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雞蛋,大家都知道它很營養,也經常會給孩子吃。
的確,雞蛋很有營養,幾乎含有人體需要的所有營養物質,而且還很容易被吸收利用。
雞蛋中的蛋白質,能促進寶寶的成長發育、提高抵抗力、預防貧血;蛋黃中的卵磷脂,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葉黃素和玉米黃質,還可以保護孩子的眼睛。
很多家長知道雞蛋的好處,老想著給孩子多吃一點,但是雞蛋吃多了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那雞蛋怎麼吃才更有營養、孩子好吸收呢?
對於幾乎天天都要吃的雞蛋,媽媽們可能會有一些困惑,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雞蛋這個家庭寵兒。
雞蛋這麼好,一天給孩子吃幾個更好呢?
其實孩子每天吃多少,怎麼吃,是需要根據孩子的脾胃功能、消化情況來判斷,每個孩子的情況也是不同的。
有些媽媽總擔心孩子吃不飽,時不時的在吃完飯以後,還要給孩子再吃個雞蛋,或者孩子喜歡吃,就讓孩子多吃幾個。
其實,孩子的胃比你想像的小多了。
3歲左右孩子的胃,比1個雞蛋大不了多少,如果孩子吃上2個、3個雞蛋,再加上主食,孩子就會很難受。 現在,很多孩子的脾胃功能都比較弱,消化情況也不是很好,每天吃太多雞蛋,就是在給脾胃增加負擔,脾胃運化不過來,會導致孩子積食,反而幹擾孩子的生長。
其次,每個蛋黃中,含有292mg的膽固醇,膽固醇攝入太多,還會給孩子的心腦血管帶來隱患,膳食指南中也明確指出:
每周吃雞蛋不要超過7個
所以,如果孩子脾胃好、消化好,每天最多吃一個就可以了,基本能滿足孩子每天所需的營養。 如果孩子的消化情況不好,那就要少吃,或者先停下來不吃,媽媽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來判斷。
雞蛋怎麼做才更有營養好吸收?
首推雞蛋羹
有些媽媽會說,雞蛋羹不會損失雞蛋的營養嗎?
其實雞蛋羹相比其他的做法,更容易被孩子吸收和消化,雖然會損失部分營養,但對孩子已經完全足夠了。
尤其是對於脾胃功能弱、消化情況也不太好的孩子,想補充雞蛋的營養,雞蛋羹就是最合適的。
其次是水煮蛋
水煮蛋能保存雞蛋100%的營養,也不會改變雞蛋的性味特點,可以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
關於雞蛋的那些謠言
謠言:「雙黃蛋都是給母雞打了激素的」
正常情況下,母雞每天會排一顆卵黃,產生正常的雞蛋。
如果母雞連續兩次排卵的話,這兩個卵黃就會包在一起,變成雙黃蛋,甚至還會出現「三黃蛋」之類的。
謠言:「生雞蛋營養更豐富」
有的人覺得食物加熱後會有營養流失,因此生雞蛋營養更豐富。
實際上,生雞蛋的蛋清中存在一種叫做「抗生物素」的物質,會影響人體對雞蛋營養吸收,而且生雞蛋也容易被細菌汙染,有一定的安全風險。所以,不建議生吃雞蛋。
謠言:吃雞蛋能補鐵
蛋黃中鐵含量堪稱豐富,但很難吸收
蛋黃中雖然鐵含量豐富,但是蛋黃中一種叫做「卵黃高磷蛋白」的物質會抑制鐵吸收,蛋黃中鐵的吸收率只有 3% 左右。
因此,通過吃紅肉、動物血等方法補鐵,會高效很多。
謠言:蛋殼顏色與營養有關
紅雞蛋,白雞蛋,都是雞蛋!
雞蛋皮顏色是一種「卟啉」物質,與雞的品種有關,但二者營養價值沒差別。紅皮還是白皮,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的雞蛋吃就好。
謠言:土雞蛋營養更高
其實土雞蛋和養殖雞蛋營養差別不大
土雞是指散養的,主要以蟲子、蔬菜和野草為食物的雞。很多人都覺得土雞的營養豐富,所以「土雞蛋」應該比養雞場裡圈養的、吃飼料的「養殖雞蛋」更好。
根據檢測數據:土雞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鈣、鋅、銅、錳含量略多一些,而脂肪、維生素 A、維生素 B2、煙酸、硒等略少一些。
總體來說,土洋雞蛋營養價值相差不大。
不過,由於雞吃食等因素,土雞蛋中可能含有一些風味物質,讓人覺得味道更好。
謠言:雞蛋豆漿不能同食
豆漿雞蛋可以任意搭配
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抑制蛋白質的消化,影響雞蛋的營養吸收。
但只要豆漿充分煮開,這種物質就被破壞,並不會影響蛋白質消化吸收。
早餐喝豆漿時,請任意搭配白煮蛋、茶葉蛋、荷包蛋,完全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