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職業大學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長期以來是一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學生因人數多、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等困難,組織切實有效的實踐教學存在一定難度。九江職業大學思政教研部從學校自身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的文化育人功能,打造「堂、展、室、館」四位一體實踐基地,提升學校思政課實踐育人品牌。
實踐基地坐落在圖書館一樓
一、創建線索
為了解決基層黨員和黨組織「三會一課」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弱化,加強全校師生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和理論修養問題,九江職業大學黨委2015年7月決定建立共產黨員講堂,打造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平臺,作為基層「三會一課」教育的重要補充。經過三個月的準備和籌建,2015年10月18日,共產黨員講堂開始了第一期理想信念教育活動。2016年4月成立了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所,聘請校內外專家做研究員,校黨委通過講堂建設決議,使講堂活動更加規範化制度化。2016年5月由省委組織部主持召開的全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培訓會上,講堂受邀作了典型經驗發言。2016年10月市直機關黨員大講堂掛牌。2016年12月,講堂授予基層黨建示範點。2017年4月,學校新的黨委班子到位後,進一步謀劃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設。先後建成了許德珩生平事跡展、初心之光展,向東勞模工作室等,使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方面更加全面豐富,從而形成了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理想信念教育基地。2018年7月九江市第一個新時代傳習所也以講堂為基礎掛牌。9月省社聯確定共產黨員講堂為第四批社科普及宣傳基地。2019年1月,許德珩生平事跡展被列入九三學社第二批全國傳統教育基地。2019年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等領導親自為許德珩生平事跡展和九三學社全國傳統教育基地揭幕。2020年8月又在基地召開紀念許德珩誕生130周年研討會,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武維華等領導到會。
以學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設為契機,思政教研部同步部署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打造「堂、展、室、館」四位一體實踐基地,提升學校思政課實踐育人品牌。「堂、展、室、館」分別指共產黨員講堂、許德珩生平事跡展、向東勞模工作室和初心之光展覽館。「堂、展、室、館」在思政實踐教學中,對學生的教育各有側重。其中共產黨員講堂以視聽的形式,主要通過課程講學,補充和延伸思政課堂教學內容,加深學生愛黨愛國教育。其他三個「展、室、館」功能區域主要以學生參觀,解說員現場解說和回答問題的形式,增強學生成人成才,把個人奮鬥與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的直觀感受
二、工作舉措
(一)通過「共產黨員講堂」進行系列化專題化教學方式,深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樹立和堅定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學生在共產黨員講堂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
在教學內容上,2015年10月以來,共產黨員講堂以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所為依託,以團隊化的力量不斷研究教育教學內容,已經組織開展了黨員理論修養系列、不忘初心系列、幸福追求系列和新時代新思想教育系列共4個系列40個專題教育。現在正在以抗疫思政為題材實施第5個系列專題教育。
在教育形式上,共產黨員講堂採用「七個一」流程組織教學,即誦一遍誓詞、唱一首紅歌,讀一段經典,聽一節精講,講一個故事,觀一組組圖片,做一番討論。通過不同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思想上的互動,強化和挖掘理論知識。
在教學安排上,在每學期特定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周,思政教研部統籌安排相關專業和班級,在任課教師帶領下,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進行體驗式教學。另外,結合學生的學習時間,主要是以周日上午作為學生主題的教育學習時間。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其餘工作時間全天開放,保證活動空間的同時也便利了全校學生的隨時學習。
(二)通過「許德珩生平事跡展」再現傑出校友許德珩的壯麗人生,深化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加深學生對個人前途命運與祖國前途命運緊密聯繫的認識,進一步促進學生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夢想。
學生參觀許德珩生平事跡展(由培訓的學生講解員講解)
舉辦許德珩生平事跡展是為紀念我校傑出校友許德珩,傳承五四精神,也是搭建高層人才引進平臺。學校已建立展廳面積399平米。生平事跡展展名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題詞。許德珩生平事跡展主題鮮明、內容詳實、重點突出,以時間脈絡為主線,分「我為廬山人、五四運動嶄露頭角、赴法勤工儉學、在大革命洪流中砥礪奮進、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創建九三學社、滿懷豪情參加新中國建設事業、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勇擔重任」等8個板塊,採用雕塑、圖片、文字、實物、多媒體影音、觸摸展示屏查詢等多樣化的展陳形式,復原歷史場景,參觀者在身臨其境中得到教益和啟迪。
(三)通過「向東工作室」輻射優秀校友向東的榜樣力量,搭建勞模精神及工匠精神教育平臺,深化學生職業教育精神的認識。
向東班學生志願者到兒童福利院進行志願幫扶
向東是我校優秀校友,是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接見。向東也是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向東班班長,向東以卓越的工作能力和全心全意的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70多項榮譽。通過向東工作室建設,大力優秀校友向東的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通過工匠精神的升華去引領我校職業教育發展。
(四)通過「初心之光展覽館」開展「四史」浸潤式教育,深化學生對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認識,進一步堅定和激發學生對黨和國家深厚的熱愛情感。
師生在「初心之光」展覽進行思政課實踐教學
打造「初心之光展覽館」,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學校已建立展廳面積270平方米,從革命時期、建設時期、新時期選取五四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絲路精神等20種精神,展示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回顧和重溫黨一路走來的那些艱苦卓絕的奮鬥史,能產生極大的心靈震撼,受到很好的精神洗禮。通過聆聽解說,進一步加強學生「四史」教育,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
三、取得的成效
第一,創建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好平臺。基地通過「堂、展、室、館」四個不同的功能區,在教學內容圍繞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把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修養、理想信念、價值觀念融入教育,以鮮活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素材,講好共產黨人的奮鬥故事,講好新中國的發展故事;以優秀勞模為榜樣,講好當代中國普通人的故事,引領學生成人成才。在教學形式上採用聽講、參觀、討論、反思、行動等各種手段,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使學生感受到非常特殊的時空氛圍,從而產生非常強烈的思想震撼,受到精神洗禮,升華思想認識,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創建了學校思政工作好品牌。基地自2015年初創以來,逐漸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在校內立下了口碑,第二步是在全市獲得了認可,基地受到市委書記、市長及其他相關領導的高度肯定,目前,已是市直機關大講堂和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學實踐基地。第三步是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基地成為省社聯第四批社科普及宣傳基地,「許德珩生平事跡展」是江西唯一一家九三學社全國教育傳統基地。全國政協副委員長紹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武維華、中組部副部長、人社部部長張紀南、教育部職成司司長陳子季、江西省副省長孫菊生等領導對基地的做法表示肯定。
第三,助攻了學校思政工作新局面。基地增強了思想政治學習意識,使學習教育常態化、規範化。其中,共產黨員講學自2015年開講以來,已連續舉辦宣講活動160餘場,參加人次超3萬餘人。許德珩生平事跡展自2019年開展以來,接待參觀人次達4萬餘人,「初心之光」展覽接待來訪人員1萬餘人,向東勞模工作室帶領學生志願者進行志願服務時長達6萬多小時。師生通過基地的教育活動,不僅在理想信念上實現了進一步深化,更強化了勤於實踐,勇於拼搏、樂於奉獻的情懷。
【責任編輯:任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