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黃巢兵敗被殺,數十名姬妾被俘獲,唐僖宗處置她們的方式令人不齒

2021-02-13 冷知識集中營



來源 | 頭條號『陶陶讀歷史』

公元884年,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戰死於虎狼谷,結束了他轟轟烈烈的一生。此戰中,黃巢數十名姬妾盡數被俘。為了耍威風,逃奔成都的唐僖宗親自審問了這些出身勳貴的女子。那麼,這些可憐女子到底會迎來什麼樣的結局呢?

黃巢出身於一個私鹽販子之家,憑藉販賣非法的私鹽,黃家積累了大量財富。由於家境殷實,黃巢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因此自幼年以來,黃巢便飽讀詩書,且精通騎射之術,是遠近聞名的神童。

據說,黃巢5歲就會寫詩,而且出手就不凡。他以菊花為題,隨手便撰寫出一個千古名篇: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在很多人看來,黃巢的這首詩,說明他從小就有熾烈的反抗精神和權力欲。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黃巢可能天生就有反社會人格。

黃巢長大後,曾參加進士考試。與後世的洪秀全一樣,黃巢同樣名落孫山。不過和只會寫打油詩的洪秀全不同,黃巢確實有詩才。黃巢沒有考上進士,確實有點不公平。

其後,黃巢又參加了幾次考試,仍以失敗而告終,在極度的仇恨之下,黃巢再次祭出一千古名篇——《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此後,黃巢徹底放棄了科舉之路。他要造反,要推翻不公而腐敗的政權,他要通過「滿城盡帶黃金甲」而成為青帝,從而讓象徵著自己的「菊花」與桃花一起開。

公元874年,黃巢販賣私鹽的「同事」王仙芝在濮陽造反,自稱「天補均平大將軍」,而早就心懷異志的黃巢,也率眾造反,隊伍很快就擴大至幾萬人。他們流動作戰,連續攻佔河南、山東多個州縣,黃河流域為之大震。

公元877年,王仙芝兵敗被殺,黃巢繼承了他的位置,成為了起義領袖,自號「沖天大將軍」。而黃巢根據唐朝藩鎮林立的特點,發明了歷史上著名的流動戰術。

而黃巢,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大流寇。一路上,黃巢率領起義軍避開唐軍主力,在諸藩鎮之間轉移騰挪,避實就虛,一路搶錢、搶糧、搶女人。

公元878年,黃巢先是率軍殺到浙江,然後又攻入福建。第二年,黃巢一路向西,殺進了嶺南,並一舉攻佔南方重鎮——廣州。

在廣州,黃巢大肆殺戮當地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根據阿拉伯史料記載。在廣州,有20萬穆斯林被殺。

公元880年,黃巢率領6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打過長江。各藩鎮為了保存實力,對黃巢的進軍聽之任之。到了當年契約,黃巢攻陷了東都洛陽,逼近長安。

唐僖宗見洛陽失陷,心知近在咫尺的長安已不可保。於是他和自己的祖宗李隆基一樣,倉皇逃亡成都,而黃巢也兵不血刃的殺入長安,建國號為「大齊」。

起義軍宣稱「黃王起兵,本為百姓」。因此黃巢在長安大肆殺戮唐朝的宗室和官吏,剝奪了富戶的財產。

當然與百姓均富不過是黃巢的託詞,他們所搶掠的財富,自然都落到了自己的腰包。不僅如此,黃巢還將達官顯貴的妻子、女兒掠為自己的嬪妃。正如韋莊《秦婦吟》所述:

「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樓前荊棘滿。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悽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然而黃巢之所以能攻破長安,並非他的軍事才能有多麼出眾。他能夠如入無人之境,完全是因為各藩鎮的縱容。

黃巢攻佔長安並稱帝後,很快便成為各藩鎮的眾矢之的。因此,黃巢攻佔長安是其事業的頂峰,也是他末日的開始。

為了鎮壓黃巢起義軍,唐朝向遊牧民族——沙陀部落求援。而沙陀酋長李克用率領4萬騎兵,馳援於關中。

很快,諸道援軍雲集於關中,對長安形成圍攻之勢。在長期的圍困下,黃巢軍的兵源和糧食供應都成了嚴重的問題。

到了公元882年,黃巢帳下大將——朱溫向唐朝投降,農民軍因此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一年後,義軍被迫撤離長安,又在長安、河南轉戰了一段時間。當然,黃巢的妻妾們也跟隨著他南徵北戰。

黃巢在長安的失敗,讓他失去了一呼百應的能力。公元884年6月,黃巢與唐軍激戰於泰山虎狼谷,最終被殺,而他的姬妾也全部被俘。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黃巢在他最後的時刻,確實已經山窮水盡了:

巢眾殆盡 ,走至狼虎谷 ,丙午,巢甥林言擒斬巢兄弟妻子 ,將詣時溥;遇沙陀博野軍,奪之。

黃巢死了,其妻妾的命運同樣讓人感嘆。據《資治通鑑》記載:「上御大玄樓受之。宣問姬妾:『汝曹皆勳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

簡單翻譯來就是,唐僖宗得意洋洋地親審黃巢妻妾,並義正辭嚴地指責她們:「你們都是勳貴之家的女子,世代受國家的恩惠,為何要委身於賊?」

一位黃巢的姬妾們自知必死,慨然說道:

「狂賊兇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

也就是說,黃巢如此狂悖,國家以百萬之眾,尚不能敵,而且還丟掉宗廟,逃到巴蜀。陛下你不能擊敗賊寇,反而指責一女子,你將那些公卿大臣置於何地了?

這名勇敢的女子,將唐僖宗罵得面紅耳赤,啞口無言,活像一個霜打的茄子。

他揮了揮手,將她們盡皆殺戮於市場。監斬官憐憫於這些女子,為了讓她們減輕痛苦,於是讓她們在死前喝了許多酒。

其他女孩們邊哭邊喝,不久在醉臥中受死。最後唯獨那位羞辱僖宗的姬妾「不飲不泣,至於就刑,神色肅然」,最終從容赴死。正所謂「十萬將士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

唐僖宗的失敗,卻拿一群弱女子來開刀,實在是可笑至今,可鄙至極。

《資治通鑑》中黃巢姬妾的命運,並非源自於《舊唐書》《新唐書》這樣的正史,而源自於《錦裡耆 舊傳》。很顯然,司馬光想借這段記載,譏諷那些色厲內荏、外強中乾的庸君,表達對唐僖宗的不齒。

- END-

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黃巢起義失敗被殺,數十名姬妾被俘,她們最後的結局如何?
    可黃巢此次的起義雖動搖了晚唐權勢,但由於起義軍長期流動作戰,沒有系統堅強的領導,加之缺乏身為農民起義者經濟基礎並不牢固,在起義後一眾擁護者也沒有強有力的領導者。最終兵敗,黃巢慷慨赴死,起義也宣告失敗。那麼大家或許想知道,黃巢死後,他的妻兒和數千名姬妾的結局如何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黃巢。
  • 蘇軾與姬妾不得不說的故事
    歷史記載,他對自己的結髮妻子王氏一往情深,「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悼念詩句令人潸然淚下,著實打動了萬千少婦與少女柔弱的心。心懷萬般憧憬的少婦與少女肯定會異口同聲,「嫁人一定要嫁蘇軾!他是多麼的有才情,他是多麼的專一,他是……」那我告訴你,你要是嫁了萬般好的蘇軾,肯定是倒大黴了!
  • 五代十國風雲人物-詩人黃巢
    這時,王仙芝兵敗身死,黃巢收編其餘下兵士攻陷亳州向淮南挺近。在淮南劫掠一圈後義軍已經發展非常壯大,乾符五年(878年)黃巢又率軍攻回河南,這時朝廷也派重兵在中原把守,雙方陷入僵持階段。而黃巢在江西與浙江的兵馬去屢屢被官軍打敗,黃巢乞降招安,詔命黃巢為右衛將軍,不滿意繼續造反。不過這時黃巢已陷入被動,不得不率軍經福建南下,越過南嶺乾符六年(879年)九月包圍廣州。
  • 《大秦賦》趙姬歷史原型:原為呂不韋姬妾,當上太后卻與「太監...
    《大秦賦》趙姬歷史原型:原為呂不韋姬妾,當上太后卻與「太監」私通生兩子 文/無計讀史 說到這個趙姬,也是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了。歌姬出身,一步一步做到太子夫人、王后到太后再到帝太后。她這一生經歷了什麼呢?
  • 黃巢之亂後,唐僖宗為什麼會再度逃離長安?
    剿滅黃巢之後,大唐中央政府就開始著手收歸戰時流失國有資產的工作。此時的唐僖宗還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皇帝,而且擁有著廣闊的地盤,想招募軍隊並不困難。比如,田令孜在西南期間,很快就招募了五十四個團的新軍,一個團一千人。這些軍隊,說得好聽點,是由唐僖宗直轄;說得不好聽點,是由田令孜直轄。
  • 黃巢到底多殘暴?3首詩展現殺人魔王性格,行軍中開「吃人工廠」
    黃巢到底有多殘暴?史書有黃巢「殺人八百萬」之說,攻佔廣州後,黃巢為劫掠財貨,屠殺在唐經商的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12萬人;一開始熱烈歡迎黃巢的長安城居民,最終的遭遇則是「巢怒民迎王師,縱擊殺八萬人,血流於路可涉也,謂之洗城」。
  • 歷史上黃巢攻陷廣州後,為什麼下令屠城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根據《舊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黃巢出身於一個鹽販子家庭,依靠販賣私鹽為生。當然現代人說起賣鹽巴,或許覺得不算什麼大生意,但是在古代卻並非如此。
  • 宋江敢笑黃巢不丈夫,如果他知道是誰殺了黃巢,還能笑出來嗎?
    且不管姑蘇轍還是懷來轍,反正寫這首詩的絕不會是什麼忠臣,因為黃巢造了唐朝的反,並間接導致了大唐的滅亡。宋江想比黃巢做得更徹底,就說明他也想把宋徽宗趙佶的龍椅掀翻。宋江敢笑黃巢不丈夫,就是因為黃巢只做了不到五年皇帝,就眾叛親離身首異處了。如果宋江知道是誰殺了黃巢,可能就笑不出來了。
  • 人吃人的黃巢起義到底有多恐怖!
    歷史來到874年,農民起義開始了。說明唐朝末年的風雨飄搖,資治通鑑說起義的原因,有一段話。「上(唐僖宗,當時12歲)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自懿宗以來,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上下相蒙,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為盜,所在蜂起。州中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習戰,每與盜遇,官軍多敗。是歲,濮州人王仙芝始聚眾數千,起於長垣。」
  • 我花開後百花殺,如何評價黃巢起義?
    文|史弟「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起義,率眾幾十萬,轉戰十幾省,持續十幾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場空前宏偉壯烈的農民革命戰爭,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光輝的篇章。它沉重地打擊了唐王朝的通知,表現了農民戰爭對封建社會的改造作用。
  • 春秋諸侯姬妾太多,勾心鬥角怎麼破?一次性娶九個女人,徹底根治
    最近幾年的宮鬥劇挺火的,相信看過的朋友都知道,這一類劇套路大致一樣,講的都是內宮之中君主的嬪妃姬妾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這些深居後宮的王的女人,相互之間拼死鬥爭,為的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君主的恩寵。
  • 史學專家談黃巢:是遊擊戰的鼻祖
    其實,翻開幾千年的中國文明史,特別是進入封建社會以後,為了爭奪權力,君殺臣臣弒君,父殺子子弒父,屢屢見於史書,就更不用說敵對雙方的作戰了。黃巢之所以被史學家寫成殺人吃人的惡魔,是緣於「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傳統理念,黃巢於875年起義,880年底在長安稱帝,國號大齊,884年大齊朝敗亡,他打下了江山卻沒能維持住政權,自然也就成了被貶斥的對象。
  • 皮日休用黃巢的名字,作了一首絕妙的詩,可是卻因此喪命
    到了公元874年,唐朝倒數第二位皇帝唐僖宗李儇繼位後,皮日休東出潼關,離開唐都西安,擔任江蘇常州副市長。正趕上黃巢起義,皮日休被俘獲。 「賊疑其衷恨必譏己,遂殺之。臨刑神色自若,無知不知皆痛惋也。」這是《唐才子傳》的原文記載。現在有很多流傳,說皮日休投降了黃巢,討好不成反而被殺害,都不是正史之言。 皮日休沒當官之前,和陸龜蒙是結拜兄弟,他們每天都作詩贈和。其中結集十卷,名《文藪》,還有詩集一卷,《滑臺集》七卷,又著《皮氏鹿門家鈔》九十卷,並有傳記。
  • 歷史上的黃巢有多狂?看看他做的這些事,現代人都咬牙切齒
    曾經在學校學習的時候,歷史教科書中的黃巢,被描述成了一個面對暴政奮起反擊、拯救人民百姓於水火的義士形象,而最終黃巢起義的失敗,是因為當時封建王朝太過強大,使得黃巢所代表的正義被統治階級消滅。
  • 「曹阿瞞筵群臣,一瓜殺三妾」是什麼故事?
    我從來都只是在正史之中聽過一桃殺三士的故事,而沒有聽說過一瓜殺三妾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來源其實是明朝著名小說作家馮夢龍的《古今譚論》這本書裡面結合許多歷史典故進行再次加工,不僅有文筆,更是有豐富的想像力,簡直就是大明的知識碎片化運動,和現在的知識付費有的一拼。
  • 夢回唐朝:一個興盛的歷史朝代,繁榮而又璀璨的歷史
    夢回唐朝:一個興盛的歷史朝代,繁榮而又璀璨的歷史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朝代,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皇帝順序表: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順宗李誦→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恆→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曄→唐哀帝李柷。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
  • 從唐朝落榜生黃巢的「報復」說起
    這「崔沆」是唐朝末年,唐僖宗時期的宰相,在唐僖宗晚年,為唐僖宗選拔人才。唐朝那時候我們知道,這科舉考試,是不封考生名字的,換句話說,就是閱卷老師,他能看見考試個人信息,所以當時就通行一種推廣方式,「行卷」。即是在考試前兩三個月,考生把自己之前的滿意作品,做出那個軸卷,拿給當時社會有名望涉外一些人看,請求他們為自己宣傳,向主考官推薦。
  • 此宦官狂得連皇帝都稱他為父 被縊殺前對劊子手說 我教你繫繩子
    (說歷史的女人——第884期)自唐玄宗中後期開始,宦官便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唐的歷史舞臺;中唐以後,宦官便一茬接一茬地控制了朝中大權,甚至達到了廢立皇帝的地步,最終把唐王朝的江山葬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