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成都錦裡、籤約三峽博物館,巴國城欲打造巴蜀文旅走廊核心坐標

2021-01-11 上遊新聞

8月8日下午,一場由重慶日報和九龍坡區委宣傳部主辦的,匯聚了諸多巴蜀文旅專家的高規格活動——「重走成渝古驛道 感受雙城新變化」全媒體採訪活動暨川渝攜手打造巴蜀歷史文化旅遊線路研討會在巴國城舉行,作為承辦的重慶巴國城文旅在會上放出兩個大招:與西蜀第一街成都錦裡牽手,聯手打造巴蜀非遺城和引進武侯祠廟會;籤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合作建設三峽博物館的主城第二展廳……這是時隔近十年後,曾經的重慶旅遊地標巴國城重新回到主流媒體的視野裡。用重慶龍力巴國城文旅執行總裁王天瀾的話說,近年來致力於轉型的巴國城要充分利用好雙城經濟圈和經濟國內循環的兩大機遇,做實文化內容,做強文衛旅商融合,打造西主城核心文旅消費圈。

正視,有名無實的主城最大仿古綜合體

落成於2006年的巴國城在重慶主城是家喻戶曉,王天瀾最驕傲的是「打個拓兒車,跟司機說聲去巴國城,不用導航就去了」。21世紀前十年,作為主城最大的仿古文旅商綜合體巴國城是把榮譽稱號拿得手軟,國家4A級景區,重慶一日遊景點,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重慶創業示範基地……

時至今日,像王天瀾這樣的二代巴國城人對當年的成功還是有清醒的認識的,「那個時候沒啥人做文旅項目,我們有概念,規模大,再加上停車便利等因素,自然就風光一時」。在王天瀾看來,當年巴國城最遺憾的就是沒有重視真正的文化內容注入,「不過這也是時代局限性的因素,畢竟我們當年只是一個地產開發公司,巴國城最初也只是個地產項目。」

如今龍力巴國城文旅的前身就是龍力地產,依託巴國城項目,在西區迅速做大,但也是囿於地產企業的局限性,在文旅項目內容打造,管理治理上的不足,導致近年來巴國城逐漸淡出大眾視野,落後了洪崖洞,磁器口幾個身位,「我們現在必須要正視差距,痛定思痛,」王天瀾說。

轉型,疫情後的「硬」著陸

2017年就結束了巴國城所有樓盤售房工作的龍力地產在複雜的經濟環境下不斷在考慮轉型,但直到這次疫情後,他們意識到,地產開發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未來的時代屬於內容經濟和消費經濟。因此他們才下定決心,即便是壯士斷腕,也要往真正的文旅企業轉,把巴國城真正的做強做大。

按照巴國城董事長王斌的分析,疫情之後,國家經濟主打國內循環,消費唱主角,像巴國城這樣的綜合體,必須加強場景化和沉浸式,否則就會淪為低端的社區商業,極大降低收益坪效。

為了徹底轉型打好「文旅」牌,巴國城不僅從地產公司更名為龍力巴國城文旅,而且準備斥巨資從交通動線,商業結構,形象外立面等進行改造升級。「巴國城快20年了,當初的投資基本已收回,現在也到了再投入的時候了,」王斌這樣對記者說。按照他的想法,超過20萬方物業的巴國城如今每個平方投入1000元,加上交通改造,投進去3個億,產出也是能看到的,「改造投入後,隨著每年租金遞增,即便文旅項目回報周期長,但長期穩定,後勁十足,是值得幹的。」

雙城,巴國城「翻身」的最大機遇

巴國城下定決心「硬」著陸和大投入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雙城經濟圈戰略對於巴國城是極大的利好,千載難逢的機遇,」王天瀾說。

像王天瀾這樣的巴國城人對巴國城自信的就是位置和人流量,「我們處於重慶主城西進融入四川的橋頭堡位置,距離重慶西站直線距離1.7公裡,西站算是成渝融合的交通樞紐象徵,再加上巴國城介於九龍坡、高新區、沙坪垻、大渡口的邊界中心,三公裡輻射125萬人口,地利人和佔全了。」重慶文旅委一級巡視員王定國也對巴國城的發展優勢讚不絕口,「今後主城哪裡去找這樣大規模的土地來做文旅項目?巴國城一旦改造得當,這樣的項目是稀缺的,衝5A都大有希望。」

巴國城在地利和人和之外,瞄準的就是「天時」——國家戰略。因此近半年巴國城頻頻與成都互動,從「金沙」到寬窄巷子再到武侯祠錦裡,王天瀾感言受益匪淺,「成都同行在文旅方面的理念和手法的確值得我們學習。」經過反覆比較和溝通,巴國城最終與項目互補性最強的成都錦裡達成了合作共識,準備與對方在巴蜀非遺城,三國文化研究等領域深度合作,「我們還非常看重對方的武侯祠廟會項目,從歷史沉澱,品牌效果和商業運營都是國內領先的,巴國城地處華嚴寺附近,打造有巴蜀特色的廟會,必然是現象級的成渝文旅融合性項目。」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副館長胡斌對與巴國城的合作也充滿信心,「強強聯手,我們相信能打造出巴蜀文旅走廊合作的示範項目。」

不僅是成都同行,三峽博物館對於巴國城的改造升級也是充滿了期待。三峽博物館館長程武彥表示,他看了巴國城的改造升級方案覺得很震撼,他認為巴國城具備了打造成國內文旅綜合體明星項目的基礎。在8日下午的研討會上,三峽博物館與巴國城籤訂了戰略協議,雙方有意在巴國城打造三峽博物館的第二展廳,將大量的特展臨展轉移過來舉辦。「有那麼多的領導同行認可和支持,我們相信巴國城能夠向巴蜀文旅走廊核心坐標和國際文衛商旅融合行地標的目標前進了。」王天瀾說。

相關焦點

  •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成渝文旅新地標」不僅是景點,更是新...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成渝潮流新地標」五大榜單。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此次勇奪兩獎名至實歸成渝文旅交融,重慶市民有望家門口逛「成都大廟會」不久前,重慶龍力巴國城文旅與成都錦裡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後重慶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門口趕成都武侯祠大廟會,而成都市民也可以感受來自重慶正宗的民俗文化
  • 自貢大安:匯聚「最自貢」元素 融入巴蜀文旅走廊
    這3條精品旅遊路線從景點類別、地理位置、體驗感受等方面綜合進行了梳理和推薦,向北、向東連接起巴蜀文化旅遊線,在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大背景下,突出大安區「鹽龍燈+鹽幫美食」的文旅特色,助力大安文旅資源積極融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創成天府旅遊名縣。
  • 融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為自貢大安創成天府旅遊名縣創造了歷史機遇
    大安與巴蜀文旅走廊城市合作全方位開展,與成渝及川南文化旅遊聯繫更加緊密,文旅產品供給極大豐富,管理、服務、營銷的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初步樹立大安文化旅遊的國際品牌。
  • 重點項目籤約落地 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湧現
    3場文旅盛會同時舉行,數千名嘉賓雲集,熱議四川文旅新氣象、新成果;上百個文旅項目籤約落地,為四川文旅邁向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掀開四川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新篇章。這一年,全省636個文旅重點項目籤約落地,12類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湧現,八大文旅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刷新,295.57萬處文旅資源得到認定,藝術創作、文旅產業等6個方面成果豐碩,兩批天府旅遊名縣、文旅特色小鎮、優秀龍頭企業獲得授牌……走進大會主題展,透視一年多來四川文旅融合發展,「六新」成績單引人注目。
  • 萬州錯位發展文旅產業,持續唱響「暢遊三峽,萬州出發」旅遊品牌
    萬州在做大做強文旅產業的過程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統一布局錯位發展,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加快形成產業集群,以當地的中小學綜合實踐示範基地為啟動引擎,打造親子科教主題,既彌補了周邊青少年實踐科教內容的不足,又鎖定了未來旅遊潛力市場,成為萬州旅遊錯位發展,加強文旅、農旅融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契合市場需求,萬州堅持差異化發展,全力推進一批精品文旅項目建設。
  • 「雙循環」下文旅範本:成都融創文旅城登榜「中國城市新地標」
    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成都融創文旅城為何獲評「年度文旅新地標」?第一財經將從產業及政策背景、城市及區域發展、新場景新消費趨勢三個維度,還原此次評選。成都融創文旅城,「雙循環」下的城市範本2020年爆發的「黑天鵝事件」,給全球經濟帶來了顛覆性改變,全球文旅產業首當其衝的受到巨大影響。
  • 內江張大千博物館、隆昌石牌坊群榮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
    千年前,轄區內的隆昌市憑藉「以彈丸之地而當六路之衝」的區位優勢,在巴蜀古驛道上樹立起了一座座工藝精緻、造型獨特、寓意深遠的牌坊,用獨有的方式向世人訴說著巴蜀文化的演變史。到了近代,這片沃土養育了國畫大師張大千,在外漂泊時,他將濃鬱的巴蜀情感寄托在了詩詞畫作中,例如張大千博物館裡展示的《長江萬裡圖》。
  • 江口沉銀博物館開建 將打造巴蜀文化新名片
    四川在線記者 樊邦平 文/圖「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據悉,江口沉銀博物館將成為與三星堆、金沙博物館相媲美的重要歷史文化地標,將會是一張巴蜀文化新名片,並成為成眉樂黃金旅遊線上集休閒、度假、文旅、會展於一體的主要旅遊節點。
  • 打造龍門山生物博覽園,成都邛崍市兩大項目公開招標
    邛崍依託所處的龍門山南段延伸山系打造龍門山生物多樣性博覽園,實施龍門山區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開發,是邛崍文旅新一輪發展定位,也是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戰略。」迴瀾塔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以迴瀾塔為核心,構築「一島兩岸」2.6平方公裡「山、水、塔、城」核心區域,建設集產業升級、商旅融合、科創空間、教育生態休閒於一體的城市新名片。
  • 重慶:打好「三峽牌」 將大三峽打造成為著名的國際國內旅遊目的地
    同時,這也是打好「三峽牌」,堅持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融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推動三峽庫區沿線堅持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更好地聯動三峽庫區旅遊的一體化發展,真正把大三峽打造成為著名的國際國內旅遊目的地。
  • 成都買房:天府恆大文旅城是否值得投資?
    成都買房:天府恆大文旅城是否值得投資?天府恆大文旅城一經亮相就備受矚目,那麼天府恆大文旅城是否值得投資嗎?天府恆大文旅城由世界500強企業集團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旅遊集團傾力打造,佔地近萬畝,計劃總投資超1000億元,是匯聚童話大街、博物館群、歐式城堡酒店及精品酒店、綜合運動中心、國際會展中心
  • 四川旅投集團亮相旅博會 這次籤訂了三大文旅合作項目
    會上,舉行了全省文旅重大投資項目籤約儀式。本次共有79個重大文旅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場內外同步進行,籤約總金額3280億元,50個項目將於年內開工。 記者從四川旅投集團獲悉,四川旅投集團已與峨眉山市籤訂雲城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與峨邊彝族自治縣籤訂黑竹溝景區項目合作協議,與雅安市寶興縣籤訂寶興大熊貓旅遊合作項目。 記者了解到,雲城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佔地面積約1600畝。項目以模擬機體驗為特色,規劃設計,嫁接峨眉山天賦資源,形成優勢突出、配套完善的世界首座多入口式、複合式主題文旅綜合體。
  • 「大文創·新文旅」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在成都舉辦
    活動期間,全國112家文化文物單位行業協會、1000多家優秀文創開發機構參會參展,3000餘件(套)特色文創產品現場展示,數字文博、國風繪本、黑科技等各類文創產品妙趣橫生,匯聚了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敦煌博物館等單位進行了數位化展示,還有騰訊「網際網路+中華文明」、北京諦聽全息光影等一大批國內頂尖文創技術與文創產品。
  • 全國最熱門的夜遊景點——錦裡,有何獨到之處?
    夜遊經濟作為創新文旅業態,推動著文旅、科技、娛樂多個領域的融合發展,已成為旅遊發展新的增長點,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景點景區都開始加大力度布局夜遊產品,那在這麼多景區之中,哪裡是遊客最中意的夜遊之地呢?在近期馬蜂窩旅遊發布了夜遊報告《旅遊夜生活趨勢洞察》中,成都錦裡位列夜遊景點榜單第一。
  • 看四川文旅五年發展:文化市場規模西部第一,旅遊總收入翻倍長
    ;32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總數名列全國第6,《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古代篇》獲評「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四川揚琴、道明竹編、峨眉武術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彝族火把節入選全國十大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
  • 成都錦裡和武侯祠博物館西區「解禁」:遊客有點少,但春天來了
    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1月24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閉館,博物館西區公園和錦裡古街也同時關門。2月29日上午10點,錦裡再度開街迎客,截止下午2點,前來錦裡的遊客只有一百多位,但是封面新聞記者在錦裡古街看到,三分之一的商鋪已經開門營業,往日這個成都著名的網紅打卡地正逐步恢復活力與生機。
  • 第六屆四川參事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要科學統籌、主動作為,既做到用文化引領旅遊,促進旅遊提質,又通過旅遊推進文化傳播發展、先進文化建設。今年的四川參事研討會,主題選好,既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實施,又推動潛力很大的文旅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希望川渝兩地以巴蜀文化為紐帶,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找準定位,揚長避短,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強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