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諮詢業的問題、困境和出路

2021-02-14 原知諮詢

中國管理諮詢業最大的問題是不聚焦、無分工、無研究、無知識管理。因為不聚焦,所以很難專業化。此處所謂的專業化,是指從理念、理論,到項目實施流程、方法、工具、技術、素材、案例一套貫通,即從理念到實操打通。不聚焦、不專業是個共性問題,不管是諮詢公司,還是諮詢顧問個人,大多如此,真正聚焦在某個行業或某個專業領域的諮詢公司、諮詢顧問非常少(這話不能說死,不能一竿子把一船人打倒。確實有一小部分諮詢公司或顧問是聚焦於某個行業或專業的。但也不乏對外宣傳聚焦的公司或個人,實際開展業務時還是多元化,有訂單不接、不總包分包剝皮,挑戰人性啊)。從諮詢公司層面說,大多都是戰略、組織、人力資源、營銷、生產、財務、供應鏈兼收並蓄,對外都是綜合醫院,但是內部並不像三甲級綜合醫院那樣分內科、外科、骨科、兒科、耳鼻喉、心腦血管、腫瘤、放射、化驗等科室。從諮詢顧問的層面說,很多諮詢顧問都是全科醫生——老中醫,大部分諮詢顧問橫跨2~3個專業方向,最多見的是戰略、組織、人力資源一肩挑,甚至不乏自豪對外宣稱自己是不分專業的諮詢顧問,還有一種說法是「管理無科學、諮詢無專業」。總之,一人坐診治百病、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老中醫型文化基因,滲透在中國管理諮詢業和諮詢人的血脈裡。順口說幾句中醫:中醫當然自有其優點、特色和價值,例如系統性思維,例如穴位、經絡、推拿、針灸、拔罐等等,很多時候雖然太抽象說不清,但有實證效果。但是,不能否認,近代以來,中醫基本上沒有什麼進步和發展。對於很多已經症狀嚴重的疾病,例如肺結核、眼科疾病、心臟病、腦中風等,中醫基本束手無策。因為缺乏對人體和藥理的持續深入研究,所以只能止步於陰陽氣血五行和祖宗流傳下來的那些方法工具了。

也許是受中醫這種「自備一排中藥箱、一人坐診治百病」、自給自足的傳統文化基因和業務形態的影響,大多數的本土諮詢公司,也都走上了所謂合伙人、阿米巴的經營模式,有的是所謂的「平臺+阿米巴」,行話叫做「麻袋裝土豆」或「個體戶的集中營」,更多的則是三五個人,一兩條槍的阿米巴(小土豆)。調侃一句:中國如果有1萬名諮詢顧問,可能就有8千家諮詢公司。40歲以上的諮詢顧問,名下如果沒有個諮詢公司,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諮詢的。再側漏一會:中國培訓界、諮詢界所說的平臺型組織,差可定義為「自去阿超合股平臺化」:自組織、去中心、阿米巴、超額利潤分享、合伙人、股權激勵、平臺化這幾個名詞糾纏在一起,是典型的「量子管理學」!只要具備「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特徵的業務單元,就可以叫作阿米巴。只要有人事、行政、財務和辦公室的,就可以叫平臺。總之,中國本土管理諮詢業的基本形態就是各種阿米巴。人權、事權、財權等權力和風險全部下放轉移給阿米巴,每個阿米巴的利益、權力、自由度最大化,徹底放飛自我。

因為行業阿米巴化,人人都是CEO,誰家裡也沒有餘糧,沒有戰略預備和縱深投入的能力,應對當期生存壓力是第一要務。當生存是第一要務時,還談什麼我只聚焦吃米飯,謝絕饅頭和麵條?聚焦需要見識,更需要膽識和知識,「三識皆備」是企業家的素質,有幾個巴長具備企業家的素質?從素質上講,諮詢顧問與企業家、謀士與老闆往往接近於兩個物種!所以,雖然很多諮詢公司或阿米巴都認為該聚焦、想聚焦,但都有心無力。另外,因為都是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的阿米巴,每個巴的知識經驗都是私有財產,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怎麼可能共享?

凡此種種,因為不聚焦、不專業、無研究、無知識管理(共享),隨著經濟形態的複雜化、商業生態演化速度的加快、職業經理人專業素養的提高,阿米巴化的諮詢公司、諮詢團隊的認知高度和深度、服務質量和效率,都日益不能滿足市場和客戶消費升級後的需求,實際上進入了一個跌落神壇和祛魅的過程。

那麼,怎樣才能聚焦、專業化、搞研究積累、搞知識管理?我認為出路就是組織化。什麼是組織化?簡單的說,就是分工和協作:市場和專業分工並協作,專業和專業分工並協作(這是西醫的思路,不是中醫的思路)。分工和協作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沒有分工不需要協作——大家都是全科的老中醫,要什麼協作?沒有協作分工會失效——客戶的需求可能是綜合性的、單個諮詢方向(產品線)也可能會有淡旺季,只聚焦於市場可能變成大忽悠,只聚焦研發產品可能會閉門造車餓死在家裡。單個的阿米巴除非有一個寓「三識(見識、膽識、知識)」於一體,市場和專業能力平衡的巴長,其實是很難聚焦的,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辦諮詢公司,跟辦其它公司一樣,都要有個核心人物——企業家,才能把各路豪傑組織起來。任正非說,他提了一桶漿糊,把18萬人粘到了一起。確實形象深刻!中國的管理諮詢界,迄今沒有誕生偉大的企業家——組織者。大牛是有幾個,但是沒有大企業家,沒有能把沙子擰成鋼筋的核心靈魂人物。所以,去中心化、自組織最多只能算是局部有限真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底層規律和邏輯,還是中心化和他組織。沒有太陽的話,地球、金木水火土星、天王海王冥王星都一個個單飛了,甚至會撞來撞去。麥肯錫全球有上萬人吧?中國諮詢公司發展到上百人,就開始烏煙瘴氣了,難道這也是文化基因導致的?中國的知識分子真的組織不起來?

 時代呼喚企業家!

相關焦點

  • 中國本士管理諮詢業的未來在哪裡
    中國企業聯合會管理諮詢委員會是中國管理諮詢業的權威行業機構,該機構組織的會議照例是一大批奔忙在中國管理諮詢行業的諮詢精英和諮詢公司管理者的論道舞臺。
  • 中國管理諮詢業在經濟「不確定」中迎來「確定」的良機
    中國企業聯合會管理諮詢委員會秘書長趙天樂23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管理諮詢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快速增長,已經具備作為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的基本條件。」趙天樂說,自中國第一家諮詢公司1981年成立以來,中國諮詢市場的開發、培育和自我增長已經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階段。目前從事管理諮詢的企業有1萬多家,專業諮詢人員近20萬人,並成長起一批規模較大、資信好的管理諮詢機構。
  • 諮詢培訓業不能走麥肯錫之路
    近日,培訓行業首屆大型企業內訓課程集團採購交流會在滬舉行,與會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可以像訂貨會一樣,通過和現場培訓專家的交流,共同設計適合企業的採購方案。  影響力教育訓練集團總裁易發久在會上提出了中國諮詢培訓業產業化路在何方的問題,他認為規模經營是一條出路。
  • 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2020年春季的NSR論壇(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中,討論了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 楊清溪 :破解學校欺負問題的困境與出路
    使用道德引領、紀律約束和法律懲戒等三種成人世界裡對抗欺負的常用策略來解決學校欺負問題時會遇到難以實現的困境。依靠道德自律策略會遭遇兒童道德發展未完成的困境,依靠紀律約束策略會遭遇兒童無法嚴格遵守紀律的困境,依靠法律懲戒策略會遭遇兒童的身份不滿足法律適用條件的困境。
  • 工程諮詢企業資質取消後 專家指出了危機中的發展出路
    困境一,隨著國家對傳統企業進行新舊動能轉化及企業供給側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傳統的工程諮詢服務企業在中國新經濟體制下進行新舊動能轉換、供給側經濟體制改革及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不知所措。   困境二:工程諮詢行業招標代理資質的取消,工程諮詢資質的取消,工程監理資質以及工程造價資質等其他資質也逐步取消,從事工程諮詢服務的的企業該何去何從?
  • 中國管理諮詢的海外空間,已經打開!
    在此情況下,作為最懂中國企業的「外腦」——中國管理諮詢企業,卻打開了新的一扇門,找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那麼,它們獲得突破的經驗是什麼呢?「中國市場產能過剩已是不爭事實,隨著中國第一二產業不斷向國外輸出,屬於第三產業的管理諮詢業,作為配套服務也需要及時跟出去。」
  • 高效能治理的邏輯、困境與出路
    【摘要】基層治理作為中國社會整體轉型的切入點和改革發展的突破口具有特殊地位。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過程中積累的種種問題集中地反映在基層,逐漸形成了治理結構困境、運行機制困境和治理手段困境。
  • 我國首次利用世行農業貸款開啟了中國工程諮詢業的發展
    工程諮詢是指遵循獨立、科學、公正的原則,運用工程技術、科學技術、經濟管理和法律法規等多學科方面的知識和經驗,為政府部門、企業及其他各類客戶群體的工程建設項目決策和管理提供諮詢活動的智力服務。工程諮詢在國際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在中國則是改革開放後出現的新事物、新用語。
  • 旅遊諮詢服務企業轉型的六條出路
    長期以來,旅遊諮詢行業的業務主要以規劃設計為主,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變化,未來將逐步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經濟增速將逐步放緩,大開發、大建設高潮必將褪去,目前具有開發價值的地方基本上都做了規劃。設計方面,以後更多的是園區項目設計、單體設計、更新改造設計、小微設計。再過20年,我們將沒多少規劃設計項目,這是大勢所趨。近年來房地產的調控已經讓規劃設計公司和人才出現大量過剩就是例證。
  • 中國汽車服務行業的出路有哪些?
    一方面是市場潛力巨大,風投踴躍,而作為汽車服務主體——汽車服務企業卻是另外一番景象:競爭激烈,技術跟不上,人才流失,網絡衝擊,客戶消費結構變化,客單價下降……各種問題困擾著老闆們,有一種捧著金飯碗要飯的酸楚。作為汽車服務行業,讓我們擺脫困境的出路有哪些?一起聽聽企業領袖們的聲音。
  • 齊立新:以誠信為諮詢業立新
    對他而言,出國諮詢業的可持續發展才是他需要更多思考和關注的。摸爬滾打了十餘年,這個行業他再熟悉不過了。然而他明白,無論走了多久,挑戰總是如影隨形。只有不斷創新,在變化中追尋發展的良策,才能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希望之路。  誠信:大浪淘沙真英雄  1997年,絕大多數中國人對網絡還深感陌生,但日益開放的中國已經開始給予國人更多的遐想和機遇。
  • 嚴泉:地方政府應對民間社會組織的困境及出路
    有鑑於此,本文作者在近年來理論思考的基礎上,並結合2012年6-8月在山東、安徽兩省一些縣市調研的實際情況,試圖闡明地方政府應對民間社會組織的困境及其出路。   一、民間社會組織的發展應對:抑制或鼓勵?在中國內地,民間社會組織的湧現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格瑞那達護照+E2籤證:赴美生子家庭的困境與出路
    然而,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利的一面,赴美生子美寶家庭遇到的困境也是挺頭疼的。小野分析,格瑞那達護照+E2籤證,成為赴美生子家庭的出路。一、赴美生子家庭的困境1、美國寶寶在18歲之前可以使用旅行證回中國,但孩子18歲之後如果選擇美國國籍,便需要辦理來華籤證才能回國。
  • 心理諮詢師不得不看的文章:心理諮詢業應該怎麼走?
    ​高行之 這是一個讓行業內所有人在苦苦思考的問題。1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重要文章,闡述機遇期的問題。現在以這篇文章為指導,談談心理諮詢業以後的發展方向問題。儘管取消心理諮詢師資格證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但是最終,管理層頂住了壓力,果斷地取消了這一資格證。這反映了最高管理層的決心。這為中國心理健康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機遇。然而,某些利益集團為謀取最大利潤,正在醞釀成立什麼心理諮詢師組織,妄圖佔據或最大程度地佔據心理諮詢師培訓這一好似巨額利益的蛋糕,為此正在暗中運作籌劃。這值得社會高度重視。
  • 走向e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諮詢
    上述背景給人力資源管理諮詢業展示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廣闊前景,同時,也對人力資源管理諮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必然要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諮詢發展。  e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諮詢業具體內涵  貝爾一直相信,他發明的電話的主要價值是向人們提供新聞報導和交響樂。直到無可否認的證據擺在他的面前,他才承認電話的主要用途是人們互相聯繫。
  • 網際網路+智能雲倉,大襪網在襪業困境中成功逆襲
    襪業市場潛力巨大,但困境並存作為襪子生產大國,中國襪子年產量已經超過130億雙,並將以每年5~8%的速度遞增,未來3~5年的增長率將高達20%,可見中國襪業市場潛力巨大。然而,在面對機遇的同時,中國襪業的困境也同樣存在。相比於紡織服裝品中的其他行業來說,中國襪業起步相對較晚,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襪子產業才開始迅猛發展。而與此同時,襪業的入行門檻低,但要生存下來沒有一點真本事,很難走得更遠。如今很多人也在抱怨,這幾年訂單越來越難做,因為生產低端襪子的實在太多了。
  • 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和出路——從點評2020高中數學聯賽試卷談起
    這種題目非常偏門,根本不能考察出什麼數學才華,也體現不出半點數學美感,可見出題人的數學品味很有問題。有個競賽教練點評這道題目說「準備充分的學生可以拿到高分,準備不充分的學生可能一分拿不到」。問題是為了這種題目而準備充分的學生在背後要訓練多少奇形怪狀五花八門的不等式雕蟲小技巧,這跟吃大f有什麼區別?
  • 當代中國哲學創新的困難與出路
    所以中國哲學創新的出路在於:1. 回歸本源,觀察、探尋、思考天地及萬事萬物。2. 打破自身思維定勢,跳出文字,嘗試以古聖先賢看待事物的角度觀察萬事萬物,以回歸本源的探究心態思考萬事萬物,首先理解古聖先賢的表達方式、表達內涵、思考方式、思考深度和層次,再對同一事物不斷探尋,給出更上一層的思考和理解,揭示更多宇宙本源和萬事萬物的奧秘。3.
  • 學苑教育:同等學力工商管理在職研究生畢業後的出路
    學苑教育:同等學力工商管理在職研究生畢業後的出路時間:2016-03-10 11:23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同等學力申碩報考形式一直以來都是 的申碩方式,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員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