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晚報》報導,節日裡走親訪友磕瓜子致窒息;小區裡車輛多、車速快誘發兒童交通事故;玩滑板時無人看護髮生骨折;返鄉路上小嬰兒捂得太熱,出現「捂熱症候群」……兒童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至14歲兒童的第一死亡原因。春節又正值寒假,由兒童意外傷害造成的致死、致殘和致傷率也逐年上升。本期健康周刊特別邀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王瑩教授,為家長盤點並提醒八大兒童意外傷害的隱患。
1 熱湯、熱水、煙花爆竹易燙傷
春節天氣依舊寒冷,不少家長傾向給孩子喝熱湯、熱粥等,但孩子往往年紀小,又比較好動,一不小心容易把熱湯、熱粥給打翻了,燙傷寶寶。
與此同時,每年春節假期,又是燃放煙花爆竹的高峰季節,一些頑皮的孩子也喜歡自己燃放煙花爆炸,還有些家長抱著小孩子看煙花,如果家長看護不當,容易發生煙花爆竹傷。
對症預防:切莫用「土辦法」自行塗抹醬油
預防燒燙傷,首先應注意:6至12個月的幼兒會爬過來抓任何東西,不要把熱的杯子或湯碗等放置在低矮桌子上或桌子邊緣。家用電熱設備,如:電熨鬥、電爐等要遠離嬰幼兒或放在高處。給孩子洗澡的水溫要適當,確保孩子遠離熱水龍頭。天冷時,不要在孩子的被子裡放熱水袋、電熱袋等,避免孩子燙傷。如果孩子被熱水等燙傷,應立即用冷水衝,或者可把燙傷部位直接放在冷水中浸幾分鐘,幫助降溫,然後再用幹的繃帶或布輕輕蓋在燙傷部位,再帶孩子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千萬不要採用自行塗抹醬油等「土辦法」。
2 小區車多易造成兒童交通事故
節日裡,市民走親訪友。一些小區的車道和馬路相比,不僅行人要走,還有車輛通行,因此顯得車道較窄。現在,兒童平時的活動場所又較少,不少孩子在小區裡奔跑遊玩,當小區裡車子一多、車速一快時,還易造成兒童交通事故。
對症預防:家長隨時看護自駕車加裝汽車座椅
在預防兒童交通事故方面,一方面,家長應該加強對孩子的看管,預防孩子出交通意外;另一方面,對於自駕族的家長,還應為孩子準備一把兒童汽車座椅。把兒童座椅放置在汽車的後座,千萬不要把孩子放置在帶有安全氣囊的汽車前座,更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中。
目前,使用兒童汽車座椅,已被證明是能降低交通事故對孩子生命威脅的一個方法。
3 逛商場看護不當被電梯卡
節日裡,各大商場推出繽紛活動,還有不少精心設計的戶外或大堂裝飾擺設,一些孩子在家長的鼓勵上,熱衷在這些美景前擺出各種姿勢照相。但是,為了拗造型,或取景角度更好,可能因為不小心腳踩空,發生摔倒、摔傷,甚至骨折等意外。在扶手電梯上,還有一些頑皮的孩子喜歡東摸摸、西碰碰,結果不小心小手被電梯卡住的先例也屢見不鮮。
還有一些諸如滑板等戶外運動,因為缺乏成人的小心看護,還可能發生摔傷、骨折等兒童意外事件。
對症預防:帶頑皮孩子外出家長尤要當心
大部分的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都是因為家長疏於看護造成的。因此,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家長對孩子的看護作用,尤為重要。尤其是小兒,需要一刻不分心地看護。
4 反鎖孩子易發生墜樓跌落傷
日前,本市一小區內發生意外,一名2歲的寶寶玩耍時不慎將自己反鎖在臥室內,年輕媽媽聽到孩子的哭喊聲,心急如焚,情急之下冒險攀窗入室,卻失足跌落至底樓……即使是成人,緊急狀況下也容易失足,更不要說孩子了。一些家長擔心孩子亂跑出門,寄希望於將孩子反鎖在屋內,殊不知,頑皮的孩子會自己翻爬。現在還有一些樓房設計成低窗臺,家長不小心打開窗戶,孩子就可能意外墜樓……
對症預防:一樓以上的窗戶最好裝上護欄
預防兒童意外墜樓,家長應該加強看管。比如:家裡如果是一樓以上的窗戶,最好裝上護欄。在居室中,保證家具是牢固地靠牆而立。不要把你的孩子單獨留在換尿片的桌子、床、沙發或椅子上。為樓梯裝上安全門,在可能使他受傷的地方,隨時關上門。不建議使用質量不好的嬰幼兒學步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