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核指標的權重設計技巧

2020-10-20 全優績效系統

導語:

權重是一個績效指標在總分中所佔的比重,也是該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重要性的體現。員工在一段工作時期內,所做的工作非常複雜,工作目標往往是複合的,要進行全面的績效評估,就必須設定不同的績效指標。這些績效指標之間權重的分配也是績效計劃中應該涉及的。

績效指標的權重是對各項指標重要程度的權衡和評價,不同的權重會形成不同的評估結果。績效指標的權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在績效領域的重心分配,能體現企業的價值導向,對員工的工作行為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在設計績效指標權重時,管理者應充分體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設計指標權重的目的

1.避免出現考核誤差

指標權重的確定突出了績效目標的重點要項,不僅向員工指明了工作重點與努力方向,而且進行考核時,也為被考核人員指出了考核重點,避免避重就輕,導致考核結果不能如實反映考核對象的工作情況,出現考核結果不公平的現象。

2.導向作用

考核指標的權重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企業的戰略導向與價值觀念,對整個企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3.企業文化建設

考核指標的權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的文化與制度,最終也將影響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指標權重設計原則

績效指標的權重設計,基本上會根據具體崗位的工作性質和內容而有所不同,可以參考一定的原則。

1.平衡分布原則

一般而言,基層工作崗位的績效指標在5~10個,每個指標的權重設定在5%~30%,不能過高或過低。如果某一項指標的權重過高,員工在工作中就會特別關注高權重指標,而忽視其他低權重指標;而如果權重過低,就不會引起員工的重視,這個指標就會被忽略,在評估中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而且,為了便於計算和比較,指標權重一般都是5%的整數倍,最小為5%。

2.導向原則

從企業角度來講,績效考核指標的權重設計要能夠體現出企業戰略的發展方向,與企業戰略目標相關度越高的權重越高;對企業戰略目標支持性高的權重高;綜合性強的權重高。

3.崗位差異性原則

從崗位層級上來說,越是高層的崗位,其績效指標中的財務性經營指標和業績指標權重就越大;越是基層的崗位,其績效指標中與崗位職責相關的結果性指標權重就越大,相反,流程類指標的權重就比較小。

4.重點突出原則

根據帕累託法則,也就是著名的「二八原則」,一般一個崗位最重要的指標只有2~3個,如果有2個,那麼每個重要指標的權重都在30%以上,其餘指標的總和應低於40%;如果有3個,那麼每個重要指標的權重一般在20%以上,其他一般指標的總和應低於40%。

5.先定量後定性原則

對一般崗位而言,根據指標「定量為主,定性為輔,先定量後定性」的制定原則,一般優先設定定量類指標權重,而且定量類指標權重一般大於定性類指標權重。

6.主觀意圖與客觀情況相結合的原則

考核指標權重反映了考核者和企業對員工工作的引導意圖和價值觀念。當他們覺得某項指標很重要,需要突出它的作用時,他們就必然給該指標以較大的權重。但現實情況與人們的主觀意願往往不能完全一致,因此,在設計權重時,必須同時考慮現實情況,把引導意圖與現實情況結合起來。

指標權重設計方法

績效管理工作者,在了解績效指標權重設計原則的基礎上,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合適的權重設計方法,制定出具體的績效指標權重。常用的權重設計方法有主觀經驗法、等級排序法、權值因子法及德爾菲專家諮詢法。

1.主觀經驗法

所謂主觀經驗法,就是依靠專家的判斷來設定指標權重的方法。這要求設定者具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專業能力要求較高,比較適合小規模的企業。但是,如果企業負責人缺乏相關經驗,則也可以參考同行業外部公司的經驗,選取符合自身企業的設定,進行細微調整,改造成適合自己的權重設定。這種方法實施起來比較簡單,但是主觀性太強,因此,在具體操作時,建議由與被評估崗位密切相關的多人進行綜合判定,避免由一人設定的隨意性與不科學性。

2.等級排序法

等級排序法就是羅列出某個崗位所有的績效考核指標,然後通過兩兩對比的方法對這些指標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序,越排在前面的指標權重越大,越靠後的權重越小。這個方法只能確定各個指標的相對權重,對於設置指標的絕對權重的意義不是很大,相對權重確定後還是要按照其他方法來確定絕對權重。另外,在對指標進行排序時也一定要有該崗位的上級、任職者和人力資源一起參與才行。這種方法操作相對簡單,但是也比較主觀。

3.權值因子法

權值因子法就是從幾個維度去評價績效指標的重要性,如戰略相關性、緊急性、價值性等,然後讓專家對這幾個維度分別進行評分,用加權平均值確定出指標的權重。這個方法比較專業,是目前較多諮詢公司推薦使用的方法。

4.德爾菲專家諮詢法

德爾菲專家諮詢法就是讓一部分專家分別對各個指標進行權重設置,然後由人力資源進行匯總平均,把匯總平均後的結果再反饋給這些專家,讓他們再根據第一次反饋的結果對自己設置的各指標權重分別進行調整,然後再由人力資源來匯總,二次匯總後基本可以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專家組成員一般由該崗位的任職者、上下級同事代表、部門負責人、績效經理及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組成。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請一位外部專家,以確保指標權重的科學準確。

總的來說,在設計指標權重時,還應注意靈活性。權重應該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要考慮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重點。例如,在設計銷售類指標權重時,應該體現旺季與淡季的差別。而且,權重分配要引導考核對象重視自己的短處,進而達到改進績效的目的。

相關焦點

  • 管理好文:績效考核指標與權重的設計技巧
    績效考核指標設計(1)績效考核指標類型績效考核指標包括能力素質指標、關鍵業績指標和其他綜合類指標(7)績效考核指標設計方法企業在確定績效考核指標類型之後,需要對各部門和考核的具體考核指標進行設計,其設計的方法主要由工作分析法、戰略目標分解法等,具體的設計方法如表所示。
  • 乾貨:績效指標權重設計的原則 值得借鑑
    績效指標的權重 員工在一定時期的工作目標往往是多元的、綜合的,需要進行全面的績效評價,所以績效目標往往不是一個。因此,績效計劃還應該包括各績效指標間的權重或優先級。績效指標權重反映企業重視的績效領域,對於員工的行為有明顯的引導作用。
  • 績效考核指標的設定原則
    導語:績效指標的設計在績效管理中是一個難點,也是實施績效管理的關鍵點。在績效管理中,我們需要設定的不僅僅是PI,還有KPI,即關鍵績效指標。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公司設立了五花八門的績效考核指標,這些指標看起來非常全面詳細,但是沒有抓住關鍵的、對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起決定作用的那部分指標,在考核過程中分散了關鍵指標的權重,使得績效考核淪為表格的轟炸。員工雖然為了這些指標忙得筋疲力盡,但對企業目標的實現沒有一點兒幫助。其實,績效指標貴精不貴多。
  • 考核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考核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1.定量指標為主、定性指標為輔原則一般來說,定量指標有清晰明確的量化標準,在考核中能夠更加直觀、準確地評估考核對象的實際工作情況,避免定性指標造成的主觀誤差。因此在設計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時,應儘量以定量指標為主,能量化就量化,不能量化也要細化到具體層面,儘可能地運用一些數字工具對定性指標進行恰當處理,從而提高考核結果的準確性。2.少而精原則過多、過全的指標體系,不僅不能準確地評估員工的真實績效情況,而且會分散關鍵績效指標的權重,造成考核結果的不平衡。
  • 教你具體實施步驟:各層級關鍵績效考核指標的設計
    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組織戰略目標經過層層分解得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標,是衡量組織內部流程績效的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建立KPI體系,是做好績效考核的關鍵。
  • 乾貨:設計績效考核表
    導語:績效考核表是績效考核的直接工具,是對員工的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以及個人品德等進行評價和統計它是前期績效考核准備工作成果的直接表現,所以績效考核表的設計影響著整體績效考核工作的結果。但是,在對員工進行考核時,很多管理者設計出來的表單往往沒有發揮應有的效力,反而挫傷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了員工的工作效率。由此看來,科學地設計一份績效考核表單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每個企業、每個崗位都有其特殊性,考核指標及其權重也各不相同,所以考核表的設計應針對不同情況專門來設計。
  • 績效考核體系設計的六個關鍵步驟
    既一時無從推薦,又不願因此而落下一個「敷衍」的罪名,於是硬著頭皮將以前設計績效考核方案時的思路粗略列出如下,供友參考。不同ROI特性的指標,對其進行績效考評時需要採用不同的設計:對於常規運營指標,通常採用不設上限的績效激勵方式,以期望得到最大化的結果;對於基本指標,則會在略高於平衡點的位置設置封頂績效,以確保成本可控
  • 流程指標與組織績效、部門績效和個人績效的關聯
    1.工作流程與績效指標企業的流程按其功能可以區分為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兩大類別,業務流程是指以面向顧客直接產生價值增值的流程,流程管理本身要從頂層流程架構設計開始,形成端到端層級化的流程體系。,首先應當海選與流程相關的指標,然後再根據這些指標與個人績效的關聯性,決定考核項與權重。
  • 6個關鍵步驟,解讀績效考核體系設計
    關於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戰略的公司以及不同工種、不同考核時期,都需要有針對性的設計出與之匹配的績效考核體系。那麼在設計這種績效考核體系中,總思路是什麼呢?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春節宅家,微信閒聊。當被友問及「是否有績效設計方面的書籍可供推薦」時,一時語塞。印象中的此類書籍種類繁多,從KPI、BSC到OKR;從MBO到360考評;不一而足。
  • 新年伊始,你們公司績效考核權重調整了嗎?
    今年,我花在新一年度公司績效考核工作的時間和精力,比往年多了許多。而且現在都7號了,還沒有出爐最終方案,已經討論和修改了N稿。原因很簡單,由於2020年的績效考核結果太差了,而且每個月銷售目標預測太難,已經無法再用往年那套老規矩了。
  • 績效考核數據更新規範
    1.績效考核數據的更新(1)績效考核指標的更新:企業在初次開展績效考核項目時,所設定的考核指標往往是抽象的,考核指標可能並不是被考核人的關鍵績效指標,隨著績效考核的逐漸完善,原來制訂的考核指標有些每月已經都能
  • 績效考核數據分析運用
    (4)考核指標評價只有衡量標準,一般衡量標準計算公式為:得分=績效係數×權重×100%;對於如何計算該考核指標無明確公式規定的指標,在考核過程中容易對如何計算考核指標產生歧義的,明確計算公式。(5)各部門按照自己的工作內容制訂每一項工作的考核指標,對於工作內容沒有進行系統的整理規劃整合,導致每位員工的考核指標普遍在8個以上,工作分散,重點不清晰,績效改善提升點不明顯,考核指標數量較多的部門要精減考核指標。
  • 分享:績效考核表的設計步驟 (內附案例數據圖表)
    所以,我們在設計績效考核表時,要統籌規劃,確保表單內容能完全覆蓋該崗位核心工作。重點說明三個內容:1.績效考核表的設計(1)績效考核表設計規範:績效考核表是績效考核的直接工具,也是前期績效考核准備工作成果的直接表現,所以績效考核表的設計影響績效考核工作的結果。
  • 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設計有四個步驟
    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設計程序有四個步驟,其中第一個步驟就是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採用科學的方法收集工作信息,並通過分析與綜合所收集的工作信息找出主要工作因素,為工作評價與員工錄用等提供依據的管理活動通過對工作輸入、工作轉換過程、工作輸出、工作的關聯特徵、工作資源,工作環境背景等的分析,形成工作分析的結果——職位說明書。具體參見圖。
  • 績效指標設置及推行的八大藝術
    為什麼要設置這個考核指標來考核這個部門或者這個崗位?這個問題是在做績效計劃,給被考核對象分配責任指標目標會遇到的首要問題。要順利的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清楚地知道指標設計的依據。2.上一級的指標目標源於所在組織的戰略、年度計劃、年度預算。3.部門及崗位的指標目標除了來源於上一級指標目標,還取決於部門與崗位的年度工作計劃、部門與崗位的工作職責、作業流程等。任何一個組織的考核指標設計的依據,只能出自以上三點。所以考核指標設計就不應該脫離組織戰略、年度計劃、年度預算、職責、流程。
  • 乾貨:公司部門、高管、員工績效考核量表設計
    公司高管績效考核量表設計公司對高管績效考核量表進行設計時,高層管理人員的考核指標要與企業整體效益相結合,能夠比較全面且重點突出地反映公司的經營公司對高管績效考核量表進行設計時,可選擇三種維度。(1)平衡計分卡思路應用平衡計分卡的基本思路,即設置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及學習發展四個維度,通過客戶、內部運營及學習發展三個維度指標的驅動,來保證財務維度指標的最終實現,進而實現企業的經營戰略。
  • 如何讀懂一張績效考核表
    做績效管理要用到表格,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很多人認識績效管理就是從績效考核表開始的,我本人也如此。2000年,我第一次做績效考核工作的時候,第一步就是上網搜索考核表格,進行參考,為了讓這項工作更具具備行業針對性,公司總經理還專門從以前供職的西門子公司要來他們正在使用的考核表。於是,我的績效管理生涯中第一次績效考核設計就圍繞著表格的編制和填寫展開。
  • 績效考核體系設計
    績效考核體系設計績效考核體系是由一組既獨立又相互關聯且能較完整地表達評價要求的考核指標組成的評價系統。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有利於評價員工的工作狀況,是進行員工考核工作的基礎,也是保證考核結果準確、合理的重要因素。績效考核體系的設計原則1.設計原則(1)以目標為導向績效考核體系的設計一定要堅持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導向。
  • 企業設立績效考核指標庫的「八部曲」缺一不可!(值得學習)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績效考核的人,在確定好各部門績效考核指標後,要主導建立績效考核指標庫,這對做好績效考核的總結與分析很有必要。那麼,什麼是績效考核和指標庫呢?績效考核指標一般是由考核項目和該項目的達標標準構成,比如業務員,銷售額目標1000萬元為考核指標,銷售額為考核項目,1000萬元為考核指標。指標庫是指企業所有績效考核指標的總和。
  • 確認考核指標分析現狀
    績效溝通是績效管理的核心,是指考核者與被考核者就績效考評反映出的問題以及考核機制本身存在的問題展開實質性的溝通,並著力於尋求應對之策,服務於後一階段企業與員工績效改善和提高的一種管理方法,在員工籤名之前,與部門經理及員工個人就績效考核指標、目標與權重進行充分溝通,達成共識,以便於績效考核工作順利推動,績效溝通在整個人力資源管理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