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炎熱的夏天,相信大多數朋友都有在汗流浹背的情況下直接跑進空調房的經歷,殊不知讓人迅速冰爽的空調竟然可能成為健康的一大殺手,今天就跟大家講講空調病。
現在的夏天,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大多數人都泡在空調房裡,不少人泡出了「空調病」。空調病是指人們長期處在空調環境中而出現一系列病症,也叫做空調症候群,輕者可出現疲勞、頭暈、頭痛、咽癢、鼻塞流涕、不停打噴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膚乾燥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記憶力減退、耳鳴耳聾、皮膚容易過敏、關節酸痛、發燒、嘔吐、腹瀉等,甚至會出現口眼歪斜、面癱、女性月經不調、男性陽痿等症狀。
《黃帝內經》有雲:「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天陽光充足,陽氣充沛,人皮膚毛孔更容易打開,蒸蒸汗出,一來有利於天然的陽氣升發,二來有利於去除體內的溼氣、寒氣,疏通氣血經絡。中醫認為,順應季節的變化是最好的養生方法之一,適當地感受夏天溫熱的氣候對身體是有好處的,若人為的幹預過度,造成夏天體內寒氣的入侵,則會抑制體內陽氣向上、向外生發,不利於溫養自身陽氣,更不利於去除體內的寒氣,甚至可能感受風寒邪氣的入侵,最終引發一系列的病症,即空調病。
現代醫學認為,夏天空調房室內外溫差大,人體內環境較難迅速適應,故容易造成局部冷痛、胃腸功能紊亂、神經系統調節失衡、抵抗力下降等;空調房中溼度太低容易引起人體口、眼、鼻、咽、皮膚等與空氣直接接觸的部位局部乾燥或受損;此外,空調機清潔不到位容易藏細菌或病毒,再加上空調房中密閉性強、空氣流動性差、陽光不足,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大大提高了感染病原體的機率,交叉感染的機率也增大。尤其是現在處於疫情特殊時期,要儘量保持室內通風,開窗透氣。
▢ 呼吸道:鼻塞、流涕、打噴嚏、咽喉不適、咽幹、咳嗽等。
▢ 胃腸道:食欲不振、腹脹、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
▢ 皮膚:皮膚乾燥、發紅、發癢、容易過敏等。
▢ 精神狀態:疲倦乏力、頭暈、頭痛等。
▢ 關節肌肉:腰、背、關節疼,關節僵硬、活動不利、肌肉酸痛等。
▢ 神經系統:皮膚麻木感、口眼歪斜、面癱等。
▢ 生殖系統: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男性陽痿、陰囊冷痛等。
▢ 免疫系統:容易感冒或感冒後恢復時間長等。
夏天長期處在空調房環境中出現以上1條以上的症狀,且超過2周或反覆出現者,就可以初步判斷是空調病了。
在密閉空調房中待的時間不要過長,每天應定時多次打開窗戶通氣換氣。
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5~8度,室溫在26℃左右為宜,相對溼度建議在40~60%之間。
長期泡在空調房的人群,要保證每天有適當的室外活動,適量曬太陽,多喝溫開水,促進體內新陳代謝。
切忌讓通風口的冷風直接吹在身體上,尤其是頭頸部和背部,特別是身體大汗淋漓時直吹空調,最容易導致風寒入體或風寒感冒。必要時可以安裝空調風口擋板。
要注意頸椎、膝關節、雙腳丫、女性小腹部等部位的保暖,在空調房中最好準備一個小毛毯必要時候可以蓋上,儘量不要光著腳丫。
空調房內環境較為密閉,嚴禁在室內吸菸。注意室內衛生,定期搞衛生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空調機子要定期清洗。
中醫認為,患有空調病的人多為寒邪襲表或寒凝體內,治療多以辛散溫化為主,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款可以疏散風寒、健脾暖胃、通調陽氣的食療方。
功效:
驅寒暖宮,理氣解表。
做法:
生薑1~3片,紫蘇5克,綠茶或紅茶3~5克,蜂蜜適量。開水悶泡。
用法:
淋雨、受寒後,喝一杯生薑紫蘇茶,微微出汗能起到驅寒保暖的功效。長期呆在空調房的女性,用作驅寒兼以暖宮,一周可用1-2次。四季都適用。
忌用:
✘ 體熱者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女性提醒:
✘ 孕期慎用;
✘ 經期慎用;
✔ 囊腫、肌瘤、囊腫的女性去蜂蜜使用。
俗話說「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人的代謝能力、免疫能力。
中藥泡腳最早記載於晉代《肘後備急方》,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使用祛溼驅寒的藥材,不僅能夠驅除體內的寒溼之氣,還能有效地促進氣血的流動、經絡的通暢、強化體質。長期身處空調房的人群,或多或少都收到寒溼邪氣侵襲,尤其是已經出現空調病的朋友,可以常用驅寒除溼的中藥泡腳。
功效:
芳香化溼,和中醒脾,解表散寒。
做法:
幹藿香、佩蘭葉各30克。
上述藥材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煮開後小火濃煎10分鐘左右,兌溫水泡腳。
用法:
暑天脾虛溼困、或常吹空調的人群最適用,如經常感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胸悶腹脹、腰膝怕冷、大便三不淨(拉不乾淨、擦不乾淨、衝不乾淨)者一周可用2-3次。用作預防每周1次。四季都適用。
忌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體熱者慎用;
✘ 風熱感冒等熱性疾病者慎用。
女性提醒:
✘ 孕期禁用;
✘ 經期慎用;
✔ 增生、肌瘤、囊腫的女性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