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6處地名由來 每個名字都有一段神奇往事-上海,大世界,黃浦,得...

2020-12-20 東方網

原標題:故事‖上海36處地名由來,每個名字都有一段神奇往事

  人們常說

  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

  首先要從地名開始

  生活在上海的你

  幾乎每天都會奔波在城市不同角落

  關於上海各個地方名字的由來,

  你知道多少呢?

  上海及其別稱的由來

  上海

  一種說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這句話;另一種說法認為由於當時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

  

  魏晉南北朝時期,「滬」是一種捕魚工具,漁民們用繩子編成網眼系在竹柵上,張開口插入河邊淺灘,魚、蝦、蟹、鱉漲潮時遊進「滬」內,退潮時則被「滬」擋住。後來人們就將上海簡稱為「滬」。

  

  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後來人們就將上海簡稱為「申」。

  上海各區名稱的由來

  黃浦

  得名於黃浦江,黃浦江是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

  靜安

  相傳靜安寺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從今蘇州河北岸遷來,香火甚旺,為江南名剎。

  長寧

  得名於「長寧路」,1901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1899年英國駐滬總領事巴倫·白利南之名命名為白利南路。1943年以四川省長寧縣縣名改稱長寧路。1945年置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長寧區。

 

  虹口

  得名於「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涇浦,東納沙涇港,南入黃浦江。

  徐匯

  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曾於此建立農莊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部分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因這裡曾是兩水匯合處,故稱「徐家匯」。

  普陀

  得名於「普陀路」。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陝西北路間築路,以浙江省佛教勝地「普陀山」之名命名為「普陀路」。

  (原)閘北

  源於蘇州河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建造的被稱為老閘。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被稱為新閘。

  楊浦

  得名於楊樹浦港,原來叫楊樹浦區。後來改稱楊浦區。

  浦東

  黃浦江以東,浦東之名即由此而來。

  寶山

  因山得名,明永樂十年,境內都是海,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誌,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定山名為寶山。

  閔行

  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遊學,卒後葬此,故名閔行。

  嘉定

  以南宋嘉定年號得名。

  奉賢

  相傳孔子高徒吳國人言偃(子遊)曾來此,故取奉先賢之意為名。

  松江

  唐天寶十載(751年)設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此設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民國3年因與甘肅省華亭縣同名,改名松江縣。

  金山

  源名於海中的大小金山。大金山、小金山和浮山,合稱「金山三島」。大金山為上海最高的山峰。

  青浦

  古時稱青龍鎮,因境內有青龍江而得名。青龍鎮到唐朝時,已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故又定名為青浦。

  崇明

  得名於崇明鎮。崇明鎮,約在今崇明縣西部,取「漸積高廣」之意,後坍毀。

  上海其他地名的由來

  外灘

  在上海習慣地名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遊叫做「裡」,河流的下遊叫做「外」。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於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遊稱為「裡黃浦」,下遊稱為「外黃浦」。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又稱外灘。

  陸家嘴

  位於浦東新區西南部,泛指陸家嘴路(爛泥渡路至黃浦江邊)兩側一帶。該地原為黃浦江岸一塊突出的沙嘴,名陸家嘴,因名。現為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位此。江邊設有陸家嘴路輪渡站,建有越江隧道,是聯繫浦東、浦西的要道之一。

  大世界

  1917年在此建成當時遠東最大的遊樂場大世界,故這一帶也被稱為大世界。

  莘莊

  上海縣誌說到莘莊,言此地因在莘溪之畔而得名。

  五角場

  以五條道路呈輻射狀向五個方向伸展,狀如五隻角,稱五角場。

  打浦橋

  以原肇嘉浜上帶浦橋,諧音打浦橋,故名。

  提籃橋

  一說常有香客提著盛放香燭的籃子,過橋去下海廟拜佛,因名;一說橋為瞿藍兩姓所建,名瞿藍橋,音變為提籃橋。

  陸家浜

  原是江蘇崑山一個小集鎮的名字,以吹鼓手而聞名。上海日漸繁華以後,有不少陸家浜的吹鼓手認為這是一個賺錢途徑,便來到上海租房定居下來,專門從事吹奏工作,從此這條街便被叫做「陸家浜路」。

  喬家柵

  泛指襄陽南路、永嘉路交會處附近一帶。1937年創建喬家柵食府,以經營豬油百果松糕、粽子、擂沙團等特色點心聞名遐邇,而成為區片名。

  八埭頭

  位於平涼路、通北路交會處附近一帶。以八墚磚木結構裡弄房屋為名。(已於2016年因棚戶區改造而淡出歷史)

  九畝地

  位於露香園路、大境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原為顧氏露香園的一部分,露香園荒廢后,園內的青蓮座改為青蓮庵。清嘉慶年間,在青蓮庵東南側闢演武場,佔地約9畝,稱作「九畝地」。

  忻康裡

  泛指康定路、萬航渡路交口處東南一帶。1929年鬱氏在此建二層石庫門房屋187幢,為祝福其妻忻氏,改名忻康裡。

  居家橋

  相傳因昔介壽橋附近,入夜磷火(舊稱鬼火)熒熒,遂稱橋為鬼家橋。形成村落後,雅化為居家橋。(上海話裡鬼、居讀音相近)

  新開河

  清同治年間開鑿新河,東通黃浦江,西接城濠,北通洋涇浜,俗稱新開河,西方人則叫它洋涇浜。

  何家角

  泛指安順路東段兩側一帶。相傳明末鴻臚寺卿何子升居此而得名。清末,何氏家族衰微,楊姓繼興,在此興建宗祠、辦小學。1918年在此闢築楊宅路,形成「何家地名、楊家路名」的說法。

  老西門

  因原上海舊城廂城門儀鳳門,俗稱老西門,故名。明清時期已有商肆。民國3~7年(1914~1918年)間,南半城與北半城先後通行有軌電車,各種行業商店競相開辦,逐漸形成區內重要商業中心之一。現著名的店家有大富貴酒樓、冠生園食品店、上海市第八百貨商店、全泰服裝店、上海喬家柵等。車輛繁忙,為區境一處交通要道。

相關焦點

  • 與上海同名,源自一處,上海別稱的由來
    上海別稱申城,河南信陽別稱也是申城,名稱來源雖有所不同,但都和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有著不解之緣。春申君,原名黃歇,地地道道的河南信陽人,原籍在現信陽潢川境內,戰國四公子之首,楚國名相,也有一說他是江南一帶人文始祖。
  • 陳愛蓮和上海南市國貨路往事
    走得這麼突然,只能感嘆人生無常。晚上有朋友問陳愛蓮是否畫家葉淺予的太太,這是把她和另一位舞蹈家戴愛蓮搞起來了。同名「愛蓮」,同為舞蹈家,但此愛蓮非彼愛蓮。陳愛蓮1939年出生,是上海老鄉,而且是南市區出來的正宗「上海人」。她的舞姿自不待言,相貌也有江南女子特有的溫婉。當然有人認為陳愛蓮的相貌缺一點圓潤之美,預示她的人生坎坷。
  • 上海的名字有何由來?除了上海還有下海?別說還真的有
    「魔都」上海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一座有著魔力一般的城市,吸引著無數胸懷抱負的年輕人,帶著一腔熱血勇闖上海灘,在這座燈火輝煌的繁華城市一展拳腳,實現自我的價值,確實上海也有這個資本,這座立市不足百年的城市取得了其他城市發展數百年才擁有的成績,如同魔法一般在一片灘涂中崛起,成為那顆耀眼的東方明珠
  • 中國5大「都」,上海「魔都」、北京「帝都」,其他三個是什麼?
    眾所周知,網上的人喜歡叫北京為「帝都」,此名字也彰顯了北京在中國的核心位置,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科技的中心,在世界上享有盛名,轄區內的萬裡長城、故宮、頤和園景點更是全球名列前茅的遺址,外國遊客提起中國第一個想到的城市就是北京,作為歷史的「帝王之城」,被稱為「帝都」實至名歸,
  • 黃浦日記|上海大世界:「潮趣非遺」碰撞「演藝夜市」
    黃浦日記|上海大世界:「潮趣非遺」碰撞「演藝夜市」 2020-08-17 0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很多城市都有一條南京路?這還得從租界時期的上海說起
    誰問的問題出來認領一下:#壹堆飯#一度軍,為什麼很多城市的路都用別的城市名字命名?   壹讀君:這是一個好問題。用別的省市名給道路起名最出名的就屬上海了,據1998年版的《上海地名志》統計,上海以行政區域名稱命名的道路一共有840條,佔了總數的43%。也就是逛完一個上海,就差不多逛完了近半個中國。
  • 閘北靜安哪個先有其名? 上海17個區縣名字由來揭秘
    先覅講閘北和靜安誰並誰,儂曉得他們名稱的由來嗎?自詡為上海人或新上海人?那有些問題要考考你,看看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上海人伐?!~  你知道自己所在區縣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哪個區以年號得名?哪個區因河得名?哪個因路得名?哪個又是因人得名的?儂曉得伐啦?伐曉得快點來學一學!
  • 上海未來有大發展的區,不是浦東和黃浦,徐匯都要往後排!
    上海未來有大發展的區,不是浦東和黃浦,徐匯都要往後排!上海以北長江入海的地方有崇明島、昌興島、橫寺三個島,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上海市中國的金融中心涵蓋中國幾乎所有金融市場要素,上海的交通網也由四通八達的鐵路、水路、航空軌道等5種運輸方式組成,地鐵方面已擁有地鐵、輕軌、磁懸浮、軌道電車等16條軌道交通線,營業裡程700多公裡,居全國首位,上海具有世界各國飲食文化、古典時尚購物、豐富的商業氛圍,西餐匯聚了世界各地30
  • 浙江十一個城市的地名由來,你的家鄉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下)
    上文提到了浙江五個城市名字的由來,下面筆者將為大家介紹浙江剩餘六個城市的地名由來,希望各位讀者可以對自己的家鄉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喜歡筆者的文章,希望你們可以幫我點個關注哦。浙江十一個城市的地名由來,你的家鄉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 上海黃浦優質幼兒園榜單!都是「家門口的好幼兒園」!有你家的嗎
    黃浦區目前有40所幼兒園,其中,示範園6所,一級園18所,二級園16所。是全市幼兒園數量最少的區。但黃浦坐擁6所示範園,示範園數量僅次於大浦東和新靜安,妥妥的小身材大能量!6所市級示範園都是全區招生的,是黃浦最多人報名的幼兒園。
  • 上海浦東新區路名,有不少山東地名?浦東這些馬路名字也很有創意
    很多人,尤其是山東的朋友,來到浦東旅遊、工作的時候,會十分親切地發現:怎麼浦東新區有那麼多馬路,都是咱們大山東的地名呢?為什麼上海浦東新區有很多路名,是山東省的地名?有些老人傳說是因為解放上海的時候,負責接管浦東的幹部是山東人,為了感謝他們做出的貢獻,就用了山東地名。但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 上海黃浦中心地段"築巢引鳳"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地,各類人才匯聚黃浦。而要讓人才長久紮根、心往一處、發揮才幹,離不開政策環境的綜合支撐。目前,黃浦區正積極圍繞金融服務業、專業服務業、商貿流通業、文化創意業、休閒旅遊業、航運物流業6大產業,集聚人才、服務人才、發展人才。
  • 上海傳奇電影院尋蹤攻略-上海,電影院,黃浦,影院,劇場,音樂廳,魯迅...
    上海的老電影院們,承載了幾代市民隨著銀幕上情節的展開而沉浸在虛擬實境的銀色世界裡的悲歡情感,還有那初戀時在黑暗中一拉手的浪漫和欣喜的回憶。藝術文飾拱門,光潔的大理石的地面,文藝復興咖啡店,迴旋樓梯,跑片員,領票員,手電筒,譯意風……都留在老上海人的記憶裡。
  • 上海簡稱「申」,跟戰國四君子有關,為啥有人稱上海是「魔都」呢
    探尋地名由來,了解城市文化,欣賞城市美景,品味地方小吃。上海黃浦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上海有趣的地名由來。上海簡稱「滬」,其實這個「滬」,是由飛揚跋扈的「扈」演變過來的。春申君的名字叫「黃歇」,當時在楚國為相,很仁義也很有才能,今天的上海地區是他的封地。當時黃浦江經常泛濫成災,春申君就帶著當地百姓,疏通河道,修護堤壩造福一方百姓。後來春申君被奸人所害,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把黃浦江叫春申江,簡稱「申江」,把上海這座城市叫「申城」。
  • 2020年上海600個重點小學對口小區房價曝光(黃浦篇)
    黃浦區人口數量較少,教育資源卻很豐富,而且黃浦還是一個公立小學好於私立小學的區,因此這裡的學子被稱為「最幸福的考生」。整體來說,黃浦區沒有特別拔尖的小學,但是上海「八大羅漢」高中有兩個都在黃浦,分別為:大同中學、格致中學。
  • 第五人格:主播名字的由來,每個名字後面都有一段趣話
    有沒有想過,第五人格大主播名字的由來,這其中其實有不少趣話。答:他自己在直播中曾經談過這個問題,因為他姓梁,他希望自己能每天都happy.所以叫了這個名字。這樣幾乎在任何地形,只要有障礙物,都能加速。02皮皮限一點也不皮,為何叫皮皮限?
  • 「不去大世界,枉來大上海」,上海大世界百年往事
    大世界舊照 資料照片修繕一新的上海大世界於2016年年底開始試運行,至2017年3月正式對公眾開放。大世界開辦於1907年,曾是人們記憶中的遠東第一遊樂城,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當時的上海,有句流行語叫「不去大世界,枉來大上海」。
  • 上海地名變化最頻繁的地區,松江區三十年間行政區劃名稱大變
    松江區是上海的人口第一大郊區,松江的城區也是上海郊區城市中規模最大的。松江區三十年的發展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地名幾乎全換了。以至於現在的松江區地圖上標識的地方,在20年前的松江縣是完全沒有的。新老地名改得面目全非,並且前後的名字沒有什麼聯繫:老地名:華陽橋、倉橋、塔匯、大港、崑岡……新地名:嶽陽、廣富林、方松、永豐、鐘山、小崑山、石湖蕩……松江的地名為何而變?
  • 【記憶】上海從「一」到「十」的地名,你能數到幾?
    1979年,漕溪北路上海電影製片廠、三角街、三角東街周邊區域航拍三角地上海俗稱「三角地」的地名有多處,但最著名的「三角地」還是在虹口。在四達路以南不遠的山陰路57號,有一處石庫門裡弄名為「四達裡」,這兩處地名是否有關聯,不得而知。四牌樓路位於黃浦區。原南市區老城廂中部。北起方浜中路,南至復興東路。長不足400米。
  • 在上海原點,聽黃浦節奏:2019年上海草坪音樂會今起啟動
    今天下午,黃浦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發布2019年全年演出安排,並與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組委會辦公室、上海交響樂團、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上海音樂廳等四家單位共同啟動了新一年的上海城市草坪音樂會,為市民提供更多豐富的高質量音樂演出。圖說:2019年上海草坪音樂會宣傳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