、姑母陳立清習練陳氏小架。現任日本八戶工業大學教授以及同校研究生院教授,工學博士,國際空間結構協會(IASS)會員、專業研究委員。創立了日本陳氏太極拳協會和國際陳氏太極拳聯盟。與胞妹共同擔任鄭州太極拳國際研修中心教學總指導。
&&&&&&&&&&&&&&&&&&&&&&&&&&&&&&&&&&&&&&&&&&&&&&&&&&
《陳氏太極拳練習要領簡述》 陳立憲陳沛菊
本文由陳立憲先生寫於1982年9月,在「陳氏太極拳練習要領簡述」之前的文中寫到:「本簡述依陳氏太極拳(小架式)理論,陳鑫拳著為基礎介紹,是為給予學習者參與之作用,及做動作之引蒙。」
一、陳氏太極拳練習要領簡述
1、做到放鬆:放鬆是練拳的主要要求,首先是肩襠放鬆,各關節放鬆,肌腱放鬆,周 身放鬆,周身才能活而不僵。對放鬆精神未能領會時,不應先要求用丹田氣,應在練拳的長久日子裡找丹田之氣的來源,所以應先掌握練拳的要領。
2、身軀端正:練拳應注意身軀的軸心端正,不可拗身吊腰,前俯後仰,頭偏斜眼等不規現象。應頂勁上領,頸不硬。含胸塌腰合襠泛臀,周身放鬆,架子舒展寬大,神聚百合,精意貫一。
3、臀泛合襠:練拳要以腰為主宰,要臀泛合襠,襠圓膝曲,足尖內合,才可以達到襠前合臀部泛起,臀溝放開不可夾,為之提肛合襠。
4、步法:有勾、點、跨、著、趾。勾用於轉動時步法;點用於虛足;跨用於進退、左右進步;著用於前進時足未落實之前;趾用於變換足步時。另有:跳躍、擺掃分扣拍等靈活變化的步法。
5、手法:運行著內纏外纏的陰陽變換。手運行不要翻搖,足運行之旗,進程的斥兵。手形以掌、捏、拳、勾、掃等五種,總之為聽其動靜知其要義之作用。
6、虛實變換:運行有虛實,以左虛則右實,而右虛則左實,虛實變換非則一。足,虛則實、實則虛,虛實變換人未知。
7、呼吸運用:為氣之運行,氣為疏絡通經,調血理氣。呼吸為氣之新陳變換,為人生理之常規。在初練拳的人,應依原自然呼吸做拳術運動,不應要求呼吸與動作配合。在形體上應以外柔內剛、剛柔互劑之。
8、周身相隨:太極拳論日:「習拳周身相隨,一動皆動,百骸無不動,勁於腰和肩,行於肢、動於腿、穩於足、領於頂、運於身、手於旗、窺於目,謂之一氣也。」日周身相隨。
9、意勁合一:拳論述:「以意識之勁,意行形不止,為柔而外形內實。」要意勁合一,周身放鬆,活而不僵不拙,為之以意領勁,意勁合一。
10、氣之運行:氣為疏絡通經。肌筋之氣,在練拳時氣要上下相通,胸膜活動時要有適當運動,胸膜不可提高而不落、擴而不收,不然形成了提肩吸腹的不當運氣活動。
11、眼目運用:在練拳時要做到眼窺八方,目觸識意、辨明虛實、平視前方、靈活不致。
二、太極拳要領講述詩句
(一) 擁捋擠按,沾粘連隨。 採捌肘靠,掌捏纏切。 勾點跨著,震跳掃拍。 出步如貓,發勁如虎。 剛柔相濟,周身相隨。
(二) 以意領形,以氣運身。 氣沉丹田,周身放鬆。 全神貫注,全意入境。 合吸開呼,自然呼吸。 陰陽變換,虛實運勁。
(三) 虛領頂勁,身軀端正。 雙目視手,手眼相隨。 口唇輕閉,舌抵上顎。
(四) 運行如抽絲,勁斷意不斷。 出放得其時,畜發適其當。 只園無方是不滑拳,只方無園是硬拳。 方園相依,方園相生。 手眼身法步、精神氣節呼。 氣協體合,一氣呵成。
推薦閱讀:
陳家溝600年大事年表(1370-1935)
【視頻】溫縣流傳各式太極拳架子一覽表
陳家溝英列傳之《陳王廷火燒戰船》
毛主席親自接見的陳克忠唯一女弟子——陳竹琴
低頭貓腰功夫不高!呵呵!
【拳械視頻首次公開】陳家溝一代太極槍王---陳克勤
【陳氏小架身法精要】陳伯先:陳氏太極拳練習概要淺解
【視頻】我和陳家溝的故事—陳波
太極拳誕生在溫縣再合適不過了! ---陳家溝太極拳產生的文化大氛圍
陳溝水平臺設多群大家交流:
@太極實戰交流群
@陳氏小架交流群
@忽雷架交流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