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大世界,枉來大上海」,上海大世界百年往事

2020-12-19 政協往事

大世界舊照 資料照片

修繕一新的上海大世界於2016年年底開始試運行,至2017年3月正式對公眾開放。大世界開辦於1907年,曾是人們記憶中的遠東第一遊樂城,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當時的上海,有句流行語叫「不去大世界,枉來大上海」。

這座具有百餘年歷史的「遠東第一俱樂部」,創辦人是滬上商業巨賈黃楚九。黃楚九(1872—1931),又名承乾,號磋玖,浙江餘姚人,為明清思想家黃宗羲的後裔。1890年,創辦中法藥房,制銷的「艾羅補腦汁」成為發家產品。1917年,黃楚九在法租界靠近鬧市區的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口創建大世界。

黃楚九將大世界開幕日期定在了7月14日。這個開幕日子的確定是黃楚九特意安排的,因為這一天是法國的國慶日,而開在法租界的大世界在這樣一個喜慶的日子裡開幕,他相信,一定會有轟動效應。從7月11日到21日,這開幕前後的10天裡,黃楚九在上海所有的大報上刊登了整整10天的大世界開幕廣告:

大世界開幕

擇期陽曆七月十四號,即陰曆五月二十六日。

本公司擇地英法(租界)交界之愛多亞路即西新橋堍,特建大遊戲場,其內容有花園及屋頂花園、商場、劇場、各種書場、共和廳、美術界、動物院、彈子房、中西餐館、中東茗寮、鴛鴦池、金鯉池與大觀樓、四望臺、招鶴、題橋、登雲各亭並旋螺閣諸勝;藝術則有小京班與超等女伶會串京劇,優美社女子文明新劇,日本松旭齋天左男女大魔術團,林發公司訂定特約之最新電光影戲,天津班男女各種雜耍、寧波時調文明書、蘇州著名評話及彈詞、灘簧宣卷、廣東潮州特別焰火;至種種遊戲,則有走線飛船、機器跑馬、升高椅、升高輪、鞦韆架、各種電光、西洋鏡、哈哈鏡等;並蒙諸文豪設立文虎社,每晚懸掛燈虎,並有詩鐘徵聯文人遊戲,各品射中及揭曉後,以遊券或薄彩奉酬,藉助雅性。遊資每位小洋兩角,孩童及僕役減半。晚間二點鐘止。敬告男女諸同胞賁臨遊賞為荷!

「大世界」創辦後,黃楚九特意聘請文人為其出謀劃策,給每一新建築都起一個雅致的名稱,號稱「大世界十大奇景」。黃楚九還設計了許多新花樣:在露天場地安裝高空飛船,以吸引兒童;「乾坤大劇場」設上下兩層,座位千餘,日映電影,夜演京戲。「大世界」開張後,遊客如雲,名聞遐邇。

但好景不長,1931年黃楚九病死。覬覦已久的黃金榮終於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和手段順利接管大世界,並更名為「榮記大世界」。6月1日,榮記大世界開張,宣稱:「自即日起,將銳意經營,增添新穎遊藝數十種,什戲百陳,蔚為大觀。」黃金榮派自己的親信門徒把持各個部門,並對原有演出場地和項目進行了調整。在沿寧海路邊的跑驢場上,另蓋一個平頂大京班劇場和露天電影院。為了增加票房,把齊天舞臺從大世界劃出去,內外裝修一新,在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開門,掛上「共舞臺」招牌,單獨售票。

一時間,大世界生意興隆,熱鬧非凡。各個場子裡京劇、話劇、南方歌劇、紹興文戲、維揚大班、獨腳戲、申曲等精彩紛呈,各種小吃五花八門,還有善男信女到濟公壇磕頭焚香。大世界天天笙歌豔舞,人頭攢動,每日進出遊客兩三萬人,最高達5萬人。

大世界裡除了熱鬧的遊娛,也曾遭到過沉重的打擊。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爭爆發。次日下午,兩顆炸彈墜落在大世界門前,血肉橫飛,傷亡400餘人。戰爭打響後,日本大舉增兵上海。11月12日,上海除租界外全部落入敵手。日軍燒殺掠搶,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為避戰火,難民扶老攜幼湧入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大批難民露宿街頭,每日死亡逾300人。黃金榮出面召集了仍留在上海的虞洽卿、袁履登、聞蘭亭等,組建了上海市難民救濟委員會,一面組織募捐,給這些難民籌錢籌衣物,一面尋找收容所,讓這些難民有個安身之地。黃金榮將大世界停業收容難民,籌集糧食、衣被,在大京班旁露天處砌起兩座大灶,上下午兩次施發白粥,共收容難民1萬餘名。但仍有不少難民無處容身,黃金榮又騰出共舞臺、四明公所、寢會堂等房屋安頓部分難民。難民入住後,黃金榮每日又花不少錢物來購買食物、設立診所,他還在南市老西門、城隍廟等處施捨米粥給窮人和難民,這些愛國行動,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大世界在新中國成立後曾改名為「人民遊樂場」,後又一度停業。1958年恢復原名,1974年改名「上海市青年宮」,1981年1月25日,大世界復業,定名為「大世界遊樂中心」,同時也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大世界閉館修繕,並於2017年3月起正式開放。曾譽為中國文化「東方之門」的「大世界」百戲雜陳、諸藝集成,成為了解上海民俗文化的窗口,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一個標誌,是非遺文化的一個縮影,更是能夠喚起人們對老上海文化、歷史回憶的地標。

相關焦點

  • 大世界起落背後是百年上海人口變遷史
    「大世界幾經起落以及如今的全新定位,背後與上海這座城市人口結構的變遷有著很大的關係。」原上海音像資料館研究館員張景嶽日前在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從更宏大的視角講述了他觀察中的大世界近百年歷史。
  • 傳續百年經典 上海大世界藝術名家「回娘家」
    傳續百年經典 上海大世界藝術名家「回娘家」 2017-07-20「大世界藝術名家回娘家」活動現場。   中新網上海7月20日電 (王子濤)100年前,當好萊塢開始嶄露頭角,同一時期大洋彼岸的上海,造星運動同樣聲勢浩大,孟小冬、駱玉笙、楊華生、楊飛飛……一批在近現代中國藝術史赫赫有名的大家,從上海大世界「走向世界」。
  • 上海百年「大世界」重開 昔日文化標誌如何轉型?
    新華社上海12月29日電 題:上海百年「大世界」重開 昔日文化標誌如何轉型?  新華社記者 吳霞  有著百年歷史、曾被譽為中國文化「東方之門」的上海大世界遊樂場,12月28日以「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的新身份復業試運營,計劃於2017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這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隔13年後再度向世人敞開懷抱,百年「大世界」重新開放,昔日的重要文化標誌面臨新的轉型。
  • 上海「大世界」百年歷史將排成連臺本話劇
    > 作為承載著上海百年記憶的地標性建築,「上海大世界」今年迎來了開業100周年的紀念,這個關閉了15年之久的歷史建築也在今年3月重新開放。
  • 黃浦日記|上海大世界:「潮趣非遺」碰撞「演藝夜市」
    近日的上海大世界分外熱鬧,「白天遊園,夜間看戲」,不亦樂乎。
  • 「稀奇好白相」:立足於非遺傳承,百年哈哈鏡重現上海大世界
    「稀奇好白相」:立足於非遺傳承,百年哈哈鏡重現上海大世界 澎湃新聞記者 賈茹 2016-12-29 08:52 來源:
  • 上海大世界謝幕13年後盛裝回歸 最新攻略看這裡
    它曾是上海百姓婦孺皆知的遊樂場所它一度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它也體現了上海的文化的變遷它曾經擁有東南亞最早的天橋它的誕生更體現了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它曾經打出最牛的廣告詞:「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聯商網消息:當年「遠東第一大遊樂場」,有「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之稱的上海大世界遊樂中心,在關閉13年之後,終於將於3月31日,重新回到世人的懷抱。
  • 上海大世界邀藝術名家再「回娘家」
    大世界供圖中新網上海7月29日電 (王子濤)去年,上海大世界舉辦了第一屆「藝術名家回娘家」活動,老藝術家們重返大世界眼含熱淚講述當年演出情景的畫面,至今讓人動容。今年7月29日,百年大世界系列活動「2018大世界藝術名家回娘家」在上海大世界舉辦,藝術家們又回到這片曾經滋養他們的土地。
  • 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
    外包網絡優化人員摘自網絡,僅供參考,網站優化用,以上內容並沒有通過扛旗世界紀錄認證,扛旗世界紀錄也不予以承認。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來電刪除。正規世界紀錄、正規世界之最請到本網站導航目錄中的《世界紀錄》查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只是個在上海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的註冊資金10萬元的有限公司。
  • 老田帶你遊覽「上海大世界」
    上海大世界,今天是什麼模樣? 作者:田效民 普通人對上海的了解,基本上是從影視作品上,「上海灘」、「百樂門」、「大世界」、「杜月笙」、黃金榮等等。
  • 上海36處地名由來 每個名字都有一段神奇往事-上海,大世界,黃浦,得...
    原標題:故事‖上海36處地名由來,每個名字都有一段神奇往事  人們常說  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  首先要從地名開始  生活在上海的你  幾乎每天都會奔波在城市不同角落  關於上海各個地方名字的由來,  你知道多少呢?
  • 「記憶」承載著上海人的歡聲笑語!你的童年裡有大世界的哈哈鏡嗎?
    說到大世界,你會想到什麼?哈哈鏡、各類文藝表演,還是非遺展示?這座地標性建築承載了無數上海人的歡聲笑語,是許許多多上海人兒時的嚮往。跟著小編來看看大世界的歷史吧!樓外樓天天客似雲來,由是,又有「天外天」「倚雲閣」也競相仿效,連當時知名老字號的茶園「青蓮閣」也開始效法。不久後於1915年8月14日開創的「新世界」,更把上海鬧市綜合遊樂場推向了更高層次。1915年開張的新世界新世界遊樂場座落於南京西路、西藏中路口的北側。這是一幢正中五層、東側兩層、南側三層的大樓。
  • 今天的上海大世界,主角是蘇州!
    今天的上海大世界,主角是蘇州!活動還通過上海大世界抖音號、騰訊、新浪、看蘇州App、引力播App等平臺進行網絡直播。請你當「一天」蘇州人蘇州可謂誠意滿滿好看好聽,好吃好玩,一個不落全部帶進「上海大世界」
  • 世界那麼大——春光明媚 遊上海必須要去的四大景點 你知道嗎
    (世界那麼大系列之環遊世界 004期)疫情向好,想必很多人已經宅家好幾個月,正值春光明媚之際,雖然國外情況一塌糊塗,無法出行,但國內也有不少好地方等著大家一遊。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遊上海必須要去的四大景點。
  • 上海大世界28日起試運營 試運行不公開售票
    記者昨日從黃浦區獲悉,大世界將於12月28日試運行,2017年大世界誕辰百年之際的3月正式對外開放。大世界傳藝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運行的目的是進行各項安全和管理測試,暫不對公眾開放,不向市民和遊客售票。定位非遺的活態傳承大世界建築的改造以保持歷史原貌為總體原則,著重在重點部位、特殊材質方面進行了修繕和復原。在建築內部,大舞臺和中庭連廊作為大世界獨有的建築風格,同樣進行了原樣復原。
  • 大世界的12面「怪」事
    新中國成立前的上海「大世界」。「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說的是百年前遠東第一遊樂場上海「大世界」。按這說法,2003年大世界歇業後來上海的人,都不算見識過真正的「大上海」。大世界1917年建成時為普通二層磚木結構,大門開東面在八裡橋路(今雲南路美食街)上,設計師是周惠南。傳說當時有位風水先生對黃楚九說:「大門開在東邊不吉。第一,這條路(八裡橋路)北不通蘇州河、南不通黃浦江,財源不活。第二,如果大門朝東遙對的黃浦江,每天潮起潮落財源不穩。」風水先生示意西北角的路口最宜開門,並叮囑必須造一座寶塔來鎮惡克邪。
  • 全國梨園群星匯聚上海大世界,「鬧」得真好看!
    作為2020大世界「鬧傳統」系列活動暨第三屆長三角非遺節重頭演出,《九州百戲·梨園群星鬧九州》全國戲曲展演,10月6日下午在大世界中心舞臺上演,這場演出也是2020上海廣播節系列活動之一。上海戲曲廣播總監劉源表示,「長假來大世界的觀眾多,主辦方特意挑選平時難得一見的劇種、劇目。」
  • 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開業實探:逆勢而為 底氣何來
    據了解,該項目由上海新世界百貨與日本大丸百貨耗資60億共同打造,總經營面積為12萬平方米,在開業之前已經過3年多的籌備。這也是近10年來,日本大丸百貨選址海外的第一家店鋪。   開業當天,贏商網記者實地走訪新世界大丸百貨,商場共有8層,地下2層和地上6層,除了一層、二層、三層等均有小面積尚未開業的空鋪之外,商場出租率達到90%以上。
  • 上海原創非遺地標秀《SHANGHIGH奇夢》在大世界首次亮相
    9月18日,上海原創非遺地標秀《SHANGHIGH奇夢》在大世界演藝夜市首次亮相。這是大世界2020全新自製的演藝產品,也是大世界藝術團陣容升級後的首次亮相。故事圍繞著上海近百年的歷史展開,讓人瞬間回憶起自己與上海的點點滴滴,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十裡洋場、四十年代的百樂門,五十年代的電影片場、八十年代的石庫門裡弄、九十年代的股票交易,通過一部劇,展現一座城市輝煌奪目的歷史。
  • 小人書裡有大世界!上海連環畫家有了「名人堂」
    原標題:小人書裡有大世界!上海連環畫家有了「名人堂」  上海是連環畫的發源地,在近百年的連環畫歷史中產生了一大批耳熟能詳的名家,其中有50多位集中生活在上海徐匯的湖南街道內。  農曆新年伊始,湖南街道、上海文史研究館聯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上海連環畫家美術圖典》問世,為連環畫歷史添補一項出版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