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份分年齡段兒童意外傷害預防指南出爐 針對0-3歲小孩

2020-12-17 青瞳視角

你知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預防哪些意外傷害嗎?暑假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急診、重症監護室時常收治因溺水、車禍、誤食、燙傷等各類意外傷害而送來搶救的患兒。

7月29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安全周」再度拉開帷幕,主題為「從零開始,關注兒童安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聯手全球兒童安全組織共同制定了上海首份分年齡段兒童意外傷害預防指南。據悉,這份兒童意外傷害預防指南是針對上海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認知能力、意外傷害高危險因素綜合制定的。

目前,這一版指南是針對0-3歲的小小孩的,以後將逐步擴充到14歲。

年齡不同

意外傷害關鍵點不同

根據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最新統計,暑假開始以來,醫院共收治意外傷害兒童47例,其中誤服33人,車禍8人,溺水3例,墜樓3例。

事實上,兒童安全與生理、心理生長發育具有高度密切性。

在生活中,不同年齡的孩子容易發生意外傷害事件各有不同,很多時候意外傷害事件就出現在一次不經意的小細節中:

●0-6個月的孩子中,已多次發生成人的被褥蓋住嬰兒口鼻而導致嬰兒窒息的事件,推薦嬰兒與成人同屋分床睡。另外,半歲以內的孩子一餓就大哭。新手爸爸媽媽們經常抱著孩子去衝奶瓶,是很容易燙傷的。當你拿著燙的奶瓶或杯子時,注意遠離他的小手和小腳。

●7-12個月的孩子活動能力增強了,注意大物件上的小東西是否會被撕下或拉下,而導致異物入口。此時嬰兒眼的視力正在發育中,長時間光就會對新生兒的眼睛產生傷害。不要讓嬰兒的眼睛對著光。

●過了一歲,孩子慢慢會走了,就會成為爸爸媽媽的小跟班。這時候就特別要預防跌落。因此,家裡靠窗地方不要放置凳子和沙發等家具,並保持沙發等家具周圍,沒有尖角等,避免幼兒跳下時,引發二次傷害。

●到了2-3歲,孩子的出行開始增多。家長們特別要注意出行安全,不要認為孩子自己能夠看到車,聽到車過來的聲音。這時候的孩子對距離、速度的判斷能力還很有限,家長需要時刻關注好你的孩子,不要讓他突然出現在車道上。

年齡不同

危險認知教育不同

記者發現,除了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指導,兒童專家們還特別羅列出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危險能力認知教育。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社工部主任陳玉婷透露,在孩子半歲以後,認識危險的教育就可以開始了,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些指令性詞的意義,比如可以讓他認識燙的危險,指著杯子說「燙」,然後「搖頭」告訴表示「不」與「不同意」。

在孩子2歲以後,就可以幫助孩子學習一些特別數字的意義,比如110、120,等等,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和記住家裡人的名字。

自2002年起,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就創建了「兒童安全周」公益項目,每年推送不同的主題,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公眾教育,引導家庭學會防範兒童意外傷害的各種知識與方法。

近年來的每一個暑假,醫護人員及志願者持續在門診、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周邊社區開展一系列預防性宣教活動,呼籲從政府、社會和家庭三個層面倡導重視和切實做好兒童安全工作。

今年「兒童安全周」上,特邀「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的專業志願者與醫生志願者一起精心設計了《急救技能小課堂》、《藥丸不是糖》、《尋找家中的危險》等六大主題遊戲,讓孩子通過「玩中學,學中玩」的形式獲取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技能。與此同時,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派出志願者隊伍進駐社區愛心暑託班,為老師和孩子集體授課。

相關焦點

  • 全市首份!浦東上南中學推出網絡欺凌預防指南
    原標題:全市首份!浦東上南中學推出網絡欺凌預防指南昨天,浦東上南中學編撰的上海首份中學生《網絡欺凌預防指南》新鮮出爐,專門針對「網一代」青少年在網絡欺凌中如何甄別和自我防範。與此同時,這份折頁也將作為學校「家校互動」的一部分,覆蓋家長網絡欺凌盲區。
  • 如何預防兒童意外傷害
    樂童年預防兒童意外傷害0-6歲兒童健康家長指南!特別關注傷害是我國兒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掌握正確的防護知識,採取積極防護措施,傷害是可以預防的。!安全環境提前識別和清除家庭環境中可能傷害孩子的危險因素,管好犬、貓,為孩子營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 上海天使寶貝六周年募捐1400萬元 助力兒童意外傷害預防及救助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1月10日上海消息(記者 程娟娟)8日晚,以「疫往昔 義往無前」為主題的「2020上海天使寶貝六周年家宴」在上海落幕。通過愛心定向義拍、現場募捐等形式,活動共籌得善款人民幣超過1400萬元,將全部用於幫助貧困兒童的意外傷害預防,及救助相關的一系列公益項目。
  • 兒童意外傷逾六成發生在家中 常見意外傷害處理指南
    原標題:兒童意外傷逾六成發生在家中 常見意外傷害處理指南然而,廣州市7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的監測分析顯示,兒童意外傷害最常發生在家中,看似安全的家裡實際上「危機四伏」,每年過年前後更是風險集中期:節日裡走親訪友嗑瓜子致窒息,逗弄鄰家小狗被咬傷,天冷熱湯、熱粥多,孩子不小心打翻燙傷……今天起一連兩天,本報《健康周》和《每日保健》版將聚焦兒童意外傷害,推出寒假兒童安全系列,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各科專家將為家長們講解兒童跌落傷、意外窒息、誤服藥物、動物咬傷等常見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
  • 兒童意外傷害預防和急救
    而今年3歲的思思和奶奶出去玩,一邊喝著飲料一邊下樓。結果一不留神一腳踩空,從又高又陡的樓梯上滾落下來,手中的飲料瓶隨即被摔碎。那些玻璃碎片像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割破了思思嬌嫩的肩膀,思思的肩膀頃刻間血流如注。小思思這一不留神,便付出了縫合6針的血的代價。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廣州市兒童醫院搶救室裡,有近半數的孩子因為意外傷害接受治療。
  • 預防兒童意外傷害——家長必看
    如我們所知兒童精力旺盛、好奇心超強、又沒有危險意識,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意外傷害是世界各國0 -14 歲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每年有90萬左右>兒童因意外而死亡,佔兒童死亡率的20%以上。
  • 近半意外是兒童單獨在家所致 請讓孩子遠離這些傷害
    溫州網訊 進入暑期,兒童意外傷害頻發。記者昨日從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了解到,過去一周,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已連續收治6例意外傷害重症患兒。  在我市,意外傷害已成為0-14歲兒童首要死亡原因。
  • 湖南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名兒童死於意外傷害 溺水居首
    紅網長沙7月27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洪雷 實習生 莫茜 通訊員 周蓉榮)夏季下水遊泳本是極好的消暑方式,然而,統計分析發現,溺水已成為湖南中小學生意外死亡主因,佔死亡人數61.06%。據2015湖南婦女兒童健康大數據顯示,兒童死因溺水居首。用「溺水、兒童」作為關鍵詞」搜索找到相關新聞約132000個。
  • 湖南省兒童醫院去年收治意外傷害住院兒童2050例
    據湖南省兒童醫院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度該院收治意外傷害住院兒童2050例(佔全年醫院住院總人數的3.4%,與2013年1856例相比增漲10.5%),男1319例(佔收治意外傷害住院兒童總數的64.3%,與2013年64.4%基本持平),3歲及以下兒童1104例(佔53.9%,比2013年63.6%略有下降)。
  • 濟南市郊兩兒童同日被撞 兒童意外傷害預防亟待完善
    原標題:市郊8歲女童、3歲娃同日遭車禍 兒童安全如何保障  有一種關愛叫呵護兒童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重來  如何能夠不讓孩子那麼苦命?  既然只可回首無法迴轉  我們該做些什麼或不做什麼?
  • 上海醫療機構護士撰寫劇本拍科普微電影 避免兒童意外傷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童骨科護士長趙豔君告訴記者,兒骨科的護士們根據課題研究成果,經專家效度,同時結合日常工作中接觸的病例,撰寫了劇本。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1月7日電 (記者 陳靜)4到12歲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爆棚,最容易發生意外傷害。
  • 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至14歲兒童的「第一殺手」
    兒童生性好動,自我保護意識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發生意外的概率遠遠大於成人,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至14歲兒童的「第一殺手」。為了孩子考慮,應該為孩子購買一份兒童意外傷害險。  2、交通意外事件  5至9歲兒童易發生步行交通事故,事故後果多見頭外傷、骨折、內臟出血、休克和死亡  3、其他意外事件  5歲以下兒童為高危人群,吸入異物是其主要原因。異物種類有很多,如果凍、瓜子、花生米、硬幣、玩具零件、紐扣等。此外溺水,臉盆、水缸、浴池、遊泳池、江河等都可引起兒童意外溺水。
  • 新型肺炎預防指南之二十四(0-6歲兒童預防篇)
    新型肺炎預防指南之二十四(0-6歲兒童預防篇)【導語】:新型肺炎疫情期間0-6歲兒童怎麼預防?請看中國疾控中心提示:0-6歲兒童預防(0-6歲兒童預防篇)。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指南:  【通用預防篇】【旅遊預防篇
  • 湖南預防兒童意外傷害進校園百場公益講座啟動
    央廣網長沙10月28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粟林英 李雅雯)為切實關愛兒童身心健康,提高兒童防範意外傷害意識,10月27日上午,第五屆「關愛雛鷹?呵護健康」湖南省預防兒童意外傷害知識百場公益講座在長沙高新區麓谷小學啟動。
  • 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與處理
    意外傷害已構成兒童期嚴重的健康問題調查表明,兒童發生意外死亡佔總死亡的26.1%。目前意外死亡已佔我國0-14歲兒童死亡排位的第一位死因。如果不加以控制,將成為兒童期嚴重的生命問題。兒童意外傷害的家庭初步處理
  • 盤點兒童常見意外傷害,媽媽請收藏:育兒過程必備避坑大全
    在我國,因意外傷害導致的死亡居 0~14歲兒童死亡的第一位,佔兒童總死亡人數 50%左右。意外傷害被認為是兒童致殘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以車禍、跌倒/跌落、燒燙傷還有毆打傷、刀刺傷為主的傷害造成的終生殘疾更是會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
  • 張家界:預防兒童意外傷害活動進校園
    預防兒童意外傷害宣傳教育活動現場。紅網時刻4月19日訊(通訊員 覃春香)為預防兒童發生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窒息等意外事故,警示群眾吸取教訓,4月18日,張家界桑植縣婦幼保健院組織醫務人員深入芙蓉橋白族鄉中心小學,開展了一系列預防兒童意外傷害宣傳教育活動。
  • 自編內容 上海一中學首推網絡欺凌預防指南
    虛擬世界中的欺凌現象,能傷害現實世界中的未成年人。上海一所中學日前推出國內首份《網絡欺凌預防指南》,向網絡暴力「宣戰」。   4月6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上南中學印發的《網絡欺凌預防指南》出現在校園內。這本總字數將近4000字的手冊,以口訣、問答等形式,對網絡世界中的欺凌現象進行了定義和歸納,並向學生及家長提出了應對建議。
  • 兒童節母嬰大數據:超七成媽媽首單為孩子投保
    其中,30-40歲媽媽更願意為自己和家人購買健康險,特別是近兩年銷售火爆的百萬醫療險。數據顯示,該年齡段的媽媽為自己和家人投保百萬醫療險的訂單數,超出整體平均投保訂單數的84.87%。而25-30歲媽媽更偏愛投保意外險和旅遊險。可以推測,步入而立之年後的母親更有健康風險意識。
  • 返鄉路上「捂熱症候群」……熱鬧節日謹防兒童意外傷害
    據《新聞晚報》報導,節日裡走親訪友磕瓜子致窒息;小區裡車輛多、車速快誘發兒童交通事故;玩滑板時無人看護髮生骨折;返鄉路上小嬰兒捂得太熱,出現「捂熱症候群」……兒童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至14歲兒童的第一死亡原因。春節又正值寒假,由兒童意外傷害造成的致死、致殘和致傷率也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