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六種叛逆行為,一定要糾正

2020-10-03 田爸開箱

一到兩歲的孩子會有第一個叛逆期,他們開始具有自我意識,會有很多叛逆行為,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能覺得他還小就放任不管,一定要及早糾正。

1.到處亂畫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小傢伙都喜歡亂寫亂畫。雖然這是一種創造力,但是如果孩子不分地點到處亂畫,比如在牆上或是家具上亂畫,這種行為就是搞破壞。如果一味地縱容孩子的這個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覺得他人的東西破壞了也沒關係。這時,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然後為他準備一個專門的黑板壁紙,或是畫紙。

2.亂扔東西

喜歡扔東西也是孩子常有的行為,可能這也是他們進行學習探索的方式。家長可以明確告訴孩子哪些東西可以扔,哪些不可以扔,還有哪兒能扔,哪兒不能扔。雖然我們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行為,多賞識他,但是該制止的時候也要制止。家長要告訴孩子亂扔東西可能會妨礙到別人。

3.亂翻玩具不收拾

現在有很多成人都有個不好的習慣,找東西時亂翻一氣,事後卻不收拾。這個習慣就是小時候沒有糾正才保持到現在。所以,在孩子玩玩具時,如果看到他對某些玩具沒有興趣了,就趕緊提醒他把玩具要收起來,如果不收起來的話,下一個玩具就不能玩。這時,家長就需要堅定一點,糾正了不收拾的壞習慣,會讓寶寶受益良多。

4.打斷大人說話

孩子總是希望大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希望大人一直關注自己。有的媽媽在打電話時,孩子可能就不停地「媽媽媽媽」,想要媽媽關注自己。這種行為一定要及早糾正,否則不僅給人不禮貌的感覺,還會把壞習慣延續下去。

5.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特別強的獨佔欲,沒有什麼物權意識,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所以表現出一種「自私」,認為爸爸媽媽的東西都是他的,所有的好東西都是自己的,什麼都要據為己有。尤其是出門在外,這種行為更是要不得。

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跟他說這樣東西是誰的,那樣東西是誰的,告訴他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

6.搶別人的食物

很多孩子會在自己碗裡沒有甚至還有食物的時候,搶別人碗裡的。或者是,他不搶,就惡作劇似的攪和兩下別人的碗。這種行為需要制止。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吃自己碗裡的食物。

相關焦點

  • 家長這3種行為,容易使孩子變得叛逆,孩子叛逆應該如何教育?
    通常孩子在一定時期都會表現出叛逆,性子倔強,不聽家長的話,有的則成為了熊孩子,到處搗亂,這成為了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大難題。但是為了不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也要注意避免以下3點:如果孩子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這樣會讓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變得疏遠,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嚴厲地斥責孩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要不要說是一個孩子呢?
  • 孩子若有這幾個行為,別慣著,一定要及時糾正。
    2、熊孩子的行為,搗亂惹事,沒有公共感還有的孩子在家中霸道習慣了,出門在外也是如此,完全不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比如在圖書館大喊大叫、公交車上打鬧等等,家長總認為孩子年紀小長大就好了,但這種想法卻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熊孩子」。而且孩子在公共場合胡來也是打父母的臉。
  • 孩子太過叛逆?家長了解海格力斯效應,快速糾正孩子的叛逆
    所以在這些壓力之下孩子自然變得焦慮,甚至也會因為沒有辦法忍受這些壓力,出現叛逆的情況。3、曾經孩子對父母沒命是從還有一些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叛逆的情況,也和他們從前對父母唯命是從,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是有著一定的關聯。當他們一旦有了自主意識,有了主權時,就會開始做出反抗的行為,開始叛逆。
  • 熊孩子趣事:叛逆的小光頭,難道「熊」也會遺傳嗎?
    最近,經常在網上看到家長吐槽熊孩子的視頻,這些熊孩子有的嬌憨可愛令人捧腹,有的精靈古怪令人瞠目,還有的欠手欠腳令人討厭、甚至令人髮指。其實,現在的熊孩子,如果放在我們小的時候,基本上全部都算是乖寶寶了。我們小時候家裡子女眾多,社會動蕩,爹媽又忙於工作,孩子們全部都是放養,要是使起壞來,真敢上房揭瓦。
  • 熊孩子養成記:這6種行為最容易慣壞孩子,家長要注意
    我也總結了6種行為,這6種是最容易慣壞孩子的,家長們時刻警惕!:這6種行為最容易慣壞孩子,家長要注意!這樣的孩子是會吃虧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您一定要明確一點,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就是父母,只有將自己的位置擺正,才能正確地教育孩子。
  • 「熊孩子」的任性,源於家庭教育缺位,家長的「懷柔」要設置底線
    讓人不禁感嘆:「熊孩子」可真是敢想敢做、膽大包天啊。玩笑歸玩笑,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熊孩子」的任性行為也要及時糾正。為此劉女士諮詢了教育專家,了解到正是由於自己和丈夫的教育缺失,平時對待孩子缺少底線,所以才造就了現在的任性寶寶。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應該如何糾正「熊孩子」的任性行為吧。
  • 《我的世界》六種可能會造成遊戲崩潰的行為,新手嘗試過幾種呢?
    《我的世界》MC可能會造成遊戲崩潰的六種行為,熊孩子試過幾種?《我的世界》六種可能會造成遊戲崩潰的行為,新手嘗試過幾種呢?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裡面,由於自由度極高,玩家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發現,導致有一些過分的行為會讓遊戲崩潰。
  • 孩子這幾種行為,很容易讓人心生厭惡,不要讓你的孩子變成熊孩子
    每個孩子在家裡都是小少爺,小公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對於自己的孩子,總是非常寵愛的,總是有一種護犢子的行為,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有些孩子會因為家長過於溺愛而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雖然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但是愛孩子也要有一定的分寸,立的規矩,一個都不能少,不然的話,孩子會逐漸長成渾身都是毛病的樣子,會變得人見人厭。
  • 孩子愛叛逆、耍性子?家長發脾氣是下下策,可以試著這樣糾正
    雖說孩子叛逆是兒童成長必然要經歷的事情。可是孩子為何會有叛逆表現,是什麼原因加深了孩子的叛逆行為,爸爸媽媽也要有所了解,才能幫助孩子走過叛逆期。眾多教育學者研究發現,孩子叛逆行為與叛逆心理的出現,與爸爸媽媽的關係,家庭生活有很大的關係。
  • 孩子出現這5種行為,說明沒教養,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糾正
    導讀:孩子出現這5種行為,說明沒教養,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糾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現這5種行為,說明沒教養,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糾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出現這4種叛逆,該打就打,父母別慣著
    面對孩子6歲前出現的4種叛逆,父母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孩子。這4種叛逆,該打就打1、不尊重長輩,沒有禮貌孩子對待長輩沒大沒小,不懂禮貌,甚至會惡言相向,這種情況父母不能一直慣著,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禮貌。
  • 「熊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家長該管教就要管教,慣著只會害了娃
    但是對於孩子,家長該慣著還是得慣,該管教的時候也一定要管教。不能因為孩子的年紀小就捨不得去責罵孩子,等到孩子長大了,養成一身壞習慣,父母想管教都遲了。比如說對於一些「熊孩子」身上的這3種行為,家長該管教就要管教,慣著只會害了娃。
  • 學生常見幾種類型叛逆心理,家長要了解下,做到「對症下藥」
    幾乎所有學生都有叛逆心理,但是一個學生的叛逆心理也不一樣,想幫助學生消除他們的叛逆心理,請理解他們的叛逆心理,根據個人的不同,解決藥物,安全有效地引導孩子的叛逆心理,這裡總結了學生常見的一種反叛心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學生常見幾種類型叛逆心理,家長要了解下,做到「對症下藥」。
  • 孩子從小就有這行為,長大註定叛逆不孝順,家長趕緊拉回家管教
    小崔有次經過那孩子身邊,就因為多看了幾眼,那孩子在地上撿了個石頭往小崔身上扔,還做出吐口水的鬼臉行為,這讓小崔很驚訝,一個五六歲大的孩子,怎麼會有這種行為。後來小崔還聽說這孩子在幼兒園愛和人打架被學校勸退了,這孩子長大還能得了?如果自己將來有孩子,只要發現孩子有這種毛病,我肯定要拉回家管教啊。你家孩子有這種特徵,家長可要好好管教,不然長大會更麻煩。
  • 如何讓孩子不那麼叛逆?從避開"反彈效應"開始,父母要自省
    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存在的,然後腦海裡對父母的叮囑和教導,基本上是拒絕的:"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出現逆反心理的孩子,就容易越管越叛逆。父母說往東,他們偏偏要往西。父母說不準玩火,他們偏偏要作死玩火。
  • 孩子性格叛逆,家長要堅持這3大底線,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行為
    所以,家長要細心地澆灌、施肥,呵護孩子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還要教育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再跟著風「走」,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形成一個正確的是非觀。 孩子性格叛逆,家長要堅持這3大底線,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行為。 1.懂得尊重他人 這個時期的孩子處於一個特別的階段,感覺自己什麼都懂了,開始把自己當做「大人」,有了自己的想法。為了顯示自己的成長,甚至可能會頂撞父母,瞧不起大人的言行,夜郎自大,產生很多不禮貌的行為。因此,家長必須要堅持的第一個底線,那就是一定要尊重他人。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會有這3種行為,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直言: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1.吃飯時大聲喧譁,亂跑亂動 現在家庭衣食無憂,並且只有一個寶寶,很多小朋友吃飯,都是大人端著飯碗追著餵飯。這樣的習慣非常不好。
  • 「熊孩子」該這麼治,學會這六招,和「熊孩子」說再見
    孩子總是不聽話,父母又無計可施,說也說了,打也打了,還是不聽話,學會這六招,遠離」熊孩子」 一、控制教育孩子的時間大多數的父母一講起來就沒完沒了,孩子面對這種情況只會左耳進右耳出,不會聽父母的廢話,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講道理的時間長度。
  • 孩子如果有這2種行為,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以防萬一
    如果孩子有這種行為,父母可以像這樣糾正它!良方不再百依百順兒童中這種個性的發展與成人密不可分,父母的放縱和溺愛會導致兒童這種人格的發展,因此,父母必須首先改變態度,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而要讓孩子知道萬事萬物都無法圍著自己轉
  • 孩子吃飯時有3種表現,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不然將來多半被嫌棄
    其實孩子可能並不懂他這種行為代表什麼,但是作為家長來說教育一定是不到位的;這樣的孩子如果不能得到糾正,長大後一定會很自私,將來某一天也會和今天一樣被人嫌棄。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在吃飯時有不良的表現時,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否則孩子將來一定會被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