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來我們國家上大學,國內不少重點大學也給予了留學生們「超國民待遇」。
比如,清華北大之前給予外國留學生免筆試的優惠條件;北大醫學部招收了一位漢語不合格的學生,還給了近50萬的全額獎學金;山大給留學生3個學伴;多數大學給留學生安排最好的宿舍等等。對於這些不公平的現象,確實令人氣憤,但是普通民眾卻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最近兩會的召開,俞敏洪為此發聲了,他建議:「雙一流」高校應該制定高於教育部對國際留學生的錄取標準。也就是說,外國留學生進入我國大學的門檻將提高。
據相關數據表示,外國留學生來華的數量快速攀升,2018年共有25.8萬人次,遠遠超過了教育部《留學中國計劃》中2020年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留學生達到15萬人」的目標。
為何外國留學生的數量不斷攀升呢?背後的原因就是大學排名。越是名牌大學,越想創建世界名校,而留學生數量就是一個很關鍵的標準。國際留學生指標是評價世界一流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指標,所以國內雙一流大學不斷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
為此,俞敏洪提出建議,高校要改進外國留學生的招生培養機制,降低留學生的數量指標要求。同時,俞老師還說到,雙一流建設的高校必須制定高於教育部關於來華留學生的錄取標準,可以參考美國sat,gre,gmat等考試,建立我國留學生學業考試的體系。
高考是我國大多數孩子的唯一選擇,他們渴望通過高考改變命運,而有些父母為了達到進入名校的目的,卻動起了歪腦筋,讓高考變得不公平。這些父母安排自己的孩子加入外國國籍,然後以國際留學生的身份參加考試,以達到低分進入名校的目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國際高考移民。而這種做法豈不是背離了高考的初衷呢?
為此,俞敏洪也為廣大民眾發聲了:升級外國留學生的認證條件,將現有「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含)以上」、現有「最近4年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的年限提高,延長取得外籍的時間和在國外的生活時間,進一步限制國際高考移民。
國內的學生想要去國外留學,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考試,難度是非常大的,更別說國外名校了。但是,國外的學生進入我國名校卻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這對於辛辛苦苦準備高考的孩子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限制國外留學生,限制高考移民,加強外國留學的考核標準,提高入學門檻」是俞敏洪老師為普通民眾說出的心聲啊!
對此,你怎麼看?你支持俞敏洪的建議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