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精品行書,米字格集字《太極拳論》欣賞,學趙體行書的首選

2020-12-13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趙孟的字雖說飄逸,但是他和智永禪師的字在美研之外,還含有十足的崩勁。崩的筆法的完成可以靠輕微捻管(或稱轉筆)。寫豎時偏左崩還是偏右崩要看具體筆畫而定,寫橫時偏上崩。崩勁會使字體豐滿有力,且帶有篆書筆意。在學習秋聲賦,同時學習聖教序。以前一直寫曹全碑,但是悶頭練了很久之後,被一個老師傅告知,曹全碑是集大成作,後人再沒有機會超越的隸書經典。所以國展幾乎沒有寫曹全的,初學者倒是可以從曹全入手,體會線條和結構等書法基礎要素。

寫曹全碑有一個誤區,就是過於注重筆畫的流暢,而疏忽了字的結構。我個人覺得,字的結構是隸書能在眾多戰國金文和進階篆文之後成為規範文字的重要因素。點畫之間,橫豎之間的距離和位置關係非常重要。初學先求形象即可,中期輔以線條的剛柔,曲直把控。中後期集字成作自如,後期……我不知道後期怎麼樣……因為大家後期的曹全碑已經都不全是曹全碑了,會結合好大王,禮器碑,乙瑛碑各種魏碑一起雜糅著寫,力求革新突破。

趙孟精品行書米字格集字《太極拳論》欣賞:

書者介紹

趙孟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相關焦點

  • 每天9個字,趙體行書臨習經驗分享+原帖米字格單字
    聲明:單字內容是趙孟行書原帖製作,分享經驗是小編平時臨習所得所感,若有不足之處還望批評指正。今天的更新內容是: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奔:這個字原來「大」字底下是「卉」連寫起來就成了下圖的樣子,「大字頭」撇長反捺短,形成左低右高的形態。接下來的部分橫短,豎鉤起筆位置垂直對齊於上方「大字頭」橫與撇相交點,看米字格中豎中線對齊便可知。最後注意右邊「橫折勾」收筆比較低。童:橫向筆畫特別多,注意每個「橫畫」的長度都是不相同的額,「橫畫」之間的間距基本相同。
  • 趙體書法教學,字帖十分珍貴,建議珍藏!
    很多朋友在學習書法的時候,很喜歡趙孟(fu字庫問題,有可能不顯示)的楷書。趙體風姿卓越,結體妍美。確實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今天儀然為大家分享《趙孟楷書教學字帖》,喜歡趙體的書友們可作學習參考,初學者可用來臨摹。
  • 學習書法可以直接從行書開始嗎?
    那麼我們學習書法是否可以直接從行書直接學起嗎?答案是肯定的,當然可以,這要看學習者的志向,若只是學習寫毛筆字玩玩、修養性情肯定行!如果學習者有志在書法上有成就,成為一名優秀書法家,最好還是從三種正體字開始學習,雖然楷書產生之前就有行書、草書,不過那都是有篆、隸基礎!盛唐楷書發展成熟後,楷書筆法最為完備,所以建議學習書法最好從楷書開始!
  • 「書法問集」95、楷書寫挺好行書卻很醜怎麼辦,練行書有技巧嗎?
    行書和楷書一樣也是一種書體,有自己的技法,需要學習。注意:如果你學的楷書是歐顏柳趙,那麼行書推薦學習王羲之體系。個人建議,初學者不要學習宋四家的行書。怎麼學習王羲之體系的行書先看一下我們的書聖王羲之,為什麼一個人拿毛筆能夠把字寫成這樣。
  • 清代的「趙孟」,書風妍美飄逸,啟功都學他!專家:格調太低
    對於趙孟(字子昂),書壇一直有兩種看法,有人說他超出宋人,直入晉唐,有人說他「因熟而俗」,其中反對最厲害的,當然是傅山等人,他們因人廢字,說其是「書淺俗如無骨」!趙孟的書風,影響了元、明、清,包括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都學習他的書法,尤其清代,由於乾隆皇帝超級喜歡趙孟的書法,所以滿朝上下,皆以學趙體為榮,出現不少優秀的書法家。
  • 田蘊章老師的優質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的真書法,端莊秀麗,好字
    行書常常出現將分開的點畫連起來寫的現象,這就是點畫簡化。輕者由牽絲相連,使點畫成串,重者把數筆寫成一筆。如三點水旁可簡化成兩筆甚至一筆,四點底可用數筆或一筆代替。行書這類連省簡化的和法,近於草書,但與草書又有區別。草書的省連簡化之法,多有定式,不可隨便更改,而行書則隨心所欲,約束較小,這是行書用筆的特點。
  • 從用筆、結字、章法中分析趙孟的行書應該怎樣臨摹
    藏頭護尾,力在字中......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因此,我們可以說趙孟行書流美外現、內含骨力的行書風格與其用筆有著相當大的內在關聯。通過對趙孟行書的分析,我將他主要的用筆特點總結為三點,即方筆圓筆兼用、中鋒側鋒兼用和藏鋒露鋒兼用。在我自身的創作過程中,我始終注意在作品中突出趙孟的用筆,並且力求自然書寫而不露做作。
  • 民間書法家崔德法,3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他的字可進中書協
    崔德法崔德法的行草書法筆力勁道,有趙孟的韻味。沒有多年的墨耕經歷是寫不出這個水平的。單個字分開看都顯得大氣自然,瀟灑自如和奔放,點筆犀利,很好看,賞心悅目。優點是字的結體緊湊有致、筆畫輕重有變、運筆功力深厚、頗有文人氣息。不足是布局行間稍差顯無序,筆畫寫法重複顯呆板。崔德法的書法集魏碑,歐陽詢,趙孟,王字於一體,形成的完全是自已的風格,他的字柔美而不失力度,看似飄逸,實則體現錐畫沙屋漏痕之書法功底!凡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法藝術者都應以蘇先生為楷模。
  • 篆籀筆意,八副顏真卿行書集字對聯欣賞,氣韻太足了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一開始學褚遂良,後來師從張旭,得其筆法。他寫的楷書端莊雄偉,大氣磅礴;行書氣勢遒勁,後世也稱其楷書為「顏體」,對後人學習書法產生巨大的影響。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 趙孟行書書法「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趙孟行書《陋室銘》卷,紙本,縱49、橫131釐米,廣東省博物館藏。趙孟行書《陋室銘》卷共19行,計86字。像是原由冊裝裱成卷。款署「子昂」,鈐「趙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齋」朱文長方印。趙孟行書《陋室銘》卷卷錄書唐劉禹錫《陋室銘》全文。
  • 懷仁集字《千金帖》,後世行書學習的寶典,米字帖手機版更易讀帖
    於是便有了傳承至今的「集字」的方法,就是自名家的帖上選字,重新組合為一篇文章、一句詩文,傳為美談,而且被視為風雅。最先集字的,且最為知名的大概要數唐代懷仁的《集王聖教序》了。因其完美地收錄王羲之行書精華,且單字最多,變化最為豐富,故歷來之書法人無不將其奉為圭臬,可謂學王的寶典。明代的王世貞曾評說此碑「備極八法之妙,真墨池之龍象,蘭亭之羽翼也。」
  • 軟筆字學習入門指南
    他的趙體風格清新飄逸,行雲流水,有仙風道骨之感,楷書裡常含行書的筆法,顯得飄然出世,初學者剛接觸趙體,可能有些不適應,但趙體難學易精,掌握了趙體的規律後,就能放飛自我了。       適合新手學習的行書大家有以下幾位:       趙孟頫的楷書已能入四大家之列了,但他的行書同樣不容小覷,由於趙體字難學易精,且喜好在楷書中融入行書筆法,初學者學習他的楷書可能有些難度,而一旦掌握趙體的楷書筆法特點,再轉向學習他的行書,就變得非常容易了。總之,趙體是初學者從楷書轉行書的最佳選擇。
  • 好帖分享:明朝行書第一帖《飲中八仙歌》欣賞,學行書的首選好帖
    行書則和楷書恰恰相反,行書在臨習古人墨跡時,帖的佔比遠遠大於碑的佔比,其一帖在明代之後保存的基本比較完整,更加的利於學習;其二是碑在雕刻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偏差,不易長久學習。說道這裡很多人就會反問《蘭亭序》不是學行書的最好的教程嗎?沒錯,蘭亭序卻是學習行書的好教程也是行書的最高成就。但是蘭亭序現存的是不是真跡一直都在爭論當中,再者就是蘭亭序不能只作為行書的唯一法帖。
  • 當代行書學習的極品行書字帖欣賞,筆勢雋秀結體瀟灑,真書法也
    行書的學習的第一步就是選帖,帖子是決定你書法發展方向的重要指南針。我們的建議是選擇古帖作為臨習範本,若是有特別喜歡今人的,也可以作為臨習對象。只要你選好字帖,每天堅持寫兩頁,持之以恆,兩個月就可以收效。至於練寫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後臨摹,然後對照找差距。對難寫的字,要分別記下來,專門突破。
  • 趙孟的書風是怎樣形成的?他這樣寫經是個創例
    趙孟《心經》行書冊頁裝,3開。第1開前1開是白描觀音大士像。第3開後第1開是白描韋陀像,後面第2—3開是明王稚登、清張英、張照、勵宗萬等人跋和原梁清標題籤。每單開縱288毫米,橫108毫米。這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趙孟的一件代表作品。它運筆自如,清潤流暢,自成面貌,但細分析起來,卻又感覺它筆筆字字都自有來歷。我們知道,宋代書畫藝術到南宋末年已走向衰退。馬遠、夏珪末流的畫風,大多空闊粗疏,韻味全無。書法也早已失去了北宋的生動神韻,傳世的趙孟堅《自書詩帖》、文天祥《木雞集序》,都說明了這種情況。
  • 趙孟書法欣賞,學會這些楷書結構,你的字也能達到藝術美!
    當我們談到趙孟時,各位書法愛好者肯定會非常的熟悉,那是元朝著名的書法家、繪畫家、詩人,趙孟的才華那是非常的高,而且懂得知識也非常的多,說到趙孟的書法小七是非常的喜歡,而趙孟在書法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的精通,對篆書、隸書、行書、草書特別的擅長,最為漂亮的就是趙孟的楷書,我們都知道趙孟的楷書非常的漂亮,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楷書四大家之一。
  • 經典集字:米芾行書集字對聯11副
    米芾行書集字對聯11副,來源:廣西美術出版社《歷代名家碑帖集字大觀·精編米芾行書集字對聯》米芾的行書代表了他的最高藝術成就。他的作品,大字行書有《虹縣詩卷》、《多景樓詩》等,小字行書有《苕溪詩帖》《蜀素帖》及一些尺牘、題跋等。所有這些墨跡,都具有奇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顯得極有氣勢。當時和後世的人們對米字評價極高。宋高宗趙構說:「米芾得能書之名,似無負於海內……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筆端,故沉著痛快,如乘駿馬,進退裕如,不煩鞭勒,無不當人意。」
  • 清代最美行書,這字寫得超凡脫俗,少有人能做到
    梁詩正書法集到清代後,書風基本固定,主流書風以董其昌、趙孟等人為主,書體多是楷書、行書,其中也有一些優秀書家,向宋、唐、晉的大師們取法,代表人物有林則徐、林則徐等等。梁詩正書法集其中梁詩正的行書為最好,他用筆圓轉、筆勢流暢、縱橫曲折,溫潤秀雅,把行書寫的超凡脫俗,行中帶有楷意,字字流美動人,這樣文人書風,在今天的書壇,很少有人能做到!
  • 田英章常用硬筆字帖欣賞,600個硬筆行書寫法演示,寫好字的首選
    田英章主打的就是楷書,行書確實略遜一些。他是學得二王、歐陽詢、趙孟這一路。所以他的字脫胎於軟筆顏體,渾厚有力,瀟灑健逸。學書法多看看幾位書法家的字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就好,其實吳玉生、顧仲安、盧中南、田英章等等只要是正兒八經練書法的書法家的字都可以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