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有理數》是初中數學的入門課程,從這一章就腳踏實地地學習,夯實基礎。才能建立信心,為初中三年的長跑取得心理和成績上的領先優勢。學好《有理數》需要學會建立知識框架、明白學習目標、掌握考點等。
要建立知識結構圖,需要明白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通過知識結構圖,我們就有了更明確的學習目標:(1)理解正負數的意義,掌握有理數的概念;(2)理解並會用有理數的加、減、乘、除和乘方五種運算法則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3)學會藉助數軸來理解絕對值、有理數比較大小等相關知識;(4)理解科學記數法,有效數字及近似數的相關概念並能靈活應用;(5)體會數學知識中體現的一些數學思想。
「萬變不離其宗」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很少人明白數學的「宗」是什麼?數學的「宗」不是高深莫測,它就是基本概念。理解清楚概念,我們才能更好地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千萬別忽略基本概念,對於概念要做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計算是學數學的基礎和基本工具,尤其對於七年級來說,培養嚴謹的計算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在有理數的運算中需要注意這些問題:(1)把減法轉化為加法時,要注意減號和減數的性質符號要同時改變,對多個有理數相加減的題目,要觀察數的特徵,能利用運算律時,要利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2)運用運算律時要注意符號問題;(3)求乘方的運算時,如遇到底數是帶分數,要先將帶分數化成假分數;還要注意由括號位置不同而產生的差別。
科學記數法和近似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運用,科學記數法只是改變數的形式,不改變數的大小;而近似數是通過四捨五入得到的數,數的大小有概念,所以用≈表示。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需要注意單位的統一。
規律探究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創新能力、靈活應用能力,近幾年在考試中常出現這類題。解決這類題可用特例助思,探究規律,這類題主要是通過觀察分析,從特殊到一般來總結髮現規律,並將規律表示出來。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學好初中數學需要從學《有理數》開始,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