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路上「捂熱症候群」……熱鬧節日謹防兒童意外傷害

2020-12-22 東方網

  據《新聞晚報》報導,節日裡走親訪友磕瓜子致窒息;小區裡車輛多、車速快誘發兒童交通事故;玩滑板時無人看護髮生骨折;返鄉路上小嬰兒捂得太熱,出現「捂熱症候群」……兒童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至14歲兒童的第一死亡原因。春節又正值寒假,由兒童意外傷害造成的致死、致殘和致傷率也逐年上升。本期健康周刊特別邀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王瑩教授,為家長盤點並提醒八大兒童意外傷害的隱患。

  1 熱湯、熱水、煙花爆竹易燙傷

  春節天氣依舊寒冷,不少家長傾向給孩子喝熱湯、熱粥等,但孩子往往年紀小,又比較好動,一不小心容易把熱湯、熱粥給打翻了,燙傷寶寶。

  與此同時,每年春節假期,又是燃放煙花爆竹的高峰季節,一些頑皮的孩子也喜歡自己燃放煙花爆炸,還有些家長抱著小孩子看煙花,如果家長看護不當,容易發生煙花爆竹傷。

  對症預防:切莫用「土辦法」自行塗抹醬油

  預防燒燙傷,首先應注意:6至12個月的幼兒會爬過來抓任何東西,不要把熱的杯子或湯碗等放置在低矮桌子上或桌子邊緣。家用電熱設備,如:電熨鬥、電爐等要遠離嬰幼兒或放在高處。給孩子洗澡的水溫要適當,確保孩子遠離熱水龍頭。天冷時,不要在孩子的被子裡放熱水袋、電熱袋等,避免孩子燙傷。如果孩子被熱水等燙傷,應立即用冷水衝,或者可把燙傷部位直接放在冷水中浸幾分鐘,幫助降溫,然後再用幹的繃帶或布輕輕蓋在燙傷部位,再帶孩子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千萬不要採用自行塗抹醬油等「土辦法」。

  2 小區車多易造成兒童交通事故

  節日裡,市民走親訪友。一些小區的車道和馬路相比,不僅行人要走,還有車輛通行,因此顯得車道較窄。現在,兒童平時的活動場所又較少,不少孩子在小區裡奔跑遊玩,當小區裡車子一多、車速一快時,還易造成兒童交通事故。

  對症預防:家長隨時看護自駕車加裝汽車座椅

  在預防兒童交通事故方面,一方面,家長應該加強對孩子的看管,預防孩子出交通意外;另一方面,對於自駕族的家長,還應為孩子準備一把兒童汽車座椅。把兒童座椅放置在汽車的後座,千萬不要把孩子放置在帶有安全氣囊的汽車前座,更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中。

  目前,使用兒童汽車座椅,已被證明是能降低交通事故對孩子生命威脅的一個方法。

  3 逛商場看護不當被電梯卡

  節日裡,各大商場推出繽紛活動,還有不少精心設計的戶外或大堂裝飾擺設,一些孩子在家長的鼓勵上,熱衷在這些美景前擺出各種姿勢照相。但是,為了拗造型,或取景角度更好,可能因為不小心腳踩空,發生摔倒、摔傷,甚至骨折等意外。在扶手電梯上,還有一些頑皮的孩子喜歡東摸摸、西碰碰,結果不小心小手被電梯卡住的先例也屢見不鮮。

  還有一些諸如滑板等戶外運動,因為缺乏成人的小心看護,還可能發生摔傷、骨折等兒童意外事件。

  對症預防:帶頑皮孩子外出家長尤要當心

  大部分的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都是因為家長疏於看護造成的。因此,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家長對孩子的看護作用,尤為重要。尤其是小兒,需要一刻不分心地看護。

  4 反鎖孩子易發生墜樓跌落傷

  日前,本市一小區內發生意外,一名2歲的寶寶玩耍時不慎將自己反鎖在臥室內,年輕媽媽聽到孩子的哭喊聲,心急如焚,情急之下冒險攀窗入室,卻失足跌落至底樓……即使是成人,緊急狀況下也容易失足,更不要說孩子了。一些家長擔心孩子亂跑出門,寄希望於將孩子反鎖在屋內,殊不知,頑皮的孩子會自己翻爬。現在還有一些樓房設計成低窗臺,家長不小心打開窗戶,孩子就可能意外墜樓……

  對症預防:一樓以上的窗戶最好裝上護欄

  預防兒童意外墜樓,家長應該加強看管。比如:家裡如果是一樓以上的窗戶,最好裝上護欄。在居室中,保證家具是牢固地靠牆而立。不要把你的孩子單獨留在換尿片的桌子、床、沙發或椅子上。為樓梯裝上安全門,在可能使他受傷的地方,隨時關上門。不建議使用質量不好的嬰幼兒學步車。

相關焦點

  • 兩個月嬰兒差點「捂」丟性命,家長要警惕捂熱症候群
    2個月大的鵬鵬(化名),因為被包裹得嚴嚴實實,還蓋上了3層被子,差點「捂」丟性命。今日,記者從湖南省兒童醫院獲悉,一名2月齡的孩子因神志不清、抽搐被緊急送入湖南省兒童醫院救治。據鵬鵬的媽媽介紹,因天氣寒冷,怕寶寶受涼感冒,晚上睡覺時不僅將房間門窗關的嚴嚴實實,並給鵬鵬穿了3件衣服,蓋上3層被子,而且睡在了爸爸媽媽中間,給足了鵬鵬「溫暖」。
  • 兩個月嬰兒差點「捂」丟性命 家長要警惕捂熱症候群
    2個月大的鵬鵬(化名),因為被包裹得嚴嚴實實,還蓋上了3層被子,差點「捂」丟性命。今日,記者從湖南省兒童醫院獲悉,一名2月齡的孩子因神志不清、抽搐被緊急送入湖南省兒童醫院救治。據鵬鵬的媽媽介紹,因天氣寒冷,怕寶寶受涼感冒,晚上睡覺時不僅將房間門窗關的嚴嚴實實,並給鵬鵬穿了3件衣服,蓋上3層被子,而且睡在了爸爸媽媽中間,給足了鵬鵬「溫暖」。
  • 喬曉紅:暑假謹防兒童意外傷害
    媒體:健康財富專家:喬曉紅(兒科)暑假是孩子們的歡樂時光,也是意外傷害事件的高發期,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喬曉紅提醒家長暑假謹防兒童意外傷害每年暑假的時候,醫院總會收治一些因意外受傷而來就診的兒童,喬主任介紹,臨床上常見的兒童意外傷害事件主要有以下幾種:1 溺水天熱的時候和水「親密接觸」,遊泳玩耍受到不少孩子喜歡。除了正規的遊泳池,有一些孩子會結伴去河道、江邊「野泳」,水流湍急又沒有專業的救生員,一旦溺水非常危險。
  • 小心引發捂熱症候群!科學穿衣看這裡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早晚溫差比較大,家長們擔心寶寶受涼,總是給穿得特別厚,但如果過度給寶寶穿衣,容易導致捂熱症候群。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最近就診了一位3個多月的寶寶,孩子來的時候情況十分不好,精神狀態差、全身抽筋,並且還有嘔吐、高燒等症狀,被醫生診斷為:捂熱症候群,吸入性肺炎。
  • 冬季寶寶別太暖 小心患上捂熱症候群
    三個月大的小寶發燒上火被家人帶到了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後發現小寶患上了「嬰兒捂熱症候群」。原來是家長護理不當,給寶寶穿得太厚,過度保暖引起的。  保暖過度及捂悶誘發「嬰兒捂熱症候群」  據醫生介紹,「嬰兒捂熱症候群」又稱悶熱症候群、捂被症候群、蒙被症候群等。該病主要因為給寶寶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而引起,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未滿月的新生兒尤其多見。一般都發生在寒冷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
  • 冬季穿衣太厚,當心寶寶患上「捂熱症候群」!
    經過醫生診斷,孩子是患上了"捂熱症候群"。 以上是"捂熱症候群」的典型案例。不少家長總擔心寶寶受涼,但卻沒想過穿太多也會「捂壞」。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有關寶寶"捂熱症候群"的那些事兒。
  • 有一種冷叫「奶奶怕你冷」,別再犯錯了,當心「嬰兒捂熱症候群」
    醫學上,這種病症叫做「嬰兒捂熱症候群」。曾經就有新聞報導,僅100多天的嬰兒因捂熱症候群不幸夭折。>嬰兒捂熱症候群也稱為捂被症候群、悶熱症候群等, 主要是嬰兒因捂、悶或者過度保暖導致的,主要症狀表現是:發熱、大汗、脫水、缺氧、抽搐、昏迷等。
  • 嬰兒被老人裹8件衣服患「捂熱症候群」,醫生:嚴重會呼吸衰竭
    1月9日,嬰兒被老人裹8件衣服患捂熱症候群的事件登上熱搜。11個月大的嬰兒身穿8件衣服,2件羽絨服,1件羽絨背心,被家人包裹得嚴嚴實實。在家人的過分溺愛下,寶寶患上「捂熱症候群」。1月5日上午,孩子的爺爺奶奶將嬰兒童童送到江蘇淮安市中醫院兒科接受治療。
  • 寶寶常見4大病症:腹瀉、咳嗽、溼疹、捂熱症候群,怎麼預防護理
    今天筆者為大家梳理出0~3歲寶寶最常遇到的4大病症——腹瀉、咳嗽、溼疹和捂熱症候群,如果遇到這些情況,家長應該如何護理寶寶?平時又預防呢?捂熱症候群新生兒和小寶寶的體表面積相對比成人大,散熱也相對比成人快,如果平時過度保暖或捂悶,非常容易造成寶寶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
  • 小心捂熱症候群!寶寶正確穿衣看這裡
    馬上就沒有這麼熱,寶媽們是不是又要給寶寶開始加衣服了。那什麼時候加衣服最好呢,今天來為寶寶們的秋季穿衣支招啦。在嬰兒期,抗寒能力和脂肪儲備有很大的關係,越是體重小的孩子對寒冷的抵抗力越低,如果在新生兒早期不注意這方面,還會造成新生兒寒冷損傷症候群。
  • 嬰兒被老人8件衣服患捂熱症候群,臉上全是熱疹、高燒40度
    經診斷,醫生稱孩子患捂熱症候群,嚴重會導致呼吸困難,甚至腦損傷等情況。    孩子患的捂熱症候群一般會有焦躁不安、汗多、口乾、尿少等症狀,嚴重的時候則會出現呼吸困難,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腦損傷、肝腎損傷等後果。
  • 兒童意外傷逾六成發生在家中 常見意外傷害處理指南
    (記者喬軍偉攝)   ●兒童意外傷害的監測顯示:意外傷害最常發生的地點不是在大街上,而是在家中,發生率為62%,其次才是幼兒園、路上   ●兒童發生意外出現心肺驟停和吸入異物窒息時,一刻也不能耽誤,需立即進行現場急救   醫學指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外科門診主任朱志強、兒童急診科主任朱翠平、兒童口腔科主任崔穎秋、耳鼻喉科副主任陳彥球、兒童保健科主治醫師胡豔
  • |捂熱症候群...
    微信視頻預覽查看穿8件衣服包括2件羽絨服、1件羽絨背心……11個月大的嬰兒童童被家人裹得嚴嚴實實如此關愛的後果非常嚴重童童患上了「捂熱症候群中醫師表示,像童童這種情況,臨床上一般叫「捂熱症候群」,也叫「蒙被症候群」。「表現為孩子煩躁不安,出現汗多,口乾、尿少的情況;嚴重的時候呼吸困難、急促,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腦損傷、肝腎損傷等。」
  • 把疏忽大意的家長入刑,能否有助於減少兒童意外傷害?
    把疏忽大意的家長入刑,的確有其正面意義在這13名委員提交的建議中,提到「我國兒童的第一死因是意外傷害。中國每年近1000萬的孩子受到意外傷害,其中重傷及殘疾者超過100萬,死亡兒童達到10萬,平均每天死亡270餘名。而這些傷害事件中,大多數與監護人的疏忽失職直接相關,各種嚴重案例比比皆是,讓人觸目驚心。」以上數字並不是虛言,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兒童發展指標圖集2014》能找到部分對應的數字。
  • 在中國,又一個孩子被捂死了|感冒|嬰兒|寶寶|新生兒_網易新聞
    以上的病例無一例外起因於一種十分具有中國特色的疾病——捂熱症候群。這一病症好發年齡為0~4歲,多見於小於1歲兒童,特別是新生兒。在我國,尤其是農村地區,因為對兒童捂熱症候群的認識還不足,導致成為兒科常見危急重症。如果說大人受熱過度叫中暑,那小孩的中暑就叫做捂熱綜合症,然而不同的是前者是自然因素影響,後者卻是人為導致。
  • 奶爸炸鍋了 | 穿多捂熱要不得
    還有的家長摸著孩子的手覺得涼就加衣服,其實寶寶年紀小,熱調節能力不好,尤其神經末梢的手部涼一點是正常的。穿多捂熱易招病,萬萬要不得。天氣一冷,大人們就喜歡把寶寶裹成「粽子」,生怕凍著,但是小嬰兒穿得太多,很容易造成「捂熱症候群
  • 8件衣服+2件羽絨服 淮安11個月大寶寶患上「捂熱症候群」
    淮安市中醫院兒科中醫師朱燕說:「昨天爺爺奶奶抱進來的時候,發現孩子滿頭大汗,臉上全都是熱疹。  朱燕介紹:」這種情況臨床上一般叫作『捂熱症候群』也叫『蒙被症候群』。一般就是孩子出現汗多 、口乾 、尿少 ,嚴重的時候就是呼吸困難、急促, 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腦損傷、肝腎損傷等等。
  • BB發燒四肢冰冷 切勿捂熱了事
    >BB發燒四肢冰冷 切勿捂熱了事2015-03-02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吳小熊圖片來源於華蓋寶寶身體發熱為什麼手腳會冰涼?圖片來源於華蓋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穿得「裡三層,外三層」,搞得像個裹蒸粽。有的媽媽說,孩子發燒了很怕冷的。
  • 捂熱發汗致男嬰死亡 孩子發燒的正確處理方法
    1個月大的孩子因為家長採取捂熱發汗的發燒治療方法丟了性命。據接診醫生回憶,當時孩子除了內衣,身上還穿了兩件毛衣、一件薄棉襖、一件厚棉襖,外面用一個厚厚的包被裹著。隨後的檢查證實了醫生的擔憂:念念出現了嬰兒捂熱症候群,因為大量出汗又沒有補水,已有脫水症狀,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
  • 剛滿月的寶寶「捂」出病,只因奶奶怕孫子冷!醫生:小心捂出毛病
    導讀:剛滿月的寶寶「捂」出病,只因奶奶怕孫子冷!醫生:小心捂出毛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剛滿月的寶寶「捂」出病,只因奶奶怕孫子冷!醫生:小心捂出毛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