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火輪」轉出中國動漫「裡程碑」
石家莊動漫界解讀《哪吒》爆款成因 中國動漫或因其奮力前行
7月25日,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官微發布的終極海報。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動畫學院一間三維動畫實訓教室內,學生們正在實踐創作。首席記者謝鑫名 攝
上映三周多,票房破40億!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不僅讓進口動漫電影《獅子王》黯然失色,還形成了當下的現象級熱點話題。「風火輪」仍在旋轉攀升:除了國內延期繼續上映之外,還將走出國門衝擊北美市場。圍繞《哪吒》火爆,省會業內人士給予解讀。同時,專家也指出目前中國動漫的短板和不足。而以這部電影為契機,如何盤活中國動漫產業,更值得思考。
●【現象】
哪吒「鬥」獅子
8月16日18時,省會先天下6樓影城內人頭攢動,年輕人爭先排隊買票,其中多數目標為《哪吒》。前臺排片的宣傳板上,《哪吒》被放在最前面,上映的6部電影中,它的排片頻次最高。營業員介紹,《哪吒》上映前,最火的動漫影片是進口的《獅子王》。從7月下旬《哪吒》上映,一直是最受觀眾歡迎的影片。通過幾天的觀察,營業員注意到,觀眾中除了大批青少年以外,中年觀影者也不在少數。
37歲的張先生一家三口來看《哪吒》,80後的他從小看著動畫片長大。他抱著7歲的兒子說:「我對動畫片有一種獨有的情懷,但多數看的是國外動畫。國產動漫上映,必須一睹為快。也想讓同樣喜歡動畫的孩子,感受一下動畫版的中國傳統文化。」
《哪吒》上映同期,動漫作品有「扎堆」之勢。前臺宣傳板上正在上映的6部電影,3部是動漫。「近幾年,動漫電影越來越多,深受『70』『80』『90』『00』後青睞。」營業員說,今年的《哪吒》口碑與票房都特別好,比前幾年的《大聖歸來》反響更大。
7月26日《哪吒》上映之後,開創了當下的熱點話題。在觀影人數方面,截至8月15日18時23分,已達到1.05億總人次。《哪吒》官微發布消息稱,原定於上映周期為一個月的影片,將延期至9月26日,不久還將於海外上映。
●【解讀】
>>我不是叛逆孩子
影片上映前,當楊若磊看完預告片之後就預感:這個影片會火。但沒想到會火到這個程度。
80後的楊若磊,是目前石家莊最具人氣的漫畫家之一。畢業後的十多年時間,一直在漫畫領域耕耘。其個人創作的長篇漫畫《時光詭域》連載於騰訊漫畫頻道,點擊量超2.1億次;《黑白奇境》實驗塗鴉短篇集人氣在9.4億次。現在他又多了一個身份:石家莊市動漫協會副秘書長。
8月13日上午,在自己的工作室內,楊若磊多角度分析影片爆款原因。「首先影片有一個自帶流量的人設。哪吒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本身的知名度讓人對新影片產生好奇。其次,傳統神話故事融入了當今審美。最突出的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臺詞的流行,其實也是更多人不放棄夢想的精神寫照。再次就是影片對每一個鏡頭的良心製作,有強大的視覺衝擊。」楊若磊認為,包括電影前期成功的營銷效果,以及檔期安排的合理性,都是影片成功因素所在。
同日下午,在萬達廣場,剛從影院走出來的15歲的張強,還帶著一臉激動,「我感覺自己就是那個內心善良而性格又有些叛逆與倔強的哪吒。我甚至向我的父母極力推薦這部影片,想以此告訴他們,我並不是一個叛逆的孩子。」
>>敢「死磕」的人才
8月14日中午,雖正值暑假,但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動畫學院一間三維動畫實訓教室內,20名學生正在絞盡腦汁地製作三維動漫產品。他們靜坐在電腦旁,眼睛盯在屏幕上,雙手放在鍵盤和滑鼠上,時而若有所思時而心無旁騖。
休息之餘,提到《哪吒》,他們個個眼睛發光。18歲的龐少晨覺得,這部動漫片從技術層面和內容層面都很棒,尤其是內容創意讓人眼前一亮。感觸最深的是,這部片子對英雄哪吒的塑造,不是絕對的完美主義,而是從不完美走向完美,有血有肉,性格飽滿,接地氣。龐少晨說,通過《哪吒》,他對動漫行業自信滿滿。
一直關注《哪吒》的尚曉雷擲地有聲地說:「《哪吒》創造了中國動漫的一個裡程碑,亦是中國動漫的一劑強心針,極有可能帶來新一輪動漫影視投資熱,也極有可能提升各地政府對動漫產業的支持力度。這些都是中國動漫的利好消息,必將激發整個產業奮力前行。」
尚曉雷對中國動漫這份憧憬的堅定,是源於他石家莊市動漫協會會長、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動畫學院院長、省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副主任的多重身份,他對國內國際動漫行業都有專業性的思考和研究。提起《哪吒》為何這麼火,尚曉雷並沒有從動漫技術層面進行剖析,而是從高端的動漫人才說起。這部影片由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地的動漫公司聯合製作完成,這些城市的動漫起步相對比較早,當地各方對動漫人才都有一定的「留人」政策,也十分支持動漫企業培育穩定的高端動漫人才。
●【延伸】
>>現代精神潮流的融入
河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秘書長張偉旗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哪吒》為何大火。張偉旗認為,人的年齡分為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兩部分。生理年齡跟隨社會閱歷而成熟,但在心理年齡中,每個人心中又有一個孩童心理,樂於親近幽默的、個性的、善良的優秀品質,所以當一部優秀的動漫電影出現的時候,就會將這種孩童心理引導出來。這是動漫帶給大眾的更貼近人性的親近感。
《哪吒》不僅遵循了以上層面,還融入了當下社會大眾心態。張偉旗說,現在社會節奏不斷加快,每人或多或少背負著一定程度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大家的潛意識裡都想證明「我行」「我不服命」「我要拼搏」,正是電影中的那句經典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一種寫照。影片講的是一個古代神話故事,其實每一個人物的刻畫,及影片中應用的一些現代流行的語言,更像是現代人生活與精神的展現。所以《哪吒》的熱映,符合當下的精神潮流。
>>動漫受眾異常廣泛
我國動畫電影也有過輝煌。上世紀60年代製作完成的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曾在世界上44個國家和地區輸出、發行和放映,獲得眾多大獎。但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動畫產業人才的斷層和外來動畫作品輸入等多種因素影響,許多年來國產動畫電影進入了一個沉寂時期。
2015年,《大聖歸來》打破了國產動畫的「堅冰」,被譽為國產動畫片的「復興」之作,這部歷時8年完成的作品,最終取得了近10億元的好成績。之後,陸續上映了多部優秀國產動畫作品,均取得不錯的票房與口碑。比如2016年的《大魚海棠》(5.64億元)、2018年的《熊出沒·變形記》(6.06億元)、2019年的《白蛇:緣起》(4.4億元)等。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動漫產業產值達到1500億元,在6300億元的文娛業總產值中佔比24%。這組數據所反映的動漫產業,是完全可以支撐起《哪吒》這部優秀作品誕生的。何況,動漫受眾廣泛,據了解,目前我國泛二次元用戶有近3.5億,在線動漫用戶量達2.19億,龐大的用戶規模為中國動漫發展帶來巨大需求市場。
●【深思】
2019或將成中國動漫崛起元年
近幾年,我國雖製作、上映了一些不錯的動畫作品,但掩蓋不了國產動畫整體偏弱的局面。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動畫電影票房為42.74億元,而當年全國電影總收入則為609.76億元,動畫電影票房比重僅佔7%。而據有關媒體報導,2018年好萊塢電影總票房為118.93億美元,而動畫電影在其中的比重則接近17%。
光鮮亮麗的《哪吒》幕後,是國內70家不同城市動漫公司協同作戰的結果。媒體「浙江在線」統計了這樣一組數據:1318個特效鏡頭、66個版本、3年的製作時間,1600多位製作人員參與製作。業內專家認為,這說明動漫產業集中度還遠遠不夠。這也是這麼多年來我國能拿得出手的動畫電影屈指可數的重要原因。
業內專家認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是一個大命題,也是當下電影創作必須直面的時代課題。在這方面,《哪吒》等國產動畫做出了積極探索,觀眾給予了熱烈反饋,但依然有可拓展的空間。以傳統文化為底蘊,融合當下精神潮流,彌補技術上的些許不足,或許是中國動漫未來發展的途徑之一。
當下國產動畫迎來發展新契機,國產動畫的品牌塑造以內容為王,其推廣運營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現優質動畫IP的價值,促進產業的持續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因《哪吒》,2019或將成為中國動漫崛起的元年。《哪吒》成功,將給本土動漫發展帶來何種啟示,請關注下篇報導。(首席記者謝鑫名 記者叢俊儒)
來源:燕趙晚報