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建議:雙一流大學應該限制外國留學生入學門檻,網友點讚!

2020-12-08 Megan教英文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來我們國家上大學,國內不少重點大學也給予了留學生們「超國民待遇」。

比如,清華北大之前給予外國留學生免筆試的優惠條件;北大醫學部招收了一位漢語不合格的學生,還給了近50萬的全額獎學金;山大給留學生3個學伴;多數大學給留學生安排最好的宿舍等等。對於這些不公平的現象,確實令人氣憤,但是普通民眾卻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最近兩會的召開,俞敏洪為此發聲了,他建議:「雙一流」高校應該制定高於教育部對國際留學生的錄取標準。也就是說,外國留學生進入我國大學的門檻將提高。

據相關數據表示,外國留學生來華的數量快速攀升,2018年共有25.8萬人次,遠遠超過了教育部《留學中國計劃》中2020年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留學生達到15萬人」的目標。

為何外國留學生的數量不斷攀升呢?背後的原因就是大學排名。越是名牌大學,越想創建世界名校,而留學生數量就是一個很關鍵的標準。國際留學生指標是評價世界一流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指標,所以國內雙一流大學不斷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

為此,俞敏洪提出建議,高校要改進外國留學生的招生培養機制,降低留學生的數量指標要求。同時,俞老師還說到,雙一流建設的高校必須制定高於教育部關於來華留學生的錄取標準,可以參考美國sat,gre,gmat等考試,建立我國留學生學業考試的體系。

高考是我國大多數孩子的唯一選擇,他們渴望通過高考改變命運,而有些父母為了達到進入名校的目的,卻動起了歪腦筋,讓高考變得不公平。這些父母安排自己的孩子加入外國國籍,然後以國際留學生的身份參加考試,以達到低分進入名校的目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國際高考移民。而這種做法豈不是背離了高考的初衷呢?

為此,俞敏洪也為廣大民眾發聲了:升級外國留學生的認證條件,將現有「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含)以上」、現有「最近4年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的年限提高,延長取得外籍的時間和在國外的生活時間,進一步限制國際高考移民。

國內的學生想要去國外留學,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考試,難度是非常大的,更別說國外名校了。但是,國外的學生進入我國名校卻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這對於辛辛苦苦準備高考的孩子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限制國外留學生,限制高考移民,加強外國留學的考核標準,提高入學門檻」是俞敏洪老師為普通民眾說出的心聲啊!

對此,你怎麼看?你支持俞敏洪的建議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俞敏洪:關於規範外國留學生招生政策防範國際高考移民的建議
    案由:關於規範外國留學生招生政策防範國際高考移民的建議 提案人:俞敏洪 提案內容: 近年來,由於國際留學生指標是評價世界一流大學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指標,擴大國際留學生規模成為國內高校「雙一流」建設的一項核心工作,外國留學生數量快速攀升
  • 俞敏洪建議:防範國際高考移民,降低高校留學生數量指標要求
    澎湃新聞記者從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了解到,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帶來了三份提案,分別是《關於規範外國留學生招生政策防範國際高考移民的建議》《關於充分利用5G優勢進一步推進我國城鄉教育均衡的建議》《關於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提升西部鄉村小學英語教學及師資的建議》在《關於規範外國留學生招生政策防範國際高考移民的建議》中,俞敏洪提到,近年來,由於國際留學生指標是評價世界一流大學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指標
  • 給俞敏洪的建議點讚,在華留學生問題教育部重視起來了
    近期,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的一個針對在華留學生的建議,引來了網友的關注和支持。俞敏洪建議:杜絕外國留學生錄取標準上的&34;,在學校學生管理上的&34;。但是國外的留學生到中國來卻沒有那麼多的限制,他們可以更輕鬆的進入名牌高校,享受中國最好的教育資源。這種現象對於國內學生來說顯然不公平。
  • 支持俞敏洪提議,取消外國留學生超國民待遇。
    提議的《關於規範外國留學生招生政策防範國際高考移民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個要為俞敏洪點讚,取消外國留學生超國民待遇是一個正常中國公民應有的智慧,不知道是哪個所謂的關心教育或者就是教育工作者,腦洞大開給外國留學生超國民待遇,讓中國高校成為了一些不學無術者洋學生的天堂。
  • 12年苦讀抵不過外國護照!高校降低標準錄取留學生的「病」要治
    但是,這樣是我們國內的高校裡面出現大量的外國留學生的形式真的能建成世界上一流的大學嗎?我看未必,如果忽視留學生的質量把控,只會給中國高校的發展帶來壞處,也進一步的減少了國內學生的求學機會。比如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留學生10萬人計劃」,當時的日本只關注與留學生的數量而忽略其質量,從而導致了90年代日本社會大量的留學生犯罪事件,社會治安嚴重惡化。
  • 俞敏洪說出國人心聲:留學生,不該再高人一等
    但是,今年的兩會上,俞敏洪作為人大代表,卻說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提出了全國人們爭執已久的留學生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戳中了很多高中生大學生的痛點。近些年來留學生亂象大家都早有耳聞,而針對這些亂象,俞敏洪提出了三個建議,主要用來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
  • 荷蘭大學要限制外國留學生
    作者:李建忠在許多國家還在出臺吸引外國留學生政策、大力推動教育國際化的時候,荷蘭的大學則紛紛表示要採取措施控制外國留學生數量的增加,以保護本國和外國學生的利益,抑制教育國際化的過度發展。2017年荷蘭外國留學生人數達到12.2萬人,創出歷史新高,佔荷蘭高等教育全部在校學生人數的12.2%,提高了荷蘭教育國際化水平。外國留學生來自162個國家和經濟體,生源國除傳統的歐盟國家外,中國(4,475人)和印度(2,021人)等新興市場國家成為荷蘭重要的生源國。大量湧來的外國留學生引發諸多問題。首先是住宿異常緊張。
  • 外國留學生怎麼入讀國內的一流大學?入學標準過低引發的爭議!
    以下介紹這四種選拔方式的實行情況與優缺點:(一) 留學生入學考試方式目前, 世界招收外國留學生主要有兩種方式, 即「入學考試」和「資格認定」。由於對入學資格認定的做法在公平性和客觀性上還存在著質疑, 所以世界上有些國家實行「留學生入學考試」制度。
  • 非雙一流學生就業受歧視?國家出手了,18個字!
    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禁止將「雙一流」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門檻!據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報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兩會的就業話題非常重要,其中應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對於不少應屆畢業生討論的就業難等話題,劉偉表示,在穩定和促進就業的具體舉措中,大學畢業生是非常重要的群體。
  • 阿姆斯特丹大學要限制外國學生 中德學生受影響最大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由於國際學生人數猛增,荷蘭大學正在反思國際化是否進行得太快。據德國新聞電視臺11日報導,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近日已宣布將限制外國留學生,提高入學門檻,其中德國和中國學生受影響最大。
  • 日本一大學實行秋季入學 中國留學生贊學制調整
    日本一大學實行秋季入學 中國留學生贊學制調整 近年來,日本社會對教育國家化的呼聲日益高漲,使日本教育界也開始探討實施秋季入學制度,但久而未決。不過也有學校率先示範,在學校內實施了「雙軌制」——部分專業實行秋季入學,為外國留學生提供了便利。  據日本《朝日新聞》消息,9月25日,位於京都市中京區的立命館大學朱雀校區舉辦了秋季入學儀式。來自中國、韓國、美國、英國等28個國家和地區的107名新生報到。
  • 留學生政策應與時俱進,適時取消外國留學生的特殊待遇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打開國門,放開了高校招收留學生的限制,既允許招收有獎學金支持的國外留學生,也允許高校招收自費外國留學生。二、由於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升,提高了對外國青年學生來華留學的吸引力三、我國社會各界特別是各高校越來越重視留學生工作。給予外國留學生超國民待遇,在學習生活方面給外國留學生提供了相當優越的條件。
  • 為什麼要去大城市上大學?俞敏洪建議準大學生:填志願有兩條原則
    緊接著就是填報志願了,這同樣是決定你上哪所大學重要的一環。有網友曾說過,「考得好不如志願填得好」。說到填報志願,相信很多考生頭都大了,到底是應該選擇城市,還是選擇學校or專業呢?網上已經有很多網友分享了志願填報的一些心得、方法,老師、學長也能給你很多有用的建議。
  • 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排外,對來華留學生還是應該Welcome!
    筆者認為,主要源於兩個「不公平」: 第一,留學生「超國民待遇」問題。外國學生不遠萬裡來到中國求學,身處異國他鄉,肯定會有各種生活不便和不適應,學校給予各種方便和優待,原本不可厚非。但有的高校走偏了,熱情過了頭,為了提高對國際留學生的吸引力,出臺一系列優惠措施,住最好的宿舍、發大額資助、低門檻入學等等,崇洋媚外達到新境界。
  • 上海交大21名研究生被退學,名單遭曝光,網友看後回了三個字
    21名研究生被退學5月3日,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上海交通大學關於研究生退學處理決定的公告》,決定對21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作為國內前五的雙一流大學,這個處理決定公布之後,就在網友之間炸開了鍋。要知道,能考上上海交大的學生絕對是萬裡挑一的水平,如今這21名研究生卻毫不珍惜自己的機會,不得不面臨被清退的命運。
  • 北大留學生錄取新規,不需筆試即可錄取,十年寒窗不如外國國籍?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北大出於考慮到廣大考生的健康問題,在4月份發布一個通知:取消2020年外籍留學生入學考試項目筆試環節,學校對符合報考要求的留學生進行遠程面試,簡而言之就是:取消了外籍留學生的入學考試,只要面試通過了,就可以進入北京大學就讀。
  • 成都留學生發布不當言論,抵制「中國製造」高喊「中國滾出南亞」
    中國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一直是社會的熱點,許多985、211等雙一流大學的留學生待遇是國內學生的好幾倍,留學生獎學金金額十分巨大,獲獎門檻也是格外的低,基本上申請就會得到,對留學生來說,來中國讀書就是賺錢。
  • 武漢大學清退92名外國留學生 包括烏克蘭網紅博士
    點擊藍字關注公眾號,讓我們一起復興華夏12月15日,長江網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因為學業不合格、違反校規,武漢大學已清退92名外國留學生。「批量」清退留學生,在武漢大學並非第一次。早在2017年11月6日,因到規定期限未註冊,該校曾一次性清退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內的34名外國留學生。
  • 上智大學恢復部分留學生入學資格,學校中國負責人詳解事情經過
    僅僅5天後,上智大學又恢復了這些留學生的入學資格。 作為日本知名私立大學,上智大學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決定,又是怎樣恢復留學生入學資格的?上智大學中國辦事處負責人李欣立,在接受東方新報記者採訪時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 繼清華後,北大也取消外國留學生入學筆試,網友:論國籍的重要性
    最讓大家無法理解的一點是,清華和北大對外國學生免筆試,只需要提供相關資料,考核通過後,直接進入面試,面試成績到達要求即可錄取入學。之前北大還要求外籍考生經過幾個學科的筆試通過後,才能進入面試環節。目前筆試也已取消,和清華大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