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頭疼,孩子一遇到問題就找大人,從來不自己想辦法!怎麼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今天這個案例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其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引導孩子的好素材,我們要儘可能地抓住所有機會,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背景說明:這是一位爸爸的育兒實踐,大寶7歲。
我正在電腦前工作,大寶拿著三個被纏在一起的口哨過來對我說:「爸爸,你能幫我個忙嗎?」 我一看孩子手裡的這一團亂麻,本想伸出援助之手。但是,轉念一想。何不藉此機會鍛鍊一下大寶呢?於是,我反問:「你能自己試試嗎?」
大寶略有猶豫地看了看手中的繩子,說:「我試試吧。」 我說:「好,爸爸給你計時,看看你多長時間能解開。」 大寶一聽,就馬上開始解了。
剛開始,解繩工作進展的並不是十分順利,十多分鐘了還沒有什麼進展。大寶邊解邊念叨:「怎麼這麼難解啊?」 我一聽感覺大寶有點不耐煩了,就對大寶說:「哇塞,我看你都快快解開了呢!」 於是,大寶又開始努力地解繩了。
看著大寶如此認真地解,我又在旁邊試探性地對孩子說:「爸爸幫幫你吧?需要我的幫助嗎?」每次孩子都拒絕了。 我連忙補充道:「你太棒了,能夠自己解決問題。」 中間還時不時地誇孩子:「哇塞,你這麼棒啊!馬上就解開了。」 終於,在大寶的不懈努力下,繩子被大寶完全解開了。我馬上看了一下時間說:「將近半小時的時間」。
繩子被解開之後,看到無比開心的大寶,我問道:「你覺得你這次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 大寶說:「我沒有放棄。」 我說:「對,雖然有點困難,但是你沒有放棄,而是堅持把繩子解開。」 「堅持是一個很重要的品質!還有嗎?」 大寶接著說:」我一直在專心解繩子。沒有受到別人的幹擾。「 我說:」對,雖然妹妹中間過來想找你玩,但是你沒有停止,而是一直很專心地解繩子。很棒!「 還有什麼原因嗎? 大寶又說:」我在找辦法,一根一根地解。「 我說:」對,你一直在想辦法克服困難。就像爸爸對你說的——大寶說: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會心地點了點頭,然後接著補充:」爸爸很開心你能夠獨立解決問題,而不是遇到問題就找人來幫忙。「 緊接著,我又追問:」但是如果真的自己解決不了怎麼辦呢?「 大寶說:」實在解決不了再找人幫忙「。 我說:」對,當你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求助他人。「
這件事情看似簡單,但是通過這一件小事,卻讓我看到了一個專注、堅持、不輕言放棄、有意志力、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可愛的大寶。正如果媽所言:慢即是快,快即是慢。我如果幫孩子解繩子,很快就能完成。但是孩子缺少了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而這半小時看似有些浪費時間,但是孩子一直沒有心煩、焦慮,而是耐心、專注地解繩子。
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而大寶自己解開繩子時,滿臉洋溢的成就感更是其他事情無法替代的。事情發生後,我們一定要通過提問進一步強化孩子的這一行為。因為這樣我們就能夠給孩子一些正向反饋,在孩子堅持解開繩子後,我及時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並讓孩子知道爸爸為什麼表揚她,她一定會慢慢形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遇到問題就犯難,就想尋求他人的幫助。
為這位爸爸的踐行點讚!看似一件小事,如果不是爸爸的及時示弱和耐心提問引導,結果可能完全是另一種,這就是提問的力量!
在我們的考拉私享會群中,每天都有學員分享他們各自在育兒中的困惑與思考、收穫和感悟,不斷踐行育兒中的提問,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認知,這就是我們所提倡的「行知行」,行中知、知中行、知行合一。
在育兒這條路上,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成長,才不辜負為人父母的責任,才不會讓自己成為孩子成長的天花板!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想了解更多育兒案例和指導,敬請關注「果媽總是有辦法」。原創作者果媽陳玲玲,以果媽親子原創案例為核心,提供專業育兒知識和親子指導,培養孩子獨立、自由、有信念,讓孩子自己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