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打粉和小蘇打絕對不一樣!很多剛學烘焙的小夥伴,
看到小蘇打和泡打粉就會犯難,
為了讓你們輕鬆掌握使用訣竅,
小編特地給你們整理了
二者的區分和使用攻略,
還在傻傻分不清的親,可要看仔細了!
又稱
蘇打粉或碳酸氫鈉。關於小蘇打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首先,小蘇打是鹼。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在學校做的科學實驗,把小蘇打和醋混在一起,然後就會有泡泡冒出來?當你把小蘇打(鹼)和醋(酸)混合時,就產生了化學反應,而這個反應的產物便是二氧化碳。我們在烘焙時餅乾、蛋糕、麵包等就會發生同樣的反應。
當配方中用到小蘇打(鹼)時,通常都會含有需要某種酸性成分。比如酪乳、紅糖、酸奶、檸檬汁、醋、韃靼奶油、糖漿、蘋果醬、天然可可粉(非荷蘭工藝)或蜂蜜。
這些酸都會和小蘇發生打反應,從而產生二氧化碳,讓你烘焙的食物進行發酵。小蘇打的濃度比泡打粉要強3-4倍。所以發酵時並不是小蘇打加得越多越好的。過多的小蘇打會導致中和反應過盛,餘下的小蘇打會讓你的食物中含有金屬的、肥皂的味道。
建議大家每1kg麵粉中放入5g小蘇打就足夠了。小蘇打在受熱時能使焙烤食品發酵。但只有在與酸中和後,才能消除它的金屬、肥皂味。
泡打粉中含有小蘇打。它是小蘇打、酒石霜(一種幹酸)和玉米澱粉的混合物。現在,大多數泡打粉都是雙作用的。這意味著第一次發酵發生在泡打粉變溼的時候,這個過程就像你把乾粉和溼粉混合在一起的時候。第二次發酵則發生在發酵粉加熱時。
因為泡打粉中本就含有一種酸來中和其中的小蘇打,所以當一個配方中不含其它酸性成分時,我們就可以使用泡打粉。即使在有酸性成分的配方中,我們仍然可以使用發酵粉作為發酵劑。用泡打粉發酵的時候
建議大家每250g麵粉中放入5g泡打粉就足夠了。
有些配方中既需要泡打粉又需要小蘇打。通常這些配方中含有某種酸(酸奶、紅糖等),但酸和小蘇打產生的二氧化碳不足以使配方中的麵糊發酵。此時就需要加入泡打粉來
加強麵團的發酵了。另一種同時使用泡打粉和小蘇打的原因則是它們
會同時影響麵團的顏色和味道。如果你只有小蘇打的話,那你可以用它來代替泡打粉。但是,你需要使用
原來1/4的小蘇打才能獲得對等的發酵量。而且前提是你要在烘焙過程中需要
加入更多的酸性成分,這樣可能會改變烘焙食品的味道和質地。
所以,我們在烘焙的過程中,儘量還是依照配方上的量和步驟進行操作,儘量不要拿其他成分去替代。
檢測小蘇打:在一個小碗裡倒入45ml蒸餾過的白醋。加入2.5g小蘇打。輕輕地攪拌一下。如果蘇打粉是新鮮的話,這種混合物就會迅速起泡。如果沒有反應,更換新的小蘇打。
檢測泡打粉:
在一個小碗裡倒入45ml溫水。加入2.5g泡打粉。輕輕地攪拌一下。如果泡打粉新鮮的話,混合物會適度起泡。如果沒有反應的話,那就可以更換新的泡打粉了。
為了保證發酵粉的新鮮,建議大家每隔三個月需要更換新的泡打粉和小蘇打,可以在容器的底部標註好這些材料的使用日期。
關於小蘇打、泡打粉的分辨技巧
你們都get了麼?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