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飲酒量為0,飲酒究竟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2020-12-22 知識就是力量

撰文/沈夏冰(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我們總能聽到「適量飲酒非但無損健康,反而有益健康」的說法,然而2018年8月,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導致了全球280萬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即不飲酒才能對健康有益!

而且在今年4月4日,《柳葉刀》再次發表了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和牛津大學合作的研究論文,這項覆蓋中國50多萬成年人,跟蹤隨訪10年的研究發現: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血壓水平和腦卒中發病風險持續增加!

那飲酒到底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影響呢?為什麼會有人覺得酒量越喝越好?

1

首先,我們來認識「酒」

酒精是糖在微生物發酵後的產物,人類先祖最早從熟透的果實當中,品嘗到了酒的醇厚滋味。每1g酒精,在體內可以產生7大卡的熱量,僅次於脂肪,而人類對於酒精的渴望本質上來自於對於酒精類物質提供的能量的滿足感。

我們常喝的酒,從大類上來分可以分為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三大類。發酵酒包括啤酒、黃酒、葡萄酒類,酒精度較低(一般不超過18°),且原材料營養素保留相對齊全;而蒸餾酒則有著更高的酒精度,但營養價值就非常低啦;像白酒幾乎就是純能量食物(即只能提供能量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可言),在我們的眼裡是典型的的「差的食物」。

由此可見,酒類並不是我們膳食中的必備,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明確表示為「控糖限酒」,也是為什麼營養師讓大家限制酒類的攝入的原因。

2

飲酒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為什么喝酒後會頭疼?

以前的一些研究會告訴大家,過量飲酒有害,而適量飲酒有益健康。而如今的研究卻趨向於,無論多少劑量的酒精,進入體內都會負面影響

過量飲酒的過程中,酒精會通過胃部吸收直接進入血腦屏障,抑制語言和行為中樞。另外長期飲酒,另外會影響你的消化道健康,增加腸壁的滲透性,引發炎症,刺激導致潰瘍甚至引發癌變。

另外如果你觀察過一些經常酗酒的人,會發現他們記憶力、方向感差,認知能力模糊,手部行為不受控制,這些都是長期酗酒導致維生素B1的缺乏,這些都是對神經系統損傷導致的。法國國立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周飲酒超過14個單位(140ml)與痴呆風險增加顯著相關,並且每增加7個單位(70ml),痴呆風險就會增加17%。

至於喝酒之後的頭疼,主要會表現在兩方面:一種頭疼,對於酒量不好的人一次性喝得過快容易暈乎,而另一種頭疼則是喝的太多第二天醒來後的頭疼,我們稱為「宿醉」。宿醉一方面可能是由於酒精攝入過多所導致的脫水,另一方面可能和酒類雜質含量較高有關。要知道相比於國外的蒸餾酒(比如伏特加),國產白酒當中由於原材料選擇、工藝影響,雜質醛、雜醇等物質高出很多倍,它們正是讓飲用者感到辛辣、上頭的主因,而低價劣質酒中的雜質含量更高,所以這也是我們經常說」假酒上頭「的原因。

3

那我們應該如何緩解飲酒後的不適呢?

酒量到底可不可以練?

前一天飲酒過多,第二天早上頭部依然有疼痛,另外認知能力和行動能力亦無法恢復,我們把這個稱之為「宿醉」。導致宿醉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由於過量攝入酒精後導致神經系統的功能紊亂,以及由於大量脫水和血糖波動帶來的不適。

所以比較好的對抗宿醉,減少不適感的方法就是儘可能的減少脫水的症狀。還有一些做法是在補充水分的同時補充糖分,儘可能維持血糖平衡,比如第二天起來喝一杯果汁或者吃些水果都可。還有一些促進神經系統健康的營養素,比如維生素B1、維生素C、牛磺酸等也可能對緩解宿醉有益。

「練酒量」是個假命題。很多人經常飲酒後感覺酒量越練越好,其實本質上是身體對酒精的耐受度增高,比如大腦越來越鈍化,肝臟中代謝酒精的酶活性也會增高,但酒精對人的損傷依舊沒有改變。要知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一次性飲酒攝取酒精超過40g就屬於有害飲酒行為。

溫馨提示:未成年人禁止飲酒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酒精影響大腦長達六周,《柳葉刀》:最安全的飲酒量為零
    《柳葉刀》: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國列為世界酒精「重災區」,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均高於吸菸。2018年8月《柳葉刀》刊登的一項涉及全球2800萬人的研究指出,飲酒沒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建議滴酒不沾。
  • 每天少量飲酒對身體有益嗎?醫生:飲酒會對身體產生這三方面影響
    著名臨床醫學雜誌柳葉刀也在2018年發文稱:酒精對人體「零」安全,換句話說,哪怕只飲一滴酒,也是毫無益處的,並且文章將酒精列為第七大死因。除此之外,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酒精列為I類致癌物。且不說白藜蘆醇是否真有抗氧化及抗癌作用,我特意查閱了關於白藜蘆醇的小鼠實驗文獻記載,對於小鼠來說,200mg/(kg·d )的白藜蘆醇才有臨床意義,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換成人類,一個體重為60kg的人,他至少要吃750mg的白藜蘆醇才能起到效果,我們按照市面上的葡萄酒來換算,每天至少要喝150瓶葡萄酒才可能起到效果
  • 酒精對人類健康有哪些影響?每天喝多少算適量飲酒?
    最重要的因素是酒精消費量、性別和近期食物攝入量。飲酒量相同時,女性的BAC通常比男性更高,因為女性身體含水百分比和平均體重比男性低。同樣,老年人體內含水少,BAC 相對更高。決定 BAC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近期食物攝入量,飲用同等量酒精的情況下,與空腹飲酒相比,攝食後飲酒可使BAC降低50%。酒精的吸收和分解平衡決定 BAC隨時間如何變化。
  • 女子有償陪酒致中毒死亡 過量飲酒有哪些危害
    過量飲酒有哪些危害  長期過量飲酒可致酒精肝和肝硬化。賈醫生介紹,酒精對肝臟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一次性大量飲酒後,幾天內仍可觀察到肝內脂肪增加及代謝紊亂。人體肝臟每天能夠承受的酒精量大概是40克,短期內大量飲酒或長期飲酒過多,無疑對肝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很容易造成肝損傷,形成酒精肝。
  • 如何定義「長期飲酒」和「大量飲酒」?這個計算公式,你會嗎?
    肝臟在人體中起著代謝的作用,而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需要通過肝臟進行代謝,若是飲酒過量或是長期飲酒,那麼肝臟的代謝負擔就會加重,並且也會損傷肝細胞,久而久之,導致肝硬化或是肝纖維化
  • 低水平的產前飲酒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懷孕期間低水平飲酒對兒童發育的影響是相對未知的,對於是否有安全的消費水平存在著廣泛的爭論。研究人員調查了懷孕期間飲酒是否與9至10歲兒童的心理、行為、神經和認知差異有關。本研究以9,719名青少年為樣本,是調查懷孕期間低水平飲酒影響的最大一項研究。
  • 飲酒的目的,僅此為宜
    論飲食,逢聚飲必有酒。現代人夜生活很豐富。燈紅酒綠,通霄達旦,不是為奇。尤其是年輕人,呼朋喚友,樂不思蜀。長期如些,必定影響的身體,影響工作。那麼,怎麼樣去飲酒,才利於生活呢?《晏子春秋》裡有云:「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晏子見日:「君病酒乎?」公曰:「然。」
  • 「桑盈」桑葚果紅酒:懂得科學健康飲酒才能為健康加分
    (當然,果酒有桑葚果酒、荔枝果酒、樹莓酒、香蕉酒、葡萄酒、草莓酒等,不同的果酒其營養價值與藥用功效有所不同)(2)最佳時間:一天中的中午之前都不適合飲酒,因為上午人體胃中的酒精脫氫酶濃度最低,喝進去的酒精因無法及時分解而導致酒精長時間停留體內,對肝、腦等器官造成一定的傷害。
  • 飲酒小知識:香檳的酒精度高嗎 為什么喝香檳特別容易醉?
    香檳(或者其它起泡酒)在葡萄酒裡面酒精度並不算很高,但是喝起來卻特別容易醉,這究竟是印象流還是真相? 香檳的酒精度高嗎? 一般來說,醉酒的根本原因在於酒精的攝入量。換句話說,無論你喝的是啤酒、   原標題:飲酒小知識:香檳的酒精度高嗎 為什么喝香檳特別容易醉?
  • 備孕、孕期不小心飲酒了怎麼辦?對寶寶有哪些影響?
    不久,云云便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因為是喝酒之後有的寶寶,所以擔心對胎兒有傷害,兩人便十分糾結。為什麼備孕期、孕期女性不建議喝酒?1、備孕期、孕期飲酒可能會導致胎兒酒精譜系障礙,簡稱FASD。2、母親在懷孕期間飲酒對胎兒造成的出生缺陷是永久性的,具體症狀的嚴重程度受到母親喝酒的分量、頻率、時間的影響。並且這種FASD病症所導致嬰兒生理缺陷、智力障礙也是永久性的。3、所以,禁止備孕期、孕期女性喝酒並不是隨便說說的,這種胎兒酒精症候群的可怕之處就在於無法治癒。
  • 高血壓的飲食禁忌 糖尿病病人忌飲酒
    高血壓患者飲食注意問題比較多,高血壓病人要改掉抽菸飲酒的壞習慣,並且注意不能吃糖含量較高的水果,高血壓患者要控制血糖濃度,高血壓患者不宜吃太鹹的食物,不能吃太油膩的食物,高血壓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苦瓜和黃瓜,高血壓的患者儘量選擇對病情有利的食物,高血壓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 哺乳期飲酒,會導致孩子出現認知障礙?哺乳期女性有哪些飲食禁忌
    Pediatrics雜誌上的報告指出,如果母親曾經在哺乳期飲酒,那麼其孩子會在六七歲的時候,出現非語言推理得分低於同齡孩子的情況,而且母親飲酒越多,孩子的得分就越低。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路易莎吉布森說:「哺乳期的母親,並沒有什麼安全飲酒閾值,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母親在哺乳期徹底解救,直到自己的孩子斷奶為止。」
  • 英媒: 中國人喝酒越來越多女性飲酒量在上升
    他說天這麼熱,啤酒很解渴,而且不影響工作,因為喝酒就是休息。他的許多同事也都拿著啤酒瓶喝。 在中國,人們對酒精影響的意識極低。中國古人在舉行喜慶活動時開懷暢飲,但鮮有經常飲酒者。過去35年來,隨著收入的增加,中國的酒精消費也在加速。按純酒精計算,人均消耗量從1978年的2.5升增至2010年的6.7升。其中近70%為烈性酒。 直到最近,社會規範才傾向適度飲酒。
  • 當代大眾明智飲酒實錄
    如果這種學說為真,那麼,我們的祖先決定從樹上來到地面很可能是為了尋找那些散落在地的爛熟果子。經過1000萬年的進化,人類熱愛飲酒的原因逐漸複雜。《論語•鄉黨》有「惟酒無量不及亂」的說法,也就是適量,量足就好了。而明代文人袁宏道認為,喜歡喝酒是人的天性,但很多酒徒喝醉之後形態醜陋、言行粗魯,皆是因為不懂飲酒的禮法,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於是,他提出「小飲成狂」的飲酒基本法則——建議飲酒之人增強自制力,控制飲酒的節奏和飲酒的總量,通過各種娛樂方式延長飲酒的時間,以酒為媒,各展其才,既不失態,也能達到酒以合歡的目的。
  • 孕婦酗酒或導致胎兒死亡 但少量飲酒就安全嗎?
    懷孕後不能喝酒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但飲酒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將近十個月不飲酒會讓有些人十分痛苦,那麼酒精會給胎兒帶來多大傷害呢?偶爾喝酒會不會對胎兒造成嚴重後果呢?為此中國經濟網科技頻道特意搜集了孕婦飲酒的相關研究。
  • 別以為只有吃頭孢不能飲酒
    很多去醫院需要輸液的患者,尤其是要注射頭孢時,醫生一定會詢問患者,就診前是否有飲酒,在用藥後也一定會反覆告誡患者,近期一定不要喝酒。有一定醫學常識的患者,應該明白,這是為了避免出現「雙硫侖樣反應」。那到底什麼是「雙硫侖樣反應」,除了頭孢,還有哪些藥物能夠導致這個反應?另外,除了「雙硫侖樣反應」,我們還應該注意在服用哪些藥物期間不能飲酒?下面就詳細說說。
  • 「酒後用頭孢」和「用頭孢後飲酒」,結局大不同!
    然後,我們再認識一下雙硫侖樣反應: 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發現,作為橡膠的硫化催化劑雙硫侖被人體微量吸收後飲酒能引起面部潮紅、頭暈、頭痛、胸悶、心慌、噁心、腹痛等症狀,「雙硫侖樣反應」因此而得名。這種不適症狀是由於雙硫侖競爭性抑制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中心,阻止乙醛轉化為乙酸,致乙醛在體內迅速蓄積。
  • 葡萄酒養生禁忌:揭秘八大飲酒誤區
    >   好多人酒喝多了之後會通過藥物、茶等等一些東西來緩解宿醉,其實有很多醒酒方式以及酒後行為對人體危害極大,甚至存在致命的危險。那麼葡萄酒喝多後,要注意哪些飲酒誤區呢?  1、酒後服用利尿劑  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均有擴張血管作用,可增強血管擴張劑的療效。尤其應用噻嗪類等利尿降壓藥時,如果飲酒,可加重體位性低血壓。喝酒臉紅者代謝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發生危險,因此服用這類藥物時應避免飲酒。
  • 孕初期飲酒最傷胎兒
    作者:寶寶知道 水晶之戀ss都知道懷孕後喝酒會影響寶寶健康。但你知道嗎?酒精對胎兒的傷害也有關鍵期。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1月16日出版的《酒精中毒:臨床與實驗研究》雜誌刊登美國加州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懷孕初期飲酒對胎兒傷害最大。
  • 春節飲酒注意事項:別再貪杯了,真的會死!
    早在2015年10月,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正式將酒精界定為「致癌物質」,其中,口腔咽喉癌、食管癌、肝癌、腸癌、乳腺癌被稱為「酒精相關癌症」。酒精對人體的危害被不斷證實,但是,國人對酒精的態度卻沒有太大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