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舊照 資料照片
修繕一新的上海大世界於2016年年底開始試運行,至2017年3月正式對公眾開放。大世界開辦於1907年,曾是人們記憶中的遠東第一遊樂城,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當時的上海,有句流行語叫「不去大世界,枉來大上海」。
這座具有百餘年歷史的「遠東第一俱樂部」,創辦人是滬上商業巨賈黃楚九。黃楚九(1872—1931),又名承乾,號磋玖,浙江餘姚人,為明清思想家黃宗羲的後裔。1890年,創辦中法藥房,制銷的「艾羅補腦汁」成為發家產品。1917年,黃楚九在法租界靠近鬧市區的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口創建大世界。
黃楚九將大世界開幕日期定在了7月14日。這個開幕日子的確定是黃楚九特意安排的,因為這一天是法國的國慶日,而開在法租界的大世界在這樣一個喜慶的日子裡開幕,他相信,一定會有轟動效應。從7月11日到21日,這開幕前後的10天裡,黃楚九在上海所有的大報上刊登了整整10天的大世界開幕廣告:
大世界開幕
擇期陽曆七月十四號,即陰曆五月二十六日。
本公司擇地英法(租界)交界之愛多亞路即西新橋堍,特建大遊戲場,其內容有花園及屋頂花園、商場、劇場、各種書場、共和廳、美術界、動物院、彈子房、中西餐館、中東茗寮、鴛鴦池、金鯉池與大觀樓、四望臺、招鶴、題橋、登雲各亭並旋螺閣諸勝;藝術則有小京班與超等女伶會串京劇,優美社女子文明新劇,日本松旭齋天左男女大魔術團,林發公司訂定特約之最新電光影戲,天津班男女各種雜耍、寧波時調文明書、蘇州著名評話及彈詞、灘簧宣卷、廣東潮州特別焰火;至種種遊戲,則有走線飛船、機器跑馬、升高椅、升高輪、鞦韆架、各種電光、西洋鏡、哈哈鏡等;並蒙諸文豪設立文虎社,每晚懸掛燈虎,並有詩鐘徵聯文人遊戲,各品射中及揭曉後,以遊券或薄彩奉酬,藉助雅性。遊資每位小洋兩角,孩童及僕役減半。晚間二點鐘止。敬告男女諸同胞賁臨遊賞為荷!
「大世界」創辦後,黃楚九特意聘請文人為其出謀劃策,給每一新建築都起一個雅致的名稱,號稱「大世界十大奇景」。黃楚九還設計了許多新花樣:在露天場地安裝高空飛船,以吸引兒童;「乾坤大劇場」設上下兩層,座位千餘,日映電影,夜演京戲。「大世界」開張後,遊客如雲,名聞遐邇。
但好景不長,1931年黃楚九病死。覬覦已久的黃金榮終於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和手段順利接管大世界,並更名為「榮記大世界」。6月1日,榮記大世界開張,宣稱:「自即日起,將銳意經營,增添新穎遊藝數十種,什戲百陳,蔚為大觀。」黃金榮派自己的親信門徒把持各個部門,並對原有演出場地和項目進行了調整。在沿寧海路邊的跑驢場上,另蓋一個平頂大京班劇場和露天電影院。為了增加票房,把齊天舞臺從大世界劃出去,內外裝修一新,在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開門,掛上「共舞臺」招牌,單獨售票。
一時間,大世界生意興隆,熱鬧非凡。各個場子裡京劇、話劇、南方歌劇、紹興文戲、維揚大班、獨腳戲、申曲等精彩紛呈,各種小吃五花八門,還有善男信女到濟公壇磕頭焚香。大世界天天笙歌豔舞,人頭攢動,每日進出遊客兩三萬人,最高達5萬人。
大世界裡除了熱鬧的遊娛,也曾遭到過沉重的打擊。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爭爆發。次日下午,兩顆炸彈墜落在大世界門前,血肉橫飛,傷亡400餘人。戰爭打響後,日本大舉增兵上海。11月12日,上海除租界外全部落入敵手。日軍燒殺掠搶,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為避戰火,難民扶老攜幼湧入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大批難民露宿街頭,每日死亡逾300人。黃金榮出面召集了仍留在上海的虞洽卿、袁履登、聞蘭亭等,組建了上海市難民救濟委員會,一面組織募捐,給這些難民籌錢籌衣物,一面尋找收容所,讓這些難民有個安身之地。黃金榮將大世界停業收容難民,籌集糧食、衣被,在大京班旁露天處砌起兩座大灶,上下午兩次施發白粥,共收容難民1萬餘名。但仍有不少難民無處容身,黃金榮又騰出共舞臺、四明公所、寢會堂等房屋安頓部分難民。難民入住後,黃金榮每日又花不少錢物來購買食物、設立診所,他還在南市老西門、城隍廟等處施捨米粥給窮人和難民,這些愛國行動,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大世界在新中國成立後曾改名為「人民遊樂場」,後又一度停業。1958年恢復原名,1974年改名「上海市青年宮」,1981年1月25日,大世界復業,定名為「大世界遊樂中心」,同時也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大世界閉館修繕,並於2017年3月起正式開放。曾譽為中國文化「東方之門」的「大世界」百戲雜陳、諸藝集成,成為了解上海民俗文化的窗口,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一個標誌,是非遺文化的一個縮影,更是能夠喚起人們對老上海文化、歷史回憶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