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要堅持運動,因為長期保持運動可以讓我們的機體更年輕,更有活力,可是你有所不知,如果每天運動超過2小時以上,這不僅帶不來任何益處,還會給身體帶來傷害。近期一項研究顯示,過度運動對身體施加的強烈性生理壓力會引發腸漏症候群。
這種病是指腸道內壁的力量虛弱,造成細菌和毒素進入到血液,有毒廢物的滲漏是多發性硬化症和慢性疲勞的主要原因,並對很多其他疾病的發病也起到了影響作用,過度運動不僅會讓腸道受到傷害,它還會引發其他的健康隱患,正可謂物極必反,過猶不及啊……
我們一起來看看,如果運動量過大,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健康隱患。
⑴ 免疫功能減弱
當腎上腺在身體承受壓力期間分泌出來的激素(皮質醇),會刺激肝臟生成新的葡萄糖,增加肌肉中的蛋白質分解量,這種生理反應本身其實是有益處的,因為它能增強運動員的耐力和肌肉力量,但同時也會造成重複性疲勞傷害。然而研究學者最近得出結論:皮質醇負面影響超過了益處。
儘管皮質醇有助於減輕嚴重受傷所造成的腫脹和發紅,但它的免疫抑制影響意味著那些體內皮質醇含量長期過高的人更有可能生病。
「戰鬥和逃跑」的本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在身體承受強烈壓力的一瞬間皮質醇就會突然增高,但往往這一時刻很短暫,我們要麼「逃跑」,要麼「戰鬥」,隨後身體的自我限制響應系統恢復正常。然而對於訓練量過度的人來說這一反應的發生就不是那麼快了,他們身體缺乏用於恢復的時間總是停留在「戰鬥或逃跑」模式,因此免疫系統就會付出很大代價!
⑵ 心率異常
眾所周知,長時間跑步可以促進脂肪燃燒,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但是這種運動真的只有好處嗎?非也!經常從事超量耐力運動有可能導致心肌發生永久性的結構改變,這也被稱之為「心臟中毒」,這種改變被認為會引起運動員心率失常,嚴重的會導致心源性猝死。
⑶ 感冒發燒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體驗,當你進行完一次長時間的耐力性運動之後,在接下來的幾天內,你會整個人精神特別累,有些人甚至會感冒,從而引起發燒等症狀。這是因為運動過度時身體免疫力特別低下,全身身體細胞處於完全打開的狀態,如果不及時休息,不及時補充能量,身體各機能就會立馬下降,邪氣入侵體內就會引發各種疾病。
⑷ 骨骼脆弱
過度運動不僅會引發各種疾病,甚至在最後需要臥床休息的可能性也會倍增。這是由於皮質醇會干擾骨骼的形成,當過量的皮質醇存在於血液中時,有更多的骨組織會被分解,而不是沉積。這也就意味著鍛鍊成癮的人始終處於慢性應激狀態,增加了骨折和骨裂的風險。骨密度過度的流失會導致嚴重的骨科疾病,例如骨質疏鬆和關節炎,它們會在晚年困擾訓練過度的人。
⑸橫紋肌溶解
之前網上有報導過那些平時看著身體素質很好的人為了逞能,在短時間內做了多少個伏地挺身或者跑了多少公裡,然而隨後肌肉酸痛難以消去,甚至小便都變成了醬油色。最後檢查結果顯示,他們的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肌紅蛋白等心肌酶指標全部超標,嚴重導致腎臟受損,這些症狀就是由於患者突然劇烈運動而誘發的橫紋肌溶解症所致。
所謂「醬油尿」通常都是發生在平時不運動,突然間大量劇烈運動的人身上。由於運動量過大,超出了個人身體極限,「醬油尿」是典型的橫紋肌溶解症表現。往往發生在肌肉嚴重受創之後,通俗地講,它就是肌肉在短時間內缺血缺氧導致肌酸激酶大量分解並進入血液內,從而對身體造成損傷,由於肌細胞損傷壞死,肌細胞內的成分釋放到血液中,阻塞腎小管,進而造成急性腎損傷,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腎功能衰竭。
⑹ 身心「偽健康」
有些人自我要求很高,每天都進行力量訓練,目的就是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但毫無節制地擼鐵會對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運動心理學將這種表現稱之為「過度訓練症候群」,這也就意味著過度訓練的人可能表現出臨床抑鬱症患者相同的生化指標,也就是說這兩種功能紊亂都會造成血清素和色氨酸的釋放量異常。研究發現,訓練後若沒有充足的時間從壓力和受傷狀態恢復過來,那他患上抑鬱症的可能性就會提高20%。
訓練過度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症狀都各不相同,有時候只出現某一種症狀並不意味著就是訓練過度,因此,小編整理了以下幾種症狀,如果你出現下面4種以上症狀,說明你近期的訓練量有所超高,得好好休息休息讓身體恢復過來。
⑴無精打採,昏昏沉沉
⑵肌肉酸痛
⑶儘管很疲勞,但就是睡不著
⑷運動表現徘徊不前
⑸無法完成鍛鍊
⑹食欲不振
⑺性慾減退
⑻心率異常
⑼協調性差
⑽淋巴腺腫脹
如果你出現以上多種症狀,就該考慮停止鍛鍊了,當你覺得身體恢復得差不多時,再重新開始訓練,要循序漸進,逐漸提高訓練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