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兩歲的孩子會有第一個叛逆期,他們開始具有自我意識,會有很多叛逆行為,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能覺得他還小就放任不管,一定要及早糾正。
1.到處亂畫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小傢伙都喜歡亂寫亂畫。雖然這是一種創造力,但是如果孩子不分地點到處亂畫,比如在牆上或是家具上亂畫,這種行為就是搞破壞。如果一味地縱容孩子的這個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覺得他人的東西破壞了也沒關係。這時,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然後為他準備一個專門的黑板壁紙,或是畫紙。
2.亂扔東西
喜歡扔東西也是孩子常有的行為,可能這也是他們進行學習探索的方式。家長可以明確告訴孩子哪些東西可以扔,哪些不可以扔,還有哪兒能扔,哪兒不能扔。雖然我們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行為,多賞識他,但是該制止的時候也要制止。家長要告訴孩子亂扔東西可能會妨礙到別人。
3.亂翻玩具不收拾
現在有很多成人都有個不好的習慣,找東西時亂翻一氣,事後卻不收拾。這個習慣就是小時候沒有糾正才保持到現在。所以,在孩子玩玩具時,如果看到他對某些玩具沒有興趣了,就趕緊提醒他把玩具要收起來,如果不收起來的話,下一個玩具就不能玩。這時,家長就需要堅定一點,糾正了不收拾的壞習慣,會讓寶寶受益良多。
4.打斷大人說話
孩子總是希望大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希望大人一直關注自己。有的媽媽在打電話時,孩子可能就不停地「媽媽媽媽」,想要媽媽關注自己。這種行為一定要及早糾正,否則不僅給人不禮貌的感覺,還會把壞習慣延續下去。
5.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特別強的獨佔欲,沒有什麼物權意識,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所以表現出一種「自私」,認為爸爸媽媽的東西都是他的,所有的好東西都是自己的,什麼都要據為己有。尤其是出門在外,這種行為更是要不得。
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跟他說這樣東西是誰的,那樣東西是誰的,告訴他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
6.搶別人的食物
很多孩子會在自己碗裡沒有甚至還有食物的時候,搶別人碗裡的。或者是,他不搶,就惡作劇似的攪和兩下別人的碗。這種行為需要制止。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吃自己碗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