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初加工工藝技術流程介紹

2020-12-18 東南網南平頻道

紅茶初加工工藝技術如下--

一、原料準備

1 採摘標準。紅茶原料要求有較高的嫩度,一般春茶採摘標準為1芽2葉或1芽3葉初展,夏秋茶為1芽1葉或1芽2葉初展。

2 採摘時間。應選擇晴天,待露水幹後採摘。一天中的採摘時間因季節而不同,一般春茶上午9~10點鐘採摘的上午青,制茶品質比晚青好;夏秋茶以下午3點後採摘的晚青制茶品質好。

3 儲運要求。在採摘、運送、貯放等一系列操作過程中,應使用清潔、透氣性良好的茶籃和竹筐裝運,儘量保持鮮葉的新鮮度與完整性,避免茶芽受損氧化,而發生局部紅變現象。嚴禁用編織袋裝運鮮葉。

4 鮮葉分級。不同鮮葉含水量、內含物各不相同,必須對每一批次的鮮葉按品種、嫩度、大小進行分級,防止混雜,做到品種相同、鮮嫩一致、大小均勻。否則,易造成發酵不勻、品質不好的後果。

二、工藝流程

紅茶初制工藝技術流程分四道工序:萎凋→揉捻→發酵→乾燥。

1 萎凋。萎凋葉含水量以58%~62%為適度,具體要根據不同的生產季節而定,掌握的基本原則是「老葉嫩萎凋」、「嫩葉老萎凋」。一般春茶萎凋程度宜重,含水量控制在58%~60%,以消除青氣青味;夏秋茶宜輕,含水量控制在60%~62%,鮮爽度好。感官判斷萎凋適度為:葉質和嫩莖萎軟,失去鮮態時的挺展和脆性,握葉柔軟、稍粘、可成團,嫩莖彎曲不斷;葉色失去表面的鮮綠光澤成無光澤的暗綠色,葉面呈皺;鮮葉原有的青氣基本消失並散發清香。

2 揉捻。揉捻室的溫度要求在20~24℃,相對溼度85%~95%,並避免陽光直射,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夏秋茶季節氣溫高、溼度低,可在揉捻室地面灑冷水或噴霧,以降低室溫,提高相對溼度。

採用920型的揉捻機外,也可採用65或55型的揉捻機,一般大型揉捻機投葉量(萎凋葉,下同)在100~120㎏,小型揉捻機投葉量在約35㎏。投葉量要適中,超量投葉,會造成葉子在揉捅中翻動受阻,出現揉捻程度不勻,且會使揉捻葉溫升高。一般採用兩次揉捻,第一次揉捻後,將揉捻葉投入解塊分解機,通過2~3目篩網,篩下的葉緊條細,直接進入發酵室發酵,篩面粗松揉葉進行第二次揉捻。一般揉捻90min,第一次揉捻50min,篩面揉捻葉復揉40min,較老的葉子,可延長揉捻時間。對於嫩度高、勻度好的葉子可一次揉捻。

3 發酵。發酵攤葉厚度一般為10~15㎝,小葉種、篩下茶、氣溫高的可薄些;大葉種、氣溫低的可厚些;春茶厚些,夏秋茶薄些,注意發酵葉不能緊壓。發酵時間一般為3~5 h,但發酵時間的長短因發酵條件、揉捻程度、葉質老嫩,茶葉品種、生產季節而差異很大,應以發酵適度為準。

感官判定發酵適度的特徵是葉色90%以上變為銅紅色,青氣逐漸消失,發出清新鮮濃的花果香,葉脈及汁液泛紅。顏色深淺隨季節和鮮葉老嫩而略有差異,春茶及嫩葉一般紅葉透黃,呈黃紅色,夏秋茶及老葉呈紅黃色。春茶氣溫低,發酵必須充分;夏秋氣溫高,在乾燥的前一階段發酵仍繼續進行,如果待發酵充足時才幹燥,則往往造成發酵過度,因此75%發酵葉泛紅即可上烘。

4 乾燥。目前紅茶乾燥多採用二次乾燥,中間攤晾一次,採取「高溫毛火、低溫足火」。發酵葉含水約為50%~60%,所以要求毛火溫度要高,一般毛火的進風口溫度要求在110~120℃,以迅速滅活氧化;足火80℃左右,風量小些,時間長些,以充分形成香氣。毛火與足火之間一般要攤晾20min。

紅茶乾燥採取毛火和足火兩道工序,毛火後用手捏稍感刺手,但葉子尚軟、折而不斷,緊握茶葉放手即能鬆散,有醇香,葉子含水量約為20%,即可進行足火。足火後用手一揉茶葉成粉末,茶香明顯,條索緊結烏潤,含水量約7%左右。

相關焦點

  • 紅茶是什麼樣子的,又是如何加工出來的
    紅茶是什麼樣子的,又是如何加工出來的紅茶品質特徵:幹茶色澤烏黑油亮,有些帶金毫,湯色橙黃或橙紅或紅豔明亮,葉底紅豔明亮。加工工藝:鮮葉→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發酵是紅茶加工中的關鍵工序。茶葉經過揉捻或揉切的過程,充分破壞茶葉細胞,茶多酚在自身酶作用下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了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等紅茶中特有的茶色素,與紅茶中的胺基酸、蛋白質、糖、咖啡鹼、有機酸等物質共同形成了紅茶的紅葉紅湯的品質特徵。
  • 工夫紅茶的加工工藝複雜,是決定品質的最關鍵因素
    工夫紅茶的加工工藝複雜,是決定品質的最關鍵因素工夫紅茶的品質,除了受環境氣候、茶樹品種等因素影響之外,加工工藝對工夫紅茶的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其加工工藝由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四個工序組成。雖說發酵是工夫紅茶特有的工序,也是形成工夫紅茶「紅葉紅湯」品質的關鍵工序,但萎凋卻是形成工夫紅茶的最基礎工序,即技術難度最高的環節。於穀雨至小滿時節,選擇山地林區茶園,採摘紫陽群體種的1芽2葉為主要原料,來製作春夏季工夫紅茶;而陝南秋季氣溫降得快,鮮葉角質化程度較高,萎凋和發酵困難,不再適宜製作工夫紅茶。
  • 烏龍茶加工新工藝的技術探討
    近幾年來,為開發多種茶類,浙江省部分茶區也開始試產,如臨安、德清等產區初獲成功。烏龍茶特有的優良香味,主要是通過做青作業形成的。做青包括曬青、涼青、搖青及堆青四個工序。現就在浙江加工烏龍茶的工藝與品質的關係,作一探討。
  • PCBA加工的紅膠工藝與加工流程
    在STM貼片加工中紅膠工藝是PCBA打樣經常會用到的一種基礎加工工藝,很多SMT貼片加工的生產加工過程都會用到這種加工工藝,紅膠其實就是一種紅色或黃色白色的合了硬化劑、顏料、溶劑等各種材料混合的粘接劑。
  • 全面解析紅茶加工工藝,質量差異原來都出在這!
    全世界消費量最大的茶類是紅茶,而與國外以紅碎茶為主的消費習慣不同,國內茶友喝紅茶更偏向於紅條茶。紅條茶是加工工夫紅茶用的條形紅毛茶,經過精製整形後即稱為工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傳統初加工產品。其中,最負盛名的紅條茶當屬安徽的祁紅和雲南的滇紅。
  • 滇紅茶的初制加工工序詳解
    不同的茶類當中,無論是紅茶、綠茶、黃茶、白茶、黑茶、青茶,都是以茶樹鮮葉為原料,通過不同的製作技術處理,使鮮葉內含主要物質發生變化,形成各種不同品質特徵的茶類。六大茶類的工藝技術,分別選於殺青、萎凋、揉捻、發酵、渥悶、乾燥,六道工序中的其中幾道工序組成。
  • 榮縣舉辦機採鮮葉與工夫紅茶加工技術培訓
    人民網成都9月9日電 「紅茶屬發酵茶,雖然只有萎凋、揉捻、發酵和乾燥這幾道工序,但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如有一道工序不對,就會影響茶的湯色、茶色……」近日,在榮縣舉辦的機採鮮葉與工夫紅茶加工技術培訓現場,前來參訓的榮縣各茶企業負責人及加工技術人員圍在授課的宜賓學院川茶學院院長趙先明教授周邊仔細聆聽制茶技術要點講解
  • 紅茶的傳統製作工藝
    紅茶屬於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於發酵茶。每一種茶葉,其製作工藝都是不同的,你知道紅茶的製作工藝有哪些?我國紅茶包括工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而它們的製作工藝大同小異。下面小編就簡單的介紹紅茶的製作工藝。
  • 工夫紅茶特色形成的關鍵技術
    ,主要是由該茶樹的生化成分與農藝性狀等因素決定的,紫(紅)芽種茶樹品種加工紅茶工藝技術較難(花青素等物質含量較高),而綠芽(白毫)種茶樹品種則介於兩者之間;形成該原因主要是由於茶葉中含有多酚類、胺基酸、咖啡鹼、可溶性糖、水溶性果膠、有機酸、無機鹽及少量的水溶性蛋白等物質。
  • 初上科技陶瓷手機外殼的加工工藝分析
    打開APP 初上科技陶瓷手機外殼的加工工藝分析 李倩 發表於 2018-03-29 09:57:37 如下是初上科技陶瓷手機的宣傳視頻,接下來我們將從機身幹壓、燒結、拋光、CNC工藝等四個方面為您解析陶瓷手機外殼的成型過程。 從微晶鋯納米陶瓷粉體到手機陶瓷機身,主要經過幹壓成型(或注射、流延等)、脫膠燒結、研磨拋光、CNC加工等,如同孫大聖在石頭裡孕育成形、太上老君八卦爐燒煉、九九八十一難打磨成佛一樣,難度極大!所以說,會做手機陶瓷外殼,八十一難都不算啥了(開個玩笑)。
  • 膠南海青鎮研製出紅茶 使"南茶北引"初獲成功
    海青河西茶廠廠長李傳村說,我們聘請了臺灣炒茶大師,引進了先進的紅茶加工設備和技術,通過精深加工,開發出了好幾種形狀的紅茶產品。     隨後,李傳村就拿出了一包球形紅茶,衝水以後,色澤紅豔,如果倒在紅酒杯裡根本分不清是茶還是酒。「新研製出的紅茶清亮度高、透徹,色澤跟紅酒相似,堪比南方紅茶的口感和品質。」
  • 紅茶的製作工藝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紅茶種類有異,其製作工序也有差異,其中條形紅茶生產基本工藝是萎凋、揉捻、發酵及乾燥等典型工序精製而成,紅碎茶是在條形茶生產工藝中添加揉切典型工序。1.分級第一 鮮葉驗收與管理鮮葉的品質由鮮葉的嫩度、勻度、淨度、鮮度四方面決定,鮮葉的驗收即根據上述四方面進行鮮葉挑選分級。
  • 紅茶製作流程有哪些?如何生產優質的祁門紅茶?看看這11道工序!
    紅茶是我國的六大茶類之一,是全發酵的茶類。目前我國各大茶葉產區均有紅茶製作生產,其中比較出名的有祁門紅茶、正山小種、雲南滇紅、英紅、宜紅等等。如果按照傳統的製作工藝來講,現在有功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等。
  • 紅茶消費成熱點 「湖南紅茶」能否「一炮走紅」
    隨著千億茶產業進入衝刺階段,湖南紅茶被寄予厚望。 按加工的方法與出品的茶形,紅茶分為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紅碎茶三大類。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包小村介紹,眼下,國內市場上流行的「祁紅」「滇紅」等主流產品,大多是工夫紅茶。 湖南歷來是工夫紅茶主產省。上世紀50年代,安化、平江、桃源、新化、漣源、石門等縣相繼建立國營紅茶精製廠,加工工夫紅茶最高年產量逾10萬擔。
  • 曬紅茶是怎麼來的?
    綠茶講究細嫩芽葉與好看的外形,於是芽頭紅茶、特級紅茶等細嫩原料的紅茶成為主流。為了條索好看,於是引進綠茶的理條技術,做理條紅茶。至於口感,以前滇紅以調飲為主,講究「濃強鮮」,走名優綠茶化的清飲路線,自然變得清新淡雅起來。然後是學福建茶的金駿眉、烏龍茶工藝,讓茶葉變得非常香甜鮮爽。
  • 濃鬱芬芳、清香爽口青衣美人紅茶初體驗
    提起紅茶,想必很多中國人都了解,紅茶是屬於一種全發酵類,經過揉捏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所做出來的,而且其中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茶黃素,茶黃素是發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說在衝泡的時候茶湯就會呈現出紅色
  • 看完紅茶的發展史,教你順利區分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
    紅茶的定義是以茶樹鮮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而工夫紅茶是採用揉捻等加工工藝製成的條形紅茶。小種紅茶是採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藝,經燻松煙製成的條形紅茶。閩紅三大工夫紅茶,包括了坦洋工夫(福安)、白琳工夫(福鼎)、政和工夫(政和)。二、工藝不同。小種紅茶,按照產地、加工的不同,分為正山小種和煙小種。
  • 學茶筆記·武夷紅茶製作工藝(乾貨!)
    內容包含01地理位置與優勢02紅茶製作工藝03桐木關紅茶特色04二,製作工藝桐木關紅茶的製作工藝是比較複雜的,它分為初制工序和精製工序。初制工序包括茶青一萎凋一揉捻一發酵一過紅鍋一復揉一燻焙一復火一毛茶;精製工序包括定級歸堆一毛茶打堆一(走水焙)一篩分一風選一揀制一烘焙一勻堆一裝箱一成品。
  • 高職高專專業介紹:食品加工技術
    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招生專業介紹   專業名稱:食品加工技術  專業代碼:610301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能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產品開發、資源利用、工程設計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 月餅加工配方及工藝技術資料彙編
    (1).pdf一種紅茶月餅及其製作方法.pdf一種紅茶月餅烤盤存放架.pdf一種紅薯豆沙月餅的製作方法.pdf一種紅薯餡月餅及其製備方法.pdf一種紅豆抹茶冰皮月餅及其製備方法.pdf一種紅豆沙保健月餅的製備方法.pdf一種紙盒式月餅盒.pdf一種組合式月餅.pdf一種組合式月餅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