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開後百花殺,如何評價黃巢起義?

2020-12-19 歷史榮耀

文|史弟

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起義,率眾幾十萬,轉戰十幾省,持續十幾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場空前宏偉壯烈的農民革命戰爭,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光輝的篇章。它沉重地打擊了唐王朝的通知,表現了農民戰爭對封建社會的改造作用。

由此可見,在官方評價裡,給予了黃巢起義很高、很正面的評價。

它既是農民反抗封建專制統治的表現,也基本上鑿穿了大唐王朝這艘破船的底部,開啟了覆亡的序曲,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積極意義嗎?

說到「農民戰爭對封建社會的改造」,唐亡之後是五代十國,中華地區四分五裂,政權林立,幾十年來充斥著無盡的陰謀、算計、殺戮、背叛,乃至無休止的戰爭,民不聊生。

直至趙匡胤黃袍加身,才結束這種混亂的時代。儘管羸弱的宋朝經濟發展的不錯,海外貿易有聲有色,社會氛圍也是比較寬容,但程朱理學的興起,「三綱五常」的建立,「三寸金蓮」成為中華女性的一大特色,女性的社會地位每況愈下。

正因如此,黃巢起義根本沒有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恰恰相反,黃巢起義所造成的破壞和殺戮,更是滅絕人性、罄竹難書。

黃巢有一首比較著名的詩,那是他在屢次不第後所作,題為《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的確做到了「我花開後百花殺」,攻陷長安後,一開始還做摸做樣,告諭市民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

可是轉眼之間,搶劫、殺戮就開始。"居數日,各出大掠,焚市肆,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尤憎官吏,得者皆殺之。"

尤其是對於官吏和李唐後裔,「殺唐宗室在長安者無遺。」據說,最後將長安城八萬餘名男丁殺戮殆盡。

更慘無人道的一幕發生在陳州之戰。在這近三百天的時間裡,黃巢演繹了一幕古往今來幾乎從未有過的血腥場景。

為了解決軍隊的糧食問題,走投無路下的黃巢只好利用「搗磨寨」這樣一種工具,搞了一個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此製成軍糧,供人食用。

「賊圍陳郡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併骨食之,號給糧之處曰『舂磨寨』。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

無論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抑或《資治通鑑》,諸多史書都有鮮明的記載。

數萬人以人肉為食,吃了快300天,其中有多少無辜的人喪命,不難得知。

所以,儘管黃巢起義是多數農民走投無路下的選擇,但由此造成的對社會更大範圍的破壞,以及血腥殘酷的一面,也不能不正視以及反思。

相關焦點

  • 黃巢起義失敗被殺,數十名姬妾被俘,她們最後的結局如何?
    黃巢身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為了推翻昏庸的帝王統治,為民不聊生的黎民百姓謀生路開始了起義,但好景不長,黃巢的起義終以失敗告終。
  • 黃巢:百花總首是菊花,我詠的菊花也值得細品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這首詩很不一般,尤其是最後兩句,比「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更深刻,可以說,黃巢不光要赭黃衣加身,還要讓百姓從寒秋般的生活直接帶入暖春般的生活,這是要立志解救蒼生。也許是從此時開始,在黃巢心中菊花就不再是一般的花,而是百花之首,是他抱負的象徵。
  • 黃巢和李自成起義誰的歷史評價更高?
    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87字,閱讀約2分鐘黃巢和李自成起義誰的歷史評價更高?這個問題涉及三個內容:農民起義,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農民起義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一直存在。從根本上說,農民起義是由於濫用人民權利,敲詐勒索,天災人禍等原因而誕生的。總而言之,中國人民已經活不下去了,只能選擇農民起義。所以,糧食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當時1斤現在至少值30元!。感謝袁隆平院士讓你我吃飽飯!
  • 人吃人的黃巢起義到底有多恐怖!
    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人。他倆都是販賣私鹽的。資治通鑑記載,黃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其實何止是粗涉,黃巢詩寫的還非常有氣概。《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 古代起義口號哪家強?李自成搞笑,黃巢有意境,朱元璋霸氣
    大家都知道,古人在起義時,為了師出有名,且收攏人心,通常都會給自己的隊伍起一個郎朗上口的口號。到時候,只要群眾接受了口號便是自己人。那古人又用過什麼樣的口號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說起古代的農民起義,就不得不提起陳勝吳廣起義。
  •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聊聊黃巢的《不第後賦菊》
    比起那些懷古傷今,滿懷浪漫主義的文人騷客,他詩中的菊花不再是悠然見南山的清高和風骨,而是表露出我花開後百花殺的肅殺之氣,黃巢是山東曹州冤句人(今山東菏澤),鹽商世家,不愁吃不愁穿,就是因為成年後科舉落第而對朝廷不滿,遂投入了農民起義的浪潮之中。
  • 黃巢起義有多恐怖
    如今提到黃巢,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殘暴無比,是超級殺人狂、吃人惡魔。起義軍進入長安城後,為解決軍糧問題,竟然把無辜老百姓當作軍中口糧,「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 三首詩詞寫盡一生:黃巢和菊花的不解之緣
    黃巢是有名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領導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農民起義。歷史記載黃巢不止善於騎射,而且還通筆墨,有詩才。《全唐詩》就收錄了他的三首詩詞,並由此可以窺見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一:少年的黃巢頗有才學,渴望通過科舉考試建功立業。
  • 概括黃巢一生的三首詩
    他年若我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此詩當作於黃巢年青時,發動起義之前。青年黃巢曾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結果落第而歸。他親眼目睹了科舉制度的腐敗,考場的黑暗,決心有朝一日徹底改變唐王朝黑暗的社會現實。第二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秋天到,菊花開,你是否想起了黃巢寫的這些菊花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出生在唐末時期,當時的政治極為黑暗腐敗,各種武裝鬥爭和階級衝突一直持續不斷,這讓年紀輕輕的黃巢對李唐王朝愈發不滿。
  • 歷史上黃巢攻陷廣州後,為什麼下令屠城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根據《舊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黃巢出身於一個鹽販子家庭,依靠販賣私鹽為生。當然現代人說起賣鹽巴,或許覺得不算什麼大生意,但是在古代卻並非如此。
  • 黃巢做了四年皇帝,寫了三首詩,留下一個結局之謎
    本應成為唐朝的一個官吏為朝廷出力,卻成了推倒大唐建立大齊的農民起義領袖。 參加幾次科考沒有成功後,這位骨子裡不服輸的漢子生氣了,寫下一首氣勢豪邁的《不第後賦菊》,轉身回家,我不玩了。
  • 黃巢的這首詩,不僅殺氣騰騰,更透著一股邪氣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黃巢起義軍採取流動作戰的方式,橫行全國十年之久,兩度攻陷長安,沉重地打擊了腐朽不堪的唐王朝的統治。值得諷刺的是,黃巢雖打著為民除害、「天補平均」的旗號;卻生性嗜殺,殘忍到令人髮指。
  • 【歷史冷知識】黃巢兵敗被殺,數十名姬妾被俘獲,唐僖宗處置她們的方式令人不齒
    黃巢長大後,曾參加進士考試。與後世的洪秀全一樣,黃巢同樣名落孫山。不過和只會寫打油詩的洪秀全不同,黃巢確實有詩才。黃巢沒有考上進士,確實有點不公平。其後,黃巢又參加了幾次考試,仍以失敗而告終,在極度的仇恨之下,黃巢再次祭出一千古名篇——《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此後,黃巢徹底放棄了科舉之路。
  • 黃巢:三首詩流傳於世,兩首菊花詩大氣,一首看慣了世間滄海桑田
    黃巢(820年-884年),今天的山東菏澤人。屢試不第,最後走向起義的道路。歷史多次證明,千萬別小看落第的書生,鬧不好就來個文學巨匠、起義領袖什麼的。黃巢選擇了後者。關於黃巢先不多說,關於他的故事下回再分解。這次主要是他的詩。
  • 一首菊花詩,黃巢5歲就表現出他非凡的領袖魅力,盤他
    今天我們要說的黃巢就是這樣一位能詩能武的「英雄」。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黃巢五歲時候便可對詩,但成年後卻屢試不第。
  • 這個富二代為什麼在廣州殺了10幾萬外國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想必都很多人都在歷史課本上讀過這首詩沒錯,這是黃巢寫的黃巢家中世代以販賣私鹽為業,家境十分富足。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商二代黃巢最出名的應該是他的唐末農民起義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黃巢當年在廣州殺了10幾萬外國人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啊自秦漢以來,廣州就是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到了唐朝時候廣州的外國商人比比皆是黃巢攻入廣州城以後對城內的外國商人進行了一次大屠殺
  • 五代十國風雲人物-詩人黃巢
    黃巢乘勢又帥義軍打回河南與王仙芝部相呼應。這時,王仙芝兵敗身死,黃巢收編其餘下兵士攻陷亳州向淮南挺近。在淮南劫掠一圈後義軍已經發展非常壯大,乾符五年(878年)黃巢又率軍攻回河南,這時朝廷也派重兵在中原把守,雙方陷入僵持階段。而黃巢在江西與浙江的兵馬去屢屢被官軍打敗,黃巢乞降招安,詔命黃巢為右衛將軍,不滿意繼續造反。
  • 史學專家談黃巢:是遊擊戰的鼻祖
    在得知黃巢曾於河南嵖岈山屯過兵時,便專門趕到嵖岈山;從史料上看到黃巢後棲身於浙江雪竇山,也是匆忙前去。  記者:研究黃巢有何成果,期間花費了多少精力?  記者:您是如何評價黃巢的?  榮海生:現在不少人一提到黃巢,就會聯想到起義軍殺人不眨眼,就好像我們宣傳鼓動造反,不利於社會和諧。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李白《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出自李白的俠客行,短短幾句話,青蓮劍仙的霸氣躍然紙上,仿佛看到一個劍術高超的俠客,閃電般幹掉敵人,他裝完逼後,再收起寶劍,輕輕一笑,慢慢離去。怪不得有女網友說,好想和詩仙把酒言歡,有一個歌手也大聲唱著「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而某手遊還將李白作為刺客,青蓮劍仙請收下我的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