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重男輕女的受害者,最後反倒成為了加害者?作為女孩該怎麼辦

2020-12-19 十分父母

有調查數據表示:有重男輕女思想的母親,往往自己也是重男輕女的執行者。

編 輯:柔山

審 核:許百萬

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中國已經延續了幾千年,本以為到現在基本都消除了,可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那些還保持重男輕女觀念的,往往也是女性。

也許是自己被輕視的太久了,在觀念中就認為,女性不如男性,可以說是被完全的改變思想了,也有一種原因是不是每個人都足夠的包容。

女兒是別人家的,兒子才是自己的

電視劇《都挺好》已播出,也引起了網上的一場熱議:原生家庭中重男輕女的觀念,會讓女孩走的無比艱難。

除了電視劇中的蘇明玉,大家應該還記得有一部叫《歡樂頌》的電視劇,不過兩者不同的是,明玉媽媽的偏心理直氣壯,而樊勝美媽媽偏心的很心虛。

但是兩部劇中的媽媽都有著一個思想,那就是女兒都是給別人家生的,只有兒子才是自己家的。給女兒花錢就相當於給別人送錢,一定要拿回來。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種越來越流行的隱形重男輕女。

越來越多的「隱形」重男輕女現象

★ 態度問題

有一些對外總是宣傳自己不重男輕女的父母,在別人看來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但有多少酸楚,別人是沒辦法感同身受的。

這種家庭的父母,總是給外人營造一種平等的假象,別人還以為這家的兒女都被一碗水端平了,甚至女兒還更幸福。

像這樣的父母,會比顯性重男輕女觀念的父母更加可惡,因為他們更虛偽,是偽善。

財產問題

如今社會看著到處都是女兒奴,女兒被家長們捧在掌心一般,在外人看來,簡直是人生贏家,而且這樣的父母對兒子還會特別的嚴厲。

但實際上,他們的心中早已劃分好家中的財產,看似被寵愛的女兒往往得不到什麼,而兒子卻什麼都得到了。

養老問題

有很多的父母在步入老年後,養老問題還是要靠女兒,因為他們認為對女兒也付出很多寵愛,哪怕自己的財產都留給兒子,女兒也有義務贍養自己。

而這樣的父母很少會讓兒子贍養自己,原因竟是怕兒子太忙、負擔太重,讓女兒贍養自己還能減輕兒子的經濟壓力。

兒女雙全的家長,請儘量做到

1. 做好榜樣,學會尊重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的確,父母的行為、做事風格、一舉一動,孩子都是會看在眼裡,並且還會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所以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彼此要互相尊重,也要尊重孩子,這樣也是家庭和諧的基礎,子女之間也會被這種氛圍感染,做到和諧相處。

2. 公平

不公平兒子,筆劃簡單,但卻少有人能做到,其實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家長都要學會顧及兩人的感受,平等對待。

像有些家庭,為了給兒子攢套房子,便讓女兒犧牲了自己的人生,這是非常不正確、不人道的做法。

3. 有問題及時溝通處理

心理學家:出現問題就要及時的解決,拖著、放任不管,只會讓問題變得越來越糟。

一個家庭裡,每天都會見到,難免會有摩擦出現,當出現了問題要及時的溝通、交流,了解對方的想法

不要把埋怨放到心中,這樣才能讓家庭更加幸福。

作為女兒該怎麼辦

還是感恩父母

不管到何時何地,父母都是將我們帶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沒有父母,也看不到這大千世界,還是應保持一顆感恩的心。

鍛鍊、完善自己

如果面對父母的錯誤觀念、行為,而選擇了逃避不去面對,其實這是一種自我的欺騙,自己也沒辦法真正的走出來,傷口在那裡很難結痂癒合。

如果是深處這樣家庭的女生,希望還是能保持一顆感恩的心,並且也要增長自身的本領,不斷的讓自己充實、完善,只有自身強大了,面對困難才會內心強大。

◆ 感恩的限度

剛才說要懂得感恩,但還想告訴大家的是,感恩也是有個限度的,並不是盲目的感恩、奉獻自己,不是一味的遷就。

感恩也要明白自己的態度和界限所在,清楚自己的內心要什麼,不要什麼,並表明自己的原則。

今日話題:作為家長的女兒,你有遇到這種情況嗎?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相關焦點

  • 曾被重男輕女,如今也只留男孩,「受害者」為何變成「加害者」?
    小彤當時知道自己懷的是女孩,就如實跟她說了,可卻聽到她說:「是女孩兒為什麼還留著?」當時小彤有些呆住了,過了幾秒反應過來,回到:「女孩兒男孩兒都一樣,都是自己的孩子。」而臨床產婦又說:「我就想生男孩兒,這胎確定了是男孩兒才留下的」。後來小彤孕媽了解到,她是在重男輕女的環境中長大的。
  • 加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心理角度解讀劉鑫事件
    被輿論推上浪尖的不僅是單親家庭江歌被殘忍的殺害,更多的是作為被江歌保護的對象劉鑫的行為,她在此過程中到底有沒有責任?成為輿論的焦點。被害者、加害者與拯救者。 美國心理學家Karpman卡普曼發現,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這樣的三角戲劇:受害者-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內在聲音是「我好可憐!」總是受害,受欺壓,無助,無望,無力,無法做決定,不能解決問題。
  • 耿爽:中國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道,「中方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更不是病毒的同謀」。這句話怎麼翻譯?來看視頻講解耿爽:病毒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可能在任何時間、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現。中方同其他國家一樣,受到了新冠病毒的攻擊,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更不是病毒的「同謀」。
  • 孕婦做胎心監護,碰見陪產老太太問:「知道是女孩為什麼還留著」
    開口就問:「你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她回答說「女孩」。誰知老太太的反應非常誇張,臉上還表現出了看不起人的姿態,極其自然地問了他一句:「都知道懷的是女孩,為什麼還留著?」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這位寶媽的三觀遭受了暴擊,懷的是女孩為什麼就不留?
  • 女兒當公主養也是重男輕女,性別不該成為衡量得失的標準
    男孩們八成會笑著說「我在家裡沒有地位」,女孩們則也會笑著說「我是家裡的小公主」。許多男性對於「重男輕女」現象並沒有直觀的感受,甚至認為當今的時代,早就已經變成了「重女輕男」。於是他繼續問:「以後女孩打算怎麼辦?」親戚回答得很快:「要是成績好,就去考個幼師,再找個有錢的老公,嫁對了才幸福嘛。」
  • 加害者與受害者!
    很多國家看待自己就是加害者,就是加害別人的人,就是那些很想抓取的人,他們喜歡控制,他們就是抓取者,比如說美國人,日本,有一些國家看待自己是受害者比如說中國,永遠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從來不攻擊任何人,每一次聚集很多金銀財寶其他國家搶走了!
  • 「三十三天重獲自由」的計劃——《被囚禁的女孩》
    [書評]  誰的受害者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聖經》  對於身處黑暗的人來說,光在哪裡?神又在哪裡?  一個16歲的女孩,身懷有孕,在上學途中被綁架,家裡人以為她離家出走,警察也是無所作為。
  • 輔仁大學性侵案加害者無恙受害者道歉被諷
    網友留言對輔仁大學極盡諷刺(圖片來源:PTT論壇)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23日報導,臺灣輔仁大學心理系去年爆發學弟性侵學姐的事件,因被害者男友髮長文質疑系方刪除引發社會關注,21日性侵的受害者發文對師長以及輔大心理系道歉
  • 婆婆重男輕女,媳婦為何不抗議呢?網友:生兒子能給她帶來實惠
    過去很多父母重男輕女,導致兒子長大為找媳婦發愁,還要面對高昂的彩禮。現在他們終於醒悟了,生女兒被父母追捧。但是,重男輕女思想,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除。01遇到重男輕女的婆婆小靈很後悔嫁到婆家,因為婆婆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當大女兒出生時,婆婆知道生了一個孫女,馬上臉色大變,對媳婦的態度急轉直下,甚至孫女擺滿月酒,婆婆主張厲行節儉,身邊要好的親友請一下就行了,有什麼好鋪張的,又不是生了孫子。婆媳關係也從生了女孩後,大不如前,她不願帶孫女,也不願多給錢。
  • 被重男輕女的女孩,活著就是個奇蹟
    小時候的經歷讓我變成討好型人格,所以現在照顧爸媽到金錢上都是我,壓的我不知該怎麼辦?」一個從小被父母拋棄的女孩,內心一定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在孩子的世界裡:你不要我,不是你不對,而是我不夠好。那麼以後再進入親密關係時,就會不自覺的順從對方,把自我意志的權利完全的過度給對方。
  • 為何女人比男人更重男輕女?
    文:聽雪冰成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重男輕女從古至今都是如此,雖說現在提倡男女平等,但還是會有重男輕女的現象。我認為比起男人,女人表現得更加重男輕女。也許你會感到很奇怪,為什麼她們不是更喜歡和自己相同性別的女孩,反而更喜歡男孩呢?
  • 杭州狂犬病腦死亡女孩鄰居:「重男輕女」是亂說
    杭州狂犬病腦死亡女孩鄰居:「重男輕女」是亂說 2020-12-17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孩深夜求助:「大學錄取通知書被父母撕了,我該怎麼辦?」
    然而,我卻在網上刷到這樣一個令人痛心的信息:「大學錄取通知書被父母撕了,我該怎麼辦?」經過求助人的描述,能做出這種撕掉女孩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父母,不過又是一對重男輕女思想在作祟的父母。因為在這樣的父母眼中,作為女孩遲早都要嫁出去,讀那麼多書幹嘛!還不如去打工賺錢,為弟弟的人生保駕護航。
  • 杭州狂犬病腦死亡女孩鄰居:女孩一家人非常團結 重男輕女是亂說
    近日,杭州蕭山一女孩姜某因被狗傷後未及時注射疫苗而引發狂犬病導致腦死亡的事件在網絡熱議。針對網絡上對姜某父母「重男輕女」的懷疑,記者於12月16日在姜某所住社區採訪了她的鄰居。幾位居民表示,網上所說的「重男輕女」現象並不存在,一家人非常的團結。
  • 「量子波動速讀」騙局之下,「受害者有罪論」不可取
    點開各大新聞媒體的報導,你會發現:獲贊最高的熱評大多是同一種聲音,變著花樣指責家長被焦慮控制了智商——這是「受害者有罪論」在詐騙事件中的體現。不可否認,「量子波動速讀」的存在離不開家長急功近利的心理,但輿論矛頭本不該對準他們。首先,嘲笑、指責受騙家長無助於他們走出困境。此事曝光後,受騙家長定然已經認識到自身的問題,飽受自責困擾。
  • 女孩未注射狂犬疫苗腦死亡,多方回應「重男輕女」
    8日晚,女孩於家中嘔吐,並伴有嘔血、大量出汗、畏光等症狀。13日,女孩開始逐漸昏迷。隨後病情不斷惡化,目前已處於腦死亡狀態。家屬稱,女孩幾個月前曾被自家狗咬傷過。簡報中介紹這個家庭兩次從外帶回狗。患者今年3月曾外帶回一隻流浪狗,因4月出現亂吠咬籠子等異常情況,持續約2天後,將該犬丟棄不知去向。女孩家屬否認女孩被該犬所傷。
  • 9歲女孩原諒重男輕女的爺爺,一句「再見」,讓爺爺泣不成聲
    雖然時代在進步,但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存在,作為一個女孩,從小的生長環境中如果有一個親人是重男輕女的人,即便對方儘量不把這種偏見表現出來,小孩子是敏感的,依然很容易感受到自己被「差別對待」了,長期發展下去,對於小女孩來說是成長過程中漫長的一種「精神折磨」。
  • 回頭再看馬加爵案,連殺四名舍友的馬加爵,為何反倒成了受害者?
    這本該是大學生活中的解壓日常,但卻變成了一場悲劇。 最後,馬加爵因為犯故意殺人罪,而且情節特別惡劣,被法院判處死刑。 馬加爵案的經過其實並不複雜,就是一次口角之後的過激報復,屬於衝動性殺人。雖然影響惡劣,但兇手馬加爵最終被繩之以法,也算是一個完整的結局。
  • 農村重男輕女是剛需?三大問題不解決,女孩危機難改變
    該數據引起網友的大面積譁然,只因計劃生育政策已取消,二胎政策積極推行中,性別鑑定甚至被列入違法行為。為什麼在多項利於女嬰的政策推廣之下,中國的男女性別比例依舊毫無長進?正常情況下,女嬰的出生數量是高於男嬰的,我國的數據未免不符合大自然規律。
  • 重男輕女的父母最後都遭到報應了嗎?
    重男輕女自古以來就有之,我們中國人對「重男輕女」這個詞理解的最深,直到今天這樣的陋習依然無法完全革除,許多女性為此深受傷害甚至是為此而喪命。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寫這個內容,我怕寫出來的太空洞不深入,最後還是想寫一些,沒有經歷過永遠不知道重男輕女為女孩子能帶來多大的傷害,希望天下父母在以後都能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