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大消費板塊強者恆強,乳業、食品中熊貓乳品20%、光明乳業、天潤乳業等多股漲停。
個股之中,又屬次新股金龍魚關注度最高,盤中一度大漲12%,總市值一度突破7500億,但隨後卻快速快速跳水15個點,收盤跌1.7%,市值回到6600億。
瘋狂半月,股價漲逾75%
從12月14日起,金龍魚就開啟一波主升浪行情,短短的16個交易日裡,股價漲幅超過75%,總市值僅次於寧德時代。
金龍魚為國內的糧油行業巨頭,目前市佔率高達39%,比中糧集團、山東魯花和西王食品三者加一起都多,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近1400億。
無論是市值排名,還是行業地位,都符合機構抱團的對象。
基本面撐不起高股價?
雖被譽為「糧油海天」,但金龍魚毛利率卻與海天相差甚遠。據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的毛利率僅為11%,而淨利潤更是只有2-3%左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在近1400億的營收下,淨利潤僅不到51億元。
另外,公司帳上借款高達700多億,2019年利息支出超過28億;然而,與高負債形成對照的是,公司帳面擁有超過600億的現金。
寧願每年支付高額利息,也要手裡拿著現金,為何?業內人士認為,有三大原因:
1、採購原材料。公司存貨帳面327億,卻很少有應付款,可見存貨佔壓了大量資金。
2、經銷商不給力。茅臺的經銷商,交了預付款才能提貨;五糧液的經銷商,辦了銀行票據才能提貨;金龍魚的經銷商呢?財報顯示,預付款很低,應收款不高,也基本沒有票據。公司和經銷商之間主要是現款交易,所以公司在經銷商那裡的影響力也比較有限。
3、分紅。招股書披露了公司2016年以來的財報數據,現金流量表顯示,公司2016年以來現金分紅超過135億!可謂非常慷慨大方了,在每年利息開支20多億的情況下,不急於還款,而是大手筆分紅… …
4、理財。在現金流量表裡,公司每年用來理財的資金進進出出5、600億,但留在帳面上的餘額卻很少。這種操作其實是很可疑的,公司到底是真的去理財(先還貸款啊),還是以理財的名義進行利益輸送?
多家券商看多
不過金龍魚的成長性屢遭質疑,但券商卻是悉數看好。據統計,12月以來就有國盛證券、中銀國際、華西證券、東北證券等多家券商覆蓋。
看多的理由,除了金龍魚自身糧油米麵的行業龍頭地位穩固外,還有另外2大業務為其加成。
據悉,金龍魚的第二大業務則為近兩年關注度較高的飼料原料業務。金龍魚飼料原料業務包括豆粕、菜粕、米糠粕、麩皮等。
國盛證券認為,隨著非洲豬瘟影響減弱,以及生豬養殖市場不斷回暖,金龍魚的飼料業務望恢復至2018年水平。
此外,據最新調研顯示,公司正在準備發力推廣調味品。公司去年將臺灣丸莊醬油品牌帶入國內市場,主打無添加醬油,定位高端產品;
國聯證券[601456.SS、01456.HKEX]認為,今年公司開始布局調味品業務,高毛利產品預計將有效改善公司毛利率水平。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