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堂、展、室、館」四位一體實踐基地,打造學校思政課實踐育人...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九江職業大學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長期以來是一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學生因人數多、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等困難,組織切實有效的實踐教學存在一定難度。九江職業大學思政教研部從學校自身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的文化育人功能,打造「堂、展、室、館」四位一體實踐基地,提升學校思政課實踐育人品牌。

實踐基地坐落在圖書館一樓

一、創建線索

為了解決基層黨員和黨組織「三會一課」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弱化,加強全校師生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和理論修養問題,九江職業大學黨委2015年7月決定建立共產黨員講堂,打造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平臺,作為基層「三會一課」教育的重要補充。經過三個月的準備和籌建,2015年10月18日,共產黨員講堂開始了第一期理想信念教育活動。2016年4月成立了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所,聘請校內外專家做研究員,校黨委通過講堂建設決議,使講堂活動更加規範化制度化。2016年5月由省委組織部主持召開的全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培訓會上,講堂受邀作了典型經驗發言。2016年10月市直機關黨員大講堂掛牌。2016年12月,講堂授予基層黨建示範點。2017年4月,學校新的黨委班子到位後,進一步謀劃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設。先後建成了許德珩生平事跡展、初心之光展,向東勞模工作室等,使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方面更加全面豐富,從而形成了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理想信念教育基地。2018年7月九江市第一個新時代傳習所也以講堂為基礎掛牌。9月省社聯確定共產黨員講堂為第四批社科普及宣傳基地。2019年1月,許德珩生平事跡展被列入九三學社第二批全國傳統教育基地。2019年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等領導親自為許德珩生平事跡展和九三學社全國傳統教育基地揭幕。2020年8月又在基地召開紀念許德珩誕生130周年研討會,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武維華等領導到會。

以學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設為契機,思政教研部同步部署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打造「堂、展、室、館」四位一體實踐基地,提升學校思政課實踐育人品牌。「堂、展、室、館」分別指共產黨員講堂、許德珩生平事跡展、向東勞模工作室和初心之光展覽館。「堂、展、室、館」在思政實踐教學中,對學生的教育各有側重。其中共產黨員講堂以視聽的形式,主要通過課程講學,補充和延伸思政課堂教學內容,加深學生愛黨愛國教育。其他三個「展、室、館」功能區域主要以學生參觀,解說員現場解說和回答問題的形式,增強學生成人成才,把個人奮鬥與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的直觀感受

二、工作舉措

(一)通過「共產黨員講堂」進行系列化專題化教學方式,深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樹立和堅定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學生在共產黨員講堂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

在教學內容上,2015年10月以來,共產黨員講堂以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所為依託,以團隊化的力量不斷研究教育教學內容,已經組織開展了黨員理論修養系列、不忘初心系列、幸福追求系列和新時代新思想教育系列共4個系列40個專題教育。現在正在以抗疫思政為題材實施第5個系列專題教育。

在教育形式上,共產黨員講堂採用「七個一」流程組織教學,即誦一遍誓詞、唱一首紅歌,讀一段經典,聽一節精講,講一個故事,觀一組組圖片,做一番討論。通過不同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思想上的互動,強化和挖掘理論知識。

在教學安排上,在每學期特定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周,思政教研部統籌安排相關專業和班級,在任課教師帶領下,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進行體驗式教學。另外,結合學生的學習時間,主要是以周日上午作為學生主題的教育學習時間。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其餘工作時間全天開放,保證活動空間的同時也便利了全校學生的隨時學習。

(二)通過「許德珩生平事跡展」再現傑出校友許德珩的壯麗人生,深化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加深學生對個人前途命運與祖國前途命運緊密聯繫的認識,進一步促進學生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夢想。

學生參觀許德珩生平事跡展(由培訓的學生講解員講解)

舉辦許德珩生平事跡展是為紀念我校傑出校友許德珩,傳承五四精神,也是搭建高層人才引進平臺。學校已建立展廳面積399平米。生平事跡展展名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題詞。許德珩生平事跡展主題鮮明、內容詳實、重點突出,以時間脈絡為主線,分「我為廬山人、五四運動嶄露頭角、赴法勤工儉學、在大革命洪流中砥礪奮進、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創建九三學社、滿懷豪情參加新中國建設事業、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勇擔重任」等8個板塊,採用雕塑、圖片、文字、實物、多媒體影音、觸摸展示屏查詢等多樣化的展陳形式,復原歷史場景,參觀者在身臨其境中得到教益和啟迪。

(三)通過「向東工作室」輻射優秀校友向東的榜樣力量,搭建勞模精神及工匠精神教育平臺,深化學生職業教育精神的認識。

向東班學生志願者到兒童福利院進行志願幫扶

向東是我校優秀校友,是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接見。向東也是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向東班班長,向東以卓越的工作能力和全心全意的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70多項榮譽。通過向東工作室建設,大力優秀校友向東的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通過工匠精神的升華去引領我校職業教育發展。

(四)通過「初心之光展覽館」開展「四史」浸潤式教育,深化學生對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認識,進一步堅定和激發學生對黨和國家深厚的熱愛情感。

師生在「初心之光」展覽進行思政課實踐教學

打造「初心之光展覽館」,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學校已建立展廳面積270平方米,從革命時期、建設時期、新時期選取五四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絲路精神等20種精神,展示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回顧和重溫黨一路走來的那些艱苦卓絕的奮鬥史,能產生極大的心靈震撼,受到很好的精神洗禮。通過聆聽解說,進一步加強學生「四史」教育,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

三、取得的成效

第一,創建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好平臺。基地通過「堂、展、室、館」四個不同的功能區,在教學內容圍繞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把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修養、理想信念、價值觀念融入教育,以鮮活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素材,講好共產黨人的奮鬥故事,講好新中國的發展故事;以優秀勞模為榜樣,講好當代中國普通人的故事,引領學生成人成才。在教學形式上採用聽講、參觀、討論、反思、行動等各種手段,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使學生感受到非常特殊的時空氛圍,從而產生非常強烈的思想震撼,受到精神洗禮,升華思想認識,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創建了學校思政工作好品牌。基地自2015年初創以來,逐漸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在校內立下了口碑,第二步是在全市獲得了認可,基地受到市委書記、市長及其他相關領導的高度肯定,目前,已是市直機關大講堂和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學實踐基地。第三步是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基地成為省社聯第四批社科普及宣傳基地,「許德珩生平事跡展」是江西唯一一家九三學社全國教育傳統基地。全國政協副委員長紹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武維華、中組部副部長、人社部部長張紀南、教育部職成司司長陳子季、江西省副省長孫菊生等領導對基地的做法表示肯定。

第三,助攻了學校思政工作新局面。基地增強了思想政治學習意識,使學習教育常態化、規範化。其中,共產黨員講學自2015年開講以來,已連續舉辦宣講活動160餘場,參加人次超3萬餘人。許德珩生平事跡展自2019年開展以來,接待參觀人次達4萬餘人,「初心之光」展覽接待來訪人員1萬餘人,向東勞模工作室帶領學生志願者進行志願服務時長達6萬多小時。師生通過基地的教育活動,不僅在理想信念上實現了進一步深化,更強化了勤於實踐,勇於拼搏、樂於奉獻的情懷。

【責任編輯:任昊】

相關焦點

  • 「一體兩翼三化四平臺」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
    學院立足高職院校類型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特點,堅持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育人觀,以優化教學內容為「一體」,以改革教學方法與創新教學手段為「兩翼」,堅持實踐主題系統化、學習過程信息化、考核評價多元化的「三化」實踐教學模式,創建虛擬仿真思政體驗平臺、思政教育實踐教學體驗平臺、第二課堂實踐平臺以及專業化社會實踐平臺等「四平臺」,著力進行載體創新、方法模式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富有高職特色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思想政治實踐育人整體格局
  • 實踐育人激發思政課無限活力
    深入挖掘師生戰疫過程中的先進典型和感人故事,將戰疫蘊藏的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轉為育人實效,是該校構建思政實踐、社會實踐以及專業實踐「三合一」實踐育人模式的探索。  早在幾年前,武漢紡織大學就邁開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探索步伐。2019年,學校進一步加強思政課實踐環節的頂層設計,專門成立思政課實踐教學課部,同時淘汰實踐「水課」,努力打造實踐「金課」,致力於構建綜合性、開放性、社會性的實踐課程體系,進一步規範思政課實踐教學。
  • 陽光學院:構建多維實踐育人體系 提升思政理論教育實效
    近年來,陽光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主動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領域,將其延伸到思政課堂實踐、「第二課堂」和大學生社會實踐等活動中,多維度構建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體系,讓思政課「活起來」,使思政教育取得實效。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探索構建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黨委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探索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一、加強領導,確保思政課改革有序開展學校黨委將課程思政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課機制。每學期至少給學生講授4個課時思政課。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每學期至少給學生講授2個課時思政課。
  • 「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原標題:「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知與行】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它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原則,兼具課程育人和實踐育人的雙重功能,充分體現了「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因而成為高等院校必須積極探索的思政育人模式。
  • 「秦嶺生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西安全市150名思政學員完滿結業
    8月4日,在秦嶺太平國家森林公園「秦嶺生態」思政教學實踐基地,為期五天的全封閉式西安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教學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完滿結業,來自通過各區縣全員練兵、校級、區級賽教推選出來的150名優秀思政課骨幹教師參加了這次培訓專班,並出色的完成培訓,取得了結業證書。
  • 思政課實踐教學:概念辨析與體系創新
    [摘  要]規範思政課實踐教學應該從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高度理解實踐教學的關鍵概念「實踐」入手,並在此基礎上通過精心組織思政課實踐教學,深度介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挖掘大學生實習見習的價值塑造功能,從而構建高校思政課實踐育人體系。
  • 轉變理念重引領 推進思政課發展
    區教師進修學院多措並舉,狠抓區域中小學思政課創新發展的實踐與探索,構建了「六大育人載體」,為廣大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基,為全區教育的創新發展尋路,推進了區域思政課程優質發展,成效顯著。    「理念先行」夯實思政育人實踐根基    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和治學思想,是學院辦學方向和發展創新的決定因素。
  • 「一體兩翼」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結合多年來積極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精心打造了「一體兩翼」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增強了思政課堂的鮮活度和吸引力。    「一體兩翼」思政課教學模式的內涵所謂「一體」是指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體。課堂理論教學是思政課教學的主戰場和主陣地,學院緊盯思政課堂教學質量,總結提煉了「434教學法」。
  • 打造線上線下混合理實一體思政金課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3月18日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性,增強大學生思政課的獲得感,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以思政課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不斷探索打造思政金課
  • 媒體看天外 |《中國教育報》頭版報導我校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全文刊載如下:天津構建「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一體化育人格局——繪製大中小學思政育人「同心圓」兩年多來,天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在天津教育系統積極部署、各大中小學努力探索下,如今,「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一體化育人格局已初步建成,大中小學同心協力繪製思政育人「同心圓」。「我和我的祖國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和平區嶽陽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梅潔向學生拋出這樣一個問題。
  • 重慶市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院轉變理念重引領 推進思政課發展
    區教師進修學院多措並舉,狠抓區域中小學思政課創新發展的實踐與探索,構建了「六大育人載體」,為廣大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基,為全區教育的創新發展尋路,推進了區域思政課程優質發展,成效顯著。「理念先行」夯實思政育人實踐根基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和治學思想,是學院辦學方向和發展創新的決定因素。
  • 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勞動教育有機結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多次強調要加強勞動教育,先後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明確指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大課堂結合。
  • 打造更高、更新、更實的高新區思政課教育——西安高新區舉行思政...
    央廣網西安12月4日消息 12月4日上午,西安高新區思政課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暨思政課大練兵活動在高新區第十七小學舉行,陝西省委教育工委、西安市教育局、高新區管委會、高新區教育局相關領導、高新區中小學、幼兒園、思政課教育實踐基地負責人以及思政課智庫成員330餘人參加活動。
  • 浙江科技學院「金課」建設工作坊聚焦國家一流思政社會實踐課程建設
    國家一流思政社會實踐課程如何建設?這期「金課」建設工作坊手把手教。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進一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全面打造新時代的思政「金課」,1月15日,浙江科技學院舉辦了第二期高校思政社會實踐「金課」建設工作坊,本期重點聚焦高校思政社會實踐「金課」建設。
  • 大連海事大學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雙向融合 構建育人共同體
    大連海事大學黨委副書記許民強說,近年來,學校積極推動指導員兼任思政教師,31位指導員走上了思政課講臺,日前,又有23位思政教師兼任指導員。「下一步學校還將把這兩支隊伍建設成為核心圈,持續推進三全育人和課程思政工作,不斷擴大工作外延,做大海大思政朋友圈。」
  • 大同大學打造多彩思政課堂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中共一大會址,大家細心觀察,仔細體驗,感受紅色歷史氣息……」寬敞的教室內坐著興奮的學生們,輪流使用VR眼鏡學習著他們最喜歡的思政課。 「理論素質提升館」目前配有一臺主屏幕,四個展示屏,同時擁有VR體驗眼鏡、VR實體操控設備、四個學習研討桌。
  • 上海體育學院開「冠軍思政課」 沉浸式體驗獲好評
    今天我們一起「上」的又是一堂不一樣的思政課——上海體育學院「冠軍思政課」——看體育與德育的結合,能激發怎樣的超燃能量。  「中國桌球獲得冠軍的『秘訣』是什麼?」在上海乒博館的「冠軍堂」,一堂特殊的「冠軍思政課」正在進行。中國桌球隊的冠軍教練、中國桌球學院教師陳彬侃侃而談。
  • 傳承紅色基因,構建協同育人基地的實踐探索
    本文堅持課程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對接的理念,在構建教學實踐基地的過程中,以學生發展為本位,以構建協同育人實踐基地為依託,對康勤國創建的《沁園春•雪》書法館的內涵進行了有益的實踐探析,為進一步構建協同育人提供可資借鑑的經驗,搭建一個協同育人基地的社會實踐平臺,為課程教學深度對接實踐教學,夯實學生社會實踐的基礎提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