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 中國人喝酒越來越多女性飲酒量在上升

2020-12-13 海外網

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網站8月9日稱,自山東的建築工人李軍(音)正利用午飯時間蹲在人行道上喝大瓶燕京啤酒。他說天這麼熱,啤酒很解渴,而且不影響工作,因為喝酒就是休息。他的許多同事也都拿著啤酒瓶喝。

在中國,人們對酒精影響的意識極低。中國古人在舉行喜慶活動時開懷暢飲,但鮮有經常飲酒者。過去35年來,隨著收入的增加,中國的酒精消費也在加速。按純酒精計算,人均消耗量從1978年的2.5升增至2010年的6.7升。其中近70%為烈性酒。

直到最近,社會規範才傾向適度飲酒。大多數人僅就餐時飲酒,獨斟自飲較罕見。女性和青少年大都遠離酒精。連生物學也鼓勵飲酒適量。約1/3的中國人無法代謝酒精,他們基本不飲酒。

以國際標準衡量,中國的酒精消耗依然不多。世衛組織數據表明,中國人人均飲酒量約為德國人或法國人的一半。然而,全國數據隱藏著更嚴峻的現狀。半數以上中國人滴酒不沾,但喝的人卻通常飲酒過度。

就男性飲酒量而言,中國人遠超日本人,幾乎比肩英國、澳大利亞或愛爾蘭酒鬼。難怪中南大學專家郝偉認為,高風險飲酒在中國「泛濫成災」。

敬酒等傳統容易導致飲酒過量。中年人而非大學生玩飲酒遊戲是中國人年齡越大喝酒越多的原因之一。歐美人在二十歲出頭時喝得最多。令人擔憂的是,如今中國年輕人也開始在不吃飯時飲酒,女性飲酒量亦在上升。

中國已採取某些應對措施。2011年5月開始,政府嚴打「酒駕」。此後兩年,「酒駕」少了近40%。中共的反腐也使豪華宴席遭受重創。

但中國政府在促進相關公共教育方面鮮有作為。其他國家通過提升酒稅限制飲酒,中國卻在2006年降低白酒行業稅率(原文如此——編者注)。專家表示,就應對飲酒相關問題而言,中國的醫療服務和專業人士水平依然不足。

此外,中國尚未對負責任飲酒行為出臺全國性指導意見,最低合法飲酒年齡也很模糊。而與酒類銷售、消費和廣告有關的規定,不是語焉不詳就是執行不力。正如郝偉所言:「任何人都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買到酒。」(王會聰譯)

原標題:酒精消費:中國人越喝越多來

(責編:呂文寶)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顯示女性喝酒量趕上男性
    研究顯示,在20世紀初出生的群體中,男性的喝酒量幾乎是女性的2.2倍;男性喝酒喝出問題的機率是女性的3倍;此外,男性因喝酒造成如肝硬化等健康問題,概率是女人的3.6倍。但在隨後的數十年中,男女在酒精消費量上的差距越來越小。在20世紀末出生的一代中,男性在喝酒量上只保持著微弱的優勢,酒精消費量僅為女性的1.1倍;男性因喝酒而患上疾病的風險僅為女性的1.3倍。
  • 西媒:越來越多中國人愛上西班牙火腿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導西媒稱,雖然越來越多中國人成為西班牙火腿愛好者,但直到不久前西班牙火腿製造商才獲得授權向中國出售部分豬肉類製品。帶骨火腿、西班牙香腸、豬排等西班牙傳統美味很快將被端上中國人的餐桌。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1月4日報導,2018年11月,中國和西班牙籤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其中就包括一項旨在擴大西班牙對中國出口的豬肉類製品範圍的協議。擴大後的出口範圍涵蓋帶骨火腿、豬前腿肉等多種豬肉類製品。
  • 中國每年百萬人因喝酒死亡,為什么喝酒的人卻越來越多?
    現在的年輕人在晚上的時候應酬也是非常的多的,而且在應酬的時候肯定少不了喝酒的,可是大家知道嗎?經常的喝酒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危害。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一項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近年來飲酒人數一直呈上升趨勢。
  • 英媒:越來越多中國人不生孩子 新政策難挽頹勢
    在大城市,生育率(即女性一生中可能生育的孩子數量)屬於全世界最低之列,只有一個左右。就全國來說,數字不到1.6(遠遠低於保持人口穩定所需的2.1)。報導稱,獨生子女政策對中國生育率的控制並沒有達到其擁護者想像的水平。1979年開始實施這項政策時,中國的生育率已經在之前的不到10年裡從5.8降至2.8。實施新政策給想要多生孩子的父母帶來痛苦,但這項政策對新生兒數量的影響有限。
  • 英媒:氣候變暖將使海平面上升200英尺 多地不宜居
    原標題:英媒:氣候變化將使海平面上升200英尺 地球很多地區不再宜居「人類的溫室氣候排放量並非地球氣溫的唯一決定因素,」斯特芬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引發的全球變暖2攝氏度會引發地球系統的其他程序,它們通常被稱為『反饋』,可推動氣溫進一步升高——即使我們停止排放溫室氣體。
  • 酒精成癮青少年越來越多,如何拯救飲酒的他們?
    這份指南甚至對於性別差異都做出了明確的標示:如果男性一天飲酒量超過4個標準杯,或者一周飲酒總量超過14個標準杯,就為飲酒過量;如果女性一天飲酒量超過3個標準杯,或者一周飲酒總量超過7個標準杯,也是飲酒過量。「飲酒過量的人是高風險飲酒。」
  • 一喝酒就臉紅?是你的酒精代謝能力差,中國人酒量真不行!
    中國人酒量不行喝酒臉紅要少喝酒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酒在中國文化中歷經歲月洗禮始終佔有地位,很多喝酒臉紅或有其他反應的人並沒有因為不適而停下飲酒的腳步。對受到廣泛關注的酒精代謝能力,項目證實:導致喝酒臉紅和酒精代謝能力差的乙醛脫氫酶2基因變異,中國人群攜帶最多,這種基因變異也是誘發食管癌的重要風險因素。中國人的酒精清除率普遍較低中國代謝分析項目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國10588人的全基因組集中分析結果,一期研究覆蓋中國七大地理區域,包括人口排名前十的漢族、壯族、回族、滿族、苗族、彝族、藏族和蒙古族。
  • 飲酒助興不助性!愛喝酒的備孕男要查精子活性啊
    備孕期最好戒菸酒,這已經是大眾共識,但是依然有人不信邪,覺得有的人也愛喝酒,生的孩子不也是好好的?醫學上沒有百分百的事情,飲酒可能會造成寶寶成為畸形兒或者智障,這也是有概率的,只不過,喝的越多,概率越大。
  • 適量飲酒與從不喝酒,哪種更長壽?醫生給出實錘!
    一般人認為,適量飲酒是最健康的,特別是在家裡,喝酒也是聚餐的必備食品。當然,我們都知道喝酒不能過量,一定要有節制。喝酒多少算適度?男人和女人!根據2007年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人適量飲酒,即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5 g,即相當於啤酒750 mL或38度的白酒75 g。
  • 酒精影響大腦長達六周,《柳葉刀》:最安全的飲酒量為零
    2018年8月《柳葉刀》刊登的一項涉及全球2800萬人的研究指出,飲酒沒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建議滴酒不沾。過量飲酒,全身都傷不起肝損傷《2018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警告:中國酒精性肝病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酒精對肝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乙醇在肝內代謝,幹擾脂類、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正常代謝,同時影響肝臟解毒功能。
  • 50萬人的大型研究,告訴你少量喝酒的結果
    對50多萬人的大型研究,告訴你少量喝酒的結果,經常喝酒的人最好要多注意,下面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中國與英國對50萬人長達10年的追蹤發現:少量飲酒對健康也有害該研究對於50萬中國人進行了追蹤,記錄他們酒精攝入量,檢測他們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 老外喝酒與中國人喝酒的9大區別,哪種方式更值得提倡?
    文化差異和風俗,形成了方方面面中西方飲酒禮儀的差異,看著外國人喝酒,總覺得像中國人在品茶,只有優雅,決不痛快。外國人喝的是酒,中國人喝的是情。四、喝酒習慣中國人飲酒「豪爽」,西方人飲酒「紳士」。中國人飲酒熱鬧,西方人飲酒平淡。中國人飲酒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感情,西方人飲酒是為了放縱自己的感情。
  • 不管酒量多大, 每天都不能超過標準飲酒量。出現5種情況, 就要戒酒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這是當前不少人的困擾。更何況,中國幾千年的習俗,「無酒不成席」,不喝酒,根本就沒有氣氛,也辦不成事。那麼,按照健康養生的標準,每天可以攝入多少酒精量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如下:男性每天不超過25g的酒精,女性每天不超過15g酒精,核算出每天的飲酒量,以男性為例如下:啤酒:酒精含量約為4%,男性可以喝625克啤酒,大概一瓶左右的量;女性375克,半瓶多一點。葡萄酒:酒精含量為12%,男性可以喝208克葡萄酒,大概4兩左右;女性100克,大概2兩左右。
  • 安全的飲酒量為0,飲酒究竟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撰文/沈夏冰(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我們總能聽到「適量飲酒非但無損健康,反而有益健康」的說法,然而2018年8月,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導致了全球280萬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即不飲酒才能對健康有益
  • 頭號飲酒狂熱國家 英國胎兒酒精症候群急劇上升
    人民網倫敦6月23日電 因母親懷孕期間大量飲酒而導致的胎兒出生缺陷在英國急劇上升。據觀察家報報導,目前的數據顯示該問題的發病率已經是16年前的三倍。  在2012-2013年有252例確診的胎兒酒精症候群,而1997-1998年的數據僅為89例,自2009-2010年已上升了37%。胎兒酒精症候群會給受害者造成嚴重的身心損害,但往往症狀不明顯,只有約20%的患者有較特別的外貌特徵或骨骼損傷。所以有人擔心目前公布的數字很可能是冰山一角。
  • 英媒:中國的大學戀愛課越來越受歡迎
    英國天空電視臺網站12月25日文章,原題:學習愛情的課:戀愛課程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  在上海大學的一間教室裡,超過100名學生正在全神貫注地聆聽。老師正在播放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名年輕男子涉水幫助女朋友經過一座獨木橋。李晨(音)問道:「如果他是你的男朋友,你會怎麼想?」他指著前排的一個女生:「你看上去像是有男朋友的人。
  • 日本研究發現女性飲酒會導致腦中風風險升高—新聞—科學網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9月25日宣布,大規模調查發現,與偶爾飲酒的女性相比,每天飲酒量超過1瓶啤酒的女性,患腦卒中(俗稱「腦中風」)的風險是前者的1.5至2倍。
  • 英媒稱外企越來越重視中文名稱:音譯已過時
    英媒稱,今年10月份,麥當勞公司將其在中國的註冊名改為「金拱門」之後,招來一片「吐槽」。在微博上,一些網友認為,這個名字聽上去既老土又難聽,還有人認為,這聽上去像是家具店的名字。這家快餐連鎖企業馬上向消費者澄清說,麥當勞餐廳還將繼續使用原來的名稱。多年來,這個音譯過來的名字已經成為一個辨識度極高的品牌名稱。
  • 英媒: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是美日德三國總和
    而在製造業方面,我國是發展得非常快的,英媒: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是美日德三國總和。這個英國媒體表示在19年的時候,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是排在第二到第四名的美日德三國的總量。這個英國媒體表示,之所以中國的規模能夠如此巨大,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土地面積非常的廣闊,另外一個中國的人口特別得多,所以中國整體的體量是非常大的,而這麼大一個體量一起進行了工業化,最後的規模就必然是驚人的。
  • 高血壓患者到底能不能喝酒?如果您有疑惑,醫生一文說出真相
    前幾天,我就接診一位54歲的高血壓患者,他明明知道自己血壓高,不但私自停用降壓藥,而且總愛喝酒,結果卻突然發生腦出血。直到現在,他依然在重症監護室。高血壓與飲酒有何關聯?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過量飲酒與高血壓之間存在明顯聯繫,而且飲酒量與收縮壓的升高呈現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