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的孩子更優秀,請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2020-08-27 彩姐姐

【獨立的孩子更優秀,請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你家孩子獨立性強嗎?

答「強,我家孩子很獨立」,那麼恭喜你,你家養了個優秀的孩子。但是也有些孩子是這樣的,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一天晚上6歲的豆豆正在客廳玩玩具,媽媽走過來提醒她已經很晚了,不要再玩了趕快收拾好玩具準備睡覺。豆豆聽後慢吞吞地把玩具往箱子裡扔,豆豆媽看見豆豆收拾得太慢有點不耐煩,馬上對她說"你怎麼這麼慢,來,媽媽來收拾玩具你趕緊去睡覺吧!"豆豆聽了高高興興跑開了。


上面案例中的豆豆小朋友已經6歲了,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完全能夠自己收拾好玩具再去睡覺,但是她媽媽卻沒有給她來收拾玩具的機會,沒有給她獨立成長的機會。一個孩子如果長期沒有鍛鍊的機會,他會變得事事依賴父母,而且時間一久孩子不僅僅是行為上依賴父母,行動上也會變得依賴,因此培養孩子獨立是非常重要的,獨立性強的孩子更優秀。

我們怎樣讓孩子越來越獨立呢?

一、請家長要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案例中的豆豆就是因為媽媽沒有給她獨立的機會,長大後的豆豆會變得怎麼樣呢?現在還不知道, 但我覺得小時候不獨立,長大自然就會獨立的可能性不大。我們應該在孩子在相應的年齡階段裡培 養 他(她)具有相應的獨立能力。我們拿幼兒獨立性發展的其中一項指標來說明,根據3–6歲兒童 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3—6歲兒童獨立性發展應該達到以下水平:

3–4歲的兒童應該能夠在成人的幫助下穿脫衣服、鞋子、襪子,會把玩過的玩具放回原處。

4—5歲的兒童應該能自己穿脫衣服、鞋子、襪子,能學習自己扣紐扣,能夠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5—6歲的兒童應該會根據天氣變化,自己增減衣服並學會自己繫鞋帶,能夠按類別整理自己的物 品。

這說明什麼呢?孩子在不同時期他的能力發展水平不一樣?家長應當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放手給 孩子去做該做的事。千萬不要怕孩子受累,剝奪了孩子做事的機會,導致孩子長大後難以獨立。案 例中的豆豆媽如果長期都不給豆豆機會自己動手,豆豆以後做事都會依賴父母,她的獨立性就比較 差。想讓孩子獨立就讓創造機會給孩子做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

二、要肯定孩子。

當孩子能獨立完成某件事的時候請給予他肯定,你把權力交給孩子在他能夠完成任務時,你要對他 的成果表示肯定。例如當一個4歲的孩子經過多次嘗試後,終於學會自己穿上襪子了,這時候家長 要對他學會穿襪子表示讚揚表示肯定。你的肯定對孩子以後繼續嘗試新事物的動力,在孩子不斷的嘗試中,他的獨立能力也變得越來越強。

三、幫孩子樹立信心,體驗成功感。

我們來看一個五歲的孩子,他在很努力的學自已扣鈕扣,但是多次嘗試未能成功後,有可能令她對 學會扣紐扣失去信心,這時候家長巧妙、適當的幫助很重要。

家長可以用語言指導或者稍微幫她扣上一點點的方法再鼓勵孩子嘗試,等孩子成功扣上紐扣時他一 定會十分高興,我們應該用這種方法讓孩子嘗試成功帶來的樂趣,感受成功感。

四、鼓勵孩子勤於思考。

在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過程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去思考怎麼做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從而培養孩子 的思考能力。

還是拿扣鈕扣這個事來分析,孩子如果孩子在扣紐扣的過程中,多次嘗試都不成功,家長就要引導 孩子去想為什麼不成功?是哪裡出了問題?是方法不對還是別的原因?引導孩子去思考。

如果一個孩子在對待一件事的時候,肯動腦筋去想、去思考,他的思考能力就會不斷提高。以後再 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就不會一籌莫展會想辦法去解決。

五、積累經驗,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當孩子在做事的時候遇到困難想退縮的時候,請家長伸出手來拉他一把,共同尋找解決困難的方法 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

當孩子學會一次又一次地自己解決問題的時候,他積累下來的經驗就會越來越豐富。再次面對困 難,他就不會退縮有了經驗,不管在什麼時候他都能獨立生存。

家長們請放手讓孩子獨立吧!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這樣一幅漫畫巜你剪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 翔》這張漫畫反映了家長以愛孩子為名,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好了,限制了孩子動手動腦獨立的機 會,可以說是限制了孩子成長,但是另一方面父母又怪孩子什麼也不會。孩子背著沉重的包袱成 長,最後卻沒長成家長期望的樣子,這是何等的悲哀。


所以請家長放開雙手還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吧,你想讓孩子獨立,就給孩子獨立的機會。愛和獨立並不矛盾,愛孩子就讓孩子獨立吧!

相關焦點

  • 獨立——讓你的孩子更優秀
    也許當時不覺得這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但到了團隊生活中卻是間接拉大孩子與別人的差距,容易降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性。更具體的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 當媽媽的不能什麼都幹,留給孩子一些展示的機會,讓孩子更獨立
    相信每個孩子剛降生的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其他的無欲無求,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讓自己少操心,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生活當中沒有難題就夠了,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與此同時你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如果當媽媽的什麼都幹了,就會導致你的孩子缺乏獨立,到時候會讓你非常頭疼,非常上火,那個時候你在要求孩子獨立,要求孩子把這個事情做到完美,什麼話都聽你的,可能對孩子而言太苛刻了
  • 給孩子獨立的機會,讓孩子獨當一面!
    把孩子當大人看,你會發現——孩子也有責任感!平時我們過度地呵護,凡事為孩子設想周到,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孩子就會手足無措,無法應變。假使我們經常派些任務給他,他在毫無支援的狀況下自然會設法完成使命。要孩子能獨當一面,還必須給他獨立的機會。碰到問題,讓他有思考的時間,千萬不要替他回答。當有客人來的時候,也應讓他和客人交談片刻,擴充生活經驗。
  • 孩子的獨立能力需要鍛鍊的機會
    看似笑話的我們要反思的是另一個話題,一個未來的成人要參與社會生活,什麼最重要,獨立的生活能力肯定排在前列。獨生子女制度加上改革開放的社會環境,「小皇帝」的一代也正在成為父母,自身缺乏獨立的一代人如何培養下一代的自主能力是一個比較難的課題。
  • 尊重孩子機會均等的權力、獨立思考和判斷的權力
    正如我在前面所談到的,孩子給我講的一串鑰匙的故事一樣,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被信任的機會、被重視的機會、與他人平等的機會。如果那位老師能夠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次掛鑰匙串的機會,他所得到的不僅僅是那位「優秀」的班長,而是所有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心。而那位優秀班長也會明白:世上還有很多優秀的人;機會不總是屬於自207己,也屬於別的孩子。
  • 請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
    最近在追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裡面的陳婷這個媽媽的角色令人反感,甚至覺得有些恐怖,她對凌霄的控制,已經超過了我對母親這一角色的認識,把孩子像提線木偶一樣牢牢攥在手心裡,打著為孩子鋪路的名義,處處幹涉孩子的生活,稍有不順從,便是各種我為了你放棄了什麼,我為了你吃了多少苦等等之類讓孩子聽了產生愧疚的話語,從而達到理所當然控制孩子的目的。我討厭這樣的控制欲爆棚的媽媽。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孩子獨立能力?
    很多寶媽一定有過這樣的感受,孩子黏人,一刻都不能離開,必須時刻出現在孩子視線範圍之內,一離開就哭鬧,更嚴重的是連上個廁所都不敢關門,讓孩子看著。對於這種越陪伴越黏人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讓孩子信任自己。
  • 孩子越早獨立越好?揠苗助長的「偽獨立」,會讓孩子成長更混亂
    進入21世紀,由於人口的膨脹和環境的變化,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得更激烈。很多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學這樣學那樣,似乎都恨不得一下子把各種知識技能塞給孩子,讓他(她)武裝到牙齒,那樣他(她)就不怕任何競爭,而作為父母的自己也會因孩子而感到無比自豪。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做人要獨立、有責任心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說:「重視獨立能力的培養,才是對孩子的真愛;而溺愛和嬌寵則是形成獨立人格的最大障礙然而,孩子的獨立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但是,在父母「包辦」式的教育和過度呵護下,很多孩子變得獨立性差、沒有責任心,依賴性強。
  • 媽媽這樣做,孩子更獨立
    ,可是,你不給他機會學習,他可能永遠都拿不好,多給他機會嘗試,一次不行兩次,每天都練習,總有一天會學會。在放手讓孩子獨立做事之前教他做比替他做也許會更麻煩,但授之以漁絕對比授之以魚更有意義。第三,家長要適當示弱教兒子學習數字,開始總是不配合,後來,只要我說:「這個媽媽不認識,你能告訴媽媽這是幾嗎?」他就會特別配合,告訴我答案,說對了我會感謝他教會了我,他就會特別開心,有成就感,說錯了也沒關係,經過幾次提醒也就記住了。學習的積極性都高了很多。
  • 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培養孩子獨立的十點建議
    孩子上學後,要告訴孩子他們現在是學生了,應該更懂事,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要求孩子不僅要把自己的事情努力做好,而且還要為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掃地,疊衣服、擇菜、取牛奶、倒垃圾、盛飯等。只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孩子才能在長大後獨立自主地生活和工作,才能不斷增強孩子獨立做一聽自信心,只有這樣,他才會在遇到挑戰時不會不知所措。
  • 真正的愛是讓孩子學會獨立
    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最開始是取決於父母的。父母愛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但不能溺愛,想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自信優秀的人,從小就應該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能力。1父母適當「懶」當孩子的身心發展到一定的水平,他們已經具備了自己解決問題的生理和心理條件,家長剝奪了孩子的鍛鍊機會,在無意識中扼殺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放開手腳,做個「懶」人。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放手讓他獨立去做。
  • 聰明家長學會這樣偷懶,孩子獨立更優秀!
    心也隨之不輕鬆起來,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來。早上催促他起床,幫他整理書包,晚上陪他讀書,檢查作業,輔導功課。為他忙前顧後,然而孩子卻不領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績並沒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績與自己付出的勞動不能成正比。究其原因,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
  • 如何讓孩子更獨立更自律?
    如何讓孩子更獨立更自律?你需為他營造獨立自主的氛圍。孩子必須儘早有自己的房間,自己一個人睡,有自己的書桌,甚至有自己的保險柜。家長必須充分的尊重孩子,像尊重一個成年人一樣。孩子被充分尊重被視為一個成年人越容易讓他以成年人的思維去思考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
  • 藏在繩子裡的秘密——給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很多家長頭疼,孩子一遇到問題就找大人,從來不自己想辦法!怎麼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今天這個案例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其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引導孩子的好素材,我們要儘可能地抓住所有機會,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 奇葩獎項獨立新生獎,不獨立的父母養不出獨立的孩子
    父母送孩子上學,雖然緩解了父母的不舍之情,卻表現出對孩子獨立能力的不信任,也斷了孩子實行獨立能力的一個機會。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父母的信任是孩子自信的底氣,也是孩子跌跌撞撞獨立前行的勇氣。
  •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注意這5點,孩子早獨立,爸媽早開心
    很多寶媽一定有過這樣的感受,孩子黏人,一刻都不能離開,必須時刻出現在孩子視線範圍之內,一離開就哭鬧,更嚴重的是連上個廁所都不敢關門,讓孩子看著。對於這種越陪伴越黏人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讓孩子信任自己。比如媽媽要出去辦事,不應該直接關門就走,而是要蹲下來抱抱孩子,然後告訴孩子自己的行程,許諾孩子會帶好吃的回來,逐漸孩子就會理解和適應媽媽的短暫離開。
  • 小伢兒水中體適能:讓孩子更獨立
    培養孩子的自我獨立能力是一項長期、繁瑣、細緻的工作,我們應該循序漸進、正確引導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體驗、去克服、去思考,使他們成為勇於嘗試、勇於探索的獨立性人才。小伢兒課程體系設計嚴格遵守嬰幼兒的成長發育規律,設有階梯化和體系化的教學內容,授課過程無需家長陪伴,全程由水育老師和遊泳教練引導。
  • 10歲男孩負責管理家庭,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他才能展翅翱翔
    三方面助力培養,家長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他才能展翅翱翔文 | 【夢雨幼兒教育】歡迎轉發分享表現在語言、思想和行為等各個方面,而家長給孩子創造實踐的機會,是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重要渠道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呵護,是在無形中給孩子的成長設置障礙。阻礙了孩子發展獨立能力的機會,壓制了孩子的自由發展,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磨滅了孩子獨立自主精神的培養,阻礙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包辦式教育」,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一條學生自製火箭並成功發射的視頻在網絡火了起來。從劉上的經歷中,我們每一名父母都應該受到啟發,那就是:努力養孩子獨立能力。具有獨立能力的孩子,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要強於那些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