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盤中餐的章魚竟然是海底的靈長類,你還吃得下去嗎?

2020-12-25 白夜之下

章魚又叫八爪魚,在人類的食譜上早就有了它們的名字,在中國有很多種烹飪章魚的方法,比如水煮、比如鐵板,而韓國人則更喜歡生吃八爪魚,場面慘不忍睹。

對於人類尤其是中國人來說,似乎萬物皆可吃,但其實也並非如此,對於一些智慧較高的生物一般還是下不了嘴的,比如大猩猩、海豚(當然不排除一些極端的人類)等等,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章魚也可能擁有高度的智慧,你還吃得下去嗎?

海底的靈長類

眾所周知,靈長類動物普遍具有較高的智慧,我們人類就是由靈長類進化而來,但是你知道嗎,章魚其實被稱為海底的靈長類!

2010年世界盃期間,一隻叫做保羅的章魚火遍全球,它不光外表呆萌,而且還成功的預測了多場世界盃將比賽的勝負,很多人可能認為這不過是偶然為之,但是如果你仔細去了解章魚的話,可能你會覺得這也許並非偶然。

無脊椎動物的王者

章魚是一種無脊椎動物,科學上普遍認為無脊椎動物的智商要遠遠低於脊椎動物,一般的無脊椎類動物身上的神經細胞也就幾萬最多幾十萬個,但是章魚卻擁有超過5億個神經細胞,甚至比一些陸地小動物還要多。而神經細胞的多少就決定了大腦的發達程度,擁有5億個神經細胞的章魚就可以說智商秒殺一眾無脊椎同類了。

而除此之外章魚還擁有兩套獨立的記憶,它的大腦與腕足似乎是可以獨立行動的,大腦只對腕足下達一個模糊的指令,章魚的腕足就可以獨立完成動作,這一點比我們人類還要高超,這也就是章魚的腕足為什麼可以如此高超的原因了。

會使用工具的小機靈

我記得在上學時老師教過: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會實用工具。人類的近親大猩猩就會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就行捕獵,而這一點章魚竟然也能做到。章魚的腕足能夠撬開牡蠣,這一點沒什麼可奇怪的,可關鍵在於在撬開牡蠣之後為了方便捕獵進食,章魚會用一塊石頭墊著,防止牡蠣殼關上。而吃完牡蠣之後章魚還會將殼收集起來給自己建房子,這可就不容易了。

高超的學習能力

除了以上優點之外,章魚還是個愛學習的好寶寶。科學家做過實驗,將一隻剛打撈上來的章魚放入一個複雜的裝有食物盒子,這隻新手章魚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找到出口遲到食物,而它的隔壁放著一隻已經數量掌握技巧的章魚,新手章魚再嘗試失敗後會觀察老章魚是怎麼做的,然後它很快也就吃到了食物,怎麼樣這謙虛學習的樣子是不是讓學渣們羞愧。

除了以上這些,章魚還具有高超的記憶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偽裝能力等等,這些能力讓它在海洋生物中簡直是鶴立雞群,所以被稱為海底的靈長類一點也不奇怪。

章魚的種族悲劇

看過上邊這些內容大家可能會好奇,章魚這麼牛,那麼它真的具備高智商了嗎?答案可能並非如此,因為章魚有它們無法逃避的種族悲劇。

章魚的壽命普遍很短,一般也就3-5年,著名的章魚保羅也就活了2008年-2010年10月25日這麼兩年的時間,而且還是在環境優越的水族館,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章魚有一個奇特的特質,那就是只要一交配就必死無疑,為什麼呢,難道是「操勞過度」?

其實這和章魚的交配方式有關,雄性章魚的的生殖器就在它八根腕足中的一根中,而為了完成交配,雄性章魚會把這跟觸手插入雌性章魚的外套腔內,而為了確保受精過程成功,雄性章魚會把這跟腕足留在雌性章魚體內。失去生殖器的雄性章魚會開始變的行動遲緩,逐漸死亡。

可憐的小章魚還沒出生就失去了父親,可是這還不是最慘的,雌性章魚在產卵後為了保護小章魚成功孵化無法進食,最終餓死。

也就是說小章魚在出生前就會父母雙亡,必定成為孤兒的小章魚無法從父母那裡學習關於章魚種族的一切,只能依靠本能進行摸索,而它們的壽命又是這麼的短暫,終其一生可能也無法取得什麼驚人的進展,這也可能是為什麼章魚擁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和學習能力,但是卻無法成為智慧生物的原因吧,這也是整個章魚種族的悲劇。

但是這個對於廣大吃貨們可能也是個好消息,要不然在你把章魚放到鐵板上烤的滋滋響的時候,內心估計也無法安寧了吧。

相關焦點

  • 海底總動員2彩蛋大盤點 章魚竟然隱藏了20年?!
    還記得那隻活到150歲的海龜嗎?這隻叫Crush的海龜也回歸,帶著多莉它們進行第二次越洋之旅。這隻海龜由導演安德魯·斯坦頓本人配音,讓這個角色回歸,是不是也有導演的小私心呢?  在《海底1》裡,鬥過水母、進過鯨魚肚子的馬林是個了不起的爸爸,但在越洋旅行中卻全程病懨懨。
  • 為什麼西餐喜歡擺盤,中餐卻很少見?網友:中餐擺盤怕你吃不起!
    但是大家平時吃的中餐卻很少見,於是今天給大家分享這篇為什麼西餐喜歡擺盤,中餐卻很少見?網友:中餐擺盤怕你吃不起!吃過西餐的朋友都知道,在西餐裡是非常注重擺盤的,而且每道菜都會有一些擺盤的裝飾,這也是構成西餐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有一些外國人,他們在吃中餐的時候,就會覺得相對於西餐來說,中餐看起來就有一點亂糟糟的,毫無精緻美感之分。
  • 你吃過美國中餐「雜碎」嗎? 一部中餐文化史
    據說這種「雜碎」竟然是美國人眼中的「中餐標配」,傳說是由李鴻章訪問紐約時發明的。不知有沒有在美國的讀者告知,這「雜碎」如今還是不是美國中餐的標配?這個中餐標配是如何傳到美國的,又是如何在美國「聲勢壯大」起來的呢?讀一讀美國飲食文化學者安德魯·科伊的《來份雜碎:中餐在美國的文化史》,你就能摸清門道咯。1900年美國中餐館的菜單,其中有好幾份「雜碎」。
  • 大胃王吃不起「小章魚」,用它代替,網友都看不下去:吃不起別吃
    推薦語:現在的大胃王網紅真是太多了,他們真的那麼有錢嗎?天天吃大龍蝦,真相令人驚訝不已!,在吃的時候竟然用它代替,網友都看不下去了,紛紛吐槽:吃不起就別吃了!其實有時候特別羨慕這些大胃王,因為他們吃東西的時候,想吃多少就吃了多少,而且怎麼吃都吃不胖,這種體質是天生的,所有的女生都希望有一個這樣的體質,不過有很多人,卻是那種喝口水都長胖的,平時吃東西都得小心翼翼,但是體重還是慢慢的往上升,這個大胃王要挑戰吃一桌子的小章魚,看起來還是很過癮的。
  • 盤中餐裡的奇醜食材-百家號 - 百度百科
    盤中餐裡的奇醜食材我想對於專業吃貨而言「會吃」「能吃」是基本功,「敢吃」才是吃貨的終極奧義。試試你是真正的吃貨嗎?不服,那就扶穩三觀,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你下得去口嗎?角瓜又名奇瓦諾果非洲角瓜,外形似刺蝟,表皮十分堅硬,內部果肉成綠色粘稠膠狀,口感似黃瓜般清甜,食後唇齒留香,籽有點多(喜歡玩吐籽比賽有得玩了)。看上去奇特的火參果是許多人摯愛的水果,中文一般譯作「非洲蜜瓜」,也有管它叫「火天桃」的。椰子蟹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寄居蟹椰子蟹,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寄居蟹,大多居於群島。
  • 章魚如何吃東西呢?男子給章魚餵蛤蜊,這智商真是太高!
    章魚如何吃東西呢?男子給章魚餵蛤蜊,這智商真是太高!章魚是一種高智商的動物,八隻觸角上有很多吸盤,這些盤不僅能幫助它在水中遊走,還能幫他們捕捉獵物。那章魚是如何吃東西的呢?很多人應該沒見過,這不有位男子就養章魚,雖然這隻章魚已經成了他們的愛寵,主人還要每天按時給章魚餵食,別說這隻章魚還挺漂亮,真的是應了那句話,脖子下面全是腿。這次主人給章魚準備了一盤蛤蜊,章魚見到蛤蜊就用觸手去抓盤子,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聰明的章魚竟然把蛤蜊給撬開了,之後便開始吃了起來。
  • 少兒創意美術《章魚》,海底世界好神奇!
    喜歡的話,請關注小貝殼美術,每天為你推薦更多更有趣的少兒美術作品創作方法,讓我們在教育的路上與你同行!3、觀察章魚的觸手的動作,表現出觸手的靈活性。課題引導:在海洋深處,生活著一種特別的魚類——章魚,它的頭頂上長有八腕,長短不一,腕上有兩行吸盤,經常利用吸盤在海底爬行。但當它們受到驚嚇時,會噴出水流,噴射的水力強勁,從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動。
  • 海底總動員《保羅咕嚕》一隻章魚的逆襲
    還記得《海底總動員》裡那隻叫馬林的小丑魚麼?它為了自己的兒子不顧一切的去冒險,克服諸多困難最後跟兒子尼莫團聚在了一起。《保羅咕嚕》裡也有這麼一隻無所畏懼的大章魚paul,為捍衛海底的秩序挺身而出!
  • 想吃章魚燒不用出去買,教你在家做,口感豐富又彈牙,比買的還香
    想吃章魚燒不用出去買,教你在家做,口感豐富又彈牙,比買的還香!傳統的日式章魚燒做法!日本婆婆傳授章魚燒食譜!章魚燒做法看這邊!習慣了中國口感的章魚燒後,還記得多年前剛到日本留學時,當時吃到的第一盒章魚燒,口感讓我很驚訝。
  • 韓國網紅小吃章魚芝士條,一口下去滿滿都是章魚和芝士,十分滿足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韓國網紅小吃章魚芝士條,一口下去滿滿都是章魚和芝士,十分滿足。咱們中國的小吃那是相當豐富的,這大傢伙都肯定知道的。每次在吃這些中國小吃的話都覺得這些小吃實在是太豐富了,不知道大家喜歡這樣嗎?
  • 盤中餐與精神糧食
    可見精神糧食也像我們的盤中餐一樣,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糧食來自哪裡?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日三餐來自土地和耕耘,土地越肥沃,耕耘越勤奮,收穫就越充實,盤中餐也就越豐富。而精神糧食來自於認知,認知就是產出精神糧食的土地。相對應地,經歷越豐富,認知越接近真相,精神糧食也會越有營養,內心生活也就會越平衡。兩者都可能消化不良。
  • 吃慣中國菜的外國人對中餐的態度是什麼?瞧瞧老外怎麼說
    在國外中餐那麼吃習慣中國菜的外國人對中國菜的態度是什麼?還是廉價食品?什麼都做的菜嗎?還有一些外國人說道:中國菜太多了,我們接觸到的中國菜都是一些改良的中餐,符合我們的口味,難以想像,在中國還有非常多的美食,包括川菜,豫菜,等等驚人的是它們都叫中國菜,多到你不敢想像。
  • 章魚是怎麼清洗的?章魚加工廠這樣操作,看完還想吃嗎
    章魚是怎麼清洗的?章魚加工廠這樣操作,看完還想吃嗎 2020-12-01 11:33 來源:好吃的好玩的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剩米飯別倒了,加它們做出來比肉還好吃
    導語: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剩米飯別倒了,加它們做出來比肉還好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就學過這首詩,描繪了烈日當空下,正午農民在田地裡勞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景象,讓我們知道每一粒米的來之不易,雖說都明白這個道理,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吃穿啥都不用愁了,有的人吃一頓飯就成千上百塊,甚至上萬也並不稀奇,然而不要讓浪費成為生活中的常事小事,珍惜盤中餐從自我做起。
  • 外國人嘲中餐難看,《風味人間》現藝術品式中國菜擺盤,打臉西餐
    因西餐比較精緻,擺盤好看,有外國人嘲笑中餐炒出來一鍋很難看,不注重擺盤。然而《風味人間》告訴你,中國菜擺起盤來,是藝術品,比西餐強太多了。近年來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都會誇讚中餐非常好吃。
  • 讓孩子看完《海底小縱隊》,竟然
    生活在海邊的小朋友,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海洋生物,小朋友們每次去海洋館,總會問出許多天馬行空的問題:「章魚是不是吃人啊?」「烏龜的殼是裂開了嗎?」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是孩子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閃爍的是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今天就帶給大家一部滿足孩子們對海洋世界探索的動畫片---《海底小縱隊 》(The Octonauts).
  • 巨型章魚捕食鯊魚全過程,海底霸王被活活吞噬,真是大開眼界了!
    巨型章魚捕食鯊魚全過程,海底霸王被活活吞噬,真是大開眼界了!章魚是自然界中為數不多的高智商動物,它們廣泛的分布在海洋中,而一些在深海區生活的章魚,它們的體型更是大的驚人,它們為了支撐每日消耗的能量,必須要進食大量的食物。
  • 揭秘章魚如何在海底奔跑,健步如飛如同幼年克蘇魯
    據英國LADbible網12月21日報導,近期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視頻顯示了章魚是如何在海底「行走」的。眾所周知,傳統章魚有八隻大長腳,看起來非常嚇人。但一些生物學家認為,這種傳統觀念要改一改了——比如,章魚的六隻瘦長的觸角那是它們的「手臂」,而最後兩隻才是「腿」。據探索頻道發布的視頻顯示了一隻章魚是如何用看似走的方式在海底快速前進的。看到這段視頻的人們都紛紛稱奇,有人寫道:「永遠都對我們生活的這顆藍色星球感到驚訝。」另一位補充說:「我還認為章魚可以直立或水平行走,因為它們有吸盤。神奇的生物。」
  • 誰知盤中餐?兒童教育的另一種可能,真愛在真實的鄉村生活裡呈現
    一口氣看了兩集湖南衛視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不由得為節目組的良苦用心和孩子們接地氣的表現感到欣慰和震動。「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節目組的初衷,也是每一位家長看後,也應該得到跟著孩子們一起成長的理由和機會。
  • 吃章魚的注意了:章魚一生只有一次生育的機會,生育後就會死亡
    吃章魚的注意了:章魚一生只有一次生育的機會,生育後就會死亡海鮮中有一種拿來做壽司非常受人們歡迎的那就是章魚了,不僅是在壽司店能常見,在也是的燒烤攤上也是無處不在。章魚是一種高蛋白質的海鮮,而且本身脂肪很低,非常適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