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採取措施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監管;應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火線...

2020-12-13 FX168財經網

新華英文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明年將保持適度增長;將採取措施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監管;應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版權申明:FX168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會議:中國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明年將保持適度增長;將採取措施...
    新華英文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明年將保持適度增長;將採取措施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監管;應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 林雙林:研究中國財政問題應將地方債務計入
    我國將進入「十三五」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許多目標有待實現。如何制定最優的財政政策,包括稅收、政府支出、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等政策,實現「穩增長、惠民生」的目的,並為我國經濟長期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據悉,本次論壇本著兼容並包,百家爭鳴的原則,根據中國實際情況,運用經濟學理論,借鑑各國財政政策的歷史經驗教訓,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導向和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
  • 新華英文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明年將...
    新華英文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明年將保持適度增長;將採取措施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監管;應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文/冷靜2017-12-20 18:05:51來源:FX168財經網
  • 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的意見
    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執行中出現超收,原則上不再安排當年支出,主要用於削減財政赤字、化解政府債務、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出現短收,通過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或削減支出解決。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加強對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統籌協調,建立將政府性基金中應統籌使用的資金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的機制,進一步加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的力度,加強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做好基金結餘的保值增值。清理規範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鈎事項,一般不採取掛鈎方式,編制預算時據實安排重點支出,不再採取先確定支出總額再填項目的辦法。
  • 「中國版」地方政府財政重整計劃到底怎麼整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 劉紅霞、韓潔、申鋮)國務院辦公廳14日對外發布《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明確我國將把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事件劃分為四個等級,實行分級響應和應急處置,必要時依法實施地方政府財政重整計劃。那麼什麼是財政重整?財政重整到底怎麼整?
  • 地方全口徑財政扶貧支出評估
    研究發現地方扶貧支出總量與佔比均有顯著增長,結構有顯著變化,2007年後大致形成農業類扶貧支出、城鄉救濟與低保支出、助學金支出為主,醫療與住房類扶貧支出為輔的態勢,但財政扶貧支出總量仍有待增加,支出績效有待提升,尤其是支出結構需要優化、部門間協調需要強化。本文最後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 如何看待當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
    2018年3月《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8]23號,簡稱「23號文」)提出:「應按照穿透原則加強資本金審查,確保融資主體的資本金來源合法合規,融資項目滿足規定的資本金比例要求」,「應審慎評估融資主體的還款能力和還款來源,確保其自有經營性現金流能覆蓋還債本息」,不得要求或接收地方政府及其部門以任何方式提供擔保、承諾回購投資本金、保本保收益等安排。
  • 財政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主權外貸預算管理的通知
    省級財政部門應當將在項目間調劑使用政府債務外貸額度情況及時向財政部報告。十一、省級財政部門應當將提前下達的新增政府債務外貸額度內舉借的新增政府債務外貸編入年度預算,經省級政府報本級人大批准後執行。十九、新增政府債務外貸規模實際使用大於年初政府下達規模的,可以通過先行調度庫款的方法保障項目支出,外貸資金提取後及時回補國庫。二十、省級財政部門應當按照轉貸協議約定,按時足額償還轄區內外貸到期本金、利息以及承諾費等費用,未及時償還的,財政部可以採取財政預算扣款、加收罰息等有效措施以保證欠款回收。
  • 財政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問答
    除了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外,財政部還將密切關注地方庫款運行情況,如重點支出保障存在困難,將及時通過加大資金調度力度,支持地方特別是基層財政切實保障疫情防控和「三保」支出需要。  59. 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支持基層政府「三保」,中央財政在加快轉移支付下達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 財政支出分類
    財政支出是政府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而進行的財政資金的支付。主要有:保證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維護國家安全、鞏固各級政府政權建設的支出;維護社會穩定,提高全民族素質、外部效應巨大的社會公共事業支出;有利於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改善,具有巨大外部經濟效應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的支出;在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對宏觀經濟運行進行必要調控的支出等。政府支出分類是將政府支出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歸納,以便準確反映和科學分析支出活動的性質、結構、規模以及支出的效益。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自然資源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
    一、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體制機制,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形成穩定的各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制度
  • 優化投入結構釋放教育資源活力
    那麼,如何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呢?地方財政要優化教育投入結構,分輕重緩急、優先順序排隊,分清楚哪些是重點,哪些可以適當壓縮,要具體化,不能大而化之,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例如,農村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投入保障的重點,而農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目前仍是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短板。
  •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印發專員辦實施地方政府債務監督暫行辦法答...
    《暫行辦法》明確專員辦查實地方政府債務違法違規問題,應當依據新預算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財政管理有關規定作出處理;其中屬於依法應當追究有關政府及部門、單位人員責任的,專員辦應當依法提出處理意見報財政部。四是監督考核。《暫行辦法》明確對專員辦監督地方政府債務工作實施考核,考核結果納入專員辦財政預算監管業務工作考核範圍,體現正向激勵。
  • ...北京市2020年地方政府債務新增限額及市級預算調整方案議案的...
    (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助力首都經濟發展  為有效對衝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中央推進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2020年全國新增財政赤字、抗疫特別國債各1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由2019年的2.15萬億元增加至3.75萬億元。為緩解當期財政壓力,助力首都經濟發展,本市積極申請債務額度,發揮規範舉債積極作用,今年政府債務相應呈現出"規模大、批次多、種類全"的顯著特點。
  • 每年財政支出三四十萬億,都是用在哪些方面的?
    每年財政支出三四十萬億,都是用在哪些方面的?我國的GDP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了,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經濟體量第二的大國,每年的財政支出也是令人咋舌,高達30-40萬億,這些錢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備受各方關注。
  •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財政部部長劉昆詳解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
    劉昆表示,財政政策「提質增效」,主要是從優化結構和加強管理著眼,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制,向內挖潛,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  「一方面,將建立實施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提高財政支出效率;另一方面,注重節用裕民,更加突出績效導向。」劉昆說,新的一年,政府要過「緊日子」,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 項崢:地方政府該如何平衡財政收支
    面對可能到來的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困難,是繼續以往依靠土地出讓或大量借款維持收支平衡,還是通過改善地方財政支出結構,提升經濟發展的正效應,可以說是地方政府的一個艱難選擇。但無論如何,繼續過去的發展模式與支出結構,已經沒有太多迴旋餘地。
  • 評論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評論 積極財政政策如何更有效、更可...
    積極財政政策維持了提質增效的提法,說明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財政政策的作用需要得到更有效的發揮。提質增效至少應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財政收支自身;二是財政政策的效益。財政收支管理應該加強,體現財政管理的高水平,體現財政治理現代化的要求。
  • ...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資金績效管理...
    財政部:支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資金績效管理,深化財稅改革,強化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
  • 財長劉昆透露今年財政發力方向:提高醫保補助,加大教育投入
    記者 樊旭2021年財政政策的政策重心在哪?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給出了答案——今年財政預算安排將一如既往加強對地方的財力保障。中央財政將優先安排好「三保」支出(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財政收支壓力再大,也要堅決保障好民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