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目標指標該如何設定?

2022-01-05 復知頻道

三個普遍問題困擾著我們當下眾多企業的績效管理:

1. 績效目標指標該如何設計? 設計出來的這些目標指標能否成為真正反映一家公司運營與經營的儀錶盤?

2. 具體的目標指標值該如何設定?如何設計平衡老闆的過高期望與幹部的過低期望衝突?

3. 設計出的績效目標指標體系該如何管理?是否在行業具有競爭力,還是一些低劣的指標與落後的績效要求?

撰 文 |  白華永 T&D 首席經營質量變革顧問

文 審 |  T&D 變革改進合伙人委員會

圖片來源:Ms. Shirley Qian Bsi

01 績效目標指標從哪裡來?

從戰略目標出發

好的績效目標指標體系一定要承接公司的戰略目標,一家公司的戰略要落地,也務必達成三個一致:高管共識一致,績效目標一致,行動一致。

比如:開發某一新興的市場的增量為組織的戰略目標,但實際上考核的目標指標還停留在存量市場的業績指標上,會導致戰略目標缺乏驅動。

從管理痛點來

好的績效目標指標一定要解決運營管理的一系列痛點,首先是客戶的痛點,運營的痛點,財務的痛點等,同時兼顧組織發展的短中長利益。

比如:庫存,質量損失成本為當下首要痛點,策劃的目標指標體系要在具體指向,權重上充分體現。一句話,你考核什麼,員工會在乎什麼。

從過程本質中來

好的績效目標指標一定建立在過程本質的準確把握之上,否則就容易跑偏,抓一些細枝末節的指標來充當關鍵績效指標。比如:對於研發過程的績效指標是評價開發的數量,圖紙的差錯率還是考核研發叫好又叫座的本質,會產生截然不一樣的績效導向。

比如: 針對質量總監的考核僅僅是投訴,內外審核的業績還是全面質量損失,組織體系與質量文化成熟度提升會產生明顯不一樣的效果。

如果一家公司一開始衡量績效的目標指標項策劃有問題,識別不到先進匹配的關鍵績效目標指標,那麼後續的考核與激勵往往就跑偏了。

02 績效目標指標該如何設定?

績效目標指標體系最大的衝突在於:如何平衡老闆與管理者的期望衝突?老闆當然希望考核的目標越高越好,管理者希望考核的績效目標不要太高,差不多就好,甚至越低越好。

符合SMART原則是基本考慮,如何將原則付諸於實踐,推薦T&D 一直實踐的三級三檔目標指標體系,可以有效平衡這種看不見的博弈與衝突,並且讓雙方的期望相向而行。

這裡面的關鍵是績效目標指標的數據質量,完整性,可靠性與真實性要充分管理。同時,目標指標值的設定不能都是「自己跟自己比」,同時也跟對手行業標杆比。

如果一家公司的目標指標值只是在自己的基礎上所謂的「每年進步一點點」,而低於行業的績效平均水平,那只是這家企業的績效管理在「自嗨」,沒有實質的改進意義;長久忽視對標,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將喪失殆盡。

切記:目標指標是一個」坐標「,縱向跟自己的過去業績比較,讓過去最好的業績表現成為今天最低的績效基準;橫向跟同行友商比,不能讓差距越來越大,要有勝出的績效追求。

03 績效目標指標的標配是什麼?

一個可靠的指標合格的標準是什麼?要明確指標的管理意圖,定義,算法,口徑,來源,績效權重與被考核/激勵對象,如下圖:

04 目標指標體系的管理

績效目標指標體系的管理同樣需要PDCA, CAPD的閉環管理與迭代。

目標指標體系需要頂層設計

先整體,再局部;先經營,後運營;同時,要很好的匹配基層,中層,高層管理者的訴求與追求;很好的兼顧企業短期,中期與長期的價值

好的目標指標體系首先是設計出來的。任何割裂整體,導致各個部門自保,各掃門前雪,遇事往外推,只顧眼前,忽略長遠的績效指標體系設計都是錯誤的,甚至是致命的傷害。

好的目標指標體系與激勵機制能讓高層擁有使命感,有幹事業的激情與願望;能讓中層有適度的危機感,自己不進步,自己所管轄的部門不進步,是坐不穩,坐不住這個位置的;能讓基層幹部具有飢餓感,有幹勁,有狼性,敢於贏。

目標指標有初級,中級與高級之分

企業選擇合適的目標指標體系需要根據現狀與需求來匹配;對於沒有完整,系統的目標指標體系時,可以先建立基本的關鍵指標體系。比如:針對設備維保的績效目標指標

績效目標指標設備維保績效
成熟度
舉例
適應場景典型表象
初級

設備異常次數/設備損失工時/設備稼動率

設備管理比較粗糙的企業

設備不壞就好,

頻頻救火

中級

設備狀態完好率/設備維保速度

設備管理相對精細的企業
不僅不壞,狀態也要好,幕後英雄
高級

設備OEE

TPM, 預防預見性維保,人機一體化研究

不僅狀態要好,還有持續穩定的高效率服役

不是所有的績效目標指標都是用來考核的

目標指標體系可以分三類用途,些關鍵績效是用於考核的,些是用於監控的,些可以是用來參考的;目標指標體系就如飛機的駕駛艙,在於實施監控運行的狀態,給與決策者及時的反饋與決策。

哪些目標指標適合用於當下的考核,哪些用於監控,哪些適合用於參考?取決於一家企業當前的管理現狀,經營重點與管理成熟度。智慧的管理者往往會關注沒有考核的績效指標。

不是所有的目標指標一成不變的,需要是動態調整的

用哪些具體的目標指標是根據戰略與管理重點來識別的。相關的目標指標值設定是定期動態評估而做出調整的。

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今天公司最好的績效表現是明天組織最低的績效要求

績效目標指標經過一段周期內的考核,改進達到一個行業高水平的水位後,企業可以調整,替換,變更目標指標項與具體的績效值來不斷牽引組織進步。

本文已獲得轉載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如何設定?教你幾招就搞定!
    績效目標設定 員工的績效目標來自組織目標的分解,因此,理論上講,如果每個員工都完成了各自的績效目標,整個組織就能完成組織目標,這就是各公司在目標管理上追求的一致性,可見,績效目標設定對員工的重要意義。 尋找與公司戰略目標一致的要素,確定和這些要素相關的部門,把部門職責分解到個人的年度工作目標,結合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性質,初步確定該崗位績效考核的各項要素。
  • 績效管理:如何設定個人績效目標
    ……在年初並沒有制定明確的工作目標,只是讓員工在年底寫一個工作總結,沒有實質內容。上級的評價更是憑著主觀印象,評語對實際工作沒有任何評價和指導。員工和上級都在模糊和主觀中走一下考核的形式。績效管理首先要做好的就是績效目標的制定。如何做好員工個人績效目標的制定,這裡從實際工作中常見的幾個問題談談:
  • 績效考核指標的設定原則
    導語:績效指標的設計在績效管理中是一個難點,也是實施績效管理的關鍵點。在績效管理中,我們需要設定的不僅僅是PI,還有KPI,即關鍵績效指標。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公司設立了五花八門的績效考核指標,這些指標看起來非常全面詳細,但是沒有抓住關鍵的、對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起決定作用的那部分指標,在考核過程中分散了關鍵指標的權重,使得績效考核淪為表格的轟炸。員工雖然為了這些指標忙得筋疲力盡,但對企業目標的實現沒有一點兒幫助。其實,績效指標貴精不貴多。
  • 企業績效目標分解:採購部、市場部、銷售部績效目標分解
    總之,在績效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績效目標是否按照規定流程進行制訂與分解、方式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能夠將公司的戰略指標順利落實到部門、個人,還要注意在績效目標管理的過程中,是否注意到了一些關鍵控制點。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起來的績效考核指標才能真正使績效管理具有導向性和真實性等,才能保證最終考核結果的有效性。
  • 績效計劃:確定績效目標、績效指標、績效評價標準和行動方案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對於自己親自參與做出的選擇投入程度更高,這樣能提升目標的可執行性,有利於目標的實現。因此,管理者在制定績效目標和績效標準時,儘可能地讓員工參與進來,制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通過員工目標的實現來實現組織目標。另外,績效計劃不僅要確定員工的績效目標,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目標,了解組織內的績效信息溝通渠道,了解如何才能夠得到來自管理者或相關人員的幫助等。
  • 利潤目標為0或為負時,如何計算績效達成率
    >0<00-((實際達成絕對值+預算目標)/ 預算目標)實際達成/預算目標-1<0≥01+(預算目標絕對值+實際達成)/預算目標絕對值2-(實際達成/預算目標)<0預算目標<實際達成<0,(實際達成絕對值<預算利潤絕對值)1+((預算目標絕對值-實際達成絕對值
  • 【個人績效目標設定】流程操作指引
    1、發起流程:「新增流程」中「人事類流程」板塊,點擊「績效類-個人績效目標設定與調整」進入流程;備註:「目標設定」與「目標調整」在MIS
  • 績效管理:績效管理體系、關鍵績效指標、關鍵流程及具體操作過程
    包括「目標設定」、「跟蹤匯報」、「分析調整」和「考核激勵」四個主要的管理環節。第一、目標設定根據公司的遠景目標和戰略規劃制訂年度的績效考核指標,設定既富有挑戰性的又切實可行的目標值。第二、跟蹤匯報準確、及時地記錄各級組織/個人的實際績效,收集/匯總實際的績效信息,送達本級和上級管理者以供分析/調整用。
  • 如何提煉績效指標?(上)
    先為這些小夥伴的勇氣點個讚,接下來,大家該做的績效還是要做的。今天,就為大家奉上一份看主題就很乾的乾貨:如何提煉績效指標。為了不讓乾貨看起來那麼幹,我會更多的用一些非專業術語以及一些形象的比喻,讓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由於篇幅較長,我將分上、下兩節為大家解讀。
  • 績效考核指標的權重設計技巧
    ,也是該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重要性的體現。員工在一段工作時期內,所做的工作非常複雜,工作目標往往是複合的,要進行全面的績效評估,就必須設定不同的績效指標。這些績效指標之間權重的分配也是績效計劃中應該涉及的。績效指標的權重是對各項指標重要程度的權衡和評價,不同的權重會形成不同的評估結果。
  • 企業績效目標分解:財務部、行政部、工程項目部目標分解 收藏
    財務的績效目標可根據財務的部門職能來進行設定。具體的設計圖如表所示。行政部目標分解(1)行政部績效目標分解表結合行政部的部門職責,可從文書檔案管理、行政性固定資產管理、員工滿意度管理、行政費用控制四大方面對該部門的績效目標進行設定與分解,具體內容見表。
  • KPI指標設定中的難點和解決方案
    主要從三個層次來考慮關鍵績效指標:第一個層次是公司的戰略目標,如果是集團公司二級公司或者是政府部門,還要考慮來自集團的戰略目標或上一級政府的工作任務要求;第二個層次是部門任務目標和重點任務;第三個層次是個人重要崗位職責和任務目標。關鍵績效指標主要是指可量化,可考核的重要經濟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還有臨時發生的急難險重任務等。
  • 乾貨:績效指標權重設計的原則 值得借鑑
    績效指標的權重 員工在一定時期的工作目標往往是多元的、綜合的,需要進行全面的績效評價,所以績效目標往往不是一個。因此,績效計劃還應該包括各績效指標間的權重或優先級。績效指標權重反映企業重視的績效領域,對於員工的行為有明顯的引導作用。
  • 關於績效的那些事兒,績效指標制定你了解多少
    1、同質性-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 在績效考核指標的擬定過程中,應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層層傳遞和分解,使企業中每個職位被賦予戰略責任,每個員工承擔各自的崗位職責。績效管理是戰略目標實施的有效工具,績效指標應圍繞戰略目標逐層分解,與戰略目標的實施密切關聯。只有當個人和部門努力的方向與企業戰略目標一致時,企業整體的績效才可能提高。
  • 如何制定可行的績效目標?
    在制定員工績效目標時,需要在公司戰略目標分解的基礎上,結合年度工作計劃、部門職能和崗位職責等,經過上下級的充分溝通,制定績效指標。那如何制定正確的目標呢?制定正確的目標,需符合「SMART」原則。最好的目標是,員工跳一跳,加把勁努力,是可以達到,可以摸得著的。☆(4)相關性(Relevant)績效指標是與工作的其它目標是相關聯的;績效指標是與本職工作相關聯的。☆(5)有時限(Time-bound)員工的目標必須是有時間限制的。沒有時間限制的目標,等於一紙空文。
  • 企業績效管理與薪酬設計(二)丨績效考核的目標設定及案例分享
    在做績效考核時,找到每一個崗位的KPI是件很頭疼的事情,怎樣才能找到適合的考核指標呢?怎麼把考核目標跟崗位銜接好呢?
  • 績效指標庫的作用和價值
    可以解決在不同的部門甚至同一部門不同崗位之間所採用的同一指標所包含的意義、考核內容和重點不一致現象;由於績效指標本質上應恰當地反映並傳遞公司的戰略和價值導向,因此,指標本身的歧義必然導致公司戰略目標傳遞及價值觀、文化傳播的不一致。 2、避免考核標準和目標不一致。對不同部門或不同崗位某一業務、目標因素的考核應該具有統一的標準,應有一定的可比性。但
  • HR微課4月10日開課了,績效解碼-目標績效管理公益學習!
    換句話說,企業人力總監地位多數尷尬,源於自身不懂運營、涉入運營的少之又少,時恐避之不及,他們為HR的專業而專業,而遠離了企業的戰略和業務發展,許多人力總監不清楚績效的源頭在哪裡?不知道績效的落地之法在哪裡?更不知道業務對績效管理體系的要求與本質是什麼?所以多數人力總監構建的績效管理體系無法真正成為企業的動力績效系統,基本上不被業務部門採納,最終結果是人力總監的地位和作用是被老闆和業務部門邊緣化。
  • 【績效評價】績效指標嵌入招標文件與績效契約管理——A單位政府購買服務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的案例研究
    (一)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編制階段績效目標設定是項目立項和預算編制的前提。在立項準備階段,根據事業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設定項目的績效目標,推動項目的成熟。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入庫之前結合預算評審和立項審批,開展事前績效評估。通過事前績效評估的項目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計劃並進入預算編製程序,開展預算績效目標管理。一是績效目標作為預算績效管理後續環節的重要依據,需結合項目工作任務設定合理、細化、可衡量的績效指標。
  • 企業設立績效考核指標庫的「八部曲」缺一不可!(值得學習)
    那麼如何量化績效指標呢?(1)從公司的戰略目標入手,以目標管理法為突破口,通過層層分解,根據目標制訂考核指標。5.分級設定考核目標將考核指標進行分級設定,可以減少員工為完成考核指標而產生的心理壓力,一定程度上減少考核目標確定過程中,上下級之間的矛盾。就像體育比賽中,運動員通常都會為自己設定一個較低的基本目標和一個更高的爭取目標,這樣才會對比賽本身有正確的心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設的考核目標和挑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