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腎陰陵泉——陰陵泉穴!

2020-12-19 百年養生

陰陵泉穴出自《靈樞經脈》,是隸屬於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中醫認為陰陵泉穴具有清利溼熱,健脾益腎的功效臨床當中陰陵泉穴主要用於治療腹痛、水腫、遺尿、中風、失眠等病症。

此外,陰陵泉穴還是脾經上管理身體水液的穴位,是人體重要的排溼大穴,經常刺激按摩陰陵泉穴,能夠快速的祛除體內的脾溼,從而治療因體內溼氣過重所導致的諸多病症。關節炎、頸椎病、溼疹、青春痘、黑頭、膝蓋疼痛、後背疼等,這些病症都與人體內的溼氣過重有關,而刺激陰陵泉穴就可以排除溼氣,有效地治療此類病症。

陰陵泉穴在小腿的內側,脛骨內側踝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取穴時拇指沿小腿內側骨內緣向上推,抵膝關節下,脛骨向內上彎曲凹陷處即是。

刺激陰陵泉穴,可以採用按揉的方式,將拇指的指腹按壓在陰陵泉穴穴位上,以穴位為中心進行旋轉按揉順時針方向及逆時針方向各按揉1-3分鐘即可,按揉穴可稍微用力,以穴位有明顯的酸脹感為佳,每天一次。

相關焦點

  • 陰陵泉穴——健脾益腎,利水消腫效果好!
    陰陵泉穴出自《靈樞經脈》,是隸屬於足太陰脾經的穴位。陰,陰陽之陰,在此指水;陵,是指土丘;泉,指水泉。穴在脛骨內踝下,如山陵下之水泉,故名。陰陵泉穴是足太陰脾經上的合穴,善於調節脾腎的功能。中醫認為陰陵泉穴具有傾力溼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的功效。
  • 陰陵泉穴(yīn líng quán)
    陰陵泉穴的位置陰陵泉穴的位置(肌肉)12 陰陵泉穴的功效與作用陰陵泉有清利溫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的作用。陰陵泉有益腎利溼、行氣消腫的作用[1]。陰陵泉穴有溫運中焦、清利下焦之功,主治脾、腎二經病,凡由中焦虛寒、下焦溼熱所致的病症多選用此穴施治。
  • 膝關節炎,取血海穴、膝眼穴、委中穴、陰陵泉穴!
    膝關節炎、膝關節疼痛、僵硬,可選取血海穴、膝眼穴、委中穴、陰陵泉穴,這幾個穴位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緩解膝關節疼痛的症狀。血海穴穴位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血海穴具有清血化溼、袪瘀生新的功效。陰陵泉穴具有清利溼熱的功效,經常刺激陰陵泉穴還可以起到健脾益腎的作用。適用於膝關節紅腫疼痛、腹脹、腹瀉、肥胖等症。穴位用法:按摩法:被按摩者平躺或者正坐,膝關節稍彎曲按摩者用拇指先按順時針方向按揉陰陵泉穴約兩分鐘,然後再按逆時針方向按揉約兩分鐘,以穴位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 4月最後一個養生節氣,如何食補養肝健脾?
    不過這個時節,不能像冬天一樣大補,而應該吃一些補血氣,益肝養腎的食物。韭菜炒蝦仁【原料】蝦肉300克,嫩韭菜150克,花生油60克,香油15克,醬油5克,鹽3克,味精1克,料酒5克,蔥20克,姜10克,高湯30克。
  • 生津潤燥健脾益胃 推薦大棗南杏牛奶瘦肉湯
    原標題:生津潤燥健脾益胃 推薦大棗南杏牛奶瘦肉湯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   主要功效:生津潤燥、健脾益胃   推薦人群:初秋感覺「乾燥」症狀者。   湯品點評:本湯具有生津潤燥、健脾益胃等功效,適宜初秋感覺「乾燥」症狀者。   山藥是一種具有補益強健而性味平和的藥食兩用藥材,老廣很喜歡用它來煲湯,其功能益氣養陰、補肺、健脾、益腎;山藥產地很多,以產於河南焦作的懷山藥為地道藥材,鮮品建議最好選用鐵棍淮山,其粗細均勻、肉質較硬、粉性足、斷面細膩、黏液少,而且水分比普通山藥含量少,煮食口感較幹膩、軟綿。
  • 長夏養生健脾祛溼按摩哪些穴位
    在人體的五臟六腑中,脾主運化,喜歡乾燥的環境,而長夏大的天氣特徵是脾胃不喜歡的氣候,因此容易出現問題,所以中醫認為,長夏要養生一定要注意健脾祛溼。只有將體內的溼氣順利排出,才能有利於脾胃健康,脾胃是否健康也關係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健脾養胃很重要。
  • 紫淮山南瓜小米粥,健脾養胃又益肺!
    一碗健脾養胃益肺的紫淮山南瓜小米粥就煮好了。我喜歡拿紫砂鍋煲湯,煮粥。因為紫砂鍋煮粥的時間比較長,但是煮出來的粥都比較粘稠好吃。
  • 穀雨養生--健脾祛溼 疏肝清火
    枸杞、桑椹、黑芝麻、茼蒿、胡蘿蔔、薺菜、山藥等,都是益肝補腎的食材。01.脾喜燥惡溼,「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陰陵泉穴是脾經的合穴,也是祛溼要穴,每天堅持按揉陰陵泉穴,可以除脾溼。按揉時,將拇指指端放於陰陵泉穴處,先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以酸脹為度。民間有諺語說:「穀雨夏未到,冷飲莫先行」。此時雖然氣溫雖已較高,但食用冷飲依然會刺激腸道,導致身體不適。
  • 紅燒肉和它一起燉,健脾養胃、益血生肌,大廚老爸都說妙
    前陣子去舅舅家做客,舅舅做了一大桌子菜,其中有一道紅燒肉做的是肥而不膩、清爽可口,而且搭配著蓮藕一起燉更是健脾養胃、益血生肌,連大廚老爸都說妙。蓮藕中含有豐富的鈣、鐵、胡蘿蔔素、蛋白質等,具有清熱涼血、開胃健中、增強人體免疫力、止血涼血的作用。
  • 大人孩子都可以喝的《健脾養胃湯》消積健脾,養胃,益肺。
    ♨️孩子不愛吃飯,積食,消化不好,吃飯不香,睡覺不安穩,可以試試這款消食湯,消積,健脾,益肺。建議1歲以上可以服用。☑️兒童的小身體一定要得到家長的細心呵護才能夠更好的成長。兒童是非常容易出現脾胃不好的,一旦脾胃不好就會非常容易出現營養不良,會直接造成生長發育變得緩慢起來。
  • 常吃小米 健脾和中益腎氣
    薏仁米營養豐富,含有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胺基酸、精氨酸等多種胺基酸成分和維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具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中醫認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對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等症有治療和預防作用。6、最養胃的是小米小米又稱粱米、粟米、粟谷。
  • 家燉大頭寶——健脾利肺益筋骨的傳統宴席菜!
    大頭魚可入藥,其味甘、性溫,主入目及大腸,具有暖胃、祛頭眩、益腦髓、補虛勞、疏肝解鬱、健脾利肺、祛風寒、益筋骨的之功效。可輔助治療治咳嗽、水腫、肝炎、眩暈、腎炎、小便不大頭魚利和身體虛弱等症。適宜體質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之人食用。凡患有瘙癢性皮膚病之人忌食。食療保健1.保護心血管:鱅魚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魚類,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
  • 鼻幹出血食欲不振,用它燉湯能健脾開胃益血生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同德圍分院婦科禹安琪副主任介紹,蓮藕既可生用也可熟食,生用可清熱、涼血、散瘀,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熟用有健脾開胃、益血生肌的功效。她給大家推薦了兩款食療方: 1.冰糖燉蓮藕 【原料】蓮藕150克,冰糖10克 【做法】蓮藕帶節,洗淨後切薄片,與冰糖一同放入燉盅,隔水慢燉1個鐘即可服用。
  • 常食2物堅持4按,健脾益氣,昇陽氣
    脾陽虛的人,可以常按4個穴位,健脾益氣1、按摩三陰交穴:用左手拇指按壓在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胚骨後緣處),左右旋按20次後,再換右手按壓。4、按摩陰陵泉穴:雙手扶於雙膝,用拇指按壓陰陵泉穴(脛骨內鍘下緣)旋轉揉20次。脾氣一虛,陽氣便衰,通過健脾來補陽益氣,是健康長壽的基礎生活中,除了少吃上面介紹的3種傷脾陽食物,多按4個外,推薦可以喝健脾溫陽、補中益氣的姜苓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如何健脾益胃以補益氣血
    如何健脾益胃以補益氣血。在中醫養生裡,脾胃是一對非常重要的臟腑。歷代中醫典籍對它們的描述,大概有「脾胃為倉稟之官」、「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之類的說法。因此,但凡遇到平素身體不大強壯、抵抗力較差的情況,我們第一想到的往往就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這兩者幾乎又是同時出現、互為因果。
  • 健脾消食常吃5種酸性食物 醪糟能健胃益肺
    健脾消食常吃五種酸性食物山楂山楂是最好的酸性食品,含有脂肪分解酶,不僅可以健胃消食,還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舒張血管,降低血壓。山楂片或新鮮山楂,一次攝入10~20克即可。醪糟能補脾胃、益肺氣醪糟由熟糯米發酵而來,是我國很多地區的傳統特色美食,又名酒釀、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等。 我國古代就有「人參補氣,米酒養人」的說法。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米酒可止痛去積,暖胃健脾,多唾溫心,常飲可使皮膚潤滑有光澤。」
  • 它才是真正的「健脾高手」,益脾胃,養血管,長壽...
    土豆雖也是一種健脾和胃的好食材,但它富含的更多的是不可溶性膳食纖維,雖然利於腸道蠕動和排便,但也容易引發脹氣。且如果喝水較少的話,反而會引發便秘。相比芋頭的功效更偏向於益氣健脾,不僅適合腸胃弱的人群,也能夠每天食用。健脾胃、升免疫功效也完全不輸土豆和紅薯。
  • 健脾吃什麼中成藥 健脾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健脾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若是脾胃不好的話,很是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健脾的中成藥都有哪些呢?小編給大家講講健脾吃什麼中成藥、健脾食療方怎麼做以及脾不好的表現有哪些。一起了解一下吧。健脾吃什麼中成藥人參健脾丸本品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適用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