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預測2050年將研製出會做愛的機器人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英國科學家預測2050年將研製出會做愛的機器人


2008年01月03日 17:28 來源:國際在線

發表評論

  關於性愛玩具的概念未來將會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按照某些科學家的預測,到2050年,人類可以實現與機器人同床共枕的「夢想」。

  做出這一大膽預測的是前英國西洋棋大師戴維·列維,此人眼下已經轉行成為人工智慧方面的專家,還專門為此寫了一本名為《與機器人做愛:人類與機器人關係的演變史》的書。

  按照列維的說法,到2050年,機器人將會變得更加栩栩如生,以至於幾乎無法與真人區分開來。正如他在書中寫到的:「你可以在每周7天隨時與機器人云雨一番,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眼下在機器人研究方面走在最前列的非日本科學家莫屬,他們的「作品」已經可以幫助人類完成某些日常家務勞動了,但你是否設想過將來有一天擁有一位機器人伴侶?

  列維特地指出,將來最有可能從性愛機器人身上獲益的群體應當是相貌非常醜陋以及極度離群索居的人們,因為這兩種人實在是很難找到伴侶。「他們太孤獨了,生活得很悲慘。如果這些人能夠擁有一位機器人伴侶,這個社會恐怕也會變得更為安全和諧一些。」(張詠)

編輯:張曉濤】

相關焦點

  • 日本研製出會騎獨輪車的機器人
    會騎車的村田男孩和會騎獨輪車的村田女孩 北京時間9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本科學家研製出一款新型機器人 據悉,這款機器人重5公斤,人們可以通過用於電話和電腦上的藍牙技術對其進行操控。「村田女孩」是由日本技術公司村田製造所研製的。他們的第一款機器人「村田男孩」在2005年公開亮相。與「村田女孩」這個妹妹有所不同的是,「村田男孩」能夠騎自行車。村田製造所將這兩款機器人用在促進學校的科學教育上,同時還將它們「請」上電視屏幕,充當公司的宣傳兵。
  • 韓國研製出機器人女傭
    韓國科學家近期研製出了一個名為「Mahru-Z」的智慧機器人女傭,她能幫助主人打掃房子、將衣服傾倒進洗衣機、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等。據介紹,這名女傭身高1.3米、體重55公斤,她的頭部可以轉動,胳膊腿齊全,有6根手指,而且還有能夠分辨人和不同家務活動的三維視覺功能。
  • 近90%陸生物種2050年將失去部分棲息地
    原標題:近90%陸生物種2050年將失去部分棲息地 根據英國《自然·可持續性》雜誌12月21日發表的一項最新報告,英國科學家展開的模擬研究顯示,到2050年,由於人類為滿足未來的食物需求而開墾土地,全世界近90%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都可能會失去部分棲息地。但是,採取積極的政策,重視糧食生產的方式、地點和種類,可以減少這些威脅。
  • 女人不用生孩子、機器人當保姆…衛報預測人類未來30年
    英國《衛報》曾推測出了2020年的世界的模樣。  機器人保姆出現2020年全球老齡化已經越加明顯了,在韓國近半數年人生活貧困,日本老年人退休後仍被迫工作,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也都出現養老金入不敷出的局面。
  • 英國2050年實現「0漏失」是天方夜譚,還是必然趨勢?
    IWA微信公眾號將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內帶大家回顧第三屆中國漏損控制高端論壇中的精彩內容。 2050年實現「0漏失」是天方夜譚,還是必然趨勢? 2019年,英國水工業研究所(UK Water Industry Research)發起了2050年「0漏失」計劃,以此鼓勵供水管網漏失控制的創新性研究與應用。此次會議,Malcolm Farley就該計劃進行了討論。 「0漏失」有必要嗎?
  • 報告《性的未來》稱:到2050年,機器人的將比人類更受歡迎
    近來,一份令人震驚的新報告稱,在短短30年內,人類將選擇與機器人而不是真正的人類成為伴侶。這份名為《性的未來》的報告稱,「戀機器人癖」隨著技術的進步將變得越來越普遍。該報告是受邦達拉委託,由著名未來學家伊恩·皮爾森博士撰寫的,報告稱:一開始,很多人對與機器人交往仍持保留態度,但隨著他們逐漸習慣,隨著人工智慧、機械行為和主觀感受的改變,人類與機器人之間開始成為具有強烈情感紐帶的朋友,那種存在的抗拒感會逐漸消失。該報告將2050年定為人類-機器人結合超越人類-人類結合的一年。
  • Nature子刊:近90%陸生物種2050年將失去部分棲息地
    根據英國《自然·可持續性》雜誌21日發表的一項最新報告,英國科學家展開的模擬研究顯示,到2050年,由於人類為滿足未來的食物需求而開墾土地,全世界近90%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都可能會失去部分棲息地。但是,採取積極的政策,重視糧食生產的方式、地點和種類,可以減少這些威脅。
  • 中國燃油車禁售時間預測表出爐,2050年燃油車有望全面退出
    摘要:傳統燃油汽車有望2050年退出,並對各類車型提出替代與退出方案。根據中國各個區域經濟發展等十大指標,共劃分出四個層級,海南、雄安等地區將率先實現燃油車禁售的目標... ▲中國燃油車禁售時間預測表出爐,倒計時7年,燃油車將開始在歐洲國家退出舞臺      在車型的退出順序上,根據燃油車類別實現分批退出。
  • 美國科學家研製身體掛式機械臂 穿戴者4條手臂力量「超人」
    2014年8月6日訊,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5日報導,機器人手臂通常是漫畫和卡通的絕好素材,可是現在許多公司開始設計能為人類提供額外肢體的新技術。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創造出一款機器人手臂,可以舉起重物、抓住穿戴者夠不到的物品等。
  • 人類有可能在2045年實現永生,科學家:納米機器人將代替人體
    人類有可能在2045年實現永生,科學家:納米機器人將代替人體人類對於永生的追求,從古至今,從未停止,古代的貴族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去尋求所謂的長生藥,但是顯然,最終都以失敗告終,而我們現代人呢?當然,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他的發明和榮譽,而是他的預測能力,他預測成功的概率到達了驚人的86%,比如網際網路的普及、數字助手的出現,甚至於前蘇聯的解體,而最近一段時間當中,他再一次地進行了預測,他認為人類將有可能在2045年實現永生。
  • 較真| 2050年香蕉將完全消失?不,這是一個「翻譯事故」
    2019年9月5日,國內很多大媒體轉載了一條新聞,稱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表明,因全球變暖,到2050年香蕉或將完全消失。自1961年至今,它們的香蕉產量,在氣候變化因素的影響下,每公頃增加了1.37噸。按照氣候變化模型,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預測,到2050年,氣候變化對香蕉產量的提升,將分別下降為0.59噸每公頃與0.19噸每公頃。 也就是說,下降的只是氣候變化導致香蕉產量的增長幅度,而不是香蕉產量本身。
  • 2050年人類的靈魂或可注入電腦 實現永生
    這意味著,你的所有思想和經驗都將被上傳到網絡中,並將一直在未來世代中保存。2050年並不遙遠,但到了那時,人類或許已經被一種學名為「Homo optimus」的超級人類取代。這是一種人類和計算機的結合體(如圖)。提出這一概念的是未來學家伊恩·皮爾遜(Ian Pearson)博士。
  • 英國和NHS計劃分別在2050年和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
    英國國家衛生局今天發布了一項全面計劃,成為第一個消除幾乎所有加熱地球的溫室氣體的國家衛生系統。到2040年,它計劃消除直接和間接造成的所有排放。其中包括設施,用電,車輛以及藥品和醫療設備供應鏈的汙染。醫療保健是造成大量溫室氣體的原因。國家衛生局抽出了英國4%至5%的碳排放量。
  • 獨家翻譯 | LGA: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經濟將在英國創造超100萬個...
    國際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根據英國地方政府協會(LGA)發布的一份報告,到2030年,英國的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經濟將創造近7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00萬。《本地綠色就業—加速可持續經濟復甦》報告預計,到2050年,直接就業崗位將增加118萬個,比2030年增加近50萬個。LGA表示,正在敦促英國政府與協會合作,制定新冠肺炎後的經濟復甦方案。
  • 2050年世界城市「天氣預報」:倫敦夏天平均氣溫27度
    一項「樂觀」的研究指出,如果世界各國採取措施減少碳排放,在2050年前把氣溫增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那麼到時候各大城市的氣溫仍會顯著上升,部分城市將遭遇劇烈的氣候變化影響。具體詳情請看2050年的「天氣預報」。
  • 最新研製人造肌肉 可使機器人舉起非洲大象
    科學家研製人造肌肉 使機器人舉起非洲大象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工智慧賦予未來機器人可以統治世界的大腦,不久智慧機器人也將具備發達的肌肉。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系一支研究小組最新研製一種人造肌肉,能夠延伸原始肌肉長度達到5倍,使機器人擁有舉起80倍體重的能力。
  • 2050年以後,中國究竟還能剩多少人?聯合國給出大膽預測!
    其實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人口是經濟發展最基本因素,但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口老齡化現象在不斷加劇,我們千百年鄰居日本就深受其害。日本是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可以說各種社會福利和待遇都很不錯,日本人的壽命也普遍很高。但日本年輕人生活壓力非常大,許多人都不敢輕易結婚生孩子。現在日本新生兒的出生率一直呈現連續下降趨勢,人口面臨負增長。
  • 英國科學家研發出納米級分子機器人,能根據指令「搭建」分子
    英國科學家研發出納米級分子機器人,能根據指令「搭建」分子 英國科學家最新開發出一種納米級分子機器人,可用微小的機械臂執行搬運分子、「搭建」其他分子等,未來有望用於藥物研發、先進位造及建設分子組裝線或分子工廠等領域
  • 科學家最新預測,全球人口形勢將發生變化
    不過,科學家最新預測,全球人口形勢將發生變化。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受生育率下降影響,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後開始萎縮,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左右。到2100年,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我國人口將減少48%。  不少人以為,生育率下降帶來的人口負增長,是一樁減輕環境資源壓力的好事。
  • 科學家研製出無痛膠布
    科學家研製出無痛膠布 原標題 [科學家研製出無痛膠布]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9日報導】題:無痛膠布大顯神通,甚至能用於早產兒  撕下醫用膠布時的那種疼痛感很快就會被我們留在記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