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Aby:教會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學會說「不」

2020-12-15 中國網教育

中國網9月18日訊(記者 葛蕾) 正值2014年秋季開學季,中國網特別策劃了主題為「助力『走』好第一步」——中國網2014幼兒園園長論壇。特別邀請有代表性的幼兒園園長、家長等,通過對話的方式,講述她們在工作中、生活中發現的問題,闡述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發表他們對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看法。北京邦尼國際幼兒園的Aby老師參加了此次論壇並對幼兒教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邦尼國際幼兒園的老師Aby

孩子要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Aby表示,孩子們是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的,他不僅要學習到獨立,還要家長和他的朋友都要關注他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在這種全方位保護的環境下讓孩子去發展自己的能力,並給予一定的幫助。

Aby說,有時候孩子會有一些錯誤,這個時候不要去怪他,要引導他應該怎麼樣去做。比如孩子學習走路的時候會滑倒,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去慢慢的引導他,教他在沒有別人幫助的情況下要怎麼自己站起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告訴他們怎麼樣去解決問題,這個對他們未來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這是在教他,在今後的生活裡遇到了困難,要自己去解決。

處理好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Aby說。在孩子出生以後六個月之內,更多的時間是和媽媽相處的,六個月之後可能有第三方介入母子兩人之間,比如爸爸。第三方會影響這個孩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母親,但是我們要做的是一步一步的讓媽媽遠離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讓他們獨立的去發展。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孩子三歲的時候,之前可能是說我怎麼樣,而三歲之後他將會說他怎麼樣,就會轉述一些事。這是他們用自己的一個方式和自己的父母分離出來,開始自己的獨立發展。他會給和他交流的人一些反應。當他自己在房間裡面的時候,他的父母會離開這個房間,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離開自己的父母,第一次離開父母的反應可能就是哭了,因為孩子不會說話,所以這是他的唯一一個表達自己的方式,如果哭的話父母可能就回來了。對於孩子來講,一哭父母就回來了,他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所以這個方法起到了作用,可能對於孩子來說以後都會繼續這樣做,父母離開就會哭。那麼在這方面,父母必須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走了之後自己要平靜下來,學會自己獨處,可能以後就不會用哭泣的方式來叫爸爸媽媽。根據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孩子如果一直這樣,以後可能遇到類似的問題或者焦慮的情緒,都會用哭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所以在未來的生活中還會遇到別的問題,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如果自己知道解決還好,第二,不知道怎麼解決,就要自己去找到解決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來面對這個問題。

教會孩子學會拒絕很重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還要學會拒絕,學會說不,而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就要教會孩子怎麼樣去拒絕,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和爸爸媽媽分開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他就會說,我不想。那個時候他開始會用第一人稱,這種可以開始拒絕。孩子學會拒絕的時候,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跟他說清楚,我們為什麼要拒絕這件事情,一定要和他說清楚理由。你可以拒絕但是不是一直在拒絕,在相同的環境下,孩子就會像家長學習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教會孩子說「不」,別讓不好意思害了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不會說「不」,不懂得拒絕其他同齡人,家長們為此也是非常焦慮,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交際障礙,其實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的品德培養過程中,經常教育孩子要學會謙讓、分享,這在孩子心中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
  • 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
    這跟志翔和慧玲最近的用心陪伴和成長是分不開。教會孩子學會思考,更是讓孩子跳出事件本身,開始學會「看自己」。孩子在描述的過程中,看到氣球破了其實也是有自己的問題,不會因為這個事情對另一個小夥伴有其他的情緒)我:恩,剛才蔡老師也看到了。本耀在前面跑,你想拉著氣球跟他一起跑,是嗎?楊楊:恩,楊楊哭聲漸小。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睿智燈塔專家說正確引導很重要
    「獨立解決問題」聽起來好像是成年人的事情,但是獨立解決的問題的能力,卻是要從孩子就開始培養的。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一旦遇到不會做的事情,就會尋求家長的幫助,甚至會直接選擇讓家長幫助他完成。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總以為孩子是懶,不想自己動手或者不願自己動腦去處理。
  •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兒子想了一會兒:我讓他們一人玩一會兒媽媽:如果他們不願意呢?兒子:那我就告訴老師媽媽:可你是小組長啊,你應該學會自己處理呀?兒子想了一下:不知道了媽媽:可不可以把你的玩具給一個小朋友玩,然後再交換玩兒子點了點頭:嗯,可以媽媽:記住,遇到問題,你要學會先自己想辦法,多想幾個辦法,實在沒辦法了,再向別人求助,知道了嗎?
  • 書評|《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孩子學習獨立解決問題
    對方不同意。小姑娘繼續問:「咱兩交換玩一下吧,我有個一個吸鐵石。」對面小孩還是不同意。我以為她倆的對話就到此結束了。沒想到小姑娘在旁邊站了一會兒,繼續問:「你為什麼不想交換呢,我的吸鐵石很好玩的。」對面的小孩說:「你的玩具我沒玩過,不會玩。」
  • 書評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孩子學習獨立解決問題
    對方不同意。小姑娘繼續問:「咱兩交換玩一下吧,我有個一個吸鐵石。」對面小孩還是不同意。我以為她倆的對話就到此結束了。沒想到小姑娘在旁邊站了一會兒,繼續問:「你為什麼不想交換呢,我的吸鐵石很好玩的。」對面的小孩說:「你的玩具我沒玩過,不會玩。」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鼓勵孩子尋找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是一本ICPS訓練手冊。作者基於對兒童心理和行為的研究,設計了一系列簡單易行、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父母可以通過鼓勵和引導,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自己的社會能力,讓他們能夠獨立解決問題。教會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他人相處的技巧。ICPS訓練可看作「我能解決問題」的縮寫。他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求助於父母。
  • 你的孩子可以獨立解決問題嗎?看看德國父母如何教孩子獨立
    孩子獨立主要表現在能夠獨立解決問題!德國父母在孩子嬰兒時期,就開始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讓他們自己拿離身邊幾釐米的奶瓶或將奶瓶放到枕頭下面……。給孩子成長空間,不管孩子多大,容許他們犯錯誤。
  • 22歲巨嬰楊鎖被活活餓死:父母的殘忍,就是不教會孩子獨立
    網友們議論紛呈,但是其中一條得到非常高的點讚量: 「殘忍的父母,不教會孩子獨立,就讓他對子面對這個冷酷的社會。」 而這條評論下,很多網友都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訴說了自己的不滿。
  • 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一、自食其力的獨立生存能力父母賦予了孩子生命,養育孩子長大,但是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都陪在孩子身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愛都是以團聚為目標的,但是,唯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以分離為目標的。如果孩子在成年之前,沒有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存的能力,已經成年的孩子如果依然不能離開父母去獨立的生活,那麼父母的教育可以說是失敗的。所以,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學會自食其力的獨立生存能力。
  • 真正的愛是讓孩子學會獨立
    1父母適當「懶」當孩子的身心發展到一定的水平,他們已經具備了自己解決問題的生理和心理條件,家長剝奪了孩子的鍛鍊機會,在無意識中扼殺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放開手腳,做個「懶」人。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放手讓他獨立去做。
  • 完美關係邦尼結局揭秘是好是壞 薛義有老婆孩子嗎
    完美關係邦尼結局揭秘是好是壞 薛義有老婆孩子嗎  最終薛義一人遠赴國外,至於想要跟隨薛義前往國外卻被拋棄的邦尼,選擇離開上海,重新開始生活,或許上海本就不適合邦尼,在這個城市中,她努力過、打拼過,然而並未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離開未嘗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 藏在繩子裡的秘密——給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很多家長頭疼,孩子一遇到問題就找大人,從來不自己想辦法!怎麼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今天這個案例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其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引導孩子的好素材,我們要儘可能地抓住所有機會,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 所謂放手讓孩子獨立,不如先從教會孩子會看地圖開始
    「老師說原先租住的房子,被收回去重新裝修,現在在等著新房子交房,只能幾個點換著上。「那也沒辦法,就找了,我們還是帶弟弟一起去上課吧。」「不行的,這次的地方我都不知道門朝哪開,帶上弟弟找不到,萬一他鬧起來怎麼辦?」哥哥堅持說要帶弟弟,並極力保證,他會看地圖,肯定找得到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思考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許是你說的話孩子不肯聽;也許是你整理了一上午的房間,被他弄得一團糟;也許是他與同學在玩耍的過程中發生了種種不愉快。當你遭遇這些情況時,你會做出什麼反應?是直接告訴孩子解決辦法,還是用命令威脅的語氣,讓他乖乖就範?
  • 越位的父母養出「無能」的孩子,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5個步驟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心軟的媽媽,一見娃哭鬧/發脾氣,就給答案/妥協/幫忙解決,這樣慢慢的孩子就真的喪失思考能力。還有些「心硬」的媽媽會一味的推著孩子迎難而上,只說一句:「你自己的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看似是用心良苦在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是擺脫麻煩,會使娃陷入一個更加孤立無援的境地。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很重要。原來是華羅庚用自己創造的算法來解題,和書本上的方法不一樣,所以他的成績最低,就因為這件事,老師足足批評了華羅庚一刻鐘。「老師,我這麼做其實是有理由的」,華羅庚不服氣的說,「什麼你還有理由?你上來說」。
  • 家長這樣做,能培養孩子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臉漲得紅紅的,我急切地走到兒子身邊蹲下身來問道:「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小傢伙突然站起來大聲說:「都怪你!讓我買那支破鋼筆。今天在練字時,它突然拉肚子了。」案例總結通過上面的事例我們不難看出,家長要學會機智的來解決孩子提出的問題。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要蹲下身來跟孩子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怎樣教會孩子獨立?家長要避免錯誤方式,恰當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什麼事情都不會做,孩子不僅在生活方面表現的很差,就連思想也不夠獨立,因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有父母幫助他們解決,孩子自然習慣性的不去思考。1、幫助孩子解決,所以我困難。父母在孩子的世界中總是扮演超人一樣的角色,幫助孩子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卻忽略了給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時間,長期以往,孩子就形成了遇到事情找父母幫忙,同時形成了思想上的依賴。2、無條件的滿足孩子各種需求。
  • 讓孩子學會獨立是給他最好的愛?學會3個方法,培養優秀的娃
    她明知道不合適還是忍住沒有制止。穿出去沒多久,女兒就說,太熱了還是換掉吧。吳淡如感嘆:「孩子都有判斷能力,選擇錯不可怕,重要的是在錯誤中學會識別和自我糾正。」所謂獨立,就是從一次次細小選擇、承擔後果、糾正錯誤過程中習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